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隐山野玉水村

[复制链接] 0
收藏
2
回复
671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5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3-6-19 08:3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梅州城北有一个600多年历史的玉水村,曾是粤东和江西商品流通运输的必经之地。这里民风淳朴、古树参天,有数百年历史的古民居、古当铺、古驿站、盐商古道、古桥、古井等,被专家学者称为“保存完好的原生态客家古村落”。  走进四面环山的玉水村,只见众多的围龙屋、四方楼、走马楼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这些古建筑多为砖瓦木梁结构,房屋的装饰精雕细琢,建筑设计布局协调,既讲究“天人合一”的居住环境又体现出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蕴。
  据传说,这个村最早的开居者是颇富足的刘姓人家。后来,一姓朱人家入住,并成了刘翁的长工。再后来,两姓子孙因争夺风水宝地大动干戈,两姓争执不下,只好诉诸官府。结果刘姓败诉,而且要受牢狱之灾。面对如此惨局,刘姓人家只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连夜逃到兴宁北部落居。从此,朱姓一族在玉水村一代代地繁衍生息。
  玉水村目前保存较好的客家古民居有30多座,大多建于明末清初。其中保存尚好的有“竹园堂”和“崇善堂”。“竹园堂”又称“贡元堂”,是村中祖屋,清光绪年间,邑人朱标、朱桂澜考取贡生,嘉应州官题赐“贡元”牌匾高悬祖屋,村民遂称之为“贡元堂 ”。堂内有一楹联耐人寻味“仰祖德之流芳春禴夏禘秋尝冬蒸肃肃雍雍千载礼仪绵事业;叙天伦之乐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亲亲睦睦一堂长幼立纲常”。据说,这是竹园堂的家训,也是朱氏子孙的座右铭,它时刻提醒朱氏后人: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崇善堂”建于光绪三十三年,是一座保存完好的 “十厅九井”客家民居。“崇善堂”外表巍峨庄严,中堂宽敞精致,门坊、门罩、漏窗上的木雕堪称一绝,屋内斗拱、窗扇、裙板、斜撑均用精美的木雕装饰,一些构件上还题有诗句,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我们来到玉水村游览时,朱姓后裔正张灯结彩筹备即将举办的“玉水朱氏祭祖庆典”活动。一位老师对我们说:“玉水村一年四季景色美,春天可赏白茫茫的李花,夏天可赏翠竹古树,秋天可赏金黄稻浪,冬天可赏金柚飘香。”
  玉水村到处可见古树,在村小学院内有一株300多年的桂花树,枝繁叶茂,生机盎然,树干粗壮,需两人才能环抱。据介绍,开花时,方圆一二里路的范围均能闻到花香。几年前,有一位花木老板曾出价20万元买此桂花树,众村民说,再多的钱也不能卖!在村西池塘边,有一株树龄400多年,被村民称为 “榕树公公”、“升官聚财”的风水古榕树。其树干硕大光滑,需六七个人方可环抱,冠状达数百平方米。在华南地区,榕树皮一般都是浅灰色,但这株古榕树显得很特别,其呈现的却是红褐色,让人们陡增几分好奇心。
  在玉水村西边,一段由石块和卵石铺成的盐商古道,绵延数公里。在石块砌成的古道两旁,留着岁月痕迹的盐商当铺、驿站等虽已是断壁残垣,却依稀可见当年的繁华。据当地史料记载,从清朝初年至民国期间,粤东客家地区一直盐丰粮缺,而江西省则多粮少盐。“挑盐上江西,换米下广东”成为当时许多客家人的最大副业。
  玉水村过去的辉煌早已不在 ,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挣钱,村中老人、孩子居多,天地之间还是继续弥漫着古老村落当年的韵味,人们安详平静地生活在其间,并不像城里人那样忙于把老屋翻盖成毫无生气和历史的钢筋混凝土高楼。写满祖先故事的老屋里仍然能听到欢声笑语。
  (黄锡章)

签到天数: 5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08:37:46 | 只看该作者
玉水村过去的辉煌早已不在 ,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挣钱,村中老人、孩子居多,天地之间还是继续弥漫着古老村落当年的韵味,人们安详平静地生活在其间,并不像城里人那样忙于把老屋翻盖成毫无生气和历史的钢筋混凝土高楼。写满祖先故事的老屋里仍然能听到欢声笑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板凳
发表于 2013-6-19 12:23:01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家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