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古生物化石修复:“高冷”职业遇传承瓶颈

[复制链接] 0
收藏
11
回复
1421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2-8 13:43: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2-9 09:39 编辑

探秘古生物化石修复:“高冷”职业遇传承瓶颈
探秘古生物化石修复:“高冷”职业遇传承瓶颈
1月30日,甘肃省兰州市,化石修复师杨国栋进行古生物化石修复工作
探秘古生物化石修复:“高冷”职业遇传承瓶颈
1月30日,甘肃省兰州市,化石修复师杨国栋进行古生物化石修复工作
探秘古生物化石修复:“高冷”职业遇传承瓶颈
1月30日,甘肃省兰州市,化石修复师杨国栋进行古生物化石修复工作
探秘古生物化石修复:“高冷”职业遇传承瓶颈
1月30日,甘肃省兰州市,化石修复师杨国栋进行古生物化石修复工作
探秘古生物化石修复:“高冷”职业遇传承瓶颈
中新社记者 李亚龙 摄
   1月30日,甘肃省兰州市,化石修复师杨国栋进行古生物化石修复工作

   杨国栋从事化石修复工作已有多年,在他看来,甘肃有着非常丰富的古化石资源,但由于古生物化石修复过程很漫长,所以导致化石修复工作变成了一份非常“高冷”的职业,这也使得化石修复的传承工作较为困难,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甘肃的化石瑰宝能完好保留下去。令他高兴的是,当前甘肃有一些高校已经开设了文物保护和修复的相关课程。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4-2-8 15:16: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2-8 15:28 编辑

无障碍纪录片先于中国探索中国
探秘古生物化石修复:“高冷”职业遇传承瓶颈
陕西西安秦始皇陵遗址博物馆的兵马俑。[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方爱青报道,八部分探讨了中国文化和政治的起源以及对现代国家的贡献,追溯到旧石器时代。

   时间按照自己的节奏流动。但在数万年的过程中,生活在其中的无数个人,每一个人的时间都短如夜空中闪烁的流星,将沧桑、分离和团聚、悲伤和喜悦编织成了历史的杰作。

   在中国也是如此,历代文字文献和口头传说中记载的帝王贵族、英雄英雄,以及生活只在他们留下的文物上留下痕迹的普通人,让一代又一代的考古学家着迷,他们的自然和文化基因是理解中国为什么以及如何成为今天的国家的关键。

   这是八首纪录片《中国在中国之前》传达的理念,该纪录片告诉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以及当代根据考古发现描绘古代社会的尝试。

   该剧由一个视频制作团队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考古学家联合制作,目前每周在上海的龙电视台以及流媒体平台BesTV、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和哔哩哔哩播出。

   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主任、纪录片总导演金瑞国说:“我们想探索的是通过我们的血液传递的中华文明的特征和精神,从中我们可以追溯出使我们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他补充道:“它们反映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对我们文化充满信心的根源。”。
探秘古生物化石修复:“高冷”职业遇传承瓶颈
安徽凌家滩遗址复原的玉器生产工具。[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正如旁白所说,这部纪录片展现了“历史上人们为过自己的生活而做出的努力”。

   总导演甘超说,他们的目的是描绘我们祖先更具体的社会景观,但要有人情味,让社会阶梯上不同阶层的人都能看到。

    导演补充道,从成堆的古代文献、文物和考古遗址中汲取历史的具体细节,以及推断出的文物背后的社会演变,他们通过讲述个人故事与当今观众建立了情感联系。

   除了组织严密、文笔优美的叙事外,该系列还深入挖掘考古遗址和文物中所包含的信息,在此基础上,他们利用数字技术让古代建筑和城市重现生机,并邀请演员重新创造日常生活和生产场景,以及盛宴、仪式等场景。

   人物所穿的服装和饰品,他们使用的工具、器皿和祭祀用品,以及他们所经历的仪式程序,都是严谨、多学科研究的成果。所有这些都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关于悠久历史的直接、直观的想法。

   “考古发掘和相关研究的发现是准确性的基础,然而,我们必须在历史场景中创造一种真实感,让观众感受到我们重新创造的古代社会,”北京大学考古与博物馆学院副教授、该纪录片的首席学术制作人秦玲说。

   例如,在第四集中,观众可以看到5000多年前良渚的样子。良渚市考古遗址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杭州市,于201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4-2-8 15:37: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2-8 15:39 编辑

探秘古生物化石修复:“高冷”职业遇传承瓶颈
一个演员扮演一个良渚工匠,故意雕刻一件玉器。[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数字技术已经被用来重现这座宏伟的首都,它坐落在广阔的绿色平原上。这座城市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水和护城河网络,主要由人工水道组成,九个城门中有八个是水门。

