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新闻]广商的《梅州市旅游产业化规划》节选

[复制链接] 0
收藏
1
回复
209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1-6-2 11:5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梅州市旅游产业存在问题
  ◆旅游增加值排序靠后,旅游产业管理、企业管理有待提高效益,降低平均行业成本,改变利润过低的局面。
  ◆产业规模不大。旅游经济总量偏小,产业链条不长,与省内其他地市相比仍处于落后地位,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牵动和贡献率偏低。
  ◆精品开发缺乏。梅州市景点的开发规模普遍较小,有国际影响力的长线旅游产品仍较缺乏,国内国际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旅游产品多,拳头产品少;自然景观产品多,文化产品少;旅游景点多、旅游参与性内容少等。
  ◆特色开发不足。梅州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世界客都”、“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之美誉。目前旅游资源开发与“世界客都”这个长线品牌结合不紧密,开发深度不够,客家文化特色不够鲜明。
  ◆旅游总体形象包装不够。由于宣传推介资金紧缺,造成梅州市旅游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知名度和占有率。
  ◆购物与娱乐消费水平不高。梅州市具有客家地方特色,新颖、美观、实用的旅游商品少,加工水平低,重复模仿多,旅游商品的科技、文化含量不高,整体商品销售产业化水平低。从梅州市2005年1-8月国内游客在本市消费上看,购物消费占比仅为7.9%;“十一”黄金周游客人均消费不到200元;不少景区几乎“购物零消费”。
  ◆旅游产业链延伸有待加强。旅游产业链主要涉及交通运输、餐饮、旅游商品制造、建筑设计、旅游汽车、金融、通讯等行业部门。目前在梅州市旅游产业结构中,产业链延伸不够,拉动力不明显。
  ◆旅游行业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旅游业关联度高、综合性强,涉及众多部门和行业,协调和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各县(市、区)旅游局大部分不是行政单位,个别县还是政企不分的单位,不利于旅游局代表政府制定法规和行使管理职权,削弱了行业管理的权威,更难实现整个行业进行宏观管理。行政局编制偏少、经费不足,旅游推介费未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削弱了市场推介力度。
  ◆旅游行业人才缺乏,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梅州市从旅游管理部门到旅行社,都存在着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素质参差不齐、缺乏责任心、创新意识和工作能力的严重隐患,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二、梅州市旅游产业化条件评估表
  条件 优势 劣势 备注 旅游 资源
  ◆单体点多
  ◆文化旅游资源有特色,如围龙屋、
  客家山歌
  ◆温泉矿泥资源有特色 ◆分散,不易组合成规模、成线路
  ◆单调,风格雷同的围龙屋上千座
  ◆传播不力,如客家山歌
  ◆缺大观,“星星”众多,“月亮”缺乏
  旅游
  环境 ◆生态环境一流
  ◆社会秩序良好
  ◆文化氛围浓郁 ◆生态环境有可能被工业化污染
  ◆客家文化有可能被同化,需要
  创新客家文化
  旅游
  区位 ◆三省边界中心
  ◆邻近客源市场——韩江三角洲、
  大珠江三角洲、漳厦泉三角洲 ◆较偏,离主要市场——大珠江
  三角洲较远
  旅游
  市场 ◆潜在市场庞大、消费能力强大 ◆距离远,不易发展周末休闲度假
  旅游
  基础
  设施 ◆与主要客源市场韩江三角洲、大珠江
  三角洲有航空、铁路、高速贯通 ◆航线、航班少
  ◆火车需要提速
  ◆高速距离大珠三角超过3小时
  ◆与漳厦泉三角洲高速没开通
  旅游
  管理 ◆出台了地方性管理法规
  ◆健全了旅游管理机构
  ◆注重了旅游总体规划 ◆偏行业管理,缺目的地管理
  ◆偏内部宣传,缺外部促销
  ◆偏宏观规划,缺具体引导
  旅游
  政策 ◆对旅游投资、旅游开发有优惠政策 ◆对旅游市场开拓缺乏奖励政策,
  如旅行社、旅游推介单位引客入梅
  的奖励
三、潜力评估
  ◆旅游目的地:梅州市可以打造为粤东与赣闽粤三省终点旅游目的地、旅游集散地的条件,形成客家文化、山水文化、生态文化、休闲文化品牌。
  ◆旅游资源与产品:对旅游资源点进行组合开发,可以形成景区规模与特色;如果资源点难以组合,可以创造新的旅游吸引物(如休闲项目、节事活动)。然后在规模景区基础上,形成旅游核心与组合产业园区,旅游黄金线路与辅助线路。同时,利用客家文化,可以形成旅游服务产品特色(如服务设施设备、服务环境、服务礼仪等)。
  ◆旅游环境:旅游环境也属于旅游吸引物、旅游卖点。由于梅州市属于山区农业市,以单一民系为主,旅游环境(生态、社会、文化)堪称一流,休闲氛围极佳。梅州市,尤其是市区的生态、社会、文化环境建设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任重道远,需要丰富客家文化、生态文化、休闲文化氛围。
  ◆客源市场:梅州市客源市场庞大,但基本上属于潜在的旅游市场,一方面因为旅游目的地与旅游企业促销力度不够,缺乏针对细分目标市场的促销策略,特别是周末度假市场、会议市场,以致旺淡不均;另一方面,距离较远,对大珠三角周末休闲度假市场缺乏竞争力。
  ◆旅游产业:依据梅州市特色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可以形成特色旅游产业和特色旅游产品,形成竞争优势。其中包括:住宿业(围龙屋乡村旅馆)、餐饮业(客家菜)、旅游购物业(土特产、纪念品如客家文化纪念品)、休闲娱乐业(温泉休闲保健、客家文化娱乐),以及专项的文化旅游、农业旅游、温泉旅游、节事旅游业等。
  ◆旅游企业:在梅州市特色旅游产业中,可以打造一群知名旅游企业品牌,通过资本重组、连锁加盟,进行品牌输出,形成旅游企业集团,其中以餐饮业最为突出。
  ◆旅游体制:通过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将会有力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其中包括:政企分开、政事(事业单位)分开、政协(行业协会)分开。政府从对旅游行业性管理向旅游目的地管理过渡,通过“一把手工程”和“旅游委员会”彻底打破条块分割,形成“发展旅游不是旅游局单个部门的事,而是所有机关部门的事,乃至全体梅州人的事”的共识,即“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公关”。
