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脉」五华狮雄山遗址获评“梅州文十景”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1-10-22 12: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10-22 12:31 编辑

「客家文脉」五华狮雄山遗址获评“梅州文十景”

「客家文脉」五华狮雄山遗址获评“梅州文十景”

      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华城镇塔岗村的狮雄山遗址,是秦汉南越国时期的一处大型建筑遗址。2011年8月被广东省文化厅公布为首批广东省大遗址保护单位,2019年10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月12日,梅州市公布“梅州十景”系列评选结果,其中五华县狮雄山遗址获评“梅州文十景”,狮雄山的远古神秘和独特的秦汉遗风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南越国”“赵佗”“长乐台”“考古”……一连串的关键词让人思绪万千。近日,羊城晚报记者到五华华城镇走访,探寻狮雄山的神秘所在。

      五华山下的越王台

     从梅州五华县城水寨镇出发,驾车行驶约20多公里,就可到达千年古镇——华城。

     华城镇,北宋天禧二年(1018年)称长乐镇。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因县治长乐镇设立了长乐县。民国三年(1914年),为了不与福建、湖北两省的长乐县名雷同,又因长乐镇内有五华山,于是改县名为五华,并将长乐镇改为华城镇。

      “五华山下越王台,故址犹存卓氏宅。传闻基石大专车,乃令毁弃无遗迹。”清朝举人温训在《越王台怀古》中写下无尽的追思,作为《长乐县志》的编纂人,他认为“越王台”就是南越王赵佗在长乐镇建立的“长乐台”。

      史料记载,赵佗统治南越国时在岭南地区筑了4个行宫(台),分别是广州朝汉台、广州越秀山越王台、新兴白鹿台、五华长乐台。明末清初学人屈大均《广东新语》中记载:“(四台)在长乐县五华山下者,曰长乐,佗受汉封时所筑。”

      狮雄山位于华城镇东南方向的塔岗村,远看像一头雄狮,因而得名“狮雄”。“五华山”是否就是“狮雄山”目前无法定论,但1982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在狮雄山采集到一批蝇纹瓦片和戳印方格纹陶片,经广东省博物馆专家复查,认定该遗址为汉代建筑遗址。随后,从1984—1990年历经四次调查、勘探、考古、发掘,根据出土文物论证,该遗址为西汉前期南越国王赵佗所筑(高台建筑—长乐台)。2010年11月在原保护范围以外横竖一公里大范围展开了第五次调查、勘探、考古、发掘,进一步发现了大量东周、秦、汉、唐、宋等时期的文化和社会生活用品遗存。同时,还发现有建筑基址、排水沟、陶窑、水井、灰坑、灰沟等大量遗迹。

     据了解,目前狮雄山遗址总面积约22万平方米,秦汉时期遗迹主要分布于狮雄山南面山冈的四级台地上,高台被环绕壕沟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域。文物挖掘后,考古专家对狮雄山遗址进行了技术填埋保护。

「客家文脉」五华狮雄山遗址获评“梅州文十景”

       狮雄山遗址的秦汉古韵

       在五华县博物馆,陈列着从狮雄山遗址出土的陶片、板瓦、筒瓦、瓦当、陶器、石器、铁器、碳化植物种子等文物,这些出土的文物,南北文化交相辉映、相互融合的证明,成为研究粤东北的秦汉文化的“瑰宝”。

     “共出土的文物有2000多件,其中价值较高及比较完整的有300多件(套)。”据五华县博物馆馆长张汉彬介绍,这些文物中最具价值的是68枚钤印封泥。封泥又称“泥封”,主要用以封缄文书和封存货物,是古代封缄用泥的遗存。狮雄山出土的部分封泥上印有“定楬之印”“定楬丞印”“蕃”等文字。

      文献记载,秦汉时期粤东有揭岭(揭阳岭),揭岭以南有揭阳,而“揭”通“楬”。有专家认为,“定楬”当为“平定揭岭”的意思,“定楬丞印”或是“定楬”这个地方官员的印章钤印;而“蕃”字说明狮雄山秦汉城址与秦时南海郡郡治“蕃禺”有联系往来。