   该集的叙述者解释说,由于在这些以前的水道中发现的废物很少,这似乎表明它们受到了严格控制,以确保水上交通畅通。

   他补充说,在市中心,一个被称为磨角山的地区,一个10米高的人造露台是国王和贵族宫殿以及其他礼仪建筑的所在地。这一集展示了国王和王后,从头到胸部都佩戴着各种玉石饰品,在次要领导人的陪同下参加一个重要的祭祀仪式。

   他说,在富丽堂皇的建筑群之外,是制作玉石和漆器等高端手工艺品的作坊和工匠的住所,以及上层阶级的陵墓,而厚墙环绕着内城。平民住在郊区的小定居点里。

   古城西面,在运河环绕的平原和苍翠的天目山脉之间,发现了上下游水库系统的遗迹。

   作为良渚时代世界上最大的水坝系统,其蓄水量是今天杭州西湖的三倍。

   北京大学考古与博物馆学院教授赵neneneea辉参与了这部纪录片的预评,他表示,这些服装、道具和场景符合学术建议,避免了夸张。

    他补充道:“这部纪录片以中国早期文明的历史演变为中心,旨在创造一个完整、合乎逻辑和生动的叙事。这是一次艰难而罕见的尝试。”。

   据赵介绍,考古工作和一个多世纪的学术积累使人们对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所有这些都被编织成了这个鼓舞人心的系列,社会各界人士都可以访问。

   第一集以秦(公元前221年-206年)和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王朝为特色,揭示了一个统一、中央集权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考古证据显示了为维持统一和对广大地区的有效管理而采取的措施。

   从第二集开始,纪录片回溯到旧石器时代,细腻地呈现了中华文明从萌芽到3800年前中国历史主线开始的王朝国家的逐渐演变,再到秦汉时期中国成为一个统一的帝国。

   秦玲说:“在阐述中国特色是如何以及何时形成的之前,我们打算展示中国是什么样的。这就像先抛出答案,然后解释我们的思维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后面的几集需要时间来展开历史时间线。从旧石器时代到大约6000年前,古人逐渐开始定居,发明了日常使用的陶器,探索原始农业,并进行神崇拜。

   这部纪录片还深入探讨了大约6000年至5000年前在该国不同地区出现的各种古代文化,在社会不平等和分化加剧的大趋势下,以及陶器和玉器的使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通过这些文化发展出了一系列地区特征,后者主要以仪式和随葬品的形式出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4-2-8 15:43: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2-8 15:48 编辑

探秘古生物化石修复:“高冷”职业遇传承瓶颈
  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脚蹬纹陶片。[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这一时期,位于今东北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蓬勃发展;主要分布在今天山东省的大汶口文化和中原地区的庙底沟文化——都是黄河沿岸的代表——以及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凌家滩文化和松泽文化等。

   庙底沟彩绘陶器的传播,既有具体的艺术表现,也有抽象的艺术表现;不同文化之间在玉的形状和仪式使用上有相似之处,这表明这些社会的上层成员之间有着频繁的互动和交流。

    这些被中国考古学家称为“群星璀璨”的区域文化并行发展,各有千秋,培育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同时也为未来的融合创造了潜力。

   稍晚一点,湖北省的良渚、屈家岭和石家河等有5000年历史的考古遗址迎来了一个古代国家的时代,这些国家要么由信仰、仪式实践联系在一起,要么由世俗的治理智慧联系在一起。

    它们在中原和北方文化之前蓬勃发展,如今天山西的陶寺、今天陕西的石茂,最后是今天河南的二里头,大约在3800年至3500年前崛起,率先成为中国最早的王朝国家。
探秘古生物化石修复:“高冷”职业遇传承瓶颈
  四川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头像。[照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最后三集回顾了商朝(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和周朝(约前11世纪至前256世纪),它们的兴衰,青铜时代的文化,特别是四川三星堆考古遗址的文化,政治、伦理和仪式制度,以及它们是如何参与国家统一的过程的。

   为了让这部关于中国早期文明的简史发挥作用,制作团队在过去三年里拍摄了大约230个考古遗址和博物馆,这些视频片段也将在18个相关博物馆放映。

   制作这部电视剧的上海传媒集团将与华纳兄弟探索合作制作和推广其国际版本,双方将于12月9日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24-2-8 15:56: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2-8 16:24 编辑

河南安阳麴庆墓278件文物首展
探秘古生物化石修复:“高冷”职业遇传承瓶颈
图为“丝路遗韵相州风——麴庆墓出土文物展”展厅
探秘古生物化石修复:“高冷”职业遇传承瓶颈
图为“丝路遗韵相州风——麴庆墓出土文物展”序厅
探秘古生物化石修复:“高冷”职业遇传承瓶颈
图为展出的围屏石棺床
探秘古生物化石修复:“高冷”职业遇传承瓶颈
图为展出的素烧武士俑
探秘古生物化石修复:“高冷”职业遇传承瓶颈
中新社发 王志毅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24-2-8 16:02: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2-8 16:25 编辑

