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强耕地法律保护

[复制链接] 0
收藏
12
回复
3581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2-6-26 13:0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6-28 19:46 编辑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以更好应对耕地红线面临的挑战
中国加强耕地法律保护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以更好应对耕地红线面临的挑战,为耕地保护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

   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为更好地把耕地保护“长牙齿”硬措施法治化,我国将加快推动耕地保护法立法进程。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耕地年度“进出平衡”以及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禁止性规定和政策措施将上升为法律。

   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以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土地复垦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为核心的耕地保护法治体系;民法典、刑法对耕地保护进行了明确规定;加快制定中的粮食法也强调耕地保护。这都使制定科学、简明、可操作的耕地保护法成为迫切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2022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把耕地保护法列为预备审议项目。自然资源部把做好耕地保护法送审工作列入2022年重点立法计划。

   自然资源部法规司司长魏莉华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地法治建设从无到有、不断完善,而切实保护耕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主旋律。回顾耕地保护法律制度发展历程,准确把握耕地保护面临的新要求,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具有重要意义。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据国土“三调”结果,2019年底我国耕地面积19.18亿亩,人均1.36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四成。同时我国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总体质量不高,超过一半靠天收。从国土“二调”至国土“三调”十年间,全国建设用地总量增加26.5%,城镇、村庄用地总规模分别达1.55亿亩和3.29亿亩,一些城镇、园区低效闲置用地问题突出,村庄用地总量过大、布局不尽合理。

中国加强耕地法律保护

   2019年3月21日,也是“春分”日,中国西南部的贵州省黔西县临泉镇,一名农民在田间劳作。(新华社/陶亮)

   北京,6月25日(新华社)——据自然资源部称,中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进一步保护国家的耕地。

   该部表示,现有法规,例如禁止非农业使用耕地,将上升为法律。

   中国始终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努力确保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红线以上。

   根据全国土地调查,截至2019年底,中国共有耕地1.28亿公顷。

   根据2月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2022年,国家将开发667万公顷高标准农田,推进国家黑土保护工程,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状况普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6-26 13:07: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6-28 19:42 编辑

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

我们再次呼吁:

“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中国加强耕地法律保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2-6-26 13:09: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6-29 18:39 编辑

梅州:奏响荒田变良田的“三重协奏曲”|土地不撂荒 发展有希望
中国加强耕地法律保护

   机械作业难,新式船式旋耕机来帮忙;亩产效益低,水稻新品种来改善;产量不高,农业保险有保障……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以来,梅州把粮食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围绕保障粮食生产只增不减和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各地抢抓农时季节,全力做好春耕备耕及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攻坚行动下,目前梅州探索通过农机推广、调整种植品种、农险保障等措施,从耕田、播种、收割等各环节着手,解决撂荒地普遍存在的复耕成本高、种植环境差、产量低、效益不高等堵点,从而提高复耕复种的积极性,带动更多撂荒地复耕复种。

   如何将这首“三重协奏曲”演绎得更加精彩?近日,记者走进梅州田间地头,寻找“荒田变良田”的好经验、好做法。


   丰顺县优粮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签订商业性撂荒复耕水稻种植区域产量保险,获得73万元风险保障,覆盖732亩农田。图为基地稻田成熟季节的场景。 受访者供图

   从农机着手>>>

   有了好帮手 湖洋田复耕不再难
   
   伴着轰隆隆的机器声,两台船式旋耕机在田里来回穿梭,一片片泥土不断翻转过来,而周边平整好的撂荒地,如今秧苗已经种下,长势喜人。

   今年4月,兴宁市径南镇胪声村引进两台新型农用机械——船式旋耕机,让撂荒多年的湖洋田有了复绿的希望。

   兴宁是典型的山区市,湖洋田较多,没有适宜机械很难翻耕,影响插秧和秧苗生长,不少田块撂荒多年。据不完全统计,兴宁市约有1.5万亩湖洋田被撂荒。

   为完成今年全年粮食生产任务,一场围绕湖洋田的复耕复种攻坚战被提上日程。

   “湖洋田淤泥太深,普通的钩机一进去就陷到淤泥里,耕作难度较大,靠人力成本又太高,农户复耕积极性不高,怎么办?”兴宁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何少新说,为此,今年初该局召集全市种粮大户,商讨解决湖洋田复耕复种的痛点。

   转机很快就出现。在外地学习调研时,一家农业企业负责人发现了船式旋耕机新式设备。“新设备能否克服湖洋田机械作业难题,刚开始也没底,我们专门联系了船式旋耕机生产厂家,结合本地农田实际定制了两台机器,在径南镇先行先试。”何少新说。

   “没想到新的农机设备帮助这么大,现在打田的瓶颈解决了,有效节省了人力,效率也高了。”兴宁市径南镇副镇长朱威说。

   打田仅是第一步。径南镇还要求各村完善水利、道路等设施,解决基本灌溉及农耕道路问题,调配好拖拉机、割草机等相关农业机械,同时引导各村结合地段实际进行复耕复种,因地制宜开展工作。“目前该镇涉及湖洋田地段比较集中的田块,通过引进新式设备船耕机等助力复耕,大部分已重新插上秧苗,取得初步成效。”朱威说。


   兴宁市径南镇胪声村引进新型农用机械——船式旋耕机,让撂荒多年的湖洋田有了复绿的希望。 南方+ 马吉池 拍摄

   好消息不断传来。4月29日,兴宁市船式旋耕机发放暨操作培训会在径南镇胪声村举行,并组织各镇(街)机手进行培训。为了让新探索在其他镇(街)得以推广,兴宁市农业农村局争取到人保财险梅州市分公司的大力支持,出资30万元购置20台船式旋耕机,赠予兴宁市20个镇(街)。

   “办法总比困难多,现在湖洋田复耕复种的难点疏通了,对于盘活撂荒地农户积极性高了,也越来越有信心。”参加技术培训的兴宁市种粮大户李志新说。

   记者获悉,今年兴宁市需完成复耕面积10多万亩,包含连片15亩以上撂荒地图斑面积7万多亩,其他复耕复种面积3万多亩。目前,1.5万亩湖洋田的复耕复种探索为保障粮食安全、完成今年全年粮食生产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遏制耕地撂荒,兴宁从农机设备着手,掀起复耕复种热潮,重现农田勃勃生机的美好景象。

