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永安)墟市演变史略

[复制链接] 0
收藏
1
回复
287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3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3-5-9 09:05: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紫城镇(永安县城)兴建于隆庆4年(1570年),其时南门外一块坝地租赁给商贾开铺设市,每年租银二两五钱。另有一块面积较小,租银三钱。据《永安县首志》记载,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县内设墟市6个,为复兴墟(乌石巷子)、蛟堀塘墟(蓝塘石城)、横石市(黄塘蜡石)、古竹派市(古竹墟)、中心坝墟(在上镇、即塔坳)、兴和墟(安良墟)。清康熙十一至二十六年(1672~1687年)又增加田心墟(在义容)、牙溪市(在温子口,即瓦溪),柏埔市(在柏兴约,即柏埔)。
  
    据《永安县三志》记载,清道光二年(1822年),全县有墟市23个。分别有蓝塘墟(在上石,即石城)、横石墟(在蜡石)、龙岗墟(在义容)、中心坝墟(中坝塔坳上镇)、凤凰市(今古竹墟)、牙溪市(在温子口)、柏埔市(在柏兴约)、兴和墟(即县城西南的安良墟)、龙窝墟(在龙窝外甲)、南岭墟(在南岭西溪,现南岭卫生院)、炮子墟(在南岭外甲,现苏区墟)、羊头墟(在柘口)、迳子墟(在中镇水口)、洋头墟(在中镇,现中联墟)、汤里墟(在上黄沙约,现热水墟)、九丫树墟(在上黄沙约,九树黄塘坳)、九和市墟(在下黄沙约)、下石墟(在下石约)、上义墟(在上义约沙罗坝)、好义墟(在好义约),黄塘墟(老黄塘约)、石公神墟(在排年约)、乌石墟(乌石巷子,今废)。
  
    清朝末年,县内的蓝塘墟、中坝墟、羊头墟、炮子墟分别迁至现址。增设有凤安墟、锦口墟、围坳墟。原乌石墟,因墟贸易移至县城的安良墟后停市。永安置县后,由于县城建设不断向东北方向发展,安良墟亦逐步和县城融为一体。其时有 “头古竹,二蓝塘,三龙窝,四安良”的流传。

签到天数: 3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5-9 09:05:37 | 只看该作者
清朝末年,县内的蓝塘墟、中坝墟、羊头墟、炮子墟分别迁至现址。增设有凤安墟、锦口墟、围坳墟。原乌石墟,因墟贸易移至县城的安良墟后停市。永安置县后,由于县城建设不断向东北方向发展,安良墟亦逐步和县城融为一体。其时有 “头古竹,二蓝塘,三龙窝,四安良”的流传。
  
    民国初期,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县内增设有青溪、水墩、秋溪、庙前、贺光、洋高、庄田、汤坑等8个墟场。全县共有墟场34个,分别以农历“一、四、七”或“二、五、八”或“三、六、九”日为墟期,摆卖均为露天。
  
    民国十五年(1926年)县长谢寅,在县城南门外左侧,即现新华书店后楼处建有一座肉菜市场,面积约150平方米。从此,有遮盖的市场逐步增加。1937年,驻军陈营长建蓝塘墟上市场,约150平方米。1938年,驻军连长潘彪建蓝塘墟下市场,约200平方米。1942年,县长李慰,在县城建国路建一座250平方米的公益市场(即原工农路)。大门有副对联:“公益在人为,即此荒郊,草草经营成闹市;共同谋福利,从茲吉地,源源开劈大商场。”从此,肉食市场迁入公益市场,猪苗市场在安良墟,耕牛市场在现公安局门前的河边。谷行在老车站门口,即沿江路。米行在紫金大厦的娘娘庙大坪。紫金三鸟行在中山百货商场靠环城路处。其时县城墟市已经提升为全县的贸易中心。因而,又有“头古竹,二蓝塘,三龙窝,四柏埔”之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