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彼尔姆”号核潜艇举行下水仪式 普京出席

[复制链接] 0
收藏
11
回复
47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5-3-30 10:05 编辑

俄罗斯“彼尔姆”号核潜艇举行下水仪式 普京出席

   俄罗斯“彼尔姆”号核潜艇举行下水仪式 俄总统普京出席
俄罗斯“彼尔姆”号核潜艇举行下水仪式 普京出席

   当地时间3月2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摩尔曼斯克出席了“彼尔姆”号核动力潜艇下水仪式。该潜艇可发射“锆石”高超音速导弹,将于2026年开始执行战斗任务。
   普京在仪式上表示,俄罗斯将继续加强包括战略力量在内的海上武装力量的建设,整体上提升各类型水面和水下舰艇的生产速度和规模。舰队力量的加强将巩固俄罗斯海疆和“北方海路”的安全,确保俄罗斯在包括北极地区在内的全球大洋捍卫国家利益。
   “彼尔姆”号核潜艇由俄罗斯北方造船厂建造,为第四代885M型(亚森-M级)核潜艇的第五艘,还是俄军第一艘装备“锆石”高超音速导弹的多用途潜艇。

   “彼尔姆”号核潜艇由俄罗斯北方造船厂建造,为第四代885M型(亚森-M级)核潜艇的第五艘,还是俄军第一艘装备“锆石”高超音速导弹的多用途潜艇。

   27日晚,普京登上“阿尔汉格尔斯克”号核动力潜艇进行参观。(视频来源:克里姆林宫)

   克里姆林宫当晚还发布了普京登上“阿尔汉格尔斯克”号核动力潜艇参观的画面。“阿尔汉格尔斯克”号核动力潜艇与当天下水的“彼尔姆”号同属于亚森-M级(也称“白蜡树-M”),于2024年12月27日正式入列俄罗斯海军。
   普京在视察“阿尔汉格尔斯克”号核潜艇时表示,俄罗斯坚定致力于巩固其世界海洋强国的地位,将继续扩建并升级海军舰队,建造性能更优越的新型水面舰艇和潜艇。新舰艇必须符合当今需求,具备强大的作战能力和高效性能,同时加强能够高效操作新型舰艇的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总台记者王斌 王德禄)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5-3-30 10:28 编辑

埃及一观光潜艇在红海沉没 致6人死亡

   中新社北京3月28日电 胡尔加达消息:一艘观光潜艇当地时间27日在埃及红海海滨旅游城市胡尔加达附近海域沉没,造成至少6名游客死亡,另有39名游客获救。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埃及红海省政府发表声明称,该潜艇名为“辛巴达”,事发时载有50人,其中45人为游客。游客来自不同国家,包括俄罗斯、印度、挪威和瑞典。另外5人为埃及船员。事故造成6名俄罗斯游客死亡,其余人员均获救,没有人员失踪。

  路透社称,潜艇的所有者和艇长均为埃及人,且拥有相关执照。当地政府正在对船员进行调查,以确定事故原因。

  美联社援引俄罗斯驻胡尔加达总领事馆方面的消息称,39名获救游客中有29人受伤,伤者已送医救治。潜艇沉没的位置距离胡尔加达海岸约1000米。

  美联社说,发生事故的潜艇可下潜至水面以下25米的深度,并在水下航行约40分钟。为了方便游客观看水下景色,潜艇底部也安装了观景窗。

  路透社指出,一段时间以来,胡尔加达发生了多起旅游船只事故。2024年6月,一船只因大浪受损沉没,但未造成人员伤亡;同年11月,一艘载有31名游客和13名船员的旅游船只因大浪倾覆,造成至少11人死亡;2025年2月,又有一艘旅游船只在航向胡尔加达途中倾覆。

  报道指出,旅游业在埃及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显示,埃及2024年旅游业收入达141亿美元,在非洲国家中居首位。(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5-3-30 10:39 编辑

加沙:为遇难记者送葬




 3月24日,在加沙地带北部杰巴利耶难民营,当地民众为在以军袭击中遇难的巴勒斯坦记者送葬。

  巴勒斯坦消息人士称,两名巴勒斯坦记者24日在以军对加沙地带的袭击中遇害。

  新华社发(阿卜杜勒·拉赫曼·萨拉马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5-3-30 10:50 编辑