   从品种着手>>>

   试种“太空稻” 亩产效益更高
   
   雨后初晴,梅江区城北镇上村村民陈春香来到田里查看水稻的长势以及病虫害情况。稻田边竖着的一块牌子上,还有“稻谷:华航57”几个显眼大字。这是今年梅江区城北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帮忙引进的“太空稻”,将在撂荒地复耕复种上发挥示范作用。


   梅江区城北镇上村村在撂荒地试种亩产效益较高的“太空稻”新品种。 南方+ 何森垚 拍摄

   “听村民说,种田受干旱、洪水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加上收益低,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以前每年都亏本,村民不愿意种,原来这一片地便丢荒了。”城北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驻上村村第一书记余广庆说。

   如何让村民愿意种、重新种起来?帮扶工作队通过与华南农业大学航天育种中心联系,发现了“太空稻”品种,解决了撂荒地复耕复种的堵点。

   “围绕种子这个关键,我们主要寻找高产、优质、抗逆的粮食作物主推品种,目的是降低自然因素的影响,提高亩产效益,以此提高村民的种粮积极性,撂荒地才能实现复耕复种。”余广庆说,目前“太空稻”有华航57号、华航51号两个品种,通过航天育种中心的实验,其有良好的抗病性、抗虫性,而且亩产单产较高、口感更好,其中华航57号达到了国家水稻一级米的标准。

   在帮扶工作队帮助引进“太空稻”后,上村村把一批种子分发给有种植经验的村民种植。

   陈春香是村里开荒种粮的主力军之一,种植水稻已近30年。“今年村里有了‘太空稻’新品种,开春以来我试种了3亩,长势比往年好,6月底能收割。如果今年能够丰产,对于农户来说是大好事,种粮也越来越有信心。”陈春香说,她家通过集约流转,种植的水稻从6亩扩大至40多亩,其中大部分是撂荒地。

   “今年村里两个‘太空稻’新品种各试种了3亩,如果效益不错,我们将向更多村民乃至周边村推广。”余广庆说,帮扶工作队为保障种粮户最大收益,将开展消费帮扶,对接销售渠道。


   梅江区城北镇上村村实施“一田一策”,选择种植80亩耐旱的玉米作物进行复耕。 南方+ 何森垚 拍摄

   帮扶工作队还针对不同地类实施“一田一策”,建议上村村在土质差、无法供水或供水条件差的撂荒地上种植耐旱的玉米作物。目前,上村村已在撂荒地上种下80亩玉米。

   记者了解到,上村村村民对于撂荒地复耕复种的信心普遍较高,这一切得益于帮扶工作队前期的新品种试验。

   除了“太空稻”、玉米外,工作队之前还引进了不少适合上村村种植的优质农作物品种,如红薯、草莓番茄等。今年2月,上村村试种的草莓番茄亩产达5000多斤,口感相比普通番茄品种更好,一推出市场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去年送给村民草莓番茄的种苗,他们大多不愿意种,现在效果很好,大家都主动来找种苗。”余广庆说,效益看得见,只要今年“太空稻”新品种试种成功,相信村民的种粮积极性将大大提高,更多撂荒地复耕复种也有了希望。


   针对不同地类实施一田一策,土质差、无法供水或供水条件差的撂荒地,梅江区上村村选择种植耐旱的玉米作物进行复耕。 南方+ 何森垚 拍摄

   从农险着手>>>

   兜底保障 解决产量下降风险
   
   不同于兴宁市径南镇、梅江区上村村,丰顺县黄金镇隍洞村种粮大户陈杰河把解决复耕复种难题的途经,瞄准向了农业保险。

   2020年,在深圳创业的陈杰河返乡看到大片良田荒废近20年无人耕种,杂草丛生,感到很心酸。于是,他决定力所能及地为家乡做点有意义的事,毅然放弃在外发展的机会,返乡成立丰顺县优粮农民专业合作社,集资230万元将黄金镇隍洞村、杨石村、埔东村3个村的荒田进行复耕复种。

“多年前因为洪灾,镇里大片农田灌溉水圳严重受损,许多村民选择了外出务工,导致良田变成了荒地,杂草丛生。回来后,我从村民手中流转了撂荒地进行复耕复种,建设优质水稻示范基地。”陈杰河说。

   困难总比想象的多。去年因为严重干旱、病虫害多,陈杰河的水稻基地产量受到影响,一年便亏损了20多万元。尽管克服了复耕复种前期的重重困难,但复耕田的水稻产量,仍是悬在他心头的一块大石。

   今年5月,丰顺县优粮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中国人寿财险广东省分公司(下称“广东国寿财险”)签订了商业性撂荒复耕水稻种植区域产量保险,获得73万元风险保障,覆盖732亩农田。这份商业性撂荒复耕水稻种植区域产量保险的落地,让陈杰河松了一口气。

   “保单的最大特点是把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所面临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病虫草鼠害等导致的产量下降风险都列入保障范围,以产量保障消除因种粮效益低而影响种粮积极性现象。”广东国寿财险相关负责人说,保单还将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纳入农业保险“保防救赔”一体化服务流程,以提高风险保障水平,实现“撂荒地不荒,良田多产粮”。

   梅州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是广东省粮食主产区之一,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代耕代种、托管经营等方式进行复耕复种,解决因耕地细碎造成种粮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等撂荒现象,逐步形成了大批相对集中的现代水稻种植区。水稻种植区域产量保险的落地,则更加保障了种粮效益、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

   “该产品以乡镇或产业园区作为一个风险区进行承保,当这个区域的实际平均产量低于预先设定的产量时就触发理赔,该区域所有投保的农户都能获得赔偿,不需逐户定损核损,极大地提高了理赔效率。”广东国寿财险相关负责人说,该产品既弥补了产量低的农户的损失,又奖励了产量高的农户,从而引导农户更加主动防灾减损、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水平,提高种粮效益。“农民种粮收入有保障,百姓的‘米袋子’也就稳住了。”