「客家文脉」五华狮雄山遗址获评“梅州文十景”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专家尚杰在《五华狮雄山》一书中认为:“文字材料的发现,确定其(狮雄山遗址)为秦和南越国时期所设‘定楬道’之治所,纠正了过去将狮雄山秦汉城址整体作为赵佗所筑‘长乐台’的认识;同时,也为探索岭南地区南越国建立之前的历史提供了新的线索。”

      张汉彬告诉记者,狮雄山遗址的五次挖掘引来考古界的高度关注,很多考古专家和研究秦汉文化的学者慕名前来参观指导,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更重要的是目前挖掘的几个坑址只是整个狮雄山遗址的“冰山一角”,狮雄山或许藏有更多更大的文化宝藏。

      历史的迷雾还有待狮雄山遗址的进一步挖掘才能解开。无论如何,狮雄山遗址及其出土的文物成为了研究南越国历史的重要史料,对揭示秦汉王朝与南越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关系,以及岭南地区多元文化的碰撞融合均有重要价值。

「客家文脉」五华狮雄山遗址获评“梅州文十景”

      狮雄山遗址的保护利用

      人们通常把占地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范围较大、有居民生活、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不可移动的地下文物遗迹称为“大遗址”。1995年全国文物工作会议文件及1997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正式提出大型文化遗址的概念、工作内容和方向。2011年,狮雄山建筑遗址被列为广东省首批大遗址保护项目。2016年,梅州市人民政府以一号文件,公布了《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狮雄山建筑遗址保护规划(2013—2030)》。

      考古发掘应该重视遗迹的保护和展示,将之建成遗址博物馆或遗址公园。据了解,梅州市五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狮雄山秦汉遗址的保护开发工作,专门设立了狮雄山秦汉遗址管理处,邀请设计团队编制了“狮雄山秦汉遗址公园”建设规划,初定规划为遗址公园区、产业协调区、度假及配套服务区、村庄发展区和居住及配套服务区共5个区。

     “世界客都的文化旅游可以借力狮雄山遗址文脉。一个好的文化遗产景观,相当于一场精彩的文化艺术表演。”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研究员周云水认为,狮雄山遗址考古发现或将重新书写梅州市客家地方文明史,规划建设遗址公园,可以更好地传承文脉、弘扬文化,增强凝聚力,也能够吸引四面八方的参观者、旅游者。用狮雄山遗址为核心的客家文化遗产讲好故事,需要立足在文化遗产内涵丰富、具较强说服力的特点上,讲好梅州故事、客家故事和中国故事。

「客家文脉」五华狮雄山遗址获评“梅州文十景”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2 12: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10-22 12:32 编辑

     文脉观察

     客家文化与“狮雄山遗址”一脉相承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 周云水

      狮雄山遗址的第五次调查勘探、考古发掘,发现大量东周、秦、汉、唐、宋等时期的文化和社会生活用品遗存,还发现宫殿式的回廊建筑基址以及其他房屋基址、灰坑、壕沟、井和窑等,并出土大批建筑构件、日用器皿、兵器、封泥、植物遗存等。考古专家认定狮雄山遗址保存良好,出土遗物丰富,遗址地层及年代真实,完整性好。

      2012年3月,中国南方(十省)区域考古高峰论坛暨五华狮雄山秦汉遗址研讨会在狮雄山召开。与会专家认为,狮雄山建筑遗址不仅是南越国时期赵佗所筑的“长乐台”,而且是秦、汉早期平定岭南东部时,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战略要塞建筑遗址,其价值不逊于“南海1号”。从考古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等多学科角度来看,如今广泛分布全球又聚居于闽粤赣边区的客家族群之历史文化与“狮雄山遗址”一脉相承。

      狮雄山遗址与客家迁徙历史一脉相承

      狮雄山秦汉考古遗存的发现和清理,区分出了战国末期(秦代)和西汉早期(南越国时期)的遗迹和遗物,为岭南秦汉时期的考古研究树立了新的年代标尺。古籍记载南越王赵佗建有四台(行宫),狮雄山建筑遗址的宫殿式回廊建筑是考古发掘中唯一可以证实的南越国赵佗行宫重要遗迹,即长乐台,对研究赵佗及南越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出土遗物在相关科学或领域中也极为重要,具有重大的文物、科学和历史价值。南越王赵佗在五华山下筑“长乐台”已为历史文献所肯定,而五华县华城镇的文物则提供了实物证据。1992年6月12日,五华县华城镇华新街103号店铺墙基内还发现清时期的“南越王台故址”石碑。

