黄艺博走红只为证明中国教育有病

[复制链接] 0
收藏
6
回复
262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1-5-12 18:1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题记:看到曾经的挚友签名中有对五道杠事件的小评论,他的焦点是替受到“网络暴民”抨击的小黄鸣不平。看来他不懂“暴民”的心。五道杠事件展现的是“美好愿望”的故事,当事人做了舒心,正常人看了恶心。根源就在教育!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己所欲亦勿施与人也。请不要推广你们的“美好”,谢谢,我等非主流消受不起。

 

黄艺博走红只为证明中国教育有病

石述思     

        如果按现行教育体制塑造一个当代好少年,那非黄艺博莫属。
        现在,这个罕见的好少年被各类心怀鬼胎的人恶搞,甚至妖魔化,以至影响了其健康成长,有夭折之虞,而有关部门居然保持沉默,显得很不够意思。
        黄艺博今年13岁,是华师一寄宿学校初一的学生。
        他在博客宣布:“是想表达自己为了‘中华民族之复兴,续写汉唐之盛世’ 的修身齐家、济世安邦之信念、气度、襟怀、理想和抱负。”其经历也非比寻常:两三岁开始看“新闻联播”,7岁开始每天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 如今,黄艺博已在全国重要报刊上发表过100多篇文章,并将其近3000元稿费和变卖废品赚来的钱都用于资助与看望孤寡老人。
        小黄身上笼罩了“全国百名优秀好少年”“武汉市首届‘十大孝星"等太多光环,符合“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要求,沿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道路奋勇前进。
        随后他在网上骤然走红。唯一不幸是美国人不长眼,竟然在此时击毙了本.拉登,抢了好少年的风头,显得有些红不逢时。
        各方对小黄童鞋的认证也符合当代主流价值观——让他当官,赐予其少先队武汉市副总队长,世袭罔替不好说,但已位极群童,肩上竟有五道杠的标示,让俺这个曾肩负三道杠的原少先队大队长自惭形秽。
        中国应试教育体制备受诟病久矣,还不容易出了一个能够代表其杰出成果的好苗子,竟然引起广泛非议,相当令人痛心。
        正常情况下,现行教育体制只能产生两类孩子,一类是厌学的愤童,另一类是被迫品学兼优的好演员。前者多数混成了失足少年,少数混成了商界精英和奥运冠军。后者则很复杂,混成了当代社会各阶层的主流人群——终极命运跟爹的处境密切相关。
        黄艺博能在如此年龄笑傲江湖,除了对老师、家长、社会的屈从,还需要超人的毅力、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不懈的拼搏。
        尽管其父一再辩称,黄艺博的崛起——大国崛起首先需要少年崛起,是天性使然,成就了一段中国教育的难得佳话。但也是一个罕见的孤品。
        代价是更多孩子被应试教育体制泯灭纯真、扼杀天性、丧失独立生存和思考的能力,成为考试能力一流而创新能力低下的问题一代。而惨痛教训的代表叫药家鑫。
        一个13岁的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似乎正常的人生轨迹是:按照自己的天性,除了接受知识的启蒙,主要遵从自我的天性和成长规律,享受童年的乐趣,学习做人的常识。
        显然,在这个功利主义当道、价值观紊乱的时代,黄艺博过早地完成了成人礼:喊着无懈可击的高尚口号,肩负着神圣使命,践行着超出他年龄负荷的社会责任,并一再得到周遭主流学校、家长、社会的认同,终完成灭绝纯真的壮举。
        这也再次暴露了中国教育的痼疾:按照所谓的社会需求,以扭曲人性为代价,不断地催生所谓的天使和真正的魔鬼。
        而当代中国首先需要的是更多有着平常心的正常人。
        科学的教育不是天天教孩子认识正确长神马模样,而是培养其明辨是非的能力。