   如今,对于种粮大户陈杰河来说,农业保险的“对症下药”,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这份保单就像及时雨,现在种粮有了兜底保障,我们流转撂荒地来复耕复种更有信心了。”

   相关

   旱地有旱稻 向荒田要效益

   同样从品种入手,解决撂荒地复耕复种难题,蕉岭县皇佑笔长寿食品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丘春兰找到了新品种——旱稻。

   在蕉岭县南礤镇、蓝坊镇,原先有一片400多亩的农田,由于河道堵塞无水源,导致撂荒10多年。今年,丘春兰流转集约了这片撂荒地,计划种植水稻。然而,农田的种植环境让她不知从何下手。

   “近年来降雨量减少,河道缺水,种植普通水稻肯定不行。针对撂荒地旱地的性质,我们决定引入旱稻新品种。”丘春兰说,经过科研人员的大量实验和实践,培育出的新型旱稻品种具有优质、抗旱、抗病、丰产的特点,目前在东北三省以及新疆地区都已试验成功。

   相比普通水稻,新型旱稻可以在旱田直播,成熟期短、节水,同时适应性强、产量高,口感也好。丘春兰介绍,新型旱稻投入仅为水田的50%,效益是玉米、大豆的1.5—2倍,投入少、效益高,省工、省力、省时。此外,旱稻秸秆还可以被牛、羊等食用,可作为传统饲料和牧草的有益补充,在解决稻类作物秸秆利用难题的同时,为畜牧业提供优质牧草,增加种植户效益。

   “企业在惠州市也有300亩新型旱稻种植基地,比蕉岭更早投入生产,目前来看,产量有保证,市场价格也比普通水稻高,依托企业电商平台销售,预售阶段就被客户订完了。目前该品种市场需求大,因此结合蕉岭当地撂荒地的性质,新型旱稻值得一试,也是解决撂荒地复耕复种的有效办法。”丘春兰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2-6-26 13:48: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6-26 13:50 编辑

黑土地的守护者

中国加强耕地法律保护
6月23日,高月在富家镇四台子村黑土地质量监测点查看水稻长势
中国加强耕地法律保护
6月23日,高月(前)和同事在富家镇四台子村稻田里巡查作物长势。
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中国加强耕地法律保护
6月23日,高月(前)和同事在富家镇四台子村稻田里巡查作物长势。
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中国加强耕地法律保护
高月的靴子底部沾满了厚厚的黑土(6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中国加强耕地法律保护
6月23日,高月(左)和同事在达牛镇茨于村黑土地质量监测点观察玉米生虫情况。
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中国加强耕地法律保护
6月23日,结束在监测点的工作,高月(右)和同事在地垄上跺去鞋上的泥土。
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中国加强耕地法律保护
6月23日,高月(右)和同事在达牛镇茨于村黑土地质量监测点测量玉米株距。
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中国加强耕地法律保护
6月23日,高月(左)和同事在富家镇四台子村黑土地质量监测点查看观测仪器工作情况。
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中国加强耕地法律保护
6月23日,高月(左)和同事在富家镇四台子村黑土地质量监测点查看水稻分蘖情况。
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中国加强耕地法律保护
6月23日,高月在达牛镇茨于村黑土地质量监测点测量玉米株高。
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有125万亩黑土地,是东北平原黑土地的组成部分。42岁的高月是台安县黑土地监测技术员。她和同事平日里时不常就到地里转一转,一边在田间地垄里巡查,一边记录每块地的变化,获取第一手精准的数据。他们以解决“土变瘦了、土变硬了、土变薄了”等问题为导向,围绕有机肥施用、肥沃耕层构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耕地质量提升等措施,设计了多种黑土地保护综合技术模式组合。

  高月说,在她看来,每一块土地都是需要珍爱和呵护的“孩子”,每天看看“孩子们”是否健康是她的职责。用她自己的话讲,“脚踏黑土地,心里就踏实。”她愿意走在田间地头闻着黑土地的味道,“庄稼长得好,就比啥都高兴。” 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22-6-26 20:22: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6-26 20:23 编辑

新华全媒+|江西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撂荒耕地治理

      当前正是夏季水稻种植关键时期,在江西省瑞昌市全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一畦畦新修的田块整齐划一,大小沟渠纵横交错,插秧机不停在田间穿梭,不一会儿,一块三亩大小的标准田块就披上了“新绿装”。而在去年,这里还是一片撂荒地。为切实保护耕地资源,近年来,瑞昌市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撂荒地治理工作。


  在当地政府推动下,昔日撂荒地变身成片的高标准农田,实现机械化作业,一方面降低农户的种植成本,一方面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据统计,2021年瑞昌市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两万亩,完成撂荒地整治面积4812亩,推动土地资源利用向集约生态型转变。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当地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对现有耕地资源的保护。

  记者了解到,瑞昌市于2021年建成标准化自然资源监管指挥中心,通过安装75个高空视频监控设备,对全市所有矿山、30余万亩基本农田进行24小时监控,发现疑似土地违法行为自动抓拍,人防、技防密切配合,确保耕地资源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记者:郭杰文
  报道员:范磊、熊昱康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22-6-27 12:54:56 | 只看该作者
梅州市自然资源局开展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
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

中国加强耕地法律保护
小朋友在活动中展示了与家人一起完成的“规划图”。(江婵 摄)

   本报讯 (记者江婵)日前,市自然资源局在梅州城市展览馆开展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引导市民树立节约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意识。

   今年6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土地日,6月23日至6月29日是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周,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活动现场,市自然资源局设置了宣传展板、法律咨询台,工作人员向到场市民发放宣传折页,宣传不动产登记、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建等知识,引导大家学习《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梅州市自然资源局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清单(第一版)》等法律法规政策。活动现场还播放了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片、“我为全国土地日代言”短视频。

