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岗客家——从落后走向繁荣

[复制链接] 0
收藏
5
回复
325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3-3-20 14:2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深圳龙岗客家地区是粤东开发最迟的地区,是从清初形成的新客家地区的代表,是客家“第四次大迁徙运动”中的一个典型。他们到深圳垦殖的三百年间,有过一个相当长的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时期。他们既能适应新环境,又能抓住好机遇;既坚持以农为本,又不失时机地发展了本地工商业;既能维护传统,又能带动新风尚。
深圳客家有自己的特色,这跟它独特的迁徙历史、社区形成与发展历史息息相关。清初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开始的“迁海复界”,是客家史上第四次大迁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地区在“迁海”运动中,沿海地区为直接受害区,北部山区是间接受害区。“迁海”的二十余年间,这两种地区都遭到空前严重破坏。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开始全面“复界”,原居民迁回的极少,初时响应“招垦”的也不多。从方志和族谱资料看,到康熙三十年后,迁来的人口才慢慢增多。西部主要是增城、东莞方向来的粤语系人,东部则多是从闽粤赣山区出来的客家人。这样,就形成了深圳民系人口和地域文化独特的分布格局:西部广府人,东部客家人。在深圳这个新开发区,作为移民,无论东部西部,都表现出很强的进取精神,都有不错的业绩。
“复界”之机,给了客家人在广东沿海驻足发展的机会。深圳的客家,是“迁海复界”造成的疆域最清楚、人口最集中、发展最成功的新客家地区,因而成为客家第四次大迁徙运动中的一个“典型”,也是客家民系形成之后向外播迁发展的一个“典型”。
客家人大量迁入深圳地区,是康熙三十年即1690年前后的事。经过两三代人六七十年的艰苦奋斗,到乾隆十九年即1754年始,以坑梓“新乔世居”为代表,第一批大型客家围堡相继建成。这些大型围堡,标志着深圳客家不仅已经落地生根,经济上也已经有了相当的实力。到嘉庆初年(1800),以龙岗为中心的深圳客家地区,进入了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辉煌时期。这一时期持续了百余年。

签到天数: 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3-20 14:21:55 | 只看该作者
第四次大迁徙运动中出来的客家人,在当时大背景、新环境的影响下,文化观念都普遍地或多或少地发生一些变异和进步(如“重农不抑商”)。而深圳客家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特色,更鲜明、更突出,这就是:坚持耕读,重视商业,移风易俗,积极进取。
耕读文化,是客家文化传统的支柱。来到深圳的客家人,保持并发扬了这一优秀传统。以坑梓江夏堂黄氏为例。在康熙初年到达坪山的黄朝轩,在康熙三十年打发长子居中公带领他的三个儿子到坑梓发展。当时地多人少,也请不到足够的人工,春插往往不能按时完成,急得阿婆站在河边伤心地哭泣,原本无名的小河,便因此得名“阿婆叫坜”(客家话:叫,哭;坜,小溪)。
坑梓黄氏不丢农耕本色,坚持以农为本,加倍努力经营这片热土,使这片贫瘠山区,垦荒有成,经济基础愈益雄厚。从“新乔世居”1754年落成,百余年间,沿着四公里长“九曲十三弯”的“阿婆叫坜”,相继兴建了 “龙湾世居”、“龙围世居”、“秀山楼”、“盘龙世居”和井水龙大围等十六七座大型围堡式民居。“阿婆叫坜”是哺育了坑梓客家名副其实的“母亲河”。
随着人口与经济实力的增长,黄氏又向金斗坜和田脚河这两个水系拓展,形成两个新的围堡群落:金沙村、李中村。在坑梓六十平方公里的地面上,沿三个水系,黄氏先后建成近40座大中型围堡。在坪山、惠州等地,黄氏还建有11座围堡。至今仍巍然矗立的这些围堡,是深圳客家“曾经辉煌”的历史见证。
重视文教是客家的好传统。坑梓黄氏更有特出表现:在“光绪维新”的影响下,他们最先接受兴办新学的思想,1906年兴建了新式学校光祖学堂。学堂从广州、惠州请来懂教育的校长教师,不数年便成为惠阳东莞宝安地区的一所名校,为本区文教普及与提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26年,又在光祖学堂的基础上发展出来“光祖中学”。
深圳龙岗客家在大力发展本地农业的同时,也大力发展商业经济。罗氏龙岗开山祖瑞凤公在鹤湖村落户之后,便在当时较为发达的东莞开商铺做生意,赚了大钱,才有了资本,兴建占地两万一千平方米的大型围堡“鹤湖新居”。后来,罗氏进一步发展,远至广州、潮州、汕头都有他们的土地、商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3-20 14:22:08 | 只看该作者
坑梓地处山区,远离墟市。坑梓客家黄氏便积极做好物资交流工作。他们秋天收购稻谷、花生、甘蔗,就地加工,然后把粮油糖输送到惠州淡水等地市场;春天,他们又在惠州等地收购猪粪、石灰,运回坑梓以满足春耕春种所需。买不起的农户,可以赊,秋后还谷,曰“卖谷花”。
坑梓黄的商铺很多,据说当年在淡水的商店当铺占了一条街。有些铺子很具实力。乾隆初年,昂燕公主持修建第一座大型围堡“新乔世居”,临近竣工,发现所备物料经费都大有富余,便让儿子到大水湾另寻吉基,仅隔二十七年,又建起一座“龙湾世居”。“迁海复界”没动窝儿的坑梓土著各姓,后来急速衰落,原因之一,就是死守农作,拒绝经商。
从整个龙岗、整个深圳客家来看,这种既重文教、又鼓励经商的文化,对于历来“重农抑商”的客家来说,是一种了不起的突破。这也正是深圳客家最重要的文化特色,是深圳客家对传统客家文化发展的最可宝贵的贡献。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深圳客家能够顺利地接受开放改革的新思想,快步跟上时代潮流,并且如鱼得水、大展身手,把自己的家乡建设成为全国客家地区中经济最繁荣、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这并非仅赖于“地利”。人的因素、人的文化因素还是第一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3-20 14:22:20 | 只看该作者
传统客家既敬祖,又奉神,其多神信仰,闹得多数客地“神佛满天飞”。深圳客家也有敬祖奉神的一面,然较之传统客家,是淡泊多了;奉神较之敬祖,又淡泊多了,而且,许多祭拜活动主角是妇女,男人不拜。在坑梓地面上,只在金沙村附近找到了一座据说曾经香火鼎盛的“潭公庙”,但三十年代就拆了;在新乔世居的左侧一个胡同里见到两个并排的小庙,一边供奉着观世音,一边供奉着哪吒太子,也是1949年前坍塌,近年修复。这种淡泊神明的心态,也是深圳客家文化的特色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5#
发表于 2013-3-20 14:44:20 | 只看该作者
深圳任何角落,都发展得很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2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6#
发表于 2013-3-20 19:17:42 | 只看该作者
深圳客家人很少遇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