  ◆旅游政策:通过旅游优惠、鼓励政策的制定执行,也将会有力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目前梅州市形成了针对旅游投资与旅游开发的优惠政策,但缺乏对市场开拓的奖励政策,如对旅行社、旅游推介单位的奖励。
四、梅州市旅游产业化的战略目标
  (一)总体目标
  使旅游产业成为梅州市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梅州市特色产业;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结构体系及其特色-重点旅游产业、核心-外围旅游产业园区;打造成各个旅游产业的龙头企业或标杆企业;促进“世界客都”品牌的不断完善与延伸(如文化之都、客家美食之都、山水之都、休闲之都等)。
  具体而言,就是要形成“五大”特色重点旅游产业,即:以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博物馆与纪念馆区、旅游度假区为基础的景区(点)业,以围龙屋乡村旅馆和地域文化主题度假酒店为特色的住宿业,以客家菜为特色的餐饮业,以土特产、纪念品为特色的旅游购物业,以温泉休闲保健、客家文化休闲为特色的娱乐业;“五大”特色重点专项旅游业,即:文化旅游业、农业旅游业、温泉旅游业、节事旅游业、体育旅游业;“四大”核心旅游产业园,即:梅县阴那山旅游产业园、五华县热矿泥康体产业园、丰顺县乡村温泉产业园、五指石风景名胜旅游产业园;“二大”旅游目的地形象品牌,即:短线的“世界客都,休闲梅州”,长线的“世界客都,文化梅州”。
  (二)具体目标
  1.定性目标(“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
  ◆构建起梅州市比较完整的旅游产业体系
  ◆形成具有梅州市特色的重点旅游产业群
  ◆形成梅州市比较完整的上游旅游产业链
  ◆形成梅州市核心——外围旅游产业园区
  ◆形成梅州市各旅游产业的龙头标杆企业
  ◆促进“世界客都”品牌不断完善与延伸
  ◆建立起规范的旅游管理体制、旅游市场规则、旅游政策法规
  2.定量目标(“十一五”期末)
  ◆入境游客:17.6(万人次)
  ◆国内游客:478(万人次)
  ◆旅游总人次:495.6(万人次)
  ◆旅游外汇收入:0.56(亿美元)
  ◆旅游总收入:42.8(亿元)
  ◆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6.6%

  五、梅州市景区(点)业的类型构成、发展方向与管理改革
  1.景区(点)业的类型构成
  景区(点)类型众多,依据景区(点)的内容,景区(点)可以分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含森林公园)、博物馆与纪念馆、城市公园与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如温泉休闲度假区、农业旅游度假区等)、农业庄园等。
  从目前梅州市已经开发和正在开发的景区(点)来看,梅州市景区(点)行业主要包括风景名胜区行业(如阴那山、五指石)、自然保护区行业(含森林公园,如五华县七目嶂森林公园、大埔县丰溪自然保护区、梅县阴那山自然保护区等)、博物馆与纪念馆行业(如客家文化博物馆、叶帅故居与黄遵宪故居)、城市公园行业(如客家文化公园)、温泉旅游度假区行业(如五华县热矿泥山庄、丰顺县乡村温泉)、农业旅游度假行业(如雁南飞、雁鸣湖)、乡村旅游度假行业(如桥溪古村落、南华又庐)等。
  2.景区(点)业的发展方向
  从国内外景区(点)业发展趋势看,旅游景区(点)发展具有多样化、主题化、综合化、规模化、园林化等特点。依据梅州市旅游资源、旅游环境与旅游市场特点,梅州市旅游景区(点)业需要大力发展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温泉休闲度假区、农业旅游度假区、体育旅游度假区、博物馆与纪念馆等;通过资源组合与项目创新,发展规模景区;通过园林建设和高效管理,打造精品景区。
  3.景区(点)业的管理改革
  景区(点)业既是一种产业,同时也是一项事业,涉及到公共权益的公平分配,如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博物馆与纪念馆等。在我国,景区(点)所依赖的旅游资源、土地资源的权属存在模糊现象(包括国家所有、集体所有、私人所有)、管理具有条块分割的现象。所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旅游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和景区(点)业的产业化发展,迫切需要进行相关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产业化政策的出台。
  在管理体制方面,首先,必须明晰旅游资源、土地资源的权属归口问题,是国家所有、集体所有(什么公共机构行使?),还是私人所有?进而依据市场需要,促使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旅游资源、土地资源作为市场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其次,在行业管理中将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社会行业组织分开,特别是政事(事业单位)分开;事业单位从事公益性事务,如博物馆与纪念馆业,享受一定财政拨款,向公众提供免费或成本价的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同时,设立以地方行政首长或副首长为首的、有相关部门(旅游局、建设局、林业局、农业局、体育局、文化局、园林局、宗教局、水利局等)参与的综合委员会,统一规范、指导旅游景区(点)的开发与管理。
  在产业化政策方面,国家所有、集体所有的旅游资源,在充分考虑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既可以成立管理委员会(国家所有),进行事业化经营,向公众提供免费或成本价的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也可以促进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国家所有、集体所有、私人所有),进行企业化经营。

  六、梅州市风景名胜区行业的产业化发展
  1.现状分析与价值评估
  目前,梅州市国家级风景名胜区(0)、省级风景名胜区(2处,梅县阴那山、平远五指石)、市县级风景名胜区(5处)。
