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古人如何御寒?

[复制链接] 0
收藏
11
回复
567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1-11-24 18:11: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11-25 10:08 编辑

寒潮来袭,古人如何御寒?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没有空调暖气电热毯的古代,古人们也不会让自己冻着的。

     不信吗?看一看这些有名的古画,绘声绘色地记录了古人御寒过冬的情景,是不是很有趣也颇有些借鉴意义呢?

寒潮来袭,古人如何御寒?
清·吕焕成 《春夜宴桃李园图》局部

炭盆熏笼小火炉,棉衣棉袄小披风,保暖设备一样都不少,全都用起来!

寒潮来袭,古人如何御寒?
南宋·刘松年《四景山水图·冬景》局部

   老翁闲来无事,在苍竹高松之间游览,霎时,风雪袭人,童仆牵着驴子,引导主人回家,递上伞为其抵御风雪。

   你看他骑着小毛驴慢慢悠悠走着,似乎并不着急回家,颇有些想要踏雪寻梅的情致呢!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4 18:14: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11-24 18:30 编辑

寒潮来袭,古人如何御寒?

南宋·钱选《西湖吟趣图卷》局部

寒冬腊月,不光大人冷,孩子也冷啊!小童一边手脚并用地烤火,一边抬头看向主人。

梅花初绽,仙鹤立于后,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

寒潮来袭,古人如何御寒?
清·孙温 《红楼梦画册》

大观园里的哥儿姐儿们,是从来不用担心取暖问题的。刚入冬不久,园子里就拿出了上好的炭。

正是孩子们读书学诗的时候,火盆上的炭火烧起来,整个屋子都是暖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4 18:16:31 | 只看该作者

清 《胤禛行乐图册·围炉观书页》

装饰精美的手炉脚炉,大概是宫里的过冬必备单品了。看雍正这惬意的样子,简直就两个字,舒服!

清·陈枚《月曼清游图》围炉博古

入冬,天气愈寒,嫔妃们久居深闺,华屋楼阁中,妇人闲聚一堂,赏画、赋诗、围炉、博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4 18:20: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11-24 18:31 编辑

清·陈枚 《月曼清游图》踏雪寻诗
寒潮来袭,古人如何御寒?
妇人身披貂皮斗篷,携有鎏金手炉一只,汤婆子藏在袖中,双手交握侧身颔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4 18:22: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11-24 18:33 编辑

寒潮来袭,古人如何御寒?
清·佚名《雍正十二美人图》烘炉观雪

      乱云低薄暮 疾雪舞回风,冬天除了炭火,衣服是最最最重要的御寒物资,棉衣、貂皮都是冬季续命神器。
寒潮来袭,古人如何御寒?

清 冷枚 《雪艳图》

天冷了也要穿得美美哒,穿上新衣带上丫鬟,雪中赏花,要风度也要温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4 18:24: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11-24 18:34 编辑

寒潮来袭,古人如何御寒?
清《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腊月赏雪(局部)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寒潮来袭,古人如何御寒?

北宋·赵佶《文会图》(局部)

除了穿厚厚和揣手手,古代文人墨客最喜欢的,估计就是围炉饮酒,相约雅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4 18:42: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11-24 18:43 编辑

寒潮来袭 机智的古人如何保暖?

寒潮来袭,古人如何御寒?

■明 吴伟《流民图》(局部) 大英博物馆藏

寒潮来袭,古人如何御寒?

    ■五代十国 佚名 《雪渔图》

寒潮来袭,古人如何御寒?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唐寅 《十才子图 (传) 》(局部) 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藏

寒潮来袭,古人如何御寒?

    ■清 华嵒《天山积雪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4 18:44: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11-24 18:46 编辑

    寒潮来袭 机智的古人如何保暖?

   “狂风携凛至,叶漫径染黄。”一转眼,凛冬将至,穿什么衣物御寒成了头等大事。下面我们不妨看一看机智的古人是如何保暖的?

  最薄冬衣·纸裘


  什么?你以为古人的冬天是如李白笔下所写“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充斥着美酒、佳肴、貂皮、狐裘……那只是有钱人们营造出来的错觉,实际上,在棉花普及之前,大多数人穿的是纸裘。


  “纸裘”,顾名思义,它是用楮、藤纸等纸张制作而成的衣物,自魏晋出现,至唐宋时期开始大规模在民间流行。


  据史料记载,“人悉以纸为衣,或有衣经者”“方冽寒,人皆连纸褫书为裳褕”。当时贫苦百姓遭受战争,流离失所,由于没有布衣,便就地取材,制作纸衣御寒。纸原料成本低,容易获取,故能大范围普及。


