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复制链接] 0
收藏
6
回复
322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3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2-5-22 21:3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为客家人  现在还有谁还会唱客家山歌的  到我们这年代都把这经典客家山歌遗忘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2-5-23 00:47:38 | 只看该作者
不懂欣赏的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4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板凳
发表于 2012-5-23 09:25:15 | 只看该作者
年轻一代基本不会唱了,除了专门培养的。你会唱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地板
发表于 2012-5-23 11:43:42 | 只看该作者
确实会的不多了,艺术学校找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3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5#
发表于 2012-5-23 13:36:07 | 只看该作者
客家山歌在中国民歌林中独树一帜。
客家山歌由来已久,它随客家先民由中州一带南迁而来,上承《诗经》遗风,以“赋、比、兴”为主要表现手法,常用“重章迭句”和“比喻”、“双关”的形式,每首四句,每句七字。第一、二、四句末押韵,多用平声韵,字句平仄也较讲究,以客家口语文字组词,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琅琅上口,富有浓厚的客家特色。
客家山歌除流行於粤、赣、闽、桂、川、湘、台等各省区客家人主要聚居地外,还由客家华侨传播到世界各大洲客家人居住的地方。
梅州客家山歌之风极盛,男女老幼皆能出口成歌,其中又以姑娘和妇女为最出色,涌现“歌仙”刘三妹、“山歌仙子”张六满、刁嫂子、尖尾剪等一批批才华横溢的女歌手。黄遵宪赞叹:“十五国风妙绝古今,正以妇人女子矢口而成,使学士大夫操笔为之,反不能尔。以人籁易为,天籁难学也。”
客家山歌剧是在客家山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剧种,产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流行于广东梅州、河源及福建、江西等客家人聚居的地区。
梅州山歌剧盛行于整个梅州地区,并对惠州、汕头、韶关、江西、福建等毗邻地区也有较大的影响。至1990年底,梅州市的专业山歌剧团有市山歌剧团和梅县、兴宁、蕉岭、平远4个县山歌剧团。
梅州山歌剧是用客家方言演唱客家山歌的地方剧种,唱腔以客家山歌曲调为主,间杂竹板歌、民间小调、庙堂音乐(主要是佛曲)等。伴奏乐器中、西兼有。表演多借鉴汉剧、采茶歌舞以及话剧、歌剧等表演技巧,注重从生活中提炼形体动作。
梅州客家山歌剧以表现现代农村生活见长,产生一批有影响的剧目。《彩虹》于1965年评为中南区戏剧观摩演出优秀小戏;《挽水西流》录音带在南洋广泛流传;《长泉情》1982年参加广东省文艺汇演获演出二等奖;《相思豆》1986年参加广东省第二届艺术节,获编曲、舞美、演出三等奖;《飘流的新娘花》获省鲁迅文艺戏剧奖;《虹桥风流案》拍成电视艺术片。此外,保留剧目还有《唱夫归》、《风雨亭》、《雪里梅花》、《螺丝姑娘》、《牛郎织女》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3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6#
发表于 2012-5-23 13:37:52 | 只看该作者
韭菜打花细浓浓,阿妹恋哥唔嫌穷。
  只要二人情意好,冷水泡茶慢慢浓。
  阿妹割草落岭岗,想起山下驶牛郎。
  唔怕石头踢脚趾,只骂路狭唔骂郎。
  硬硬石头打得开,打开石头烧石灰。
  哥系石灰妹系水,石灰见水心花开。
  口唱山歌脚步轻,三步当作二步行;
  只爱高兴心欢喜,唔怕肩头百斤担。
  哪个愁来冇妹愁,着件烂衫冇肩头;
  日晨换衫冇衫换,夜晚洗衫冇日头。
  别人有钱哥唔贪,阿妹穷来哥唔嫌;
  铁打锅嫲任你煮,冇鱼冇肉也鲜甜。
  客家山歌系出名,条条山歌有妹名;
  条条山歌有妹份,一条冇妹唱唔成。
  晓唱山歌歌驳歌,晓织绫罗梭驳梭。
  妹拉胡弦哥扯线,晓弹晓唱花样多。
  八月十五月亮圆,生果月饼层数层。
  阿妹有情哥有义,交个人情万万年。
  阿哥出门去南洋,唐山隔番路途长。
  鸳鸯枕上无双对,壁上灯草挂心肠。
  凤岗出海七洲洋,七日七夜水茫茫。
  行船三日唔食饭,记妹言语当干粮。
  想见情郎夜难熬,见到情郎面发烧;
  铁打荷包难开口,石板劏鱼难落刀。
  白白净净我不贪,乌乌黑黑我不嫌;
  好比小孩摘稔食,一只乌来一只捻。
  八月草来花耀耀,一群亚妹割草烧。
  中间被哥挑减只,我家柴草任你挑。
  敢唱山歌敢大声,敢放白鸽敢响铃。
  你系有心同厓讲,灯草搭桥也敢行。
  你莫嫌厓耕田郎,耕田阿哥情义长。
  厓唔抽烟唔赌博,家中有事齐商量。
  阿哥好比番薯苗,被妹拦腰割一刀。
  割来做种还过得,割来煮潲命都冇。
  以生产生活为题材的客家山歌:
  高攀富贵厓冇心,一生安乐在山林。
  朝尝甘露夜带月,整日山歌伴百禽。
  放牛早起日暮归,短笛冇腔信口吹。
  人爱暖饱牛爱肥,唔管闲是与闲非。
  掌牛阿哥好凄凉,番薯芋仔作口粮;
  风吹雨打冇人问,晚睡牛栏到天光。
  掌牛阿哥好凄凉,戴顶笠麻又冇框;
  喝尽几多田沟水,淋湿几多烂衣裳。
  日出东边一点红,有人富贵有人穷;
  有人担柴路上走,有人戴笠在田中。
  今朝早起乱如麻,不知柴米在谁家;
  担起担竿路上走,肚里饿得唔晓行。
  捡柴割草过岭岗,插秧割禾我在行。
  担竿锄头不离手,从早做到日落光。
  做人媳妇真系难,朝朝都爱起五更。
  灶头镬尾爱洗净,担水舂米无时闲。
  凄凉凄凉凄凉凄,掌牛阿哥受人欺。
  手拿牛绳长七尺,饥饿寒冷无人知。
  手中葵扇画麒麟,两人讲过千年情;
  亚哥勇敢去杀敌,阿妹在家你放心。
  雕仔冇翼难过山,大船冇水搁浅滩;
  木头唔硬难烧炭,亚哥唔穷唔“过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79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以坛为家II

7#
发表于 2012-5-23 14:55:28 | 只看该作者
我会唱几句,但不敢大声,有点走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

梅州时空网站实名制认证通知
根据市网信办通知要求,为净化网络环境,对网络乱象进行规范和遏制 ,现所有网站论坛注册用户都需要实名制啦!!新老用户必须先进行实名制认证,审核通过后才能进行发帖留言。立即认证

查看 »

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