  可见,在风景名胜行业中,梅州市缺乏知名的名山大川、风景河段,没有世界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难以形成区域核心旅游景观。同时,产业化程度不高,没有很好地依托风景名胜区促进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形成设施配套和产业关联。不过,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具有较好的组合优势,例如,梅县阴那山风景名胜区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叶帅故居、国家4A农业旅游度假区(雁南飞、雁鸣湖)、乡村旅游度假区(如桥溪古村落)等形成了有机组合,且邻近市区;平远县五指石风景名胜区属于福建武夷山余脉,是广东的武夷山,与蕉岭县长潭旅游度假区形成了有机组合。围绕二者可以形成具有梅州特色的旅游产业园区,其中前者可以打造为核心旅游产业园区、后者可以打造为组合旅游产业园区,具有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前景。
  2.产业链条及重点环节
  风景名胜区实际上属于综合性的观光游览、休闲娱乐景区,一方面以“景观旅游产品”为核心,涉及“食”(餐饮)、“住”(度假)、“行”(区内交通)、“游”(游览观光、景点导游)、“购”(旅游商店)、“娱”(保健、文化、体育)六要素,构成一个完整的横向旅游产业链条。
  另一方面,六要素又有各自的上游产业链,构成一个连贯的纵向产业链条。例如,餐饮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旅游度假←农业(种植业、养殖业),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旅游饮食品、旅游日用品)←纪念品制造业、土特产加工业、轻工业←农业(种植业、养殖业)等。
  在风景名胜区中,能够创造价值的重点产业环节主要包括游览(门票)、餐饮业、住宿业、购物业,以及农业及其深加工业。特别是需要依托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及其生态环境发展休闲度假业,如主题农业度假村、温泉休闲度假村、自然生态度假村、乡村旅游度假村等。
  3.规划思路与规划目标
  (1)规划思路
  ◆以两大省级风景名胜区——梅县阴那山、平远五指石为核心,发展两大旅游产业园区(前者为梅州市核心旅游产业园区、后者为梅州市组合旅游产业园区)。
  ◆将有条件的市县级风景名胜区建设成为县域旅游休闲中心,并同周围旅游景区形成有效组合,特别是线路组合,如兴宁市的神光山,丰顺的铜鼓嶂。同时,依据各市县风景名胜旅游资源情况,加快市县级、甚至省级风景名胜区的审批。
  ◆通过建立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编制风景名胜区规划,统一对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和开发规范。
  ◆通过引进规模私人资本统一开发,实行准产业化经营,在考虑公共利益(如免费门票、成本价门票)的前提下实行市场化,即门票免费或成本价,但旅游休闲项目按市场收费。
  (2)规划目标
  ◆将梅县阴那山打造为国家4A级景区,平远五指石打造为国家3A级景区。
  ◆以梅县阴那山为核心,组合叶帅故居、雁南飞、雁鸣湖、桥溪古村落,通过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建设,形成以阴那山为核心的梅州市旅游核心产业园,成为梅州市旅游产业龙头、航空母舰。
  ◆以平远五指石与蕉岭县长潭为中心,形成梅州市北部旅游产业园区。
  ◆以兴宁神光山为中心,形成梅州市西部旅游组合产业园区。
  4.龙头项目(企业)或项目群(产业群)
  (1)龙头项目(企业)
  ◆梅县阴那山风景名胜区
  ◆平远五指石风景名胜区
  (2)项目群(产业群)
  ◆梅县阴那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旅游业(叶帅故居、灵光寺、万福寺、桥溪古村落)、农业旅游度假(雁南飞、雁鸣湖)、森林旅游业(阴那山自然保护区)。
  ◆平远五指石风景名胜区:长潭旅游度假区。
  5.实施保障政策与措施
  ◆由建设部门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建立风景名胜区行业管理协调委员会,统一对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
  ◆各个风景名胜区建立管委会,在事业化与产业化之间取得平衡。
  ◆编制各风景名胜区规划,统一规范对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管理。
  ◆政府通过财政投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规模私人资本进入风景名胜行业,实行准产业化经营,在考虑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实行市场化,即门票免费或成本价,但其中旅游休闲项目按市场收费。
  ◆鼓励风景名胜区中特色农业、特色林业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特色产业发展。

  七、梅州市温泉旅游行业的产业化发展
  1.现状分析与价值评估
  梅州市温泉资源主要有9处,包括丰顺的汤坑、丰良,五华的转水、横陂、河东,兴宁的叶南、泥陂,平远的热柘,梅县的大坪等;已经或正在开发的6处,包括丰顺的汤坑、丰良,五华的转水,兴宁的叶南、平远的热柘,梅县的大坪等;包括温泉旅游度假区6处。在广东,梅州市的温泉资源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但水温高、水质好、比较集中(五华县、兴宁市、丰顺县、平远县)且有区位优势(位于大珠三角与梅州市、韩江三角洲与梅州市高速公路两侧)。其中五华县汤湖的高温矿泉,开发出“天下第一奇”的热矿泥,成为全国罕有的疗养保健旅游产品;丰顺县的氡温泉储量大、水质好、易开采、分布广,拥有全国第一个地热试验电站。
  目前,梅州市温泉产业开发已经初具规模,但存在“小、散、弱、差”问题,基本上处于粗放型开发阶段,在温泉旅游度假区的主题选择、温泉旅游度假区的综合开发、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区域组合、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园林建设,以及温泉产业链的形成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依托温泉资源向“大型主题休闲游乐温泉度假园林”模式开发。“大型”是针对要达到规模优势这个要求提出的,“主题”是针对提供差异性服务这个要求提出的,“休闲游乐”是针对国外温泉开发模式演变的经验和需要开发越来越多温泉附加产品的假设成立提出的,“度假”是针对休闲旅游市场提出的,“园林”是针对环境建设提出的。这种温泉开发模式以度假功能为主,观光功能为辅,以大型或超大型温泉主题休闲区为开发形式,将温泉资源与周边的资源充分结合,以主题休闲游乐设计为核心,融观光、度假、休闲、娱乐、保健于一体。
