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乡故事)张文将军轶事

[复制链接] 0
收藏
11
回复
1222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2-7-30 16:26: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三乡公园 于 2012-7-30 16:27 编辑

张文将军轶事
1、“三将四校五大学”的美谈
在解放前夕,(即1942—1949年间),在丙、雁、三地区,人们传颂着在三乡的山沟里出了一个大人物——张文将军,在他家庭中又出现了“三将四校五大学”。诚然,在同一个家庭,同一个时代,同时出现三个将军(后张文第三子张凤亭升任国民党少将,张家应为四位将军),四个校官和五个大学生,确实是古今罕见。

三个将军:一是张文将军,他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年仅24岁,就担任粤军总司令部少将参谋长,1926年晋升任北伐军第八路军总指挥部中将参谋长。解放后,曾任全国政协常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二是张光前将军,系张文将军的三弟,1939年,先后担任国民党广东军区兵役处少将处长,惠龙师管区少将司令。三是张孤梅将军,家名琪元,系张文将军的六弟,1933年参加革命,曾任新四军团政治部主任兼政委,县委书记,英勇善战,曾参加过“孟良崮”等战役,19499月调任二十三军69师政委。参加过抗美援朝,19528月任二十三军政治部主任,同时授予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晋升为副军级。1963年,任中共福州大学党委书记。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6:27:26 | 只看该作者
四个校官:一是张凤楼,系张文将军的长子。1939年,奉地下党秘密委派,打进湖北三斗坪长江防总司令部任吴奇伟司令的中校机要秘书,1949年策划程潜将军起义。第二个是梁绮,系张文将军的儿媳,张凤楼的夫人,1935年参加革命,1936年入党,1940年奉命打进第七战区政治部任少校军官,如今,是梅州地区在世的党龄最长的老党员。第三个是张凤亭,系张文将军的三子,1940年任国民党中央财政部专员,后任中校教官(1947年授少将军衔)。第四个是张凤岩,系张文将军的嫡侄。曾任国民党校级军官,后任湖南省长沙市公安局外事科科长,解决后,任广州市参事室参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6:27:59 | 只看该作者
五个大学生:其实,在张文将军的家族中,大学生远远超过了五个,例如:张文、张光前、张孤梅、张凤楼、梁绮、张凤亭、张凤岩等,全部都是正牌大学或高等军事学院的毕业生,只是为了说起来顺口又好听,故传诵为“三将四校五大学”。
张文一家原居住在宋公坑,其父张镜清幼年时从大埔卖入张家立嗣,生有张文等9个儿女,靠耕山种田为生,甚是艰辛。后张文从军,任将军后,将弟光前、孤梅等带出读书,生活有一些改善。1940年搬到小都下村“老庵前”建了一座房屋,建至一半,无钱再建,因张文、光前等皆薪饷微薄,无法筹资,只得由老父张镜清写信给在马来西亚的大女儿要求资助,后张女托回所需建筑费,才得完工。
落成之日,正值1943年大旱灾,适张文亦由桂林返家赋闲,当时其弟张光前已是少将,任惠(阳)龙(川)师管区司令,小弟张孤梅时任新四军江苏泰州独立团政委兼泰州县委书记,人称三将军。尚有其子张凤楼、张凤亭等4个校级官佐,可谓一门鼎盛,声名显赫。其父要张文题写屋名,他拟名“安思居”,意为居安思危,并代父作《安思家训》一文,内有“外出者,思如何奉公守法,立己立人;家居者,思如何安老怀少,信友睦邻;从军从政者,思如何忠党爱国,御侮安邦;为农为工者,思如何巧用劳力,增加生产”。要求家族子弟,人人背诵。
搬新屋最重要的是有一副好的大门对联,众人期待着安思居会有什么样的门联昭示,然而等了几天,仍见大门两侧是白壁,到“进伙”当天早上,张文才从大厅里面提出一副门联叫人贴上,众人一看,上联曰:
功名安足为奇  说什么三将四校五大学;
工作思适以用  倒不如采茶拗蕨种番薯。
张文的民主思想跃然联内,从此,梅州又多了一副名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6:28:20 | 只看该作者
2比食粥
1943年,粤东大旱,饥民为不至饿死,偶有偷采地主田里的青禾番薯等事发生。一日,甲坑村钟凤翼先生来投张文,说下村一个农民偷割了他家田里几斤青禾,要求张文将军主持公道,要偷者赔偿。张文立即叫来偷禾者,问明其家中子女将近饿死,偷青禾实是救几条命。第二天一早,张文命人叫来钟凤翼,捧出一大盆稀粥,叫来偷禾者与钟同食早餐,钟那里吃得下这样的稀粥,只见偷禾者风卷残云,一瞬间把一大盆稀粥全吃光了。张文问钟,你天天有饭吃,稀粥你不爱吃,人家稀粥都没得吃,与其饿死不如先借你家青禾救命。你仓里还有多少粮,我做担保,都先借出来救乡亲的命,荒灾过后再如数奉还,这位老兄偷你的青禾也一并记上。凤翼先生听后,惭愧满面,听从张文将军的话,开仓借粮救济乡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6:28:41 | 只看该作者