        记得当年在担任央视《对话》策划人的时候,遇到一个选题:北大校长对话耶鲁校长。两个学校都出了太多牛人:一个出了太多思想家,一个出了太多总统。
        当时设置了一个题目:请列举两个学校的杰出校友。不出意料:北大校长列举的都是影响历史进程的牛人,而耶鲁校长除了列举了一个总统,竟然出现了很多闻所未闻的名字,他耐心地解释说:这位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义工,这位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环保人士等等。至今想来仍令人百感交集。
        伟大光荣正确的好少年黄艺博只是再度印证了中国教育和社会转型的典型病态,无他。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沙发
发表于 2011-5-12 19:16:3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黄艺博, 优秀的好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27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板凳
发表于 2011-5-12 19:19:42 | 只看该作者
如此教育也是制度下的衍生物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9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地板
发表于 2011-5-12 19:24:11 | 只看该作者
为了早日成才、为了早日能为祖国奉献一切、我一定要好好的向黄艺博同学学习、学习他的精神、学习他的思想、学习他的做事方法、请不要问我原因、因为我是中国人民共和国少先队队员、我骄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匿名  发表于 2011-5-17 14:14:50
黄艺博事件揭密-黄艺博没错,家长特错
黄艺博是武汉市华师一寄宿学校的学生,毕业于武汉市江汉区滑坡路小学,少先队员,中国少先队武汉市副总队长。据多种媒体称,黄艺博两三岁开始看《新闻联播》,7岁开始坚持每天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现今已经在全国重要报刊上发表过100多篇文章。同时黄艺博在网上流传的事迹也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亦被相当一部分网友认为是网络炒作和当下教育体制下的悲剧。笔者认为二皆有现还原真相如下;
一,  两岁看《新闻联播》, 7岁读《人民日报》 据了解,今年13岁的黄艺博,是武汉市华师一寄宿学校初一的学生,目前是中国少先队武汉市副总队长。黄艺博最受人关注的标志便是他手臂上挂的那个有“五道杠”的队牌。此外,其身上也笼罩着“全国百名优秀好少年”、“武汉市首届‘十大孝星诸多光环。在武汉当地媒体的报道中记者发现,黄艺博的父母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黄艺博“两三岁开始看《新闻联播》,7岁开始坚持每天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且已在全国重要报刊上发表过100多篇文章,并将其近3000元稿费和变卖废品赚来的零花钱都用在资助与看望孤寡老人”。并称“更重要的是这个孩子在政史上的许多见解,甚至已超出了我们理解的范畴。”这些言辞让读者们不得不把黄艺博与“天才”少年相联系。 记者 陈伟斌(记者采访家长对话,其母 马晓丽:他父亲一直有看新闻和读报的习惯,黄艺博在两岁不到就开始跟着爸爸一起看新闻,只要听到《新闻联播》的旋律,他就会兴奋得手舞足蹈,乖乖地放下小人书,聚精会神地看。儿子从小对政治、军事和历史就十分热爱,并没有人逼迫他去学。)