   “耕地保护是国策,此次宣传活动主要通过面对面的形式,向市民宣传节约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的重要意义,引导大家珍惜宝贵的土地资源。”市自然资源局政策法规科科长颜洪波表示,主题宣传活动周期间,该局还与各地融媒体合作,动员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录制“我为全国土地日代言”短视频。接下来,全市自然资源系统还将开展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通过“以赛代训”“以赛促学”“以赛增干”,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更好地服务梅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 梅州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22-6-27 13:17: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6-27 13:18 编辑

第32个全国土地日——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
高水平保护高效率利用自然资源 努力助推红色苏区实现绿色发展

中国加强耕地法律保护

中国加强耕地法律保护

中国加强耕地法律保护

中国加强耕地法律保护

中国加强耕地法律保护

   大美梅州,美在自然。看,一江两岸绿水青山;品,空气清新沁人心脾;赏,休闲绿地繁花似锦。行走在梅州的城乡之间,风景这边独好。

   生态保护规划完善升级,国土空间布局不断优化,自然生态得到有效保护,美丽城乡建设全域推进,产业绿色转型不断深化,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当前,梅州用可喜的成绩迎接第32个全国土地日。

   这背后,是我市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紧紧围绕省建设高水平保护高效率利用“双高”示范省的工作部署,立足生态发展区定位,狠抓发展是第一要务,全力为我市实体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提供坚实有力的自然资源保障。

   土地跟着项目走

   市第八次党代会描绘了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吹响了推动梅州苏区加快振兴、共同富裕的奋进号角。

   园区建起来,企业多起来,实体经济强起来……着手梳理粤闽赣先行试验区规划用地情况,我市将结余的106亩水田指标用于国际无水港等重大平台及乡村振兴、产业园区、城市基础设施等项目,并于4月初向省厅申请预支1000亩周转用地指标用于梅县铜箔基地等项目,坚决落实把自然资源优先配置在“打粮食”的实体经济上。

   企业项目建设、园区建设用地有保障,是否意味着土地就可以随便用呢?并不是。

   在用地供应方面, 今年以来全市供应国有建设用地54宗1806.05亩、价款3.6亿元。其中在实体经济(工业类、产业类)项目用地服务保障方面,全市供应土地22宗1397.38亩、价款2.59亿元,有力助推实体经济项目的落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蓝图既定,谋定后动。下半年,梅州市自然资源局将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集中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要素精准保障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全面落实不低于50%的市级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用于产业项目,土地供应计划中60%以上的经营性用地用于实体经济发展。

   重任在肩,惟勤惟行,今后五年是梅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战略机遇期。面对越来越大的发展需求,梅州市自然资源局“以亩产论英雄”,通过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升质量,大力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将高质量发展成果写在梅州大地上。  

   寸土用在刀刃上

   初夏时节,走进梅州乡镇,依然是花开绿意浓,沿途屋舍俨然,街道干净整洁,栽着农作物的乡间田野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在梅州大地上徐徐展开。

   今年以来,梅州市自然资源局以土地集约节约为导向,推进完善村庄规划。丰顺县汤西镇大罗村、兴宁市大坪镇试点片(潭坑村、坪联村、坪光村、金坑村、长坑村)、梅县区水车镇新湖村已列为全省村庄规划优化提升第一批试点。已选择梅县、梅江的两个镇村优化空间布局尤其是基本农田的布局,将空心村、闲散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等集约起来,实行多村连片统筹谋划集中的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和村民合理住房用地。

   为确保每一份资源都用在刀刃上。接下来,梅州市自然资源局将高效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开展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界定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主体,不断完善自然资源高效利用制度。积极推动我市绿色矿业高质量发展。坚定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的理念,加快推进城乡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工作。

   制度当好“紧箍咒”

   丰收时节,走进梅州各大水稻基地,智能农机来往穿梭,哒哒作响。千亩田野间,金黄一片,微风拂过,泛起层层金浪。这两年,梅州不少乡村里的“小田”逐渐变“大田”。原来零散的耕地集中为大地块,机械可以跑了,耕地质量也提高了。千亩稻田迎来了大丰收,农田能连起片来,得益于梅州市自然资源局的多措并举。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守牢耕地红线、改善耕地质量是关键。梅州充分把制度当好“紧箍咒”,做细做实耕地保护“文章”。

   首先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各级政府层层签订耕地保护“军令状”。同时,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严格保护耕地,做好卫片执法工作,对于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做到零容忍,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

   其次,在做好耕地节流的同时,也同步做好垦造水田等耕地开源工作,“变不可能为可能”,已完成1.9万亩历史垦造水田欠账任务,并通过不实补充耕地整改挽回了4434亩耕地指标。我市从部分县无耕地指标可用,全市无水田指标可用,变成现有耕地指标25168亩,水田指标240亩。并且,通过垦造水田“挣”指标,在上一轮垦造水田方面,我市已形成指标项目227个,面积19195亩;在新一轮垦造水田方面,市级集中垦造任务已完成立项面积8354亩,占市级任务总数的93%。后期种植管护方面,41个出具水稻种植保证书项目均已落实种植。

   “高水平保护自然资源,坚决守住耕地红线”——这是梅州市自然资源局给出的承诺。未来,梅州市将继续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强化耕地用途管制,落实耕地“进出平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同时,坚持自然资源新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守护好梅州的绿水青山。

   图片由市自然资源局提供   

   来源: 梅州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22-6-28 19:35: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6-29 18:41 编辑

梅州:严守耕地红线 保障绿色发展

发布日期:2021-06-25

  

   今年6月25日是第31个全国土地日。全国土地日是宣传我国土地资源国情国策,引导全社会关注土地资源保护利用、牢固树立耕地保护意识的重要纪念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十四五”期间沿用此主题),旨在向社会公众传递“14亿中国人的饭碗,我们有能力也务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信心和决心,引导全社会进一步增强底线思维和法治观念,提升全社会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和依法依规用地意识。


  在丰顺县丰良镇仙龙村垦造项目区,绿油油的水田进入了分蘖期,酝酿着来日的丰收。但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片荒芜的旱地和沙地。2020年6月初,仙龙村垦造项目正式动工,新增水田面积568亩,是丰顺县9个自行垦造水田项目之一,2020年丰顺县全面完成垦造任务1128亩,占任务比例114%。


