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客祭扫”

[复制链接] 0
收藏
3
回复
13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代客祭扫”
   临近清明节,代客祭扫、云祭奠等新兴服务需求激增。西安市殡仪馆微信公众服务号目前开通“预约代客祭扫”通道。工作人员称,今年代客祭扫服务是公益性质的,不收费,配备司仪和摄影师,祭扫流程为擦拭墓碑、献一束花及三鞠躬,整个过程会拍照录像。 朱权/图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5-4-2 11:23 编辑

   清明祭扫,文明先行

   ■ 汪昌莲

   近日,民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专门印发通知,要求全面做好2025年清明节祭扫工作。通知提出,各地林业和草原部门要紧盯重点地区、重要时段,持续推行包片蹲点现场指导和专家服务指导,积极主动协调解决火灾隐患。在倡导文明祭扫方面,通知要求,各地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村(居)委会、红白理事会等组织作用,培育文明环保、简朴庄重的殡葬礼仪和治丧祭扫方式。

   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重要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情感价值。然而,在每年的这个时节,因祭扫活动而引发的种种问题,如环境污染、火灾隐患、交通拥堵等,却时常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文明与安全并重,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文明祭扫,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古人云:“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的本意在于清清新新、明明白白,而文明祭扫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传统的鞭炮轰鸣、纸屑漫天的祭扫方式,不仅污染环境,还容易引发火灾,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相比之下,“网络祭祀”“鲜花祭祀”等现代文明祭祀方式,则以其环保、便捷的特点,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这些方式不仅在心灵深处表达对逝者的深切缅怀,还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让清明更加“清明”。

  安全祭扫,是守护生命与环境的底线。每年清明节期间,因上坟焚香、烧纸等引发的火灾事故屡见不鲜,不仅给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损失,还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同时,大量的人员和车辆集中出行,也容易导致交通拥堵和安全事故。因此,我们应牢记安全大于天的原则,合理安排祭扫时间,错峰出行,避免人员聚集和交通拥堵。在祭扫过程中,严格遵守防火规定,杜绝使用明火,共同守护绿水青山和生命财产安全。

   清明祭扫文明先行,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更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文明祭扫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摒弃陈规陋习,积极倡导和实践文明、安全的祭扫方式。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更是对生者的关爱和对社会的贡献。同时,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公众的文明祭扫意识,完善相关设施和服务,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祭扫环境。

   清明节祭扫是传承文化、寄托情感的重要方式,但我们也应在祭扫过程中彰显文明和安全。让我们以文明的方式缅怀先人,以安全的行为守护生命与环境,共度一个文明、绿色、平安的清明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把清明背后的“冷知识”变成“热学问”

   ■ 余明辉

   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属性,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演变为重要传统节日的节气。在气候上,清明时节万物复苏,天气清朗,大地呈现出春和景明之象,为春耕春种创造了良好条件。在传统习俗方面,清明有着丰富的内容。扫墓祭祖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表达了后人对先人的追思与敬意。同时,清明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植树等习俗。

   在现实生活中,清明背后的这些文化内涵和“冷知识”,却往往被忽视。许多人只是简单地将其视为一个放假休息、扫墓踏青的日子,对于清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缺乏深入了解。一些地方的清明习俗,也因缺乏有效的保护和传承,逐渐失去了原有的韵味。比如,一些传统的清明美食制作工艺面临失传,一些古老的祭祀仪式也日渐简化甚至被遗忘。

   把清明背后的千年“冷知识”变成“热学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还能为现代社会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从教育层面来看,将清明文化纳入学校教育体系,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清明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从社会层面来看,加强对清明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举办各种与清明相关的文化活动,如清明诗词朗诵会、民俗展览等,能够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清明文化。

   正确认识清明,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清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清明文化研究和宣传的投入。例如,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民间艺人传承清明传统技艺;建设清明文化博物馆,展示清明文化的历史变迁和丰富内涵。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清明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媒体要发挥宣传引导作用,通过各种渠道传播清明文化知识;文化企业和机构要开发具有清明特色的文化产品,如影视、动漫、文创等,让清明文化以更加生动、有趣的形式走进大众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微评

   ■ 无虑
生命教育

   日前,南京市六合区双语小学教育联盟开展了以“清明追思 生命礼赞”为主题的德育专题研讨活动,结合清明节文化内涵,深化队员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树立科学的生命观。

   点评:清明时节,家家户户都会祭奠先人、缅怀先烈,其特殊性让它成为感悟死亡、进行生命教育的好契机。该活动将清明节文化与生命教育深度融合,探索德育新模式,让孩子们了解死亡及生命的意义,并给予其正确指导,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生命观,有积极意义。

   小区楼下开丧葬门店

   有网友发帖称,四川达州某小区楼下近日因一家“丧葬服务大全”门店的开设,引发居民激烈反对。居民称广告牌“吓哭孩子”,店主则强调“合法合规”。

   点评:店老板提供的资料符合办理营业执照的要求,目前也没有相关规定说不能在居民楼下开丧葬服务门市,这家店的开设是合法的。但在生活中,人们会有一些忌讳,丧葬服务门店开在住宅小区楼下,难免会引起住户和附近居民心理上的不适。所以,对丧葬服务行业的选址,相关部门还是要谨慎把关,在法律框架内,充分考虑人情世故,达到“合法”与“合情”的平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

梅州时空网站实名制认证通知
根据市网信办通知要求,为净化网络环境,对网络乱象进行规范和遏制 ,现所有网站论坛注册用户都需要实名制啦!!新老用户必须先进行实名制认证,审核通过后才能进行发帖留言。立即认证

查看 »

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