虽然其父口口声声宣称家长未预干涉,其父现又对记者回答;( 黄宏章:这篇报道搞出来的时候我就很反感,报纸上是断章取义写的,这个报道害人,很不负责任,“神童”、“天才”(的提法)给我们造成很大麻烦。他喜欢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哪吒传奇》。看《新闻联播》并不是他的兴趣,当时他跟我抢着看动画片。我不想让他打扰我,所以我哄着他说,国内外发生的事情这里都有,我是糊弄着他让我把《新闻联播》看完。) 二家长都说不到一块实有说假炒作之成份。
二,照片问题;  华商报:博客里的照片是您拍的?
  黄宏章:有些是我拍的,有些是朋友拍的。
 华商报:“阅读文件”、“欣然题字”等图片说明还有《开博前言》是谁写的?
黄宏章:我当时是调侃,我对博客不理解,这个责任在于我。当初孩子写了个初稿,我帮着修改了,当时我以调侃的形式,好玩,逗乐嘛,没有想到网友后来当真了,这是我的疏忽大意。
 京华时报:网上流传的那些照片和图片说明来自哪里?
  黄宏章:都是我写上去的,当时写得也不一定准确,比如孩子在准备活动方案时拍的照片,我写的是审阅文件。当时对博客不懂,觉得自家照片,怎么写都没关系。
家长还承认(2008年,黄宏章拍摄了这张黄艺博探望席婆婆的照片。黄宏章介绍,当时正值学校为黄艺博申报“全国十佳少年”,需要一些照片和视频资料。马晓丽则说,儿子的性格更像自己,有些腼腆,在丈夫拍摄这张照片时身体特别僵硬,急得黄宏章大喊,“和婆婆靠得更近一点,(表情)更亲一点。”最后,黄宏章拍下了一张“令自己比较满意”的照片。
5月4日晚,这个处于风口浪尖的“五道杠”少年家庭出现在晨报记者面前,并针对网上质疑一一作出回应。黄艺博的母亲马晓丽表示,儿子并未像网上流传所谓“官样十足”,而是一个普通少年,流传的照片大多是其父亲黄宏章摆拍并传到博客上,“如果说有错,一切都是他父亲造成的。”) 实为作秀炒作。
三,印书问题; 这本书的首页,就是题为“武汉少年领军人——黄艺博”的照片。
  卷首诗《我是大自然最伟大的奇迹》豪放地写道:“我是世界,是宇宙,是大自然的最伟大奇迹!因为我举世无双,因为我独一无二,因为我是最棒的,因为我是天下的王者……”,与《开博前言》文风极为相似,但与黄艺博公开发表的作文相比,显然并非同一作者。
  黄艺博,1998年2月12日出生,毕业于武汉市江汉区滑坡路小学,现为武汉市华师一寄宿学校学生,少先队员,中国少先队武汉市总队副总队长,先后荣获“全国百名优秀好少年”、“武汉市慈善人物”、“武汉市首届十大孝星”、“全国十佳少先队员提名”、“全国五星雏鹰奖章获得者”和湖北省“十佳少先队员”、“首届美德少年”等称号。其家长 马秀丽说,这本书是黄艺博曾经就读的滑坡路小学和家长联手编撰,目的是总结孩子这些年来的成绩,更能作为升初中的一份推荐手册。封底上标注着这本书第一次印刷了3000册。刻意包装。
; 四,“官样小大人”的这种形象问题;    家长否认没有想过培养儿子当官
  对于是否想培养儿子当官,黄宏章和马秀丽连称,“没有这个想法”,他们说,自己从来没有给黄艺博做过人生规划,更没想过让他当官、做“领袖”。“儿子有自己的个性和爱好。我和他妈妈认为,孩子的综合素质比成绩更重要。我们只是想从小为他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氛围,培养他先做人、再做事。”
“开博客是家里亲朋好友劝说的。上面发表的开博前言是儿子写了初稿,我帮他修改润色的。”黄宏章说,儿子的许多文章,自己都要把关、顺一顺。         据新华社
五,家长情况; 婚后,马晓丽才知道丈夫是个工作狂。黄宏章喜欢写文章,在单位负责宣传工作,同时他还是行业报纸《商检报》驻湖北记者站的站长。只要回家,黄宏章就有永远写不完的稿子。
  有了孩子,黄宏章还是一样的经常加班,忙他的工作。马晓丽看丈夫忙不过来,拿出1万多块钱,给他买了电脑和彩色喷墨打印机,还常常做他的帮手。晚上哄儿子入睡后,她爬起来给丈夫打稿子。黄宏章的字很潦草,有时候还有速记的替代符号,别人看不懂,马晓丽却能领会。
多年来,黄宏章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文章2000多篇,字数300多万字。他说,每当翻看这些作品,他就想起了妻子陪他一起熬过的日日夜夜。如今,家里的电脑早就升级了,那台旧电脑夫妻俩都舍不得丢,因为那里面留着太多的珍贵记忆。(注;写文章是黄艺博家的天性)