  不仅民众青睐纸衣,还有一类人喜欢穿纸衣,便是僧侣。唐代陆长源《辨疑志》中记载的“纸衣禅师”,平日里就不着布丝,而是喜欢穿上纸衣,悠然自在地游走。还有一位“纸衣和尚”,也是不衣丝棉,常服纸衣。


  时及宋代,除了普通百姓和修道僧侣,文人也加入了“穿纸衣”的行列。陆游曾作诗云:“扫园收槲叶,掊地甃塼炉。幸有藜烹粥,何惭纸作襦。”在一个萧瑟的寒夜,诗人独扫枯叶,挖土做炉,刨一点藜草充饥,裁一件纸衣保暖。


  宋代之后,纸衣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那洁白轻软的纸衣,曾在无数寒夜为窘迫的人们,抵挡过风霜雨露,增添一丝温暖。


  雨天绝配·蓑衣


  古代冬天有多冷?大概可以用唐代诗人岑参的一句诗句形容:“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在那个没有暖气的年代,北风席卷大地,冰冻万里,如若再遭遇雨雪侵袭,出行举步维艰。


  然而,只需要一件“蓑衣”,便能实现柳宗元所说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究竟是何等御寒神器?


  早在诗经中,就有了蓑衣的影子。《诗·小雅·无羊》中写道:“尔牧来思,何蓑何笠。”(你的牧人来了,戴着蓑衣和斗笠。)它最早由蓑草编织而成,这类植物表面光滑,有较好的防水性。后来蓑草被棕麻代替,在防水的同时,能够挡风遮雨,保暖功效更为显著。


  古代蓑衣一般分上衣与下摆两个部分:上衣颇像古代妇女穿的坎肩,圆领口,对开襟,两翼略向上翘;下摆较为蓬松,上窄下宽,整体形状犹如蝴蝶。江上独钓的老翁,因穿着这件保暖的蓑衣,而抵御了呼啸而过的狂风,自如地垂钓。


  古人们对蓑衣的喜爱,可谓溢于言表。


  唐代李欣《渔父歌》云:“白头何老人,蓑笠蔽其身,避世常不仕,钓鱼清江滨。”宋朝《尔雅翼》道:“袯襫以莎草为之,今人作笠,亦多编笋皮及箬叶为之;其台为衣,编之若甲,毵毵而垂,故雨顺注而下。”


  渔民们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苏东坡陶醉于江南烟雨,只愿“一蓑烟雨任平生”。就连《红楼梦》中的宝玉小可爱,都要“上戴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才肯出门……


  在宋代油纸伞出现以前,人们冬季雨天出行最依赖的便是蓑衣。想象一下:在一个天寒地冻的日子里,系上一件厚实的蓑衣,再搭配上一顶斗笠,冒着绵绵的雨,泛舟湖上……那不正是“既有温度,又有风度”的最佳诠释吗?


  逢考必备·麻衣


  比起贵族最爱的绫罗绸缎,古代普通百姓们更常穿的是“粗布麻衣”。所谓“麻衣”,便是由苎麻纤维编制而成的布衣,其没有华丽的彩饰,且衣料厚重,收腰束腹。在冬季穿起来,密不透风。


  不过,还有一类人尤爱麻衣,那便是古代读书求官的士人。唐末牛希济在《荐士论》中描写了一个场景:“郡国所送,群众千万,孟冬之月,集于京师,麻衣如雪,纷然满于九衢。”每年冬季开科之时,举子们便齐聚京城,一时“麻衣如雪”。


  这里的麻衣如雪,便是指那些穿着麻衣的考生。他们多出身贫寒门第,在寒冷萧瑟的冬天,起早贪黑,往衣袍外面罩上一件麻衣,便马不停蹄地赴京赶考。在唐朝,麻衣被视作应试举子的标志,从他们被州府举荐的那一刻起,便与麻衣“形影不离”。


  有一位名叫宋济的进士,天天穿着麻衣,却屡次落第。别人就讥讽他:“白袍何纷纷?”宋济斗志昂扬地回应道:“为朱袍紫袍纷纷耳!”(我穿着麻衣,苦读诗书,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穿上有品阶、有颜色的官服。)


  麻衣色偏黄白,在唐朝服色品阶中属最低,人们称这些举子为“白衣公卿”“一品白衫”,一旦他们高中,便能立即脱去麻衣,穿上高级的官服。如若他们屡考不中,人们便会蔑称他们是“老麻衣”,名妓王苏苏曾嘲笑李标为“羸童瘦马老麻衣”。


  在古代,麻衣不仅是寻常冬衣,更是万千考生们内心希望的一种寄托。那些及第进士穿过的麻衣,被其他落第者或待考者视为吉祥物。说不定,在无数个寒夜,他们曾对着一件麻衣庄重地跪拜祈祷:求求,快让我通过考试吧……