3
拆陂汶
1943年秋,丙村锦江桥正在修建中,由于战火烧到了韩江下游,建材来源断绝,特别是水泥钢材,无法进口,剩下3个桥拱无法建造。丙村区梅花村烟商李心泉捐款30万国币,河背温香远和谢茂堂也各捐款6万元国币,建议搭驳木桥过车行人。此事公推《中山日报》社社长、丙村下寨子人李伯民负责。建造木桥,需要大量木料,李伯民决定由“三乡行”负责措办。“三乡行”派出副总经理钟凤翼和钟道益到李伯民家商议承办价款,最后议定22万元包办,这将给三乡人民带来一大笔财富。殊不知,温香远为了照顾自家“崇茂行”的生意,却以21.5万元的价款从“三乡行”手中夺去承包权。
“崇茂行”有了包单,却要到三乡买当地特产的油杉才适合架桥,于是“三乡行”董事长张文下令,一夜间把三乡全境的“陂汶(小水坝)”全部拆掉,使木料无法运出去。“崇茂”欲找“三乡行”求情,办事员推说此事要找董事长、总经理出面,董事长张文和总经理廖安祥故意不见温香远等人。从东江请来几十个造桥的技师天天闲着却要发工资,“崇茂行”只得到蕉岭买木料,但运来的木料不是油杉,木质脆嫩,不适合用来造桥。温香远急了,只得请出当时丙村区的联防主任江慕辉来调停。江亲自到梅城请张文和廖安祥下丙村来,召开“圆桌”会议。当时三乡方面有钟凤翼先生等人,“崇茂”有林访秋等人出席,会上共同指责温香远这次挖墙脚的恶劣行为,当即决定按22万元价款,仍由“三乡行”承包。于是张文立即下令,马上恢复全境“陂汶”,这22万元全归三乡人收入,三乡民众都说张文将军为民办了一件好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6:28:58 | 只看该作者