  2.产业链条及重点环节
  在沐浴业(健身沐浴)、疗养业的基础上,温泉旅游度假区还可以引入如下产业:住宿业、餐饮业、旅游购物业,按摩业、美容业、心理咨询业,休闲体育业,文化产业(文化娱乐、游戏娱乐、知识娱乐),以及休闲农业、休闲渔业,园艺业(动物园、植物园)等。其实,只要抓住市场、形成主题,就可以将温泉旅游度假区作为一种“大型主题休闲健康乐园”来经营,并依据目标市场定位确定其中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如住宿业、餐饮业、按摩业、体育业等。
  3.规划思路与规划目标
  (1)规划思路
  ◆旅游局与矿业局形成互动联合,建立起有效的行业监管机制和竞争机制,防止“小老板占大资源”、“本地老板排斥外地老板”现象。通过引进规模私人资本,实行市场化、产业化运营,打造具有温泉行业几个标杆企业、精品度假区,以为温泉行业服务与管理典范,从而促进行业整体素质提升。
  ◆以乡村温泉旅游(或休闲)度假区为主要形式,发展乡村温泉旅游休闲,凸现梅州地方文化特色。
  ◆依据目标市场、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促使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开发走向规模化、大型化、综合化、主题化、园林化,如丰顺县就可以建设围龙屋乡村温泉度假区。
  ◆以温泉沐浴业、保健业为核心,拓宽温泉经营范围,延长温泉产业链。
  ◆打造温泉产业的示范园区(五华县热矿泥山庄和丰顺县邓屋大温泉度假区),以为行业标杆和区域品牌。
  ◆依托五华县热矿泥山庄和丰顺县邓屋大温泉度假区,定期举办温泉养生文化节日。
  (2)规划目标
  ◆以五华县热矿泥山庄和丰顺县邓屋大温泉度假区为核心,组合附近旅游景区点或旅游资源点,完善产业链,形成梅州市温泉产业的两大专业核心旅游产业园区。
  ◆将五华县热矿泥山庄打造为国家3A级景区;丰顺县邓屋大温泉度假区打造为国家4A级景区。
  ◆梅州市其他温泉资源需要与附近旅游资源点或景区点形成组合,因地制宜,打造为乡村温泉度假区。例如,兴宁市的叶南温泉与神光山风景名胜区的组合。
  ◆促使温泉产业成为梅州市旅游产业中的核心产业、特色产业。
  4.龙头项目(企业)或项目群(产业群)
  (1)龙头项目(企业)
  ◆五华县热矿泥山庄
  ◆丰顺县邓屋大温泉度假区
  (2)项目群(产业群)
  ◆五华县热矿泥山庄:叶南乡村温泉度假区、神光山旅游风景区,益塘水库旅游风景区(休闲农业)、七目嶂生态旅游区(森林旅游)。
  ◆丰顺县邓屋大温泉度假区:蒲寨火龙、文庙、地热试验电站、太平寺、济公寺、龙归寨瀑布、揭岭飞泉风景区。
  5.实施保障政策与措施
  ◆梅州市政府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目的地促销方面,围绕上述两大温泉产业园区展开,促进终点旅游目的地的形成。
  ◆鼓励规模私人资本进入温泉行业,实行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
  ◆成立梅州温泉协会作为行业中介,指导温泉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依据2006年7月1日即将公布的《广东省温泉旅游服务规范》促进温泉旅游服务与管理质量的提升。
  ◆鼓励温泉休闲度假区与特色产业融合,如特色农业、中医中药业、园艺业等,促进特色产业发展。

  八、梅州市文化旅游的产业化发展
  1.现状分析与价值评估
  梅州市作为“世界客都”,其客家文化资源主要文物为胜,有郭沫若“由来文物第一流”诗句为鉴。其中已经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有32处,包括国家级2处(叶帅故居、丘逢甲故居)、省级25处、县市级121处,未被列入保护的文物甚多,单围龙屋建筑就有上千座;博物馆8座(市革命历史博物馆、市华侨博物馆、蕉岭县法刚博物馆、五华博物馆、兴宁博物馆等);文艺团体12家(如梅县山歌剧团、蕉岭县山歌剧团、五华采茶剧团、木偶剧团,兴宁山歌剧团等);文艺演出场所包括梅县人民广场、蕉岭县文化活动中心、五华县琴江文化广场、兴宁市明珠文化广场(露天舞台与山歌亭)等;文化节事包括梅州山歌节、五华竹马舞、扮古史等。
  典型的客家文物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以客家围龙屋为代表的典型民居建筑,构成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之一;其中省级7处,未列入文物保护的达上千座。(2)名人故居纪念馆,特别是近现代名人故居,其中国家级纪念馆1座(叶帅故居)、省级纪念馆4处(黄遵宪、丘逢甲、谢晋元、张弼士),其他客家名人故居点众多。(3)客家民俗风情,特别是客家话(梅县话)之乡、客家菜之乡、客家山歌之乡。(4)古城、古镇、古村落。如梅州古城、兴宁古城,梅县松口千年古镇,梅县雁洋镇桥溪古村等。(5)其他文物资源,如会馆(兴宁两海会馆-省级)、学宫(五华长乐学宫、兴宁学宫-省级)、牌坊(丝纶世美牌坊-省级)、寺庙(五华英烈庙、梅县灵光寺-省级)、佛塔(五华狮雄山塔、梅县元魁塔、梅江区千佛塔-省级)等。
   梅州市的客家文化资源虽然不具有垄断性,但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与完整性,是汉族客家民系的标志性文化区域,不仅在广东,而且在海内外都具有吸引力,是梅州市文化旅游与文化休闲产业化、准产业化的基础,将构成梅州市旅游行业、休闲行业中的特色行业。
   目前,梅州市文化旅游行业、文化休闲行业的发展还不尽人意。其主要问题表现如下:(1)文化旅游与文化休闲主要以“文物与文化保护”(代号9040)、“博物馆”(代号9050)、“烈士陵园、纪念馆”等观光性项目为主(代号9060),而文化表演、文化娱乐、文化节庆等参与性项目不足。(2)大量历史文物资源和民俗风情资源还没有普查清楚,更不用说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3)文化旅游与文化休闲业的运营模式还没有解决,哪些需要事业化运营?哪些需要产业化运营?哪些介入两者之间可以准产业化运营(收取成本价)?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企业单位、文化协会的关系如何界定?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它相关部门如何建立协调机制?等等。(4)不同级别的文物资源如何在商业开发与有效保护之间取得平衡?(5)不同文物资源的权属不同(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家族共有、私人所有),不同所有者的文物资源如何有效保护?又如何形成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6)客家民俗文化资源如何与商业经营融合,同时在商业开发过程中保持其本真性?(7)对内如何保持客家文化优秀传统?对外如何传播客家文化品牌?特别是通过传播客家文化,促销梅州市旅游产品、促销梅州?可见,有关文化旅游、文化休闲应该是梅州市旅游发展的重头戏,涉及方面众多,面临问题复杂。
