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系的源流

  [复制链接] 0
收藏
25
回复
657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26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3-7-26 15:3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羊咩咩 于 2013-7-28 21:19 编辑

客家民系的源流       有人在博文评论中提到,客家人大部分是当地土著,小部分是中原迁移过来的汉人。这种看法早已有之。曾有学者提出:“客家共同体,是南迁的中原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遗民混化以后产生的共同体,其主体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数流落于这一地区的中原人。”其论据是秦汉以后,在今客家地区居住的畲瑶等少数民族不在少数,因封建朝廷的歧视和镇压,被迫改变族属,认同了客家共同体。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有位祖籍梅县的澳大利亚人类学者梁先生前来中大访问,也谈到客家人就是畲族,理由是现在闽北的畲族讲的是客家话,唱的是客家山歌。
       在闽粤赣边,隋唐之前确是古越族主要为畲瑶二族居住之地。梅县有畲坑、瑶上二镇,即是原畲族、瑶族的聚居地。巫排,新塘排,梨乡排,官塘排,高圳排,丘屋排,只塘排,竹子排,桐子排以及瑶美、瑶尾、瑶福等地名,应是原瑶族村寨沿用下来的名称,而留畲、银畲、留禾畲、双螺畲、三家畲、罗角畲、高畲坑、嶂畲坑、筀竹畲、荷畲则是原畲族居地的名称。那么,后来这些少数民族到哪里去了呢?《客都梅州》14页提到,宋神宗时梅州的畲族有4600多户人口,到了元代,畲族人民忍受不了蒙古人的残酷统治,举行大规模的反元大起义,起义失败后遭到了镇压。粤东的“镇平(今蕉岭)”、“平远”,闽西的“武平”,赣南的“安远”,这几个县名都多少留下了统治者武力镇压、平定、安抚少数民族的印记。就梅州来说,各地畲民起义后几乎被杀光,有的迁移到了福建一带,只有少数躲到丰顺凤坪的深山里。有的畲民为了生存,不排除融入客家民系。这样看来,客家人主体为原少数民族居民的说法,就很难成立了。
       早在清末和民国初年,就有人提出客家人是少数民族,并在“客”字左边加个“犭”旁。章炳麟先生在《新方言》的《岭外三州语》一卷中,用了大量事实说明客家方言与中原古音古义的关系,论证客家人是中原汉族的移民。有些语言学者研究了客家方言中的少数民族语言借词,只举出“阿姆”、“干蚍”、“寮”、“齧(咬的意思)”等有限的几个。若果客家人的主体是古越族,应当是客家话里保留相当多的少数民族语词,怎么可能只是那么几个呢?。
       从语言的角度来看,客家话保留了较多的汉语古音古词。音韵学家一般认为,古无轻唇音。也就是说,上古汉语里有重唇音(即双唇音b,p,m),没有轻唇音(即唇齿音f),轻唇音是后来从一部分上唇音变化而来的。这一变化可以从梅县话的一些字音中看到,如“粪,斧,腹,沸,冯;辅,肥,符,吠,缝”这些普通话声母读轻唇音f的字,梅县话都还读重唇音,前面六个字读b,后面六个字读p。“飞,分,放,粉”这些字在梅县话双音词中读轻唇音f,而单音词口语仍读重唇音b,p。如“飞机”、“飞行”的“飞”读fi1,而口语单说“飞”则读bi1;“分配”、“秋分”的“分”读fun1,而口语“分东西”、“分身家”的“分”则读bun1;“解放”、“开放”的“放”读fong4,而单说“放”或口语“放糖”、“放盐”的“放”则读biong4;“粉刷”、“米粉”的“粉”读fun3,而口语“粉松”的“粉”则读pun3。音韵学家还认为,古无舌上音,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上古汉语没有普通话zh,ch,sh这套声母,这套声母是由舌尖音d,t演变而来的。梅县话里也可以看到这一演变的痕迹。普通话声母为zh,ch,sh的字,梅县话都读z,c,s,但其中有些字口语仍有读d,t的。如“中心”的“中”书面语读zung1,但口语说“企啊中心去(站到中间去)”,句中“中心”说成dung4xim1。又如“知道”的“知”书面语说zi1,但口语说“知么(知道吗)”,“知唔知(知道不知道)”,“知”仍读di1。客家话话还保留了不少的古语词。如祖先留下来用于祭祀的田产,梅县话叫“烝尝”,这个词由先秦冬秋二季祭祀的散名“烝”、“尝”组合而成,泛指一年四季的祭祀活动。客家话用其转义,特指用于祭祀的祖产。生火用的木柴,梅县话叫“樵”;“砍柴”说“倒樵”,“烧柴”叫“烧樵”。“樵”这个词就来自古语。客家话把“锅”叫“镬vog6头”。这个“镬”亦保留了古语的原义。古代“锅”、“鼎”分开,“有足曰鼎,无足曰锅。”客家话的“镬头”正是那种没有脚的炊具。客家话保留的古语词还可以举出不少。如“脸”说成“面”,“绳”说成“索”,“睡”说成“眠”,“找”说成“寻”,“怕”说成“惊”,“走”说成“行”等。日文把 “吃早饭,吃午饭,吃晚饭”写成“朝食,昼食,夕食”,客家话分别说成“食朝,食昼,食夜”,十分相似。这是因为在我国唐代,日本人借用汉字书写日本话,日文的“朝食,昼食,夕食”,词序倒过来成了“食朝,食昼,食夕”,正是唐代那时的中原口语。客家话说的“食朝,食昼”原原本本地保留了唐代口语,而“食夜”则是由后来“夕”发展为“夜”变化而来的。河南信阳有个名胜叫“鸡公山”。地名具有更多的保守性质,可见中原地方老早就有“鸡公”的叫法。客家人的先祖在中原一带,客家话把“公鸡”叫“鸡公”,也正是保留了先祖的口语。至于“公鸡”的叫法,倒是北方方言因言语变迁到後来才产生的。
       由此可见,我们只要更多地从语言的角度来观察,客家民系的主体应是南迁的汉族。宋代以后,大量迁入闽粤赣边的汉人与当地少数民族长期交往和相互融合,而因汉族人数众多,文化先进,处于强势地位,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南迁汉人必然成为主体。以南迁汉族为主体,与当地少数民族融合,最后形成了新的客家民系,而同步形成的客家话也应是以南迁汉人的中原话为主体,与当地少数民族语言融合而成的一种新的汉语方言。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6 16:14: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也曾怀旧 于 2013-7-26 16:31 编辑