探秘古生物化石修复:“高冷”职业遇传承瓶颈
图为展出的素烧伎乐俑
探秘古生物化石修复:“高冷”职业遇传承瓶颈
图为展出的素烧舞蹈俑
探秘古生物化石修复:“高冷”职业遇传承瓶颈
图为展出的墓门
探秘古生物化石修复:“高冷”职业遇传承瓶颈
图为素烧俑展柜
探秘古生物化石修复:“高冷”职业遇传承瓶颈
图为麴庆夫人韩氏墓志
探秘古生物化石修复:“高冷”职业遇传承瓶颈
图为素烧瓷器展区

   2月6日,西域古国麴氏后人麴庆墓葬278件出土文物首次公开亮相河南安阳。“丝路遗韵相州风——麴庆墓出土文物展”采用第一人称的形式,通过麴庆“讲述”自己的生平经历,反映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分为“我的故土、我的生平、我的归处”三部分,共展出麴庆墓出土的石器、相州带釉瓷器、素烧瓷器等文物64件/套(278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24-2-8 16:31: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2-8 18:08 编辑

中国古生物学家揭开14米长恐龙的面纱
探秘古生物化石修复:“高冷”职业遇传承瓶颈
  中国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恐龙,长14米,名为Gandititan cavocaudatus。[图片提供给中国日报网]
探秘古生物化石修复:“高冷”职业遇传承瓶颈
  中国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恐龙,长14米,名为Gandititan cavocaudatus。[图片提供给中国日报网]
探秘古生物化石修复:“高冷”职业遇传承瓶颈
  中国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恐龙,长14米,名为Gandititan cavocaudatus。[图片提供给中国日报网]
探秘古生物化石修复:“高冷”职业遇传承瓶颈
  中国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恐龙,长14米,名为Gandititan cavocaudatus。[图片提供给中国日报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24-2-8 18:09: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2-8 18:12 编辑

探秘古生物化石修复:“高冷”职业遇传承瓶颈
  中国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恐龙,长14米,名为Gandititan cavocaudatus。[图片提供给中国日报网]
探秘古生物化石修复:“高冷”职业遇传承瓶颈
  中国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恐龙,长14米,名为Gandititan cavocaudatus。[图片提供给中国日报网]
探秘古生物化石修复:“高冷”职业遇传承瓶颈
  中国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恐龙,长14米,名为Gandititan cavocaudatus。[图片提供给中国日报网]
探秘古生物化石修复:“高冷”职业遇传承瓶颈
  中国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恐龙,长14米,名为Gandititan cavocaudatus。[图片提供给中国日报网]

  中国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恐龙,长14米,名为Gandititan cavocaudatus。

  江西省地质博物馆周二表示,这些化石于2021年6月在中国东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的一个建筑工地被发现。

  该博物馆与武汉的中国地质大学和江西地质调查勘探研究所合作,对这些骨头进行了修复和研究。

  来自湖北省武汉市大学的该项目组长韩凤璐说,该物种是一种新的泰坦巨龙类蜥脚类恐龙,属于一种名为泰坦巨龙的巨型恐龙。

  所发现的骨骼约占恐龙骨骼的40%。发现如此完整的遗骸是罕见的。

  根据研究小组的初步估计,人们认为这种恐龙的脖子和尾巴各长约5米。

  这一发现于1月17日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系统古生物学杂志》上,对研究白垩纪物种的进化和地理分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科学家认为,蜥脚类恐龙最早出现在大约2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它们在大约1.6亿年前广泛分布,一直存在到白垩纪末期。然而,由于化石的保存普遍较差,关于其起源和进化的争论仍在继续。

  赣州是发现和命名甘迪提坦仙人掌的地方,被誉为“中国恐龙之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24-2-8 18:16: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2-8 18:46 编辑

湖北出土结晶恐龙蛋化石
探秘古生物化石修复:“高冷”职业遇传承瓶颈
  在湖北省青龙山恐龙蛋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用10×4厘米的天平测量了标记为J2的结晶恐龙蛋化石。朱江/中国日报

  湖北十堰的研究人员最近在青龙山国家级恐龙蛋化石自然保护区的一个先前出土的巢穴中进行保护工作,发现了三块结晶恐龙蛋化石。

  这些结晶蛋于7月被发现,并于12月在31个正在保存的蛋化石中被确认。

  结晶过程发生在数千年甚至数百万年的时间里。

  湖北地质研究所古生物化石研究中心主任赵毕说:“这是湖北首次发现结晶恐龙蛋化石,对揭示恐龙如何产卵和重建古代环境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十堰市云阳区恐龙蛋化石遗址发现于1995年,距今约6000万至8000万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