4
无官一身轻
1944年,张文从家乡返回桂林,由于他是国民党左派,长期与蒋介石政见不合,并与叶剑英等中共领导过从甚密,虽然身为中将,却一直任参议类的虚职。当时与他关系密切的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绍竑与他商量,拟请蒋介石出面任命为第二战区某部的军事主官,张文一听,连连摇头,他知道蒋介石不会用他,黄绍竑知道张的军事才能,抗战之时,弃用可惜,仍拟文上呈蒋,要求用张。张文听说后,在居室门外写上一联:
妓女晚境从良一世烟花何害;寡妇中年失节半生辛苦皆非。
蒋介石闻知,大怒,发誓永不用张。1945年初,以登报形式,公开宣布张文退役。其时正好张文喜得千金,又在门上贴出一联:
有子万事足;无官一身轻。
以革命者的胸怀,笑对蒋介石的罢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7#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6:29:18 | 只看该作者
5、捉回了一个少将
国民军“闽粤边区剿匪总指挥部”总指挥涂思宗“十字扫荡”的组成部分“六路围剿”已被粉碎,同时,“计划”中的两次“团剿”,又“胎死腹中”,致使他气息败坏,于是,将原是其上司的少将顾问推向第一线,并以“剿抚兼施”的诡计,威迫群众领“良民证”、搞“五家联保”,并悬赏2万元,要捉拿张其耀大队长,还以“济匪”罪名威迫三乡200多农户罚款。另一方面,又派人封官许愿,企图策反拉拢张大队长为其服务。支队的首脑机关所在地三乡,是革命老根据地,也是张光前的老家,张光前企图用乡亲关系、宗族关系,做分化瓦解和策反工作。其中,与其有叔侄关系的独二大队长张其耀,就是他拉拢的主要对象。后来张大队长将情况向粤东地委组织部长王维及支队领导作了汇报,经主要领导人研究,批准了张其耀“将计就计”的设想,1948531日上午,在4个条件的前提下进行直接谈判,双方准时到达指定地点,张新把双方警卫员的枪支锁在柜子里。谈判一开始,张光前就神气十足地说:“这次广东省行辕派我回粤东任职,行辕给我的任务是要你独二大队觉悟过来,编入国民政府保安团,你可以当团长,其他人一律提升,不然就要消灭你们。”又说:“你们成日爬山行夜路。风吹雨打,何苦呢?……”。但张其耀却铿锵地回答说:“我们不觉得辛苦,大家一条心,虽苦心也甜”。话还未说完,忽然听到有人喊“日头出来了,把牛牵出来驶了!”这是预伏民兵的暗号。随即一批人从屋背冲到屋门前,这时,张其耀的警卫员廖忠报告有敌情,“中间人”张新,当听说有敌情,随即借机告辞走了。张光前吓得面如土色,急忙出去观察,回来说:“阿耀,这是怎么一回事,外面部队不是我的……,不能这样搞吗?”张其耀说:“是你这样搞的,你设伏兵包围,今天想活捉我。”话刚说完,10多位化妆的游击队员,将枪口对准张光前,并喝令举起手来,将其脖子套上绳子,牵着他急速赶路。走了一条有40多华里的山路,沿途都有游击队和民兵把守,然后一站交一站,直送到上级领导机关。其实,张光前布置了更多的兵力在另一条道上埋伏,妄图先下手为强。在这次活捉“剿总”少将高参张光前的战斗中,中共闽粤边区党委和边纵司令部表扬了独二大队,并为张其耀大队长记了一等功。《火花报》还刊发了“号外”。详细报道了活捉敌军少将张光前的特大喜讯。
张光前被智捉后,消息传到香港,张文正在与共产党南方局商议出席新政协各界在港澳人士的联络交通事宜。一个在港乡亲跑来报告说:张光前少将被共产党“捉去了”。张文一听,连声大笑说:“捉回来了,捉回一个少将来了”。乡人不解,张文说,张光前以前也是穷苦出身,投身国民党,是被国民党“捉去了”,现在回到人民一边,不是“捉回来了”吗?
由于长期受其兄的影响,张光前在被捕后经简单的教育,表示愿意投诚起义。在解放整个粤东的战役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使国民党军队大部分起义投诚,后任兴梅支前委员会副主任。1987年梅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文,正式核定张光前为起义投诚将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8#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6:30:16 | 只看该作者

6
谁人识你张公晋
张公晋是早年领导乡民抗学谷的下村绅蓍,曾任国民党时代的县参议,平时在乡非常注意言行举止。有一次他到广州找张文议事,当时张文是国民党显赫的中将,议完事后张文请张公晋就近在街边小食摊吃午饭,由于正是饭点,没有椅子可坐,张文叫来菜饭后就蹲在街边捧着大碗扒起饭来。张公晋一看,大觉不雅,抬手牵起张文道:“香公(张文字香池),这样怎么能吃饭”。张文笑笑拉他也蹲下来说:“谁人识你张公晋啊!”。公晋深受教育,回乡后说与乡亲知道,从此为人处事随和慈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79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以坛为家II

9#
发表于 2012-7-30 16:30:26 | 只看该作者
确实是古今罕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3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10#
发表于 2012-7-30 16:32:03 | 只看该作者
好多故事,咩咩最喜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