六,黄艺博事迹有关报道; 周末有时间,夫妻俩会带着儿子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黄艺博成了学校有名的“爱心天使”。每次捐款,他都带头,倾其所有;同学病了,他又是写贺卡又是送小礼物去看望;课间他总是默默无闻地捡起地上的纸屑……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6日07:31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少年爱心大使
  看望孤残老人
  本报讯(记者 喻敏 姚笑 通讯员 余风华)春节期间,被授予“武汉少年爱心形象大使”的黄艺博小朋友,用稿费和压岁钱买来20多袋食品,随同爸爸妈妈来到辖区福利院,看望孤残老人。他给起居不便的孤残老人喂饭、梳头、捶背、打扫卫生。
  黄艺博是江汉区滑坡路小学六(2)班班长,担任中国少先队武汉市总队副总队长。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1日02:10  汉网-武汉晚报
美德少年黄艺博心系福利院孤寡老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3日03:12  汉网-长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彭仲通讯员潘伟)“爷爷、奶奶,我给你们送花露水、风油精来了。”昨日下午,滑坡路小学六(2)班学生黄艺博放学后,专门看望江汉区老人福利院的老人们。
  家住江汉区北湖街横堤社区的黄艺博今年才12岁,却先后获得“全国五星雏鹰奖章”、“全国十佳少年”提名奖、“中国百名优秀好少年”、首届湖北美德少年、湖北省十佳少先队员、武汉市三好学生等荣誉。
  他自豪地告诉记者:“我给爷爷奶奶送的这些礼物,都是靠我自己挣钱买的。”
  黄艺博从七八岁开始就在父母引领下,周末和节假日到福利院看望孤残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后来则自己乘车去看望老人。用自己发表100多篇文章挣来的稿费和平时省下的零花钱,曾先后向困难家庭、孤寡老人、农民工子女、患病少年以及受灾地区捐款捐物达30多次。
   综合以上材料可以得出黄艺博的成长过程;完全是其家长把自己的"天性"强加小孩身上充份发挥自身搞宣传,记者站长的资源输送"土壤"。一次又一次包装炒作获取政治资本,家长就是最大的推手。
黄艺博是天才神童吗?综合07年至10.06.03汉网各报的报道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都是其一,家长带他去福利院(作秀摆拍照片)获慈善爱心形象;其二,写文章(家长润色,把把关,顺一顺发文章获不实资本)稿费压岁钱买食品;其三,获荣誉介绍(家长报写词条); 三个方面的"优秀"事迹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多而加大,包装也加大。综合其优秀事迹; 一,发表文章,二,看望老人,却获不少荣誉真不知是如何评选上的。再看“全国五星雏鹰奖章”、“全国十佳少年”提名奖、“中国百名优秀好少年”、首届湖北美德少年、湖北省十佳少先队员、武汉市三好学生等荣誉证书,有一项是小孩凭个人能力独力争取得到的,没有。含金量有多高观众都明白,家长也知道。是经过家长精心设计多次包装炒作的结果。
家长在培养小孩做官吗?这是很多网友看到小孩官样提出的质疑,其实不然,就是有,所占成份也不高,因为每个做家长都明白小孩太小路还很长,变数很大,事实上其家长和许多家长一样(特别是城市里的家长)对小孩的教育培养有个共信问题,从幼儿园起到进大学止都尽可能让自已的小孩进教学优质的学校。小升中,中升高,高升大学是摆在家长面前的三到坎。但优质中学,高中有限竞争激烈,所以家长们各尽所能,多种方式培养打造自已的小孩成优秀学生进重点中学,高中,为顺利走进大学殿堂铺路。一句话,黄艺博家长所做的一切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升学,其母亲已告诉了大家马秀丽说,这本书是黄艺博曾经就读的滑坡路小学和家长联手编撰,目的是总结孩子这些年来的成绩,更能作为升初中的一份推荐手册。封底上标注着这本书第一次印刷了3000册。