  这是梅州市自然资源局大力开展垦造水田工作,提升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小小“缩影”。近年来,该局始终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持续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强化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为梅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坚实的自然资源保障。


  ■ 严守耕地红线,全面摸排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耕地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要解决好吃饭的问题,必须守住耕地这个根基。而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触碰了耕地保护红线,威胁粮食安全。2020年,市自然资源局依据上级统一部署和相关政策,组织开展了全市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摸排工作。按照“市级统筹、县级实施、乡镇(街道)落实”的原则,市、县级采取领导分片挂勾、部门包干等方式加强督促指导,县级政府全面准备资料,充分调动乡镇政府和农村基层组织力量落实摸排工作,组织乡镇、村干部进村入户开展户外核查登记。同时,对于存量占用耕地建房问题如何处置,明确不搞“一刀切”,该局下一步在深入摸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相关工作要求分类施策,分步分类进行处置。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我市开展农村占用耕地建房摸排工作,在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也遏制了非法侵占农村土地势头的蔓延,维护了农民合法权益。


  ■ 推进水田垦造,做好“良田”文章

   垦造水田是提升耕地数量和质量,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据了解,梅州市历史承诺垦造水田任务18668亩,截至目前,全市已经县级初验面积18985亩,经市级实地验收项目213个面积17751亩,占任务的95%;核发验收意见函项目188个面积15122亩,占任务的81%。


  日前,2017年度蕉岭县新铺镇长江村开发补充水田项目、2018年度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下坪村垦造水田项目、2019年度梅县区松口镇下坪村垦造水田项目、2019年度梅县区松口镇小黄村垦造水田项目等4个项目已申报广东省首届垦造水田典型案例评选。下来,市自然资源局将强化督导,通过表扬先进鞭策后进等强硬措施,切实加快垦造水田工作进展,同时对未能形成指标的项目进行全面分析,分类指导,做好一项目一对策一专班落实措施,坚决打赢兑现承诺垦造水田攻坚战,在2021年8月底前实现我市全域兑现承诺任务全面“清零”,努力开创垦造水田工作新局面。


  ■ 下活“节约集约”这盘棋,掀起“三旧”改造热潮


   “三旧”改造指的是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是化解人多地少矛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强力推进“三旧”改造,截至2020年已累计完成“三旧”改造项目32个,面积约1129.5亩。


  位于江北八一大道的梅州市面粉厂老厂房原本破旧不堪,在“三旧”改造政策的支持下,化身为某房地产项目,该项目总面积近60亩,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既盘活原有土地资源,又改善梅城江北的居住环境;而在几十公里外的大埔县三河工业区内,原来的大埔县集美纸塑制品厂和大埔县华狮化工企业工业用地被划为博富能“三旧”改造项目,改造前用地年税收约0.8万元,年产值38万元,亩均产值0.802万元,改造后该用地实现工业产值1.35亿元,亩均产值达284.8万元,2020年第三季度上缴税收达105万元……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市今年已完成“工改工”项目4个,面积157亩,占任务比157%,提前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年度工作任务。


  发展是硬道理,节约是大战略。节约集约用地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也是保护耕地的根本出路。2020年5月份,我市出台《梅州市“三旧”改造实施办法》,掀起了“三旧”改造的热潮,有效盘活了低效产业用地,破除了城市空间资源的瓶颈。下来,市自然资源局将进一步规范全市“三旧”改造工作,全力做好批而未供土地“去库存”工作,使城市的功能更加优化,人居环境更为舒适,助力梅州早日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范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22-6-29 13:18: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6-29 13:20 编辑

人均耕地不足全国1/5,广东将落实最严耕地保护制度

来源:南方农村报

  广东人多地少,必须节约每一寸土地,做用地的“小气鬼”。日前,《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自然资源高水平保护高效率利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明确广东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6月2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在回答南方农村报记者的提问时,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保护耕地的同时,农民建住宅用地的刚性需求将做到“应保尽保,先用再扣”。省自然资源厅厅长陈光荣、省林业局局长陈俊光、佛山市政府副市长乔羽、广东科学院广州地理所研究员张虹鸥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


  近年来,广东在用地审批权下放、用地指标改革、产业用地配置、垦造水田、拆旧复垦、乡村振兴用地保障、“三旧”改造及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在耕地资源保护等仍面临较大压力。


  此次《意见》明确指出,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动态监测监管机制,强化耕地用途管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确保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总量不再减少。


  《意见》提出实施农田整治提升行动,到2025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670万亩、改造提升213万亩,复耕撂荒耕地64万亩,恢复和新增耕地20万亩,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大力实施垦造水田行动,健全多途径、差别化的耕地占补平衡机制。探索建立耕地易地保护机制,适时完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加强责任目标考核约束及结果运用。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显示,广东耕地呈现出质量高、数量少、破碎程度高、保护压力大等特点。

  质量高,是因为广东耕地都是“一年三熟”,耕地等别达到5.4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广东的光热、光照和水利条件都比较好。

  耕地少,是因为到2020年,全省耕地的数量只有2848万亩,人均只有0.23亩,不足全国的1/5。


  破碎程度比较高指的是,三亩以下的耕地占了80%,但是面积只占耕地总面积的7%。


  保护压力大指的是,广东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无论是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还是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都不可避免地要占用耕地。按照国家的要求,必须占用耕地时,要落实占补平衡。由于广东的后备资源比较少,能够开垦成耕地的土地比较少,因此占补平衡的压力比较大。同时,国家去年提出,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比如说果园、挖塘养鱼等都要实现进出平衡,落实占补平衡、进出平衡双平衡,非农化、非粮化双管控,对广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面临更大的压力。


  面对国家的耕地保护要求,这几年广东对耕地保护高度重视。包括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进行特殊保护,在全国率先大规模地开展垦造水田,以及对补充耕地的真实性进行调查、整改,剔除了不符合要求的补充耕地,对保留的符合要求的补充耕地加强管理,因此广东实现了22年的耕地占补平衡。2020年土地利用调查显示当年耕地增加,证明这几年广东对耕地保护是有效的。


  五大措施保证“耕地总量不再减少”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广东将围绕“确保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总量不再减少”总目标,采取五个方面的措施加强耕地保护。


