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先烈故居(三)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1-5-28 20: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5-28 20:41 编辑

梅江先烈故居(三)

中共梅江区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梅江先烈故居(三)

梅江先烈故居(三)
梁铮卿烈士故居
梁铮卿烈士故居位于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龙上村。

      梁铮卿,1918年6月生于广东梅县白土乡(今梅江区三角镇龙上村),父母做厨为生,幼年在白土堡桂林小学读书,1933年至1936年在梅州中学读初中、高中。目睹社会黑暗,民族危亡,怀赤子之心,积极参加抗日救亡爱国学生运动,1937年底,由梁集祥、廖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9月转学到东山中学就读时,任中共东山中学党总支第一支部书记,培养教育进步青年,扩大党的队伍。1940年,由于身份暴露,党组织安排其离开梅县。1941年10月考入广西大学农学院,1945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47年9月,党组织安排到台湾从事地下工作。1949年初,中共台中地区工委成立,梁铮卿任中共台湾地区台中市直属支部书记,以台北淡水血清制造所总务课长等职的公开身份,刺探情报和策反国民党军官。1950年初,中共台湾地区工委遭到严重破坏,梁铮卿等同志被捕,作为政治犯关押在台北监狱。1951年1月24日,被国民党秘密杀害于台北市郊的乱葬岗刑场,时年32岁,1997年4月7日被中央人民政府追授为革命烈士。

      梁铮卿故居属传统客家民居,一厅二廊二层结构,占地面积400平方米,保存现状一般。

梅江先烈故居(三)

梅江先烈故居(三)
      廖柏鸿烈士故居
     廖柏鸿烈士故居位于梅州市梅江区金山街道东厢村十九队月塘面廖屋。

     廖柏鸿,原名廖远度,又名廖镇度、廖镇,1892年出生于毛里求斯,幼年回国读书,1913年进广东优级师范学校,受担任校长的同乡族人清末民初著名教育家和诗人廖道传的培养和点拨,成绩优异,1917年随廖道传往汕头和广西从事政务活动,1919年,北京爆发五四运动,并且很快波及全国各地。广东、广西也相应掀起学运高潮,此时,廖柏鸿按捺不住,毅然辞去工作,回到广州母校,联络当年的老师和同学参与了这场斗争。1921年,农运先驱彭湃在家乡海丰县任劝学所(教育局)所长,聘廖柏鸿担任海丰师范学校校长,1922年,廖柏鸿积极支持彭湃策动成立农会组织,建立海丰县级总农会,形成了以海丰为中心的粤东农运高潮。1924年,廖柏鸿经彭湃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2月,国民革命军准备第二次东征,周恩来派廖柏鸿等人先行进入潮汕地区策应东征,11月,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进占汕头,周恩来委派廖柏鸿到市党部工作,任秘书长,廖柏鸿以灰色面目出现,秘密开展我党的工农运动。1927年,国民党右派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中共汕头地委未能充分认清形势,仍然派廖柏鸿、李春涛、梁德明等我党代表前往国民党警备司令部议事,他们到司令部后当即被捕,廖柏鸿在敌人严刑拷打面前,大义凛然,坚强不屈。4月27日深夜,国民党反动派竟把他装进麻袋,用刺刀刺死后,抛进汕头石炮台的大海里。廖柏鸿牺牲时,年仅36岁。

      廖柏鸿故居建于1904年,1997年重修,传统客家民居,共两座,一座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另一座占地1200平方米,现状保存好。

梅江先烈故居(三)

梅江先烈故居(三)
     唐润元烈士故居
    唐润元烈士故居位于梅州市梅江区城北镇扎上行政村启愚村。

     唐润元,1906年4月出生,梅州市梅江区城北镇扎上行政村启愚村人,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梅县县委委员。父亲唐容树是一个纯朴厚道的农民,以制皮革维持家庭生活,母亲谢氏早逝,继母张氏,性情驯良,在家从事农业生产,全力协助丈夫维持家庭生活,家中共有8人,生活较为困难。唐润元烈士小时候性格温驯,聪明能干,且写得一手较好的毛笔字,自学艺中学毕业后,唐润元随即参加了革命。

     由于唐润元家地处山区,又离梅城不远,因此,梅县县委把这个据点作为临时办事处。革命人士杨广存、林森端等经常到他家研究工作,从事革命活动,他们以制皮革为掩护,白天跟家人一起制皮革,晚上,或在油灯下油印革命传单和资料,或披星戴月走偏僻山路,把传单和资料送到梅城各个据点。1928年4月28日傍晚,由于被人告密,反动派前来搜捕,杨广存、林森端、唐润元被捕,史称“扎田事件”。1928年5月5日,唐润元英勇就义,年仅22岁。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唐润元烈士,城北人民曾把扎上村仅有的一间小学启愚小学改名为“唐润元小学”。

     唐润元烈士故居是黄、唐两姓共用宗祠,始建于清初,建筑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一堂两横一围龙,门口有禾坪、池塘,为砖、木、瓦材料建筑,现仍作宗祠使用。2019年,政府进行修缮,保存现状较好。

      唐润元烈士故居于2019年6月修缮后举行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挂牌仪式,成为城北镇党校教学点和实践基地。

梅江先烈故居(三)
      熊兰英烈士故居
      熊兰英烈士故居位于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泮坑村山下。

      熊兰英(又名熊芬),1923年8月生于印尼华侨家庭,幼年随父母返回家乡三角泮坑时,因生活艰难,3岁时就被迫以50元的身价卖至芹黄乡当童养媳,婆家不善待,幼小的兰英受尽饥饿和毒打,10岁时亲生父母相继病逝,12岁兰英不愿忍受婆婆虐待,逃回娘家与两个同父异母的小弟弟3人相依为命。不久,叔姆梁春娇收养兰英为女,养母家境也贫困,只供兰英念了3年书就辍学了。20世纪30年代,三角泮坑中共地下党活动活跃,1939年5月,兰英在泮香学校读夜校时思想进步,追求真理,在泮香学校以教书为名的共产党员陈德惠便把她作为重点培养对象,16岁便成为泮坑村党支部最年轻的女共产党员。加入党组织后,兰英积极协助党组织办夜校,并在同志们的帮助下,成为低年级教师,以教师的身份作掩护,配合党组织在泮坑、白宫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因此,兰英的家成为中共地下党员们的秘密联络点。1944年春,兰英与共产党人张英同志结成革命伴侣。不久,因“南委”事件,党组织暂停活动,兰英夫妇便投奔在增城、龙川、博罗一带开展抗日斗争的东纵独立第三大队,成为东纵独立第三大队的文化教员兼交通员,主要是负责大队和东纵司令部及兄弟部队之间的联络,护送同志等任务,要经常穿越敌人的封锁线。1945年,兰英担任广州郊区龙溪乡交通站长,终日活跃在抗日交通线上。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9月9日的一天,交通站因叛徒出卖遭国民党军包围,兰英为了掩护战友们的转移,主动暴露自己的位置与敌周旋,但终因寡不敌众,兰英和3名交通员及5名常备队员不幸被捕。敌人对兰英施以各种酷刑,兰英宁死不屈,敌人毫无办法,只得将兰英等4名同志杀害于东莞桥头镇东江河畔,并把他们的尸体抛至东江河。兰英牺牲时年仅22岁 。

      熊兰英烈士故居为上下堂结构,占地面积400平方米,主体大部分已倒塌,现状较差。

     来源:梅州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