  贵族格调·斗篷


  冬至雪落,大观园内的众姐妹们也“争奇斗艳”起来。


  “只见宝琴来了,披着一领斗篷,金翠辉煌”“探春围着大红猩猩毡斗篷,戴着观音兜”,又“远远见贾母围了大斗篷,戴着灰鼠暖兜,坐着小竹轿……拥轿而来”,宝玉也不甘示弱,“见外面下雪,便要人去取斗篷”,一条大红猩毡披在身上,衬着雪景,美不可言。


  在清朝,斗篷是富贵人家的御寒首选。其实早在晋朝,就有了斗篷的雏形——“鹤氅”。它是由鹤羽制成的较为宽松的对襟外衣,腰处有一根束带。明朝,斗篷又称“月衣”,《长物志》中将其描述为“铺地如月,披之则如鹤氅”。


  到了清代,斗篷大规模流行起来。它穿戴后的廓形像一个倒扣古钟,所以又称其为“一口钟,一裹圆”。无论男女老少,在冬天出门皆喜披着斗篷。这些斗篷的形制各异,有的镶金绣花,有的内衬皮毛,颜色不胜枚举。


  如《红楼幻梦》中提及的,“翠兰泥斗篷”“着绿泥斗篷”“玫瑰紫哈喇斗篷”,清人邹韬《海上尘天影》中着墨描写的“鹅黄绉纱粉红边小狐皮斗篷”“秋香色地、桂杏连玄湖当大斗篷”,以及《花月痕》中的“采秋披件大红哆罗呢的斗篷”。斗篷的材质,从羽纱、哆罗呢到珍贵的动物皮草,无奇不有。


  天寒地冻的日子里,披上斗篷,搭配上一顶风帽,打一把青绸油伞,缓步走在白雪覆盖的小道上,便是冬日里一道最靓丽的风景。不过,也得有钱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4 18:49: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11-24 19:57 编辑

寒潮天气,古人如何保暖?


    11月21日,中央气象台寒潮、暴雪、海上大风三警齐发。受新一轮寒潮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正在经历大风降温天气。现代人有许多保暖的方式,虽然我们因时代的发展而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便利,但还会在冬天瑟瑟发抖。那在经济和居住条件远不如今天的古代,古人们又是如何在寒风呼啸的冬天取暖的呢?

  许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大诗人白居易写下诗句“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感叹被褥冰凉、大雪压断了竹子,可见天气之冷。严寒的冬季,暖和的房子无疑是最好的保暖方式。

  古时,壁炉、火墙等都是不错的保温方式。人们把房屋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墙下挖有火道,火道尽头有气孔能排出烟气,添火的炭口在房屋廊檐下,炭火烧起来后,热量可以顺着夹墙传递到整个房屋,这种夹墙就叫“火墙”。

寒潮来袭,古人如何御寒?

  越是往北,冬季一般越是寒冷漫长,“火炕”成了抵抗严寒的好方法。炕都有灶口和烟口,分别用于烧火供暖和排烟。在中国北方,炕的灶口多半与灶台相连,烧柴做饭时顺便取暖。

  宫廷的取暖设施更讲究。例如西汉时宫廷中有一座温室殿,殿内设有各种保暖设施。《西京杂记》记载:“温室殿以花椒和泥涂壁,壁面披挂锦绣,以香桂为主,设火齐云母屏风……”

  那时,皇后居住的宫殿叫“椒房殿”,是用花椒和泥的混合物作为刷涂墙壁的材料,不仅可以取其温度,而且还有似有若无的香气。

寒潮来袭,古人如何御寒?

   如果实在没条件,古人就尽可能利用温暖的阳光,盖房时会选择“坐北朝南”的方位,让暖和的阳光照进屋内;然后,再在屋顶铺上竹质顶棚或其他材质的“楼板”,既防尘又御寒。

   冬天人体对热量的需求很高,古人会尽可能选择吃一些性暖的食物。比如生姜、羊肉和狗肉等。

   古人认为饮酒可以让身体暖和起来。白居易在《问刘十九》中提到过,“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文人雅士们在严寒的冬季围坐在火炉边,煮上一壶热茶或酒,夜晚和友人对饮,也很惬意。

  火锅自然是冬季饮食的一大标配。有一种说法称,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

寒潮来袭,古人如何御寒?

  到宋代,火锅的吃法比较常见,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类似于吃火锅的介绍。

  在冬季衣着上,现代人有棉袄、羽绒服,但古人没那么好的待遇。据说,冬天家境贫寒的人家只能将诸如柳絮、芦花等缝进衣物或被套中御寒。棉花大面积种植应用后,情况才好了一些。

  家境殷实的富贵人家,会选择用动物皮毛制作大氅、披风等,厚重挡风。手足等容易冻伤,古人便制作出各种款式的手套,有的是露出手指的短手套,有的能把手指全部包住,上面还绣着花纹,很是时尚。

寒潮来袭,古人如何御寒?

