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道朔源
香道,是指从呼吸去享受香气,养身健体、凝气安神的一种高尚优雅的方法。它始于中国,至古尧、舜、禹、礼记中谈及祭天、礼佛、殷商时代就有香炉问世,汉末的《名医别录》对其就已经有文字记载,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
香道博大精深,并不只是狭隘地指佛道所供的香。从香道在中国的历史来看,汉代之前用香是以汤沐香、礼仪香为主,汉魏六朝博山式的熏香文化大行其道。隋唐五代用香的风气更盛,东西文明的融合,丰富了各种形式的行香诸法。宋元时,品香与斗茶、插花、挂画并称,为上流社会优雅生活中怡情养性的“四般闲事”。至明代,香学又与理学、佛学结合为“坐香”与“课香”,成为丛林禅修与勘验学问的一门功课。清三代盛世,行香更加深入日常生活,炉、瓶、盒三件一组的书斋案供以及香案、香几成为文房清玩的典型陈设。但到后来,随着国势的衰退以及西方文化的侵入,香道日渐退出贵族和文人的清闲生活。到如今,更是乏人知晓“香道”一词,令人扼腕。

香道之道 养神养生
香,不仅芳香养鼻,还可颐养身心、祛秽疗疾、养神养生。
人类对香的喜好,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香,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妙用无穷。

美化环境
英国名家吉卜林曾说:“人的嗅觉比视觉、听觉更能挑动人们细腻的心。”香虽是一种嗅觉文化,但它的深度及美学是一种超越国界、心灵共通的语言,也是我们身边最容易理解的文化。司马迁所撰的《史记?礼书》中有“稻梁五味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芷所养鼻也。”说明汉代人们已讲究“鼻子的享受”。《汉武内传》描述朝廷“七月七日设座殿上,以紫罗荐地,燔百和之香”,其富丽奢华,可见一斑。当时薰香用具名目繁多,有香炉、薰炉、香匙、香盘、薰笼、斗香等。汉代还有一种奇妙的赏香形式:把沉水香、檀香等浸泡在灯油里,点灯时就会有阵阵芳香飘散出来,奇妙无比,称为“香灯”。清亲明快,若有若无的香味,无论在家居、书房、办公室、影剧院,还是茶座、酒吧、宴会厅、旅途中,无形中愉悦了人们的身心,净化了人们的心灵,淡忘了人们的烦恼,消除了人们的疲劳……。
1您喜欢这则广告吗?
2您觉得消费者的习惯会改变吗?
3总的来说,您觉得香道文化新兴的行业吗?
4您对香品的态度如何?
5如果香品的价格在您可以接受范围之内,并且可以买到您的意向如何?
6请写下您的看法,意见或者疑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