  一是要划好划实耕地保护红线。目前广东正在编制新一轮的国土空间规划,在划定“三区三线”时,把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这条红线作为优先划定的红线。通过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带图斑、带位置下达各个市的耕地保护任务,确保知道耕地在哪、哪一块地是永久基本农田,要让农民兄弟们清楚,要让基层干部知道。


  二是要落实耕地的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建项目的时候,要尽量不占和少占耕地,确实要占的,按照国家的要求,要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落实好耕地的占补平衡。一般的耕地确需要转为果园、林地、鱼塘的,必须补足同等数量、质量的长期稳定的耕地,落实好进出平衡。


  如果落实不好“进出平衡、占补平衡”,就要开展三项工作:第一是垦造水田,从2017年开始,广东就大规模垦造水田,第一期垦造了30万亩水田,新一轮垦造水田是每年5万亩,到现在为止总共垦造了36.6万亩水田,今后还要按照每年5万亩的数量继续推进垦造水田工作;第二是要加强现有的补充耕地的保护,确保补充耕地的真实性,数量和质量要“双到位”;第三是要有序地恢复一批耕地,“三调”调查结果显示,广东的耕地是有流失的,在自然条件、耕作条件、农民的意愿、成本等能保障的情况下,广东还有一定数量的耕地可以恢复的,所以还要恢复一部分耕地。


  三是要加强执法监督。要建立“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耕地保护动态监测监管体系,做到对违法占用耕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而且对乱占耕地的行为要严格查处,既查事又查人。违法占用永久基本农田5亩以上或者是违法占用一般耕地10亩以上,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四是要着力提升保护耕地的内生动力。不断完善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制度,显化耕地的价值。广东将积极探索耕地保护的激励机制,比如在规划编制阶段或者是分配各个市耕地保护任务的时候,要实行“义务必尽、任务微调、代保有偿、长期坚持”的制度。对耕地保护做得好的地方,要探索给予用地指标和资金的奖励;对国家法律允许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项目,要异地补划基本农田的,要给予经济补偿等。这一系列的耕地保护的激励措施,目的就是要让保护耕地的不吃亏,从而引导和推动耕地保护由被动保护向主动保护的转变。


  五是要紧紧扭住责任制考核“牛鼻子”。中央规定,对耕地保护实行“党政同责、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广东将层层签订责任状,立下军令状,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综合评价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农民建房用地“应保尽保、先用再扣”


  “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在保护耕地的同时,《意见》也在乡村振兴和保障农民住房方面作出要求,主要从以下五个字上作文章,即留、保、供、造、活。


  第一个字是“留”。就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好乡村振兴的用地需求,指导各地在编制县、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时要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规模,用于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需求和满足乡村振兴发展建设需要,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


  第二个字是“保”。就是全力保“地”,即保护耕地,加大耕地保护宣传力度,切实提升耕地保护意识,禁止乱占耕地建房、建窑、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同时,要显化耕地的价值,探索建立耕地易地保护机制,完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充分调动基层政府和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第三个字是“供”。即精准供给乡村振兴用地,明确要求涉农市县每年安排不少于10%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项目类型分为农业加工型、农旅融合型、接二连三型、全产业链型,分类明确了用地的政策,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地可用。


  第四字是“造”。即积极造地,垦造水田不仅落实了耕地占补平衡,还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同时,还要稳慎推进耕地恢复工作,有些地方耕地被林地、园地、坑塘水面等占用,按照国家管控“非粮化”的要求,要分年度、分阶段,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恢复一部分耕地。这就是造地,既是为了落实进出平衡的需要,也是为了确保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不再减少。


  第五个字是“活”。即要稳妥有序地让农村的各种地“活”起来,显化价值,让农民真正能够从“地”中获得效益。广东的做法包括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继续推进等。这几年广东交易了6万多亩,交易总额近400亿。按照文件的规定,分到农民个人手上的近200个亿,让一部分农民通过自愿的拆旧复垦获得收益。


  在供地方面,广东特别关注农民建住宅用地的刚性需求。农民建房所需要的用地指标国家有要求,应保尽保,先用再扣。目前,广东总共下达了79万亩建设用地规模,用了十几万亩,还有60万亩,相当于广东省搞所有的建设大概两年的用地需求量,因此农民建房需要的用地规模是没有问题的。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记者 黄旭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22-6-29 17:40: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6-29 18:49 编辑