  头部的保暖措施更是花样百出。在唐代,有一种从西域过来的“蕃帽”比较流行:它又称“搭耳帽”,帽两边有护耳,冬天垂下来正好护住耳朵。元代,家境富裕的女子会用抹额保暖,还有“卧兔儿”、“昭君套”,功能差不多。

   屋里再暖和,但人们总还是要出门的。那时候骑马或者坐马车是比较快的交通方式,冬天出行,人们会戴上风帽遮挡风沙。据说,忽必烈就有不少皮暖帽、银鼠暖帽。

   此外,还有一种叫“暖耳”的东西,多用狐皮类制成,有点像现代人使用的耳套。

   在注意衣着保暖的同时,人们手边也会有各种堪称“御寒神器”的小物件,比如“汤婆子”、手炉、足炉等等。此外,有条件的人家多使用人工烧成的木炭取暖,贵族之家更讲究一些。

寒潮来袭,古人如何御寒?

  苏轼曾赠给一位老人“暖脚铜缶”,还写信告知使用方法:灌满热汤、塞好注水口,裹上布单,晚上睡觉十分暖和。从功效来看,很有点现今热水袋的意思。

   如果担心不够暖,那么可以考虑下火炉或熏笼。熏笼的形状大小不一:大的可达数百斤;小的可以提起来,讲究的人家,会在上面雕刻精美的花纹,相当有艺术感。

寒潮来袭,古人如何御寒?

   手炉更是堪称古代“暖宝宝”,能随身携带,又有“袖炉”、“捧炉”的雅称;有手炉,自然也有足炉,顾名思义,这是用来暖脚的。还有人利用“熏炉”来调节室温,顺带往里边放点香料,取暖之余满室生香,一举两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4 22:04: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11-24 22:07 编辑

古人遭遇寒潮,都是怎么保暖的?

      古代人们也很聪明,即便是天气严寒,也会想出各种办法来保暖。那么,古人在遭遇寒潮的时候,都有哪些有效的保暖措施呢?

寒潮来袭,古人如何御寒?

   首先最普遍使用的,就是烧火取暖。自从钻木取火之后,人们不仅可以借助火将食物烤熟,而且还发现了火更多的好处,可以照明,可以取暖。

   对于北方人民来说,寒冬将至,“炕”的使用率是最高的。汉书中就有相关记载,人们利用自己的智慧,在家中建造“土炕”、“火炕”,一般是“火炕”居多,上面可以当成床榻入睡,下面有孔可以放入木材生火,既可以做饭又可以御寒,非常实用。古代人娱乐活动又比较少,可以想象到冬天的场景:外面飘着鹅毛大雪,北风呼呼,屋子里烧着火,十分暖和,做着香气腾腾的食物,一家人围在一起有说有笑,简直惬意极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炕”在北方的使用率比较高,但在中原地区,并不是特别流行。比如今天也是这样,“炕”在东北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但是在华北这片地区却并不流行,很少有。历史上中原地区的人们遭遇寒潮,又没有“炕”,大多烧的是“炭火炉”,如果连“炭火炉”也没有的话,那冬天就比较难捱了,晚上睡觉也只能自己“暖被窝”。

  除了可以燃烧木材取暖之外,还有最常见的就是烧木炭。例如在以宋朝为背景的电视剧《知否》里,寒冬来临,以盛家为代表的大户人家中,最常见的就是烧炭火炉。明兰的小娘因为给的炭不足,怀孕期间夜里都冻得瑟瑟发抖。后来丫鬟去要炭火,给的也是不能在屋子里烧的木炭,一点着满屋子都是烟。但是对于大多数人们来说,没有很好的家底和经济条件,烧木炭已经是较好的选择了。

   其次,对于衣物,古人也想办法“加厚”来保暖。在宋朝之前,没有棉花,人们人们只能凭借丝麻取暖,但是丝麻的保暖效果又极差,有聪明的先民尝试将本土植物“木棉”缝进衣服中间进行保暖,虽然比棉花效果差很多,但也比丝麻好很多。还有一些擅长狩猎的人们,会将动物的皮毛剥离下来,缝制成衣物,保暖效果也是极好的。

  宋朝之后,棉花逐渐引进,人们将棉花做进衣服里来,保暖效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这时候,棉花的种植也只限于福建、新疆和西南等地区,并没有在中国大规模种植,直到黄道婆棉纺织技术的出现和推广,才让棉花种植得到了大规模普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