      狮雄山遗址与客家建筑文化一脉相承

      狮雄山遗址是一座由壕沟和建筑遗迹共同构建的城址,是岭南城址的新类型,它的发现为岭南的秦汉城址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狮雄山位于五华山下的谷地之中,狮雄山遗址发现的南越国宫殿式建筑基址,在城址的布局结构上,呈现出一种既模仿中原城市营造制度又因地制宜的建筑思想体系。

      狮雄山遗址古县城区域规划清晰:被3条壕沟分成4个区域,有衙署区、作坊区、粮食储藏区,城址的东面是墓葬区。大型建筑基址被分布于四周的墙基、高台、角楼围绕,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城堡式建筑群。汉以后岭南历代房屋建筑流行设置角楼或望楼,与狮雄山汉代主体建筑有一定渊源关系。现今聚居于闽粤赣的客家族群,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粗略分类就有闽西的土楼、赣南的围屋和粤东的围龙屋,若仔细区分则有几十种不同的形制,但从建筑核心特质来看,现今客家民居文化的精髓显然与狮雄山遗址城堡式建筑群一脉相承。

      狮雄山遗址与客家饮食文化一脉相承

      狮雄山遗址出土遗物有大量的植物遗存共有23种之多,包括有粳稻、籼稻、黍、粟、小麦、大豆、小豆、藜属、李、蓼属、梅、杨梅、葡萄属、山胡椒属、山桃、蛇葡萄属、柿属、桃、乌榄、吴茱萸属、盐肤木(五倍子树)、野葵、樟属等,其中粟的数量最多,其次是粳稻,再次是小麦,说明食用的粮食以粟为主,粳稻为辅,小麦也有一些。说明守卫这个地方的人员结构是以北方人为主体,岭南土著居民占少数。客家饮食文化基于中国传统的农耕稻作,充分利用山野之根、河塘之鲜和各类粗粮杂食,与狮雄山遗址出土遗存一脉相承。

     (周云水,博士,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客家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梅州市古民居研究会执行会长,梅州市餐饮行业协会监事长,龙川县赵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2 12: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脉链接

      赵佗:“南下干部第一人”

      赵佗,恒山郡真定县(今河北正定县)人,原为秦朝将领,曾与任嚣一起率领50万大军平定岭南,后来被秦始皇任命为龙川令。秦末大乱时,赵佗割据岭南,约在公元前203年建立南越国,自立为王。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派遣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劝赵佗接受汉王朝的封王归化。在陆贾劝说下,赵佗接受了汉高祖赐给的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使南越国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属国,并向朝廷称臣奉贡。公元前137年,赵佗病逝,享年逾百岁。

      在执政期间,赵佗实行“与越杂居”“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汉越民族的融合,并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带到了南越之地,使南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岭南也开始有了文字,发展冶铁业,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一般认为,赵佗是引导岭南百越部落从原始氏族社会迅速走向文明时代的文化先驱,被毛泽东称为“南下干部第一人”。

      建于明朝的狮雄山塔

        狮雄山上有一座古塔,塔底用石砖砌筑,塔身用青砖砌筑,外观为八角九层楼阁式。塔门额嵌着一块“万代瞻仰”的题额,由建塔时的长乐县令詹子忠所撰;塔里各层开有拱形或火焰形窗,出檐构件工艺精细,风格独特;登塔可尽收狮雄山风光,远眺可看见五华河及大片田野。

      据了解,狮雄山塔由明万历年间的守道蔡国炳、署县事通判蒋杞和县令詹子忠倡建,历经五年建成,从塔底到塔尖的高度是35.5米,塔的八角形周长为35.5米。狮雄山塔建成后,山、塔、河、田形成一幅美丽画卷,特别是春季景色更加宜人,就有了古长乐八景之一“塔冈春涨”。

      总策划 /汪一洋 刘海陵 林海利

     编委会主任 /曾颖如 孙爱群 孙璇 胡泉

      主办单位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羊城晚报社

      本期统筹 /马汉青 姚志德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斯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