以色列总理威胁要占领加沙部分地区
   周三,带着横幅的示威者在加沙地带北部的贝特拉希亚游行,呼吁结束目前与以色列的冲突。甲胎蛋白

   耶路撒冷-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威胁称,如果哈马斯不释放人质,他将占领加沙的部分地区,而该激进组织警告说,如果以色列不停止轰炸巴勒斯坦领土,他们将“棺材里”返回。

   以色列军方在1月份停火后恢复行动一周多后,以色列表示从加沙地带发射了两枚射弹,一枚被拦截,另一枚落在边境附近。目前没有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报告。

   发射火箭弹之际,加沙地带举行了第二天的反战抗议活动,示威者高呼反对哈马斯的口号,呼吁结束冲突。

   以色列在加沙各地恢复了激烈的轰炸和地面行动,打破了脆弱的停火带来的数周相对平静,武装分子几天后又重新发动火箭袭击。

   加沙卫生部周四表示,自以色列3月18日恢复袭击以来,已有855人死亡。以色列方面没有死亡报告。

   联合国周三表示,以色列重新开始的行动在短短七天内就使142000人流离失所,并警告说,由于以色列阻止援助,供应将减少。

   “全力”

   以色列国防部长以色列·卡茨周三表示,军方将“很快在加沙的其他地区全力行动”,并发出更多疏散命令。军方发言人Avichay Adraee随后向加沙城及其周边几个地区的居民发出疏散警告。

   以色列表示,新的行动旨在迫使哈马斯在与调解人就延长停火协议的谈判陷入僵局后释放剩余的人质。

   以色列希望延长停火的初始阶段,而哈马斯则要求谈判进入旨在实现永久停火的第二阶段。

   内塔尼亚胡周三告诉议会,“哈马斯越坚持拒绝释放我们的人质,我们施加的压力就越大”。

   “这包括占领领土,以及我在这里不详细说明的其他措施。”

   哈马斯说:“每次(以色列)占领军试图强行夺回其俘虏,最终都会把他们带回棺材里。”

   另外,哈马斯表示,以色列周四的一次空袭导致其发言人阿卜杜勒·拉蒂夫·卡努死亡,这是自以色列恢复轰炸以来最新一名哈马斯官员成为袭击目标。

   该组织表示,Qanou在加沙北部Jabalia地区的一个帐篷遭到直接袭击,被打死。

   上周,以色列军方表示,他们在一次空袭中杀死了哈马斯内部安全机构负责人拉希德·贾朱。

   新华社

这是3月20日在也门首都萨那拍摄的被美军空袭摧毁的建筑
3月20日,在也门首都萨那,人们聚集在遭美军空袭的建筑附近
   3月20日,在也门首都萨那,人们聚集在遭美军空袭的建筑附近。 新华社发(穆罕默德·穆罕默德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5-3-30 10:47 编辑

也门萨那:空袭过后

  3月23日,在也门首都萨那,人们在空袭后的废墟中寻找幸存者
3月20日,在也门首都萨那,人们聚集在遭美军空袭的建筑附近
3月20日,在也门首都萨那,人们在被美军空袭损毁的一栋建筑内查看损失情况
3月20日,在也门首都萨那,人们在被美军空袭损毁的一栋建筑内查看损失情况
3月20日,在也门首都萨那,人们聚集在遭美军空袭的建筑附近

  据也门胡塞武装控制的马西拉电视台23日报道,美军当晚对也门首都萨那的一幢居民楼发动空袭,造成至少1人死亡,15人受伤。

  新华社发(穆罕默德·穆罕默德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5-3-30 10:55 编辑

塞尔维亚举行活动悼念北约轰炸遇难者
   3月24日,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前右)和波黑主席团塞族成员多迪克(前左)出席纪念活动。
3月24日,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政府官员出席纪念活动

3月24日,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政府官员出席纪念活动。

  塞尔维亚24日举行活动,悼念26年前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遇难者。

  新华社发(普雷德拉格·米洛萨夫列维奇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5-3-30 11:24 编辑

特朗普关税政策或令美国港口混乱 贸易海啸预警

   美国著名新闻媒体彭博社报道,特朗普计划对中国船舶征收高额关税,这一决定引发了不少反对声音。批评人士认为,此举可能会导致美国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甚至可能导致贸易面临崩溃的局面。
   最新政策草案显示,美国政府打算对所有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造船征收一次性费用,金额高达100万到350万美元不等。收费标准根据船舶的吨位和运营情况来决定。