   2.产业链条及重点环节
   ◆基本行业:文物与文化保护业、博物馆业、烈士陵园与纪念馆业(事业化或准产业化运营);文化表演业、文化节庆业、文化娱乐业(产业化运营)等。前者属于事业化或准产业化运营;后者属于产业化运营。
   ◆配套产业:住宿业、餐饮业、旅游购物业、休闲娱乐业等。
   ◆上下游产业链:文化用品、文化纪念品加工业与批零业(如文化商品一条街、旅游商店),文化艺术经纪代理业等。
   ◆重点环节:文物业、博物馆业(历史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纪念馆业,文化表演业、文化节庆业、文化娱乐业,文化用品、文化纪念品加工与批零业。
   3.规划思路与规划目标
   (1)规划思路
   ◆梅州市文化局会同梅州市旅游局,在县市区文化局、旅游局配合下,对全梅州市文化资源进行一次普查,通过分级、分类、分区,以文字、地图、图片、录象、建模等形式建立文化资源信息库,并依据旅游发展规律,确立开发利用方向与有效保护方法。
   ◆确定文化资源是事业化运营(免门票费)、还是准产业化(收取游客成本价门票)、抑或完全产业化经营(市场化)的标准界限,确立适当的运营管理模式,其中可以考虑依据级别(国家、省、县市)、类型、价值(经济价值、文化研究价值、文化教育价值)确立运营管理模式。例如,名人故居就可以考虑准产业化运营,收取成本价门票,以维持日常管理费用,而配套项目如住宿业、餐饮业、旅游购物业、休闲娱乐业则完全产业化;县市级以下的围龙屋就可以向乡村度假旅馆发展,并与乡村民俗博物馆融合,发展为乡村旅游景区点。
   ◆文物资源需要以“开发利用促保护,以保护促开发利用”,从旅游观光型向参与体验型发展,在不破坏文物的前提下,组合其他相关资源,发展参与式休闲项目。
   ◆对于可以产业化经营的文物资源,促进其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提高开发利用效益。
   ◆大力发展以“古镇古村”为对象的乡村旅游,促进城乡经济文化互动。
   ◆重视各种博物馆的建设发展及其准产业化、产业化运营,象客家文化博物馆、茶文化博物馆、南药博物馆、足球博物馆等,特别是乡村以围龙屋为载体的社区客家民俗博物馆,以为日后乡村旅游景点,打造文化教育、科普教育基地。
   ◆加强名人纪念馆建设,进行准产业化运营,组合相关资源、形成配套设施、发展休闲项目,将叶帅故居打造成国家4A景区,其他省级以上纪念馆打造成国家3A景区。
   ◆以“客家山歌节”为龙头大力发展文化表演业、文化节庆业,定期举行文化活动,特别是在三个黄金周期间,以文化活动景观引客入梅。同时,大力发展大众型的文化娱乐活动,如卡拉OK、山歌对唱。
   ◆建立文化用品,特别是客家文化旅游纪念品的生产基地与销售场所。
   ◆促进客家文化,特别是客家民俗在企业,尤其是在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运用,或成为产品,如客家菜;或成为环境装饰,如客家建筑;或成为品牌标识,如“雁南飞,茶中情”;或成为企业行为,如客家服饰、客家礼仪;或成为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如客家人文精神。借此提升梅州市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旅游产品的品位,如雁南飞茶田度假村、万秋楼酒楼等。
  ◆通过“大众流行文化”之口与现代传播媒介之手段,如节庆、广告、大篷车巡游,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络、明星人物等,传播客家文化,进而促销梅州。
  ◆依据政协(协会)、政企、政事(事业)分家原则,促进文化旅游业的企业化、事业化、社会化管理。
   (2)规划目标
   ◆建立起梅州市客家文化资源信息库。
   ◆建立起政协(协会)、政企、政事(事业)分家的管理体制。
   ◆针对不同类型、级别、价值的文物资源,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运营管理模式(事业化、产业化、准产业化)。
   ◆形成文化旅游业的龙头景区,打造2个国家4A景区——纪念馆业(叶帅故居-4A),博物馆业(客家文化公园、客家文化博物馆-4A)。
   ◆形成文化休闲业的龙头项目,如文化表演业、文化节庆业——

  4.龙头项目(企业)或项目群(产业群)
   (1)龙头项目(企业)
   ◆纪念馆业:叶帅故居(4A)
   ◆博物馆业:客家文化公园、客家文化博物馆(4A)
   ◆文化表演:客家选美赛
   ◆文化节庆:客家山歌节
   ◆文化娱乐:客天下旅游产业园
   (2)项目群(产业群)
  ◆纪念馆业:叶帅故居(4A)——阴那山风景名胜区(省级)、阴那山自然保护区(省级),灵光寺与万福寺(省级),阴那山旅游度假区、雁南飞茶田度假村(国家4A级)、雁鸣湖旅游度假区(国家4A级)、桥溪村古民居建筑群(省级)。
   ◆博物馆业:客家文化博物馆、客家文化公园(4A)——公园业、园艺业(梅花)、文化娱乐业、旅游旅游业、餐饮业、旅游购物业等。
  ◆文化娱乐:客天下旅游产业园——公园业、文化娱乐业、住宿业、餐饮业、花卉业(杜鹃花)、园艺业、旅游商品加工业、旅游购物业等。
   ◆文化表演与文化节庆:客家选美赛、客家山歌节——文化表演业、文化服务业、广告业、广电业、旅游购物业等。
   5.实施保障政策与措施
   ◆依据政协(协会)、政企、政事(事业)分家原则,促进文化旅游业的企业化、事业化、社会化管理。
   ◆针对不同类型、级别、价值的文物资源,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运营管理模式(事业化、产业化、准产业化)。
   ◆在建立梅州市文物资源、其他文化资源信息库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级别、价值的文物资源与其他文化资源提出具体的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措施。
   ◆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促进文化事业发展。
   ◆政府对投资客家文化旅游与休闲的企业进行鼓励,确保用地、减免税费。
   ◆政府文化部门、旅游部门主导定期举行客家文化旅游休闲活动,广电部门主导大力宣传梅州市客家文化,通过促进“梅州人游梅州”、吸引“外地人游梅州”,对内形成客家文化保护自觉、对外形成客家文化品牌。
   ◆政府建立客家文化旅游、客家文化休闲示范区,如阴那山旅游产业园、梅江区东山文化休闲产业园、大埔县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园等。

  九、梅州市体育旅游的产业化发展
  1.现状分析与价值评估