       张老的此篇博文是近来甚罕见的客家文化强文,虽短却精,从历史学、地名学、语言学等多角度综合阐释论证了客家民系源流的某些岐议问题,非常值得学习;

       以前晚辈只听老人口头谈过畲坑、瑶上是旧时畲、瑶族人的聚居地,也曾听说过清末民初险些把我们客家划入少数民族的说法,这些疑问在张老教授的这篇博文中得到印证,加强了印象,晚辈是知天命之龄的人了,尚且对客家人的历史、甚至是梅县的人文历史所知甚少,何况是下一辈的人了;除了个人读书不多,才疏学浅的因素,象张老这么博学、治学严谨的长者、学者在论坛推介的极富学术价值的好文也不是很多,很难系统全面地了解我们自身的历史知识,所以,晚辈认为张老的这篇帖子是篇非常优秀的帖子,虽短而精,信息量大,很值得推荐;
期待张老分享更多的精彩,顺祝夏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板凳
发表于 2013-7-26 17:44:18 | 只看该作者
张老前辈是文化名人,位置处优,以大梅县自居,我是屌丝,地位很低,以小梅县自嘲,不能争议彼此,是否请张老前辈解释一下俚人文化,就是梅县人常说的拐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7-27 02:06: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13-8-3 00:33 编辑

