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蓄“绿动力” 乘势开新局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240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1-1-27 13:2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积蓄“绿动力” 乘势开新局
梅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焕发新工作活力


     2021年的第四周,一个重要的会议,让人看到了梅州沉甸甸的责任以及发展机遇。

    1月21日,中共梅州市委七届十次全会召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梅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建设生态功能区先行地。一条苏区梅州特色的发展之路日渐清晰、高质量发展势能不断积聚。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新的一年梅州将如何奋进?

    梅州将继续保持“十三五”时期的良好发展趋势,全面把握“十四五”时期的重大机遇,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123456”思路举措,扭住“六争六补”工作总抓手,统筹推进“5311”绿色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五星争辉”区域发展格局,建设“三宜”城市,推动梅州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样本,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汪思婷

    策划:汤凯锋 辜昀玥

    统筹:唐林珍

    顺势而为

    绿色发展更坚定

    作为广东生态发展区和重要水源保护地,生态是梅州最大的优势。此次全会报告中,12次提及“绿色”、33次提及“生态”,梅州始终坚持厚植生态优势,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近几年来,梅州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力求在绿水青山中实现发展步步高。

    “贯彻新发展理念,让梅州有了坚定的政治立场,那就是‘发展以人民幸福为标尺’;有了鲜明的价值导向,那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清晰的发展方式,那就是‘点上高效开发、面上全面保护’;有了明确的发展道路,那就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梅州市委书记陈敏在会上表示。

    顺势而为,今时今日,梅州绿色发展的决心尤为强烈、目标更为清晰。

    优良的生态环境为梅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梅州人民从不忘保护生态。今年的重点工作,梅州仍坚持不懈做好“绿色行动”,狠抓生态文明,深入建设美丽梅州。

    全会报告指出,梅州要继续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和清洁生产,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大规模“绿满梅州”行动,重点抓好纯松林、残次林的林分改造,大力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

    生态优势自然能引来了优质项目。

    从无到有,历经400多个日夜精心打造的中国·梅州“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下称“客都人家”)于去年12月25日开门迎客,这是梅州构建“5311”绿色产业体系的有力举措,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具体行动。

    山还是那座山,思维方式转变就成了金山银山。

    今年,梅州将以客都人家为龙头,对梅州多个著名景区进行提升,串珠成链、以点带面,谋划建设新景区,强化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的集聚效益,加快全域旅游大发展,打造文旅产业集群。

    文旅产业集群是梅州今年打造的若干个市域产业集群之一。梅州狠抓产业建设,不断壮大实体经济,着力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中国电声之都”、汽车零部件主导产业、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寿乡富硒食品产业集群、大健康产业集群等。

    在梅州,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逐渐清晰,不断推动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各路投资者纷至沓来,竞相在梅州投资兴业。

    然而,项目落户、产业发展,也对梅州营商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挑战。梅州深谙这一道理。

    “梅州服务,天天进步。”从来不是一句口号,梅州狠抓深化改革,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提高工程项目的审批效率。今年继续扎实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打造政务数据拳头品牌,提供全天候在线政务服务。

    乘势而上

    创新动力更强劲

    走进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工业园内的广东辉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展厅,各式热水壶、电烤箱、电饭煲琳琅满目。

    “去年疫情以来,我们的订单不减反增,实现了翻倍增长。”说起去年的业绩,辉骏集团副总经理周慧丰一脸兴奋。他说,公司引进了高温喷涂线,把高温工艺应用到实际产品中,通过追加投资引进先进生产线,提高产品工艺水平,企业的订单逆势增长。

    订单逆势增长背后,是企业在疫情冲击下加快探索突围新路径,即走科技创新之路。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梅州认为,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下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梅州正努力打好这场科技创新发展突围战,加快梅州苏区振兴发展。

    全会明确指出,梅州要狠抓创新驱动,力促发展“换道超车”,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优化创新资源,力促动能转换、经济转型。

    方向已明,如何奋进?

    今年,梅州将在三大方面狠抓创新驱动,即做大主体规模,继续加大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做实研发平台,丰富“三院一基地”建设内涵,推动广梅园列入国家级高新区认定考察名单,新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研发平台;做强人才支撑,大力引进和培育博士及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实用型技能人才。

    强落实,快行动。时隔全会一天,梅州立即发布了《梅州市2021年引进博(硕)士等急需紧缺人才公告》,计划今年引进博(硕)士1341人,还同步重磅推出“黄金八条”,即《梅州市加快引进博士人才八项措施(试行)》,博士人才最高补贴75万元。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引进人才,也是梅州实施“三进一出”工程的一大重点。

    全会还指出,梅州要狠抓“三进一出”,服务融入“双区”“双城”,将以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和10个省级产业园为载体,加快引进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的龙头项目。

    当人进来了、新产业进来了、龙头企业进来了,梅州高质量发展的势能就能不断积聚。梅州正在全面探索“企业总部在湾区、生产基地在梅州”“研发孵化在湾区、成果转化在梅州”“生产在梅州、消费在湾区”的产业产品共建模式。

    农业是梅州的传统优势产业,依托良好生态环境,梅州还将大力建设15个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对应建设“区”与“核”两地配送中心,引进顺丰等大型物流企业,谋划建设冷链物流项目,共建现代流通体系,推动“五子登科”走进湾区大市场。

    聚势而强

    人民群众更幸福

    宽敞大气的城市道路、干净整洁的城区环境、错落有致的景观设施、花树掩映的城区绿化……越来越多的市民发现,梅州不仅“颜值”越来越高,而且“气质”越来越好,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强了。

    近年来,梅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推进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促进城市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让人民群众拥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展望未来,梅州仍将致力保障和改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平安等四个重点民生,办好年度十件民生实事,深入实施三项工程,全力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市、区),全面健全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之乡,能够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发展区建设成果。

    对于一座山区城市而言,建设“三宜”城市的范围已不再局限于城区,梅州同步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坚持“城”和“乡”一个都不少。

    回顾“十三五”,梅州乡村振兴实现了良好开局,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乡村振兴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展望“十四五”,梅州将狠抓乡村振兴,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把推进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重心,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梅州是农业大市,全会强调要坚持科技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兴农,建设“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即人居环境整治、农房管控与风貌提升,以及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污水革命、自来水革命、农村互联网革命。

    此外,梅州进一步深化“千企帮千村”行动,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从驻村帮扶向驻镇帮镇扶村、从帮扶脱贫向帮扶全面振兴、从实现全面小康向迈向现代化转变,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好嵌入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城乡融合,聚势而强。下一步,梅州还将狠抓协调发展,深化建设“五星争辉”格局,做到“点上高效开发、面上全面保护”,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形成县域经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生动局面。

    全会指出,要发挥高新区管委会的牵头作用,协调梅县、兴宁、五华三地和嘉应新区,推动广梅园、综保区、无水港、兴宁水口工业园、五华河东工业园、梅县水车产业园等六园与畲江镇区的统筹建设,通过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城市化,打造功能配套、产业互补、交通互联、服务共享的“经济大星”,真正成为梅州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平远、蕉岭、大埔、丰顺“四颗星”则要立足资