   这项政策不仅针对中国航运公司,还包括国际船东使用的中国制造船舶,甚至那些已经下单但还没交付的中国船舶。

    政策的直接目的是“重振美国造船业”,因为中国在全球造船市场的份额超过50%,而美国造船业几乎微不足道,只有0.01%的市场占有率。美国政府预计通过这项政策每年能够增加400亿到520亿美元的收入,并计划将这笔钱用来补贴国内的造船企业。

   此外,政策还规定未来15%的美国出口货物需用悬挂美国国旗的船舶运输,以刺激本土航运业的复苏。
   政策细节的模糊之处引发了不少争议,特别是如何界定“跟中国相关的船队”。如果一家欧洲公司使用的是中国造的船,股权结构复杂,是否会被罚款尚不清楚。更让人头疼的是,这项政策具有追溯效力,意味着不少企业可能因为几年前的采购选择而突然遭到重罚。航运法律专家预警,这或许会引发大量诉讼,进一步加大全球贸易的变数。
   如果这项政策真的实施,美国的港口可能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混乱。

   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和地中海航运已经进行了私下评估,一旦新费用生效,他们可能得将中国制造的船只撤出美国航线,改为投放到欧洲或亚洲市场。

   这种变动直接导致美国港口的处理能力大幅下降。虽然洛杉矶、长滩这些大型港口或许还能勉强维持运转,但像奥克兰、查尔斯顿这样中型港口,很可能因为船只撤走而陷入半失灵的状况。

   运输费用的上涨几乎是在所难免的。假设有一艘装载1900个标准集装箱的船,如果要缴纳350万美元的费用,那么每个集装箱额外的成本就得加到780美元左右。这些费用最终会落到货主身上,货主又会通过抬高商品价格把这笔账算到消费者头上。

   市场分析指出,美国进口商品的价格可能会上扬3%到5%,这在已经不低的通胀基础上又添了燃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5-3-30 11:28 编辑

   对美国的出口商来说,形势更加严峻,农业产品和能源的出口极度依赖散货船运输,而在这方面,中国造的船舶占据了重要地位。

   路易斯安那州的天然气出口商已经发出提醒,表示他们的项目需要依赖德国生产的钢管,而这些钢管通常是通过中国的船只来运输的。如果航线有变,关键设备可能会晚几个月交付。煤炭出口商现在面临的危机更为紧迫,因为他们的亚洲客户已经开始找其他供应商,想要避免将来可能发生的运输问题。

   更深层的影响是美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一旦运输费用猛涨,美国的农产品、化工产品和机械设备的出口价格就会失去原来的优势。贸易商或许会转向加拿大、墨西哥甚至南美的市场去采购类似商品,这样一来,美国的出口份额可能会进一步减少。

   经济模型显示,若政策全面推行,美国的出口贸易可能在一年内缩减8%到12%,对经济增长造成直接影响。彭博社更是直言,这一行动可能会重创美国经济。
   特朗普政策的支持者们相信,高额收费会让航运公司转向美国的造船厂下订单,从而振兴国内的制造业。但实际上,美国的造船行业早就衰退了许多年,现在剩下的几家大船厂基本上全靠海军的订单才能支撑下去。商用船舶的建造能力并不强,一艘集装箱船从下单到交付,可能要耗时7年,而中国的船厂一般在18个月内就能搞定同样的订单。成本问题也十分棘手,劳动力价格居高不下,加上供应链的不完善,美国造船的费用一般是中国的5倍以上。

   在中国,造一艘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约得花1.8亿美元,而在美国则得花3.5亿美元以上。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对进口钢铁征收的高额关税使得国内造船成本直线上升,这让美国的船厂在国际市场上更加难以竞争。技术和人才的短缺也成了一个难以跨越的坎,现代造船需要大量精密焊接、动力系统的整合以及环保技术,而美国早已经没有了完整的船舶工业生态。高端技术依旧得靠日本和韩国的供应商,而熟练的焊工、船舶工程师等重要岗位却存在明显的人才短缺问题。

   历史的教训就在眼前,大西洋集装箱公司曾尝试在美国建造新船,结果因为工期拖延和预算超支,不得不转向中国船厂,现在类似的情况或许又要重演了。政策中最让人觉得不切实际的,恐怕就是强行规定15%的美国出口货物必须用美籍船舶运输。