“客家共同体,是南迁的中原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遗民混化以后产生的共同体,其主体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数流落于这一地区的中原人。”持此观点的人士忽略了某些历史细节,如果说在元及元之前,‘客家先民’【不是客家共同体】在闽粤赣边区的人数是以古越族为主体的话是可能成立的,但是他们忘了,历史上客家先民及其古越族人曾遭到大屠杀,一个是蔡蒙吉的率众抗元失败后曾遭元人的大肆灭绝,没杀死的也四处出逃,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现象,而那些逃走了的人也没再回迁;其二是明成立之时,当时支持陈友谅的南方人士曾遭到明军的大肆屠杀,远的不说,只程乡县在明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人口仅1686户6989人,作为一个县的规模都几乎不足,最早建县(东晋年间)的兴宁,在这一年仅2626人,五华也仅3202人,从人口上看,由此可见其当时的梅州有多荒凉;在明朝中后期,客家先民才从福建大量迁入今之梅州及赣南一带,据外网搞地方志的网友的资料和明史遗存的片段判断,‘从明代后期闽粤赣边区县治迅速增加【此句指的是平定稔乱后,长宁建县及各地的建县更改县名等】’,这个时期客家先民经过休养生息人口才大量增加,‘但到嘉靖十一年(1532年),程乡人口便达到了38366人,增长约4.5倍,平均为12%强,兴宁与五华,也分别达到4181人及9000多人;大埔则有近4万人。各县统计不一,资料不全,但可看出梅县(程乡)、大埔人口的剧增,正应了前述郭氏族谱及相关族谱的记载。史载:“明成仕年间,江西、福建均有人满为患,迁入韶州、嘉应州入户者不少。”’,赣州的长宁,安远,南康等地也差不多是这个现象,从人口学的角度上也可见客家民系的形成是在明中后期,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客家民系形成于明末清初。。。这个时候,古越族遗存的人数极少,在后来几百年的时间里几乎被完全同化了,所以,客家人的主体不再可能是以古越族人为主体了而恰好的是相反。。。
个人浅见,如有不对,请批评和指教

查明史,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常遇春领兵平两广,四月,废原元梅州治,复程乡县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7-27 04:14: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13-7-27 07:29 编辑

宋神宗1067年-1085年在位,梅州人口仅畲族就有4600多户人口,姑且按每户5人计便达二三万人,这还没算上瑶人和客籍的‘中原移民’,到明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这三百多年的时间,梅州人口不增反而在锐减,可旁证其梅州曾遭其大战乱之苦;到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仅过了百多年,梅州人口又剧增【最少算都达十多万人】,可见其是大量的移民所致,这些移民大多是从江西福建迁来的客家先民,梅州的大量的古民居【主要是乡村的,本族的祖堂也是在这个时间段所建】也在这个时期开始建成,晚辈个人浅见,从人口学和民居学的角度旁证,客家民系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这个时期以前的‘中原士族’移民和少量的畲瑶苗等古越民只能算是客家先民,不知是否有理,请指教;
从时间上看,客家民系的形成时间最多不会超过五百年,言必其客家人历史悠久的言论可以休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7-27 04:51: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13-7-27 05:14 编辑

我就一直很奇怪了,畲坑,瑶上的畲民和瑶民都哪去了,原来是经过两次大动乱,被元军和朱元璋的军队几乎是赶尽杀绝了,但地名还是被少数残留的畲瑶先民保留下来而被一直延用至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7-27 05:27:35 | 只看该作者
提请秋歌版主为张老的帖子重排一下版面,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6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13-7-27 09:3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程溪钓叟 的帖子

从各姓氏的族谱来看,其先祖在南宋时期迁入闽西,明末清初已由闽西迁入梅州,客家民系应是在元代或元末明初距今约800年前形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6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13-7-27 09:47: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老本 的帖子

我不是什么文化名人,对俚人的了解不多。俚人是以蛇、鸟作为图腾的古越族,为今广西壮族和海南黎族的祖先。“俚”是个音译词,为壮语“蛇”的称呼,桂林的“漓江”即古越语的“蛇江”。有学者认为,俚人曾以粤东为主要居地。大埔有个地名黎家坪,据说就是当年的黎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10#
发表于 2013-7-27 13:56:40 | 只看该作者
客家民系的源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