黄艺博家长教育培养小孩思想方法错了吗?综合所有资料与事实其家长是大错特错;一,家长润色,顺一顺,把把关发表文章有失诚信,过多包干参与使小孩产生依赖也使小孩的个人实际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和提高,文章发表100多篇,应是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超极高手,可为什么在家长无法参与孩子个人参加的语文竞赛,作文竞赛中无一收获。是什么原因家长应好好反思。其二,虽然其父口口声声宣称家长未预干涉,按小孩"天性"发展,自己只输送"土壤"。而实际对小孩的兴趣爱好特长等综合素质方面如书法,打乒乓球等等均不输"土壤"均不见顺其自然培养的收获(兴趣,爱好,特长等综合素质凭小孩靠个人能力独自完成方面均无成绩收获)。直见休息天带小孩到福利院看望老人摆拍让媒体反复报道,小孩词条不断升级获取取的政治荣誉。带小孩去福利院看望老人培养关心老人没错,但对还是小学生的孩子来说在有限的时间里应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自觉学习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打好学习基础;各方面的兴趣,爱好,特长等综合素质及能力才是正途。因为学生的时间,精力有限,适当去去福利院无错,但成为长态,出于另有目地就错了。其家长专心培养小孩发表文章,看望老人这二方面并认为,"孩子的综合素质比成绩更重要"就是大错了。可以说其家长对综合素质,学习成绩是什么关系,认知偏差很大,更不懂何为综合素质。现实已给出了答案;在其小孩升学过程就得出答案,2010.7月前家长带其精心设计“武汉少年领军人——黄艺博” 自费印书及各项荣誉证书跑遍武汉市所有公办重点中学自荐,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无一所学校校长,招办主任及老师收下这名家长认为的“武汉少年领军人——黄艺博” 没有得到中教专家们的认可这一奇怪现象(现实是各中学,高中,大学招生简章都有对优秀学生的优惠政策,争抢优秀学生已经成为常态,一致的优惠政策为免学费,还给奖学金,不同学校奖学金不等,有的学校为求一个优秀生源承诺也五花八门,争抢激烈,可说空前。但拥有这么多荣誉光环,家长倾心培养,精心打造出来的武汉少年领军人-黄艺博无学校抢不说,自荐上门还无一家接收。)一句话黄艺博家长教育养小孩的思想方法错了,要不是,怎么全武汉市二. 三十所公办重点中学这么一致拒收该生呢?。
黄艺博家长不认错还在继续错;在武汉市无一所公办重点中学收其小孩这一残酷事实面前,虚荣心作怪,不愿让小孩到分配对口免费的普通中学学习,重金投入华一寄宿学校,并非家长说的破格录取。请看华一招生指导及学费收取情况;
华师一附中招生指导(3)
2010-06-13 17:22:20 来源:奥数网 文章作者:朱柯
[标签:小升初 小升初择校]
  择校要求
  (1)、竞赛证书要求
  去年需要的证书:奥数证书、走数证书、华杯赛、创新杯证书、希望杯证书、楚才杯证书、语文竞赛获奖证书。
  (2)、调考成绩
  一般华一都不会看调考成绩的(对口小学除外),会在部分培训机构进行推优,或者在培训机构举办摸底考试,摸底考试的成绩对优录有很重要的参考作用。
  (3)、该中学对口的小学
  卓刀泉小学和化四院小学
  (4)、外地生择校应注意的问题
  5月28日到6月5日,武汉市各区教育机构统一办理跨区、跨片手续,要提前到孩子所在的小学教务处去打探相关政策,以及办理择校手续的具体细则。
  (5)、五年级学生或插班生是否能申请该学校
  a、插班生也是华师一招生的生源之一,除非自己的成绩特别优秀,有过多次的竞赛获奖经历。
  b、自己找关系,然后参加分班考试,按成绩划分火箭班和平行班。
  注:网络报名或者电话报名,前一百名可以进火箭班,获奖证书还是蛮看重的,特别是奥数。
  (6)、特长生的录取情况和条件(艺术特长生以及体育特长生)
  招生对象为应届小学、初中毕业生。招收专业中,音乐类招收管乐、舞蹈、曲艺、戏曲方面的初中学生,管乐特长生须获区艺术小人才比赛二等奖以上证书或通过专业考级测试,声乐、舞蹈、曲艺、戏曲类须获武汉市艺术小人才比赛一等奖,湖北省艺术小人才比赛二等奖以上证书。
华一寄宿学校2010年新生入学须知(2)