  2020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湖北地质研究所在该地成立了中国云阳恐龙蛋研究中心。

  通过多年广泛细致的研究,专家们证实,在该地区发现的恐龙蛋很可能产于白垩纪中期。

  到目前为止,已经挖掘和保护了近3000个保存完好的恐龙蛋化石,这些化石可以被识别并分类为至少220个具有独特排列的巢穴。

  最近发现的三个结晶恐龙蛋化石是扁平的卵形化石,长轴约14至15厘米,短轴约12厘米,外壳厚度从1.31至2.4厘米不等。

  它们都是在原来的埋葬状态下被发现的。

  赵说:“这三个化石的保存水平都相对较高,蛋壳和内部结晶矿物大多保存完好。”。“只有恐龙蛋表面的一些小区域出现局部裂缝,显示出内部矿物结晶。这与周围其他恐龙蛋化石完全不同。”

  从标记为J2的最典型化石上观察,专家发现蛋壳附近的晶体密集,而鸡蛋中心部分的晶体更大,并呈现单晶结构,这表明结晶过程是从外向内发生的。

  赵说:“目前对结晶恐龙蛋化石形成的科学研究相对薄弱,世界各地还没有建立相关理论。”。“根据对蛋壳完整形态的初步观察,我们推断它们应该是未孵化或未破碎的恐龙蛋。

  “内部的方解石矿物很可能是大量过饱和碳酸钙溶液渗入蛋壳孔隙,导致结晶和填充的结果。”

  在巢穴中的31个恐龙蛋化石中,有20多个有表面裂缝和内部沉积物填充物,表明大多数蛋已经孵化。

  赵说:“三个结晶恐龙蛋化石位于巢的同一侧,这可能表明该位置的微环境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这三个恐龙蛋可能靠近水道,由于水位上升,在产卵后不久就被淹没了。”

  值得注意的是,结晶恐龙蛋化石在世界范围内极为罕见,因为与普通恐龙蛋化石相比,它们的形成环境和条件要求非常高。

  赵说:“一些结晶恐龙蛋化石只能偶尔在大型展览和博物馆中看到,吸引了各个领域的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24-2-8 18:51: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2-9 09:40 编辑

河北恐龙化石揭示了过去
探秘古生物化石修复:“高冷”职业遇传承瓶颈
一张照片显示了在河北承德发现的两个恐龙化石中的一个。[照片/新华社]

  大约1.3亿年前,一只两足恐龙在河北省承德市的一个村庄街菜沟行走。

  河北省自然资源厅上周表示,除了第二只恐龙外,它的化石残骸也被发掘并修复,这一发现为其物种——角龙的进化提供了宝贵的证据

  该部门在周四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两种恐龙都是草食性的,其中一种属于更原始的角龙,另一种属于剑龙。

  角龙的化石长约1米,是在白垩纪早期地层中发现的。

  它的骨骼几乎完好无损,显示它是两足动物,有一个小头饰结构。中国国家古生物与化石专家组成员张福成表示,这填补了角龙进化史和发展史上的空白。

  角龙是恐龙家族中最具多样性的类群之一。张说,它们种类繁多,形态复杂,这使得研究它们极具挑战性。

  “了解它们的进化途径一直是古脊椎动物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他说。

  在大约1亿至1.7亿年前进化的早期阶段,原始角龙的体型相对较小,身体结构更简单。张说,例如,他们的头上没有他们后代常见的那种独特的盾牌状结构。

  但大约在6600万到1亿年前,长相简单的角龙变成了巨大的四条腿的野兽。它们中的一些头上还长出了大角或其他装饰性或功能性结构

  在街菜沟发现的角龙化石来自大约1.3亿年前的地层。它的头部呈现出微弱的结构,在这个过渡过程中将其置于中间位置。

  张说:“这是一个重要的标本,有助于填补角龙类恐龙进化的空白。”。

  剑龙化石长约5米,骨骼和皮肤几乎完整。

  这是河北首次发现剑龙化石,比该省出土的其他恐龙化石大得多。

  张说,它的皮肤完整性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

  他说:“了解剑龙甚至所有恐龙的体表特征和生理功能,以及白垩纪早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

  这些化石于2017年首次被发现,当时发现了两块腿骨。

  据河北省自然资源厅介绍,目前,这些化石的修复工作已经完成。下一步,将制作出它们的真实尺寸3D模型,相关研究将正在进行中。

  该部门副主任王明才说:“古生物化石资源是极其宝贵的自然遗产,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社会价值,因为它们使我们能够了解和了解过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