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5-3-31 20:18 编辑
村民们在村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中观看传统的摩梭表演。王磊/中国新闻社
文化复兴
在泸沽湖碧蓝的水边,50岁的摩梭人大石品树坐在他的院子里,与他的两个姐妹深入讨论他最新的小屋装修蓝图。
大石是一名罗水村民,与他的大家庭经营着六家精品酒店,他正在进行第三次重大升级——将现代舒适感融入传统摩梭房屋的建筑灵魂中的微妙平衡。
大石的创业之旅始于1994年,当时第一缕电到达了这个偏远的云南村庄。他划着独木舟在泸沽湖的一个岛上卖鱼和经营一家便利店,睁大眼睛看着开拓性的游客入住由摩梭木屋改造而成的小屋。
他说:“到1997年,我家已经开了自己的宾馆。当时,整个村子每年接待的游客只有100人。”。如今,他以母亲和姐妹为户主的母系家庭年收入约为200万元。
他说:“这些手工雕刻的格子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金属和玻璃。”他补充说,他的2025年翻修计划提出了一个折衷方案——在保持外部木制品的同时,使内部现代化。“即使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忠于我们的文化遗产也至关重要。”
然而,转型比建筑更深入。
虽然一半的摩梭家庭保留了当地的传统——配偶与母系分开生活——但另一半现在接受了核心家庭单位。大石说,就连他的孩子也采用了汉式婚礼。
丽江摩梭博物馆馆长Ciren Duoji表示,摩梭家族结构正在多样化,这一过程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政策鼓励一夫一妻制,局外人将走婚习俗描述为“落后于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