  梅州市有着悠久的体育运动发展历史和广泛的体育爱好者群体,素有“足球之乡”之美称,政府部门也十分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梅州在体育设施建设、竞技体育运动以及群众体育事业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尤其是体育旅游也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体育旅游从产业发展的视角来看,梅州在体育与旅游两者的结合上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体育旅游产品单一,供给与需求之间差距较大。随着社会健康意识的不断深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于体育健身的需求日益增加,体育旅游项目也受到广大旅游者的喜爱。但梅州体育旅游供给却远远落在后面,目前所提供的产品只有漂流、高尔夫、攀岩等少数几种类型。
  ◆体育旅游相关企业发展缓慢。
  ◆体育旅游品牌建设滞后。目前,只有龙鲸河漂流项目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外,其它体育旅游产品基本是空白。
  ◆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观念认识和转变滞后。发展体育旅游业需要旅游系统和体育系统的通力合作,但在各自工作的专业背景下,这两大相关系统的大部分人员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或者没有足够重视体育的旅游价值。要由为体育而办体育转变为为旅游而办体育。
  2.产业链条及重点环节
  产业链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相互独立的企业之间建立起来的产业链(即企业外链);另一种是集团公司内部企业之间的产业链(即企业内链)。从理论上说,无论是哪种形式的产业链,都强调产业链中各个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以上两种形式也是体育旅游产业链条形成的基本形式。
  企业外链型:以大型体育旅游企业为核心进行横向联合,体育旅游产业可以带动的上游产业包括体育用品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下游产业包括餐饮业、住宿业、交通业、人才培养等相关服务业。
  企业内链型:以大型景区景点企业为核心进行体育旅游项目的多样化开发。
  3.规划思路与规划目标
  (1)规划思路
  ◆通过举办重大体育赛事促销梅州旅游目的地。可以组织一些符合梅州实际条件、有一定影响力、规模适当、具有旅游价值的体育赛事,以增强梅州形象,扩大交流,活跃旅游市场。如青少年足球赛、自行车越野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等规模不大,观赏性强,观众基础好的单项赛事,对于梅州来说还是比较适合的。
  ◆以开发参与性和娱乐性高的体育项目为主。相对于竞技体育,梅州的群众体育运动更具有生活性、大众性,内容也丰富多彩,如登山、攀岩、漂流、滑草等体育娱乐和探险项目。充分挖掘群众体育运动,特别是传统体育和民族体育的潜力,选出适当的体育项目并加以改进,提高其安全系数和趣味性,给以商业包装,使之满足旅游经营的标准,成为体育旅游的新产品和体育旅游的主导产品。同时,也可举行娱乐性较强的体育节活动,如每年在合适的季节由雁南飞茶田举办摘茶叶比赛,逐步培育“雁南飞摘茶节”品牌。
  表3-1 梅州市体育旅游项目开发分类表
  体育旅游资源 已有项目 可开发项目
  山地、峡谷 攀岩、滑草、 登山、定向越野、野营、溜索等
  洞穴 探险
  河流、湖泊 漂流、垂钓 溯溪、游泳、划船、赛艇等
  民间传统体育 武术、赛龙舟、民族舞、民族体育表演
  游乐场所 休闲、娱乐、健身
  体育比赛 各类体育竞赛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整理所得。
  
  ◆企业应成为体育旅游的主体。体育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有一批企业家和体育专门人才。政府应创造优惠的条件,吸引企业和企业家在梅州发展商业性的体育旅游业,在吸引国内外投资商投资兴办体育旅游企业集团和体育训练基地的同时,积极鼓励中小企业参与体育旅游的开发。
  ◆利用温泉发展游泳项目,建立冬泳训练基地,并与旅游休闲相结合。
  (2)规划目标
  按品牌产品(是梅州体育旅游的导向性产品,对市场具有引导作用、竞争力最强的产品,它能够展现旅游地的形象)、重要产品(是整个产品布局体系的支撑,是梅州体育旅游的主力产品)、配套产品(可以丰富产品结构,满足少部分客源市场和低消费市场群体的需要)三个层次开发体育旅游产品,培育体育旅游核心企业,举办几项重大体育赛事,开展体育节事活动(见节事旅游产业化规划),发展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体育人才、技术信息市场和体育用品市场等,建立几家符合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明晰、开展体育经营、综合开发、效益显著、规模发展的股份制企业或企业集团,形成具有梅州特色的体育旅游产业体系。
  ◆将丰顺龙鲸河漂流作为品牌产品,建成“广东第一漂”,打造为国家3A级体育旅游度假区。
  ◆以相思河汽车野营为核心,结合铜鼓嶂高山度假、龙鲸河漂流、龙归寨瀑布等景区点,设计成梅州市第一家“自驾车野营基地”。
  ◆在现有高尔夫球会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梅州特色的高尔夫乡村围龙屋俱乐部。该俱乐部应包括高尔夫场地(标准场和练习场)、高尔夫学校、会员住所、公寓、生活服务设施、娱乐场所等。
  4.龙头项目(企业)或项目群(产业群)
  (1)龙头项目(企业)
  ◆丰顺龙鲸河漂流有限公司
  ◆梅州名磊高尔夫球会有限公司(梅县城东镇,星级会所)
  ◆雁鸣湖旅游度假中心
  ◆重大体育比赛项目,如赛艇节\漂流节\越野节等
  (2)项目群(产业群)
  ◆梅州市区、市郊大众休闲体育产业群。主要以梅州名磊高尔夫球会有限公司(星级会所,梅县城东镇)、梅州欢乐园保龄球娱乐有限公司为核心,以企业外链的形式发展市区、市郊大众休闲体育产业群。
  ◆体育探险旅游产业群。主要是铜鼓嶂-丰良河高山度假、汽车野营、漂流游乐产业带(丰顺县:铜鼓嶂高山度假、龙鲸河漂流、龙归寨瀑布、相思河野营)。
  ◆体育娱乐项目群。在雁鸣湖旅游度假区等景区点企业内部以企业内链的形式开展一些时尚运动项目,如滑草、滑翔、溜索、特技单车等。同时,在长潭水库大力发展水上娱乐项目。
