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卫星还“包邮”,前景可期

[复制链接] 0
收藏
4
回复
14762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3-3-26 17:33:3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4-14 13:26 编辑

网购卫星还“包邮”,前景可期

网购卫星还“包邮”,前景可期

据央视网报道,近日,有3款卫星产品在某电商平台店铺上架,标价从200万元到3000万元不等。位于北京的一家卫星服务提供商,标价200万元的卫星商品“1U立方星”,是一个10立方厘米大、符合国际通用标准的低成本微小卫星。3月31日晚间,“1U立方星”被以100万元左右的折扣价格售出。


    网购卫星“包邮”上太空是个新鲜事,由此引发的网友热议,更是一件有益于商业航天发展的好事。作为大国制造、高精尖领域的代表产业,网购卫星以100万元左右的“亲民”价格“包邮”上太空,让大众切实感受到了我国商业航天的高速发展,看见了航空科技创新成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期待不断走入公众视野的商业航天,在技术迭代和商业模式创新下,获得与更多领域的结合机会,成为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支撑。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3-4-14 13:20: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6-2 19:21 编辑

高新技术装备亮相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
网购卫星还“包邮”,前景可期
5月12日,工作人员在展示警用骑行服
网购卫星还“包邮”,前景可期
5月12日,工作人员在展示警用装备
网购卫星还“包邮”,前景可期
5月12日,工作人员在展示便携激光夜视取证仪
网购卫星还“包邮”,前景可期
5月12日,工作人员在展示5G警翼执法记录仪(左)和酒检仪
网购卫星还“包邮”,前景可期
5月12日,工作人员在展示天津方圆5频段便携反制器
网购卫星还“包邮”,前景可期
5月12日,工作人员在展示交警多功能移动警务终端(右)和5G执法记录仪
网购卫星还“包邮”,前景可期
5月12日,工作人员在展示光启警用智能头盔
网购卫星还“包邮”,前景可期
5月12日,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展出的Unitree机器狗。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于5月11日在北京首钢会展中心开幕。博览会集中展示国内外前沿警用装备及尖端技术,推进警用装备现代化。本届警博会为期4天,展览面积达5.34万平方米,分为公安机关装备馆、国际企业馆、国内企业馆和创新技术产品发布区,619家国内企业,40家境外企业签约参展。   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3-6-2 19:28: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6-2 19:30 编辑

再向地球深部进军!我国首个万米深地科探井开钻

   5月30日上午,我国首个万米深地科探井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塔里木油田开钻。这既是我国深地探索的里程碑式进展,也是人类拓展认知边界的一次大胆尝试。

  为什么要掘地三万尺?有哪些风险挑战?

  驶过茫茫瀚海,伴随隆隆轰鸣,带着一连串问题,记者来到“深地塔科1井”开钻现场一探究竟。

  开钻现场,沙丘环绕,彩旗飘动,井架高耸,200多名科研人员和工人屏气凝神等待开钻指令。由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设计施工的“深地塔科1井”,机器轰鸣,蓄势待发。
  图为5月30日拍摄的深地塔科1井。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11时46分,随着一枚坚硬的钻头刺入沙漠,万米深井工程正式启动。司钻南海胜操纵我国自主研发的钻机,将钻杆稳稳打入地下。“心跳加快,我见证了历史性的一刻!”南海胜说。

  作为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之一,塔里木油田是我国最大超深油气生产基地。开钻万米深井,不断向深地“要油”,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选择。

  “深地塔科1井”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夏季地表温度最高超过70℃,冬季最低温度低于-20℃,常年风沙肆虐。
  图为5月30日拍摄的深地塔科1井(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经过几亿年地壳运动,塔里木盆地的地层变得支离破碎,其构造被地质学家们比作“一摞盘子摔碎了,又被踢了几脚”。这意味着相较其他地方,塔里木盆地的钻井施工难度超乎想象。

  入地万米,还将面对超过200℃的高温、1700倍于大气压的高压。极端环境中,钻杆“像面条一样柔软”,其表面压力相当于“在指甲盖上站了一头大象”。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负责人蔡振忠介绍,越接近万米深地,难度越呈几何级倍数增加。

  面对重重困难,万米深井能否探得“深地宝藏”?

  “可以说我们是‘开盲盒’,但绝不是盲目开。”在蔡振忠看来,开钻万米深井颇有信心。
  5月30日,深地塔科1井,工程师在检查钻机运行状况。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近年来,我国不断向地球深部进军,已多次刷新“中国深度”。仅塔里木油田超过6000米的深井数量已达1700多口,占全国80%以上,最深井已达9396米。这为万米深井工程提供了基础条件、技术准备和经验积累。

  为保证钻井施工顺利,近百名精兵强将云集沙海腹地,组成了一支经验丰富的“深地铁军”。此外,依靠世界领先的三维物探技术,科研人员可以大致“看清”井位所在的地层结构,这相当于为万米深井要穿越的地层做了一次“CT”。

  为克服超高温、超高压的地下极端环境,石油人还自主研发了一系列搭载“硬核”科技的钻井装备,如钻深可达12000米的钻机、适用于复杂地层的特种钻头等。

  4年前,闵鹏在塔里木盆地参与钻探当时亚洲陆上最深井,成功向地下挺进8882米。如今,他又转战万米深井,担任钻井平台总监。“从理论到技术、装备都有了长足进步,我们有信心把这口井打快打好。”闵鹏说。

  入夏的塔里木盆地,大漠胡杨披绿,井区机械轰鸣。“400多天后,埋藏数亿年的‘盲盒’将被打开。”蔡振忠说。

   记者:丁建刚 李响 苟立锋 顾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3-6-2 20:24: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6-2 20:26 编辑