梅州:撂荒土地“换装记” | 土地不撂荒 发展有希望
■编者按
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和根本。今年初,梅州提出要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强化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全力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同时推行撂荒耕地网格化管理,及时发现撂荒耕地并组织复耕复种。
昔日撂荒地,今朝丰收田。近年来,梅州通过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引领带动作用,推行租赁制、股份制、托管制、代耕制等多种模式,加快土地集中有序流转,促成“小块田”变成“大块田”,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让撂荒耕地成为“希望田”“丰收田”。为总结推广盘活利用撂荒地的经验,助推梅州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南方日报·梅州观察》即日起推出“土地不撂荒 发展有希望”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清明时节,春意浓,农事忙。
田间地头,广州派驻兴宁市水口镇帮扶工作队队员边走边看边记,不时和村民打声招呼,“前期流转的撂荒地已经进行复耕复种,现在正着手推动下一批撂荒地的复耕复种。”
撂荒地不荒,良田多产粮,乡镇发展有希望,这是当前梅州上下形成的共识。激活内生动力,借助广州市派驻梅州市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帮扶等力量,梅州积极探索解决撂荒地难题,保障粮食安全。
近期,五华县棉洋镇黎洞村年久失耕的田地复耕,即将重披绿装,挖掘机的轰鸣声在山间回荡。 南方+ 何森垚 拍摄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仅广州市派驻梅州市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帮扶的30个镇便已经流转土地43518.36亩,其中撂荒地20574.19亩,形成“稻虾共作”“烟稻轮种”“稻鱼共生”等产业模式。
坚持效益优先原则,形成共同努力、互相促进、实现共赢的良性循环,梅州各方齐发力盘活乡镇沉睡的土地,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能。
俯瞰梅州,一场关于撂荒地蝶变换装的探索,仍在持续进行着。
>>>摸底
撂荒地为何撂荒?
春日里,走进梅县区白渡镇创乐村,大地像是铺上了一条绿毯子,在蔬菜种植基地里,绿油油的菜心等蔬菜茁壮成长,每片叶子都散发着生机。基地一角,工人正忙着给蔬菜浇水。一年之前,这里还是一片撂荒土地。
眼下,一场关于撂荒地蝶变换装的热潮正在梅州大地展开。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和根本。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广东省粮食主产区之一,抓好粮食生产、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梅州责无旁贷。
想梅州所需,尽广州所能。广州派驻梅州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充分发挥优势,把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作为今年乡村振兴的硬仗来抓,摸清实情底数、找准撂荒原因、制定行之有效措施,有力推进农村撂荒地整治攻坚行动。
“自进驻以来,各工作队因地施策,对撂荒耕地进行分类,采取针对性措施,鼓励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代耕代种、托管经营等方式进行复耕复种,解决因耕地细碎造成种粮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等撂荒现象。”广州对口帮扶梅州指挥部负责人说,目前通过土地流转引进企业和种植大户,是提高种粮效益,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水平,解决撂荒地难以复耕复种的有效途径。
思路定出路,行动出结果。从土地经营权流转着手,为实现撂荒地复耕复种,梅县区白渡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在创乐村率先找到了突破口。
“要打破户与户的界限,冲破村与村的壁垒,最大可能实现撂荒土地大面积的流转使用,变分散为集中,为复耕复种提供条件。”于建军说,然而这一想法刚一提出,反对之声随之而至。
于建军认为,土地流转受阻的症结在于部分群众对土地流转的认识不够,同时缺乏有效的农村土地流转组织、指导和管理手段。其中,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直接联系群众的纽带,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尤为关键。
解开“思想结”,算好“经济账”。“在与村‘两委’紧密联系后,创乐村决定由村集体与村民签订土地租赁协议,再由村集体与投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于建军说,村集体由配角变主角,让流转顺利进行,探索出了村集体集约、规模化农业生产模式的新路子。
“现在自家有一亩多土地被承包,还在企业务工,收入也不会比外面工作差。”创乐村村民卢杰光笑着说。
据悉,创乐村集约整合撂荒耕地的成功案例,实现了增加村民、村集体收入,以及撂荒地复耕复种的三赢效应。目前,该村已集约整合128亩撂荒土地,引入梅州市创绿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创乐布里蔬菜基地,承包期10年,可为46户村民每年增收6.2万元,村集体每年增收4.3万元。
近期,五华县棉洋镇黎洞村年久失耕的田地复耕。 南方+ 何森垚 拍摄

   该模式在梅州各地得到推广。据不完全统计,帮扶工作队对口帮扶的30个镇共计流转土地43518.36亩,其中撂荒地20574.19亩,沉睡的土地再次播种新的希望。

   >>>盘活

   撂荒地谁来复耕?

   开春以来,兴宁市坭陂镇、水口镇均传来阵阵机器声,现代化农业机械在杂草丛生的田野上来回作业,“沉睡”多年的土地被摊平、翻新,为接下来的农作物种植做好准备。

   据了解,坭陂镇陂宁村等村因土地零碎、村民耕种收益低等原因造成耕地点状碎片化撂荒,出现“有地无人种”或“有人无力耕种”的情况。今年,坭陂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与坭陂镇党委政府在区域资源上找突破、寻出路,引进梅州市雅利农业有限公司,打造玉米种植基地,对撂荒地进行复耕复种。

   “目前我们已经为该企业流转了3300亩土地,覆盖陂宁村等6个村,其中已有2000亩种植了玉米,预计下半年基地面积将扩大到6000亩。”兴宁市坭陂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江世军说。

   梅州市雅利农业有限公司在梅县区梅南镇建立了肉牛养殖场,牛场内所有牛吃的饲料是由玉米秆和草料等绿色健康食材混合而成。因牛场扩大经营,为满足饲料的需求,还要建立玉米种植基地。

   “梅南镇找不到连片大面积的土地建立新基地,企业在机缘巧合下,得知兴宁市坭陂镇流转了连片平坦的土地,相比之下种养结合经济效益更高。因此有了在当地建立肉牛养殖分场与玉米种植基地,打造生态循环养殖产业的想法。”坭陂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杨新品说。

   “玉米粒深加工可做成玉米罐头,玉米秆可做牛饲料,牛粪用于沤肥,又能改善玉米基地的土质。”江世军说,乡村振兴必然要实现产业振兴,农村的产业以种植和养殖为主导,但传统的种养模式产能效益低、面源污染严重,该企业推广的模式,恰恰能够解决种养废弃物污染问题。

   盘活撂荒地,各地做法不同,坭陂镇的肉牛+玉米生态循环养殖项目是消除土地撂荒面积大、综合效益高的典型。

   事实上,解决“谁来种地”问题并不容易。江世军认为,发展农业也要有工业化思维,引进有意愿复耕复种撂荒地的种植大户、企业,要像抓工业园区招商工作一样抓农业项目,全力为其提供要素保障和公共服务。

   记者获悉,肉牛+玉米生态循环养殖项目引进后,驻镇工作队帮助基地对接食品加工企业,进行保价收购玉米;期间,联系中国太平洋产险梅州中支,为基地提供耕地地力指数保险保障,给予基地正向激励赔款,通过专业平台指导基地人员对耕地土壤进行改良和修复,土地变肥沃了,产量和品质提升了,全链条解决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闭环问题;同时协调农用设施建设用地,满足基地建设肥料仓库等需求。

   “工作队要发挥服务功能,千方百计留住企业,为企业增加效益提供更多好环境,这样才能确保撂荒地长效管理,避免耕地撂荒情况反弹。”江世军说。

   今年,坭陂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还自筹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粮食作物补助资金,探索自耕、转耕等模式,为有长期耕种习惯和愿意参加复耕复种整治工作的农户安排耕地,对于愿意对土地进行集中流转的农户则由村集体统一进行土地流转,出租收益按份额再分配给农户。

   “我们要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形成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的长效机制,变杂草丛生的撂荒地为出作物出粮食的‘黄金地’。”江世军说。

   >>>提质

   撂荒地如何生金?