  5.实施保障政策与措施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体育旅游目的地品牌。首先,加大资金投入,提升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档次,形成若干标志性的体育旅游项目;其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改善城市治安,稳定社会秩序,提高宾馆、酒店的服务水平,从而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产品创新,打造体育旅游产品品牌。建设梅州体育旅游产品品牌应以“旅游度假、休闲健身”为特色,全方位、多层次开发体育旅游资源,提升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档次,推出系列化、精品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与线路,努力打造休闲娱乐游、健身度假游、民间传统游、产品商务游、项目培训游、赛事观摩游、惊奇探险游等一系列体育旅游产品品牌,通过这些产品品牌的培育塑造促使梅州体育旅游的快速发展。
  ◆提升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体育旅游企业品牌。旅游企业作为体育旅游产品的供给者,在体育旅游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市场经济机制,本着“互惠互利,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原则和以市场为导向、资产为纽带的形式,组建梅州体育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企业化运作和连销经营战略,促进梅州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
  ◆整体营销,塑造高品质体育旅游形象。梅州各区县、各旅游企业每年都有不少促销活动,也有各种节庆活动,难以形成体育旅游整体形象,缺乏核心竞争力。今后的市场促销要统一打“世

  十、梅州市节事旅游的产业化发展
  1.现状分析与价值评估
  目前,梅州市已经运作的节事主要包括客家山歌节、客家妹选美大赛、世界客属祭祖恳亲大会、山洽会等,并且在海内外已经产生了一定影响。在节事的产业化运作方面,由于具有客家文化的支撑,梅州市是在文化节事方面具有较强优势,但在体育节事、会议会展方面优势不明显。
  梅州市节事业发展还存在诸多不足,其中主要表现为:(1)市场化、产业化运作程度不高,主要依赖政府提供资金、组织协调,企业与协会的主动性不强。(2)节事发掘与创造不够,没有形成“一月一节”不同节事的系列循环与“数年一节或一年一节”同一节事的周期循环,不仅体育节事、会议会展欠缺,而且文化节庆也不够。(3)节事运作缺乏大手笔,影响力度十分有限,特别是国际客家山歌节没有真正形成国际性品牌,与广西南宁的国际民歌节相比还差一大截。(4)在旅游黄金周期间没有相应的节事活动,吸引游客、留住游客。
  2.产业链条及重点环节
  (1)产业链条
  ◆ 配套产业:节事业,会展业、购物业,住宿业、餐饮业、娱乐业,景区点业、旅行社、旅游交通业。
  ◆上下游产业链:节事业(含文艺活动、体育活动、商业活动、文教活动)←节目表演业←文体服务业、商业服务业(节事用品)←节事用品加工业。
  (2)重点环节
  ◆会展业
  ◆表演业
  3.规划思路与规划目标
  (1)规划思路
  ◆瞄准市场:每一个节事就是一种产品,需要对产品的特定市场进行调查研究,依据目标市场的需求设计节事的主题形象与活动项目,如温泉保健养生节可以针对老年人市场、工作压力大的白领与老板阶层。
  ◆资本运营:对节事运作的资金采取资本运营方式进行筹集与运营,对节事相关的知识产权进行资本化保护、开发与应用,鼓励建立专业的节事策划与运作公司,实行“以节养节”,如客家山歌节可以获得门票收入与转播版权收入,以及歌曲光碟版权。
  ◆规划策划:节事运作需要运用项目管理理念与方法进行规划策划,其具体内容包括市场调研、形势分析、规划任务、目标蓝图、促销策略、活动项目、效果评估等方面,以主办单位为主,相关参与单位为辅,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分工合作。
  ◆整体协作:由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出面,对节事的运作实行整体性协作,以维护节事的正常社会秩序,发挥节事的后续效应。
  ◆循环创新:形成“一月一节”不同节事的系列循环与“数年一节或一年一节”同一节事的周期循环(如表1),大力发展文化节事、体育节事、会议会展。同时,依据旅游者、休闲者的需求,不断创新节事活动。特别是在旅游黄金周期间形成相应的节事活动项目。
  (2)规划目标
  ◆节事实现市场化、产业化运营。
  ◆形成文化、体育、会展等方面的节事龙头与品牌。
  ◆形成“一月一节”不同节事的系列循环与“数年一节或一年一节”同一节事的周期循环(如表1)。
  4.龙头项目(企业)或项目群(产业群)
  (1)龙头项目(企业)
  ◆ 国际客家山歌节
  ◆ 世界客属祭祖恳亲大会
  ◆ 客家美食文化节
  (2)项目群(产业群)
  ◆ 国际客家山歌节:经济贸易洽谈会、旅游商品展销会
  ◆ 世界客属祭祖恳亲大会:客家学术暨梅州经济发展研讨会、清明节
  ◆客家美食文化节:客家饮食科学与文化研讨会、中秋节
  5.实施保障政策与措施
  ◆ 实行政府协调、企业主导、自负盈亏的旅游节事运营模式。
  ◆ 对于具有综合价值,特别是具有文化教育价值、凸现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的节事活动,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以为旅游促销费用,如国际客家山歌节、世界客属祭祖恳亲大会等。
  ◆政府有关部门(宣传部门)对节事活动实行有效监管,鼓励企业举办各种既具有商业性、娱乐性,又能促进参与者身心健康的的节事活动,防止节事活动项目中违背道德、法律的内容。
  ◆ 政府保护并鼓励民俗节日的举办,以保持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特别是在两个黄金周与春节期间要安排吸引游客的节事活动,包括民俗节日活动。
  表3-2 梅州市一年一度主要节事、会议会展项目安排一览表
  节庆项目 举办时间 负责部门 备注
  旅游节:温泉保健养生节
  会议:保健养生科学研讨会
  民俗节:1/1-15春节与元宵节
  (舞龙-丰顺火龙,舞狮、舞船灯等) 1月 旅游局、卫生局、广电局、
  文化局,温泉协会与企业 1.以五华县与丰顺
  县热矿泥与温矿
  泉产业园为基地
  2.与春节与元宵
  节融合
  旅游节:国际客家山歌节
  会议:经济贸易洽谈会
  会展:旅游商品展销会 2月 旅游局、文化局、广电局,
  相关协会、相关企业
  旅游节:
  世界客属祭祖恳亲大会(三年一届)
  区域客属祭祖恳亲大会(如中国、广东)
  某族姓客属祭祖恳亲大会
  会议:客家学术暨梅州经济发展研讨会
  民俗节:3/20清明节 3月 旅游局、文化局、广电局,
  相关协会、相关企业 1.附有学术研讨
  与商贸交流内容
  2.与清明节融合
  赛事:国际客家妹选美暨梅州市旅游形象
  大使选拔大赛 4月 广电局、旅游局、文化局,
  相关协会、相关企业