   现如今,美国的商船队总共就不到200艘,而且大部分都年头太久,根本无法实现这个目标。航运分析师直言不讳地表示,就算政策硬是要推行,新增的订单更可能会流向日本或韩国,而不是美国本土的造船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特朗普的“天价船舶费”政策,看似是对中国的经济战,其实可能会引发一场影响整个世界的贸易海啸。美国造船业如今的困境,是多年政策错误积累的结果,光靠单方面的惩罚措施是没法一下子扭转局面的。在今天这个全球化加深的时代,任何重大的贸易政策动荡都不会只影响某一个国家,最终波及的必然是整个世界的经济稳定。航运业的资深观察者们常说得很到位,“在贸易上发狠的人,最后受伤的多半是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5-3-30 11:38 编辑

美军袭击胡塞武装军事基地现场曝光 红海大戏刺激上演

   谁也没想到,美军航母在红海的“军事大秀”竟然成了全球吃瓜现场。一边是美军狂轰胡塞武装老巢,另一边中国军舰052D编队却在旁边“高清围观”,连导弹发射都被拍得一清二楚。胡塞武装顶着美军的空袭,在24小时内连续两次攻击美国航母,甚至逼得美军战斗机半路返航。

   这场面比好莱坞大片还刺激。美军这次行动原本计划得很周密:杜鲁门号航母带着F/A-18战机和伯克级驱逐舰,打算用导弹把胡塞武装炸到怀疑人生。结果刚进红海,就发现中国052D驱逐舰带着054A护卫舰在亚丁湾附近蹲点。美军舰载机起飞、导弹发射、雷达开机——全套操作被052D的雷达和电子设备全程记录,连个马赛克都没打。有网友调侃:“美军这是打仗还是拍真人秀? 中国军舰连收视率都抢走了!”

   更尴尬的是,胡塞武装根本没给美军留面子。美军刚宣布“击毙胡塞导弹专家”,转头人家高层就集体亮相国际大会,最高领导人阿里·胡塞还在台上喊话:“美国来多少航母,我们就打多少!”别看胡塞武装被美军称为“拖鞋军”,实际战斗力却让五角大楼直冒冷汗。

   美军空袭7天,宣称炸了胡塞总部和通讯节点,结果胡塞反手就用导弹和无人机猛轰美军航母。胡塞的“巴勒斯坦-2”高超音速导弹直奔以色列机场,吓得以军拉响全国警报。

   美军也不是吃素的,空袭第一天就放话“击毙53人”,还重点打击了胡塞的无人机工厂和武器库。但胡塞的报复来得更快:16马赫的导弹直接往美军驱逐舰脸上砸,24小时内连轰杜鲁门号两次,打得美军舰载机被迫掉头返航。

   有军事博主分析:“胡塞这是用‘换家战术’——你炸我也门,我打你红海,看谁先扛不住!”

   中国052D编队这次“围观”可不是凑热闹。它的对海搜索雷达能扫400公里,电子侦察设备更是能实时破解美军通讯信号。美军舰载机起飞时间、导弹发射频率、驱逐舰的巡逻路线——这些机密数据全被052D打包记录。“这哪是巡航? 分明是来抄作业的! ”事实上,中国海军早不是第一次让美军难堪。去年南海演习,055大驱贴身“陪同”美军航母;这次红海行动,052D又给全球上了一课:信息化战争时代,航母的“隐身特权”早就过期了。

   美军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胡塞武装在袭击中首次动用了伊朗的Zolfaghar短程导弹。这款导弹虽然射程只有700公里,但出现在红海战场,等于伊朗亲手给胡塞递了刀。特朗普气得跳脚,大骂伊朗“幕后黑手”,但德黑兰直接回怼:“有证据吗? 没证据别瞎BB! ”更麻烦的是,红海航运已经乱成一锅粥。全球12%的贸易航道被掐断,油价飙到130美元一桶,货轮宁愿绕道非洲也不敢走红海。“美军炸得爽,我们的钱包在滴血!”

   美军原本想复刻“伊拉克模式”:航母开路、导弹洗地、速战速决。但现实却是——胡塞越炸越猛,伊朗暗中递刀,中国军舰淡定围观。就连美国国内都在唱衰:“花12亿美元买反无人机装备,还不如多买几个摄像头,下次被围观也能拍清楚点! ”至于特朗普,忙着应付150多起诉讼的他,现在连发推特骂街的力气都没了。这场红海大戏,终究成了美军霸权褪色的最佳注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

梅州时空网站实名制认证通知
根据市网信办通知要求,为净化网络环境,对网络乱象进行规范和遏制 ,现所有网站论坛注册用户都需要实名制啦!!新老用户必须先进行实名制认证,审核通过后才能进行发帖留言。立即认证

查看 »

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