   “一、二、三,放虾!”五华县华城镇铁炉村的一块田地上,工作人员正将一只只罗氏沼虾幼苗放入稻田中。一旁绿油油的水稻随风摇曳,似乎在告诉人们这块撂荒多年的田地终于换上新貌。

曾经的撂荒地如今插上了秧苗。 受访者供图

   “这片田地大概200亩,全部实行稻虾共作。,这批幼苗两个月后长大了就可捕捞进入市场销售。在该养殖模式下,每年每亩可增加6000元左右的收入。”广州市番禺区派驻五华县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组组长胡晓明介绍说。

   从无人问津的撂荒地变成“稻虾共作”基地,驻镇帮扶工作队早已进行相关探索。

   2021年4月以来,在广州市番禺区对口支援办的推动下,梅林镇福新村竹新自然村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在撂荒地上集约土地,开辟出五华县第一个“稻虾共作”基地,实现一亩双收。

   “比起单种水稻,产值至少翻了一番。”梅林镇福新村党总支书记李巽安告诉记者,群众了解后都非常支持,也更加愿意进行撂荒地的复耕复种。

   截至今年3月下旬,该模式已推广至五华县7个镇,共建成9个基地、1个虾苗场,累计生产11980斤罗氏沼虾,种(养)殖规模从最初的10亩扩大到1110亩,其中流转撂荒地1010亩。

   撂荒地得到有效盘活,不仅扎紧了粮袋子,让粮食安全得到进一步巩固,而且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还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为现代农业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正是农业大市梅州的转型之需。

   让撂荒地“活”起来,实现一地生多金,一系列行而有效的探索在梅州大地落地生根。

   4月7日,大埔县光德镇仙草种植示范点开种仪式启动,广药集团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为光德镇捐赠约50亩种植面积的仙草种苗,用实际行动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仙草种植按照租赁土地、购买苗种、肥料、雇用人工、管理费等要素进行核算,成本约为2000元/亩。仙草预计亩产1500斤,按照保底价4元/斤收购,种植户可获得收益约4000元/亩。

   “该种植示范点就是在撂荒地流转的基础上建设的,探索‘企业+合作社+村民’的合作模式,通过企业保底收购和技术指导,有效增强合作社和村民种植仙草积极性。”光德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示范点还将饲养山林走地鸡、养殖山泉水黄骨鱼、种植有机蔬菜,最大化利用生态自然资源进行种养,形成立体种养模式。

   让撂荒地效益最大化,就必须实现村民收益、村集体经济发展、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的“三赢”,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着力推进土地资源变资产、企业资源变生产力、农民变工人,逐步带动有劳动力的村民参与到种养产业中,实现集体收益与村民收入互促互进、共同提升。
“我们在不断推进中,也在总结市场化的利益机制,做好产供销一体化服务。”胡晓明表示,撂荒地的复耕复种逐渐起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我们接下来准备以整合百年新桥腐竹为契机,与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学院合作,在铁炉、新一等村集约撂荒地种植大豆,制作以本地大豆为原材料的高品质腐竹,并将‘新桥腐竹’发展成区域性公共品牌,从而带动农户复耕复种。”在胡晓明看来,撂荒地的复耕复种不应该是单一的,而应形成产业链。

   据不完全统计,帮扶工作队对口帮扶的30个镇共计引进农业企业55个,合计投入4515.48万元,投产后预计年收益3739万元,为村集体每年创收80.99万元,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务工9239人次。

   ■记者观察

   在撂荒地上种下乡村振兴新希望

   持续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切实解决耕地撂荒问题,最大限度提高耕地利用率,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也是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一项举措。

   从前期的探索与实践来看,梅州已经逐步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撂荒地盘活经验,尤其是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协助下,形成高效、长效的复耕复种机制。

   俯瞰梅州,土地撂荒现象仍存在且较为普遍。如何激活撂荒地这块“沉睡的资源”,成为当前乃至今后梅州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之一。争创广东省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市,为全省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梅州样本,梅州仍需长短结合、内外联合、常规与创新结合推进撂荒地的复耕复种工作。

   长短结合,强调的是思想认识的提升。撂荒地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盘活撂荒地的困难也是多重的。针对撂荒地,全市各县各镇各村需要制定“一张表”,明确撂荒地面积、位置以及形成原因,形成长短结合的工作思路。短期工作思路在于摸底,长期工作思路在于建立长效可持续的复耕复种计划。同时,在推动撂荒地盘活工作中,要深刻认识到做好撂荒地复耕复种的重要性、现实性和紧迫性。

   内外联合,强调的是发展合力的凝聚。盘活撂荒地不能单靠个人,单靠某个单位,需要“一盘棋”推进。于内,全面激活群众的内生动力,坚持让群众主动参与到撂荒地盘活工作中,不等不靠,实行群众自主复耕复种,种粮大户承包托管种养。于外,主动做好与各种帮扶力量的协作融合,用好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帮扶力量,聚焦短板与不足,联动制定详实的帮扶措施,打出盘活撂荒地的组合拳。

   常规与创新结合,强调的是利益机制的形成。撂荒地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现有的种养模式产出低,满足不了耕种需求和群众的生产需求。一方面,要做好常规的整治工作,结合撂荒地分布区域,继续完善灌溉设施、提高地力等,做好撂荒地复耕复种相关政策的宣传普及。另一方面,优先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分类提高复耕复种成效,创新推进租赁制、股份制、托管制、代耕制等多种模式,探索山区高效农业的发展,如五华的“稻虾共作”模式、丰顺的“烟稻轮种”模式等,提高亩产值。

   原标题:撂荒土地“换装记”

   发挥广州市派驻梅州市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等力量,梅州积极探索解决撂荒地难题

   【来源】南方日报·梅州观察

   【南方日报记者】黄培强 马吉池

   【通讯员】陈铭 吴一鸣

   【作者】 黄培强;马吉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