  旅游节:南药养生文化节
  会议:中药养生科学研讨会
  民俗节:5\5端午节 5月 旅游局、农业局、卫生局、
  广电局,相关协会与企业 1.以雁鸣湖旅游
  休闲区为基地
  2.与端午节融合
  体育节:某特种体育节
  (某种极限体育或竞技体育,
  如长潭赛艇节、丰顺漂流节)
  赛事:世界或中国中学生足球赛 6月 体育局、旅游局、教育局、
  广电局,相关协会与企业
  旅游节:客乡单枞茶文化节
  会议:茶叶科技与文化研讨会
  民俗节:7\7乞巧节(中国情人节)7\15鬼节(要象泰国鬼节一样,发展成为民众扮鬼娱乐的节日,以吸引游客) 7月 农业局、旅游局、广电局,
  相关协会与企业 1.以雁南飞茶田度假村为基地
  2.融合乞巧节、鬼节
  旅游节:客家美食文化节
  会议:客家饮食科学与文化研讨会
  民俗节:8\15中秋节 8月 旅游局、卫生局、广电局,
  餐饮协会、餐饮企业 融合中秋节
  体育节:登山节
  民俗节:9\9重阳节 9月 体育局、旅游局、广电局,
  相关协会与企业 与市民休闲、九九重
  阳节结合
  旅游节:自驾野营旅游狂欢节 10月 体育局、旅游局、广电局,
  相关协会与企业 以丰顺县相思河野营度假区为基地
  旅游节:客乡金柚暨土特产节
  会议:山区经贸洽谈会
  会展:土特产展销会 11月 农业局、商贸局、旅游局、
  广电局,相关协会与企业 旅游节与山洽会融合
  旅游节:梅花暨花卉节 12月 园林局、旅游局,
  相关协会与企业
  

  十一、梅州市农业旅游的产业化发展
  1.现状分析与价值评估
  (1)现状分析
  梅州市是一个传统的山区农业市,农业资源相当丰富而具有特色,但农业产业附加值较低,非常需要通过旅游休闲业的带动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促销农产品,以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
  目前,梅州市已经开发,包括正在开发的农业生产基地数十个(主要以茶叶、药材、荔枝、金柚、鸸鹋等为主),其中以农业为主题的旅游度假村主要有3家(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雁鸣湖旅游度假区,大埔县西岩山茶乡度假区),旅游示范点2家(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雁鸣湖旅游度假区),都伴随有农产品加工,如五华汤湖鸸鹋养殖加工等。梅州市农业旅游在全省具有一定知名度,其中以雁南飞茶田度假村、雁明湖旅游度假村2个国家4A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为代表。
  (2)价值评估
  在梅州发展农业旅游、农产旅游商品具有广阔的前景。发展农业旅游能够充分发挥梅州市农业大市的产业资源优势,对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农民增收问题,促进梅州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新兴业态(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的形成,进一步挖掘和保护梅州农业文化资源,培育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生态梅州”发展主旨的充分体现。
  梅州发展农业旅游具有以下方面优势:
  ◆资源优势
  梅州有着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独具特色的客家围龙屋民居建筑,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本身就是发展农业旅游的天然依托。
  丰富的农作物品种,一年四季几乎都有农事活动,不同季节有着不同的农产品收获,农业布局和作物种类具有较大差异,各地区的田园景观也各有其特色,这些都构成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区位优势
  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北接闽西、赣南,南临潮汕,交通方便,建有梅州机场,开设了梅州至广州、梅州至香港的航线;有梅坎铁路、广梅汕铁路通往省内和福建;梅揭高速公路直通汕头;梅河高速开通后大大缩短了从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珠三角中心城市到梅州的时间。
  ◆客源优势
  梅州的国内客源以珠三角地区(如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地为主)、周边地区(粤东,包括河源及潮州、汕头与揭阳等地区)为主。广东城镇人口多,经济发展较快,居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一般较高,个人经济也较富裕。在繁忙的工作后,人们常希望暂时离开喧嚣的城市,面对绿水青山,去农村锻炼身体,吃无公害的食物,过一段时间的田园宁静生活。
  梅州的主要入境客源来自港、澳、台地区。梅州旅居港澳台的同胞约66万人,相当于梅州市总人口的17%;归侨、侨眷和港澳同胞亲属约116万人,相当于梅州市总人口的29.4%。港澳台地区的面积较小,人口密度很大,且与广东毗邻,并有传统的习俗和人际关系,他们都经常来广东旅游探亲或作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交流,或买些广东的农产品和其它土特产回去享用和馈赠亲友,人来人往,形成广东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广大客源市场。而且,自古以来,广东人就有传统的春游、登山、野外踏青、寻根祭祖等习俗,都可为农业旅游带来大量游客。
  广东各主要城市中小学基本上都将每学期组织学生外出到周边城市春游、秋游作为素质教育的手段。当前强调在生活中培养学生国民素质,提倡培育学生从小重视环境保护,爱护生物,热爱劳动,热爱农村,热爱祖国,梅州发展农业旅游,创造有利于进行学生素质教育的设施和环境,也可以吸引广大大、中、小学生有计划地到梅州农村去开展农业旅游活动,进行思想情操教育和科学普及教育,这是梅州发展农业旅游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广大客源。
  2.产业链条及重点环节
  农业旅游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使农业由提供农产品的第一产业导向为提供旅游、加工、服务的第三产业,延伸了农

签到天数: 1885 天

连续签到: 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发表于 2011-6-3 18:20:24 | 只看该作者
  好详细,可惜我看不下去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