2010-03-16 14:58:12 来源:华一寄宿学校招生办 文章作者:招生办
[标签:小升初 小升初择校]
  五、测试步骤(初一新生):
  1.入学面试:
  ①2010年4月25日(周日)上午9:00开始,在我校自砺楼举行。
  ②2010年6月13日(周日)上午9:00开始,在我校自砺楼举行。
  2.分班考试:
  2010年8月20日(星期五)上午9:00-11:40在我校自砺楼举行。(8月22日上午公布2010年初一新生分班名单)
 七、收费标准:
  初一新生每生每学期(半年)前30名免学费,第31-60名交学费2800元,60名以后交学费8800元;小学新生及小学初中插班生每生每学期(半年)交学费8800元。所有学生生活费、书抄费等代收费用均据实收取。
从华一寄宿学校2010新生入学须知知道进校学生须面试,考试分班按成绩划分火箭班和平行班,黄艺博无缘火箭班。从收费标准知道黄艺博家长应交学费每学期(半年)8800元(所有学生生活费、书抄费等代收费用均据实收取。)一年学费为;17600元(比大学学艺术专业的学费还要高;8000-15000元)。三年学费为;52800元(比大学一般专业四年本科加二研究生学费之和还高) 。这高费用在武汉市来说是很多家庭不可能承受的,为了面子进华一寄宿黄艺博家长继续犯错。
其一,重金投入不划算能否顺利升重点高中是未知数,华一寄宿每届升学(华一高中及其他重点高中为100人左右) ,2010年为例;480人,升高中部104人其中指令计划28人; 三限生23人; 国际部29人; 特长生2人分配生17人。黄艺博想进指令计划,三限生名额,比登天还难,经过考试前60名学生都是自觉学习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的佼佼者(华一寄宿是全省招生) 。按黄艺博的学习能力(200名左右华一寄宿校长语) 想进前60名比登天还难; 国际部,特长生,分配生名额也很难,特长生他无一特长,无希望;国际部,分配生,是讲学习能力+经济实力+社会关系的综合,因该校为全省招生,可以想向比黄艺博家庭有经济实力,社会关系强的家庭不少,他想进入的确难度很大。
其二,华-寄宿学校的学习环境对黄艺博来说不一定有利,小学阶段家长培养打造他已成为光环围绕,一直都听到赞杨声的领军人物,一直是鸡头,精力旺盛,进入该校落差很大,压力(父母交了高学费)更大,学习基础好还好点,如果差(特别是数学)要想赶上去很难,最怕跟不上,压力大,逐渐产生厌学思想,小孩就被毁了。俗话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如果顺其自然就进对口中学学费节约小孩压力不大,又做鸡头在自信,收获,努力良性循环的学习环境中精神一直保持旺盛,是有利小孩成长的。但家长不认有错,并按自己思路继续走,大有不碰南墙不回头的"英雄"气概。
综合上述情况不难看出黄艺博家长5月邦小孩开博客,撰博文,发照片目的有二。其一,心态不平衡,没有想到自己多年尽力培养打造出来的武汉市少年领军人-黄艺博,在升学时与自己想向会出现校校抢壮观,却是处处碰壁无人收。这多荣誉收获被一群校长们视为废纸不起作用,自费编撰的书,无伯乐认识,反靠重金才入寄宿。不去认真反思,而感慨万千发出开博的呐喊。其二,自认没错,继续包装炒作,炒红艺博,升高谋路,探找伯乐,能识艺博。

签到天数: 2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6#
发表于 2011-5-17 14:34:55 | 只看该作者
又是在说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2]偶尔看看I

7#
发表于 2011-5-17 14:41:24 | 只看该作者
不管怎么样 , 黄总归是个孩子 , 如此下来 , 必定有所影响 ...

当玩笑更是不应该的事儿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

梅州时空网站实名制认证通知
根据市网信办通知要求,为净化网络环境,对网络乱象进行规范和遏制 ,现所有网站论坛注册用户都需要实名制啦!!新老用户必须先进行实名制认证,审核通过后才能进行发帖留言。立即认证

查看 »

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