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城乡统筹内外兼修 汇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力量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291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1-12-27 11:31: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12-27 11:35 编辑

梅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正勇:城乡统筹内外兼修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梅州正努力争创广东省乡村振兴综合试验区。图为梅州平远县新农村建设新貌。林庄 摄


    编者按

   12月25日—26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要求,要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广东正在行动。为更好展现广东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汇总南粤大美乡村建设的智慧与经验,即日起,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推出“寻找粤美乡村排头兵·书记访谈”,敬请垂注。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梅州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把乡村振兴与实体经济作为全市今后改革发展工作的两大重点,坚持城乡统筹、内外兼修,推动梅州苏区加快振兴、共同富裕,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梅州篇章。”日前,梅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正勇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梅州将始终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战略不动摇,进一步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强化市县镇村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主要责任,紧抓产业振兴这个关键,努力争创广东省乡村振兴综合试验区,推进梅州乡村全面振兴、走在全省前列,为广东迈进全国乡村振兴第一方阵作出梅州的贡献。


  汇聚推进


  乡村全面振兴强大力量


  南方日报:近年来,梅州的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马正勇:梅州是广东生态发展区、农业大市,是全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之一。近年来,梅州以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聚焦“五个振兴”,压实市县镇村“四级书记”责任,全力做好乡村振兴工作。脱贫攻坚考核连续三年获评“好”的等次、五年综合成绩居全省第5名,乡村振兴考核连续三年获评“优秀”等次,初步实现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


  一是既有面貌提升又有产业振兴。我们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全面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349个省定贫困村全面建成新农村示范村,97%以上的村庄建成干净整洁村,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村庄保洁覆盖率达100%。统筹做好拆旧复垦、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建设了一批客家特色乡村,获评广东十大美丽乡村3个、美丽乡村精品线路3条、特色名村4个。抓住产业振兴这个关键,让农民在“家门口”就有活干,实现工资收入、土地收入双增,家庭经济和集体经济双赢。规模发展梅州柚、嘉应茶等优势产业。建成1个国家级、1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梅州配送中心,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一,梅州柚居“粤字号”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榜首,今年又有7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进入公示名单。深入推进“千企帮千镇 万企兴万村”行动。全市有1342家企业,对接帮扶1783个村,覆盖率达87%,累计帮扶资金4.72亿元,受益低收入群众43万人,总体帮扶位居全省前列。


  二是规范化标准化筑牢基层战斗堡垒。以村级换届为契机,实施好“头雁工程”,全市村党组织书记“三个一肩挑”比例提高至99.4%;深入开展“党员人才回乡计划”,动员外出党员返乡担任村“两委”干部1665人;去年底全市156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100%完成整顿。脱贫攻坚期间累计选派505个驻村(镇)帮扶工作队、2136名驻村帮扶干部参与脱贫攻坚;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的110个涉农镇(街)工作队和930名优秀干部已全部完成进驻;组织607支工作队2547名县直机关干部,返回原籍村开展工作,帮助群众解决各类问题。


  坚持城乡互动


  建设客家特色乡村


  南方日报:在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梅州如何因地制宜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马正勇:近年来,我们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在村庄清洁整治、农村“三大革命”(厕所、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乡村风貌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可喜成就。


  接下来,梅州将立足市情实际,贯彻“城就是城,乡就是乡”的理念,重视历史、重视文化、重视生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不搞千村一面、千村一业,着力集聚资源,调动农民力量,统筹涉农资金,探索建设乡村产业社区,打造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带,形成古镇与良田共存、产业与乡村共兴的乡村新貌,加快推动梅州苏区乡村振兴、百姓富裕。


  一是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5年行动,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重点突出城乡接合部和圩镇环境整治,加快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深入开展“三线”整治,全面提升城乡环境;二是抓实抓细农村“厕所革命”,做好市级全面复核,按时完成问题摸排工作,建立整改台账,制订“十四五”厕所革命实施方案,切实提高农村厕所质量;三是因地制宜开展“四小园”建设,加快推进“四沿”示范带及全域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带建设,打造具有客家特色的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带;四是持续推进“山水客韵”乡村振兴示范带、梅州“红色记忆”美丽乡村示范带、高端民宿品牌助推乡村振兴示范市等工作,多村联动、串珠成链、连线成片打造乡村旅游精品路线;五是坚持建管并重,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保障设施设备建成后持续正常使用,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农民居住条件和农村公共环境,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抓住产业振兴关键


  做强做大农业产业


  南方日报:梅州如何培育发展乡村产业新业态,培育壮大美丽经济,以产业振兴助力实现村美民富?


  马正勇: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是美丽乡村的物质基础。梅州市第八次党代会上提出了“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全面激发内生动力,推动梅州苏区加快振兴、共同富裕”的目标任务,而乡村产业振兴是重要抓手。当前,梅州乡村面临着集体经济发展不快、主导产业实力不强等问题,亟须我们抓住乡村产业振兴这个关键,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做强做大农业产业。


  一是集群发展。以22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依托,打造“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体系,建设梅州柚、嘉应茶、客都米、兴宁鸽等区域性产业集群。二是品牌经营。坚持企业品牌、区域品牌、长寿品牌三位一体,申报一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优特农产品。通过“三品”工程,对接湾区市场,不断提升“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茶罐子”“水缸子”等农产品商品率和市场占有率。三是数字转型。鼓励市域现代农业产业园,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做强做大农电商,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发力,为代耕代收、统防统治、精深加工、仓储销售提供精准服务。四是稳定粮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把各类农业补贴、农业保险、农资保障落到农田,维系群众种粮热情。五是科技兴农。在梅州柚、嘉应茶、平远橙、客都米等优势领域,开展科学关键技术攻关,育成一批突破性新品种、打造一批种质资源库。


  梅州乡村振兴“成绩单”


  ●349个省定贫困村全面建成新农村示范村,97%以上的村庄建成干净整洁村,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村庄保洁覆盖率达100%。


  ●建设了一批客家特色乡村,获评广东十大美丽乡村3个、美丽乡村精品线路3条、特色名村4个。


  ●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的110个涉农镇(街)工作队和930名优秀干部已全部完成进驻;组织607支工作队2547名县直机关干部,返回原籍村开展工作,帮助群众解决各类问题。


  ●全市1342家企业对接帮扶1783个村,覆盖率达87%,累计帮扶资金4.72亿元。


  南方日报记者 汤凯锋 唐林珍 马吉池 通讯员 辜昀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