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成功起浮
网购卫星还“包邮”,前景可期
图为航拍成功起浮的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
网购卫星还“包邮”,前景可期
航拍成功起浮的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
网购卫星还“包邮”,前景可期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实时检测着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
网购卫星还“包邮”,前景可期
成功起浮的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
网购卫星还“包邮”,前景可期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对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船坞内的位置进行调整。
网购卫星还“包邮”,前景可期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对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船坞内的位置进行调整
网购卫星还“包邮”,前景可期
成功起浮的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
网购卫星还“包邮”,前景可期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对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船坞内的位置进行调整
网购卫星还“包邮”,前景可期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实时检测着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
网购卫星还“包邮”,前景可期
殷立勤 摄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检测船坞内的水质。

   6月2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调整已经起浮的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船坞内的位置。6月1日凌晨2时,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所在船坞开始坞内注水,整个过程持续了5个小时左右。目前,邮轮已经成功起浮。据了解,在邮轮完成起浮之后,还要在船坞内进行倾斜试验、舱门冲水试验和救生艇脱钩巡游这3项试验,为后续的试航做准备。在所有的试验结束以后,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预计在6月6日开坞门,正式移到舾装码头,进行舾装系泊试验。据悉,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出坞在即,第二艘国产大邮轮也于去年8月按期开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23-6-2 20:38: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6-2 20:41 编辑

超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是如何注入“海底巨碗”的?


在蔚蓝的南海,恩平15-1原油钻采平台稳稳矗立于海面之上。在这座巨大平台扎入海床的众多管道中,一条绿色管道格外引人注目——成百上千吨的液态二氧化碳正通过这条特殊管道,源源不断回注海平面800米之下的地层之中。


1日,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在恩平15-1平台正式投用,这标志着我国成功掌握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实现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领域从无到有的重要突破。

图为5月31日拍摄的恩平15-1平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毛思倩 摄

平台扎管海底给“碳罐头”充气


1日9时30分,在恩平15-1平台中控室,一声清脆的鼠标键敲击声之后,二氧化碳回注井“采油树”的主阀和翼阀被打开,显示屏灰色柱状图瞬间变为绿色。伴随着压缩机隆隆的轰鸣,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获、分离、加压至气液混合的超临界状态,通过一条深入海底的“绿色通道”,回注至距平台3公里远、在海床800米底下的“穹顶”式地质构造中。


“这个地质结构犹如一口巨碗,将二氧化碳牢牢封住,成为一个巨大的海底‘碳罐头’。”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邓常红说。


专家介绍说,适合海底碳封存的储层包括深部咸水层、枯竭油气层、不可采煤层等。以穹顶式地质结构深部咸水层为例,这种结构多数类似一个直径超过10公里的大“碗”,注入其中的二氧化碳由于密度比地下咸水低,因此会自动运移到“碗”的顶部。由于“碗”顶有厚厚的不渗透或渗透性很低的覆盖层,二氧化碳很难渗出,因此具有良好的封闭性。


恩平15-1平台是亚洲最大的海上原油钻采平台。如今,这个平台有了新面貌,尾部突出了一大块,新增建设的两层甲板搭载了总重约750吨的我国首套海上二氧化碳封存装置。按照设计方案,这里每年封存的二氧化碳总量达30万吨,累计封存量将超过15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1400万棵。

   图为恩平15-1平台搭载的我国首套海上二氧化碳封存装置(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毛思倩 摄

恩平油田群开发项目钻井总监邓成辉说,中国海油成功研发了低密度耐二氧化碳腐蚀水泥浆体系、低温流变性稳定钻井液体系,优化封堵剂类型及粒径配比,形成了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回注、封存钻完井工程技术体系。


海风吹拂,浪花阵阵,在十多根扎入深海海底的管道中,那根绿色“二氧化碳回注井”管道特别显眼。邓成辉说,从找寻合适的地质结构到研发生产安装相关科技设备,再到反复测试运行,这是他工作经历中最难打的一口井,也是技术密度最高、最让他骄傲的一口井。

图为恩平15-1平台二氧化碳回注井管道。新华社记者毛思倩 摄

二氧化碳封存前景广阔


二氧化碳回注井为何在我国南海首先投产?


中国海油恩平油田总经理万年辉介绍,恩平15-1油田是我国南海首个高含二氧化碳油田,“此次和二氧化碳回注井同时投用的还有恩平15-1油田的高含二氧化碳原油生产井。这样的井在平台上共有4口,所产生伴生气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95%,若按常规模式开发,二氧化碳将随原油一起被采出地面,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现在这些二氧化碳将被全部回收。”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次发布的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结果显示,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巨大,预测封存潜力达2.58万亿吨。


邓常红说:“恩平项目不仅实现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领域从无到有的重要突破,也为后续工作提供了思路。”


中国海油方面介绍,在恩平项目的基础上,中国海油已经在广东惠州启动我国首个千万吨级碳捕集与封存集群项目,未来将捕集大亚湾地区排放的二氧化碳,通过管道等方式输送到珠江口盆地海域进行封存。

   5月31日拍摄的中国海油恩平15-1原油钻采平台上的二氧化碳封存项目。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齐美胜说,中国海油将继续加大科研攻关,推动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发展,提高采油效率的同时解决二氧化碳封存的问题,推动“岸碳入海”示范项目落地落实,为后续油气田开发以及沿海高排放企业的大规模减排提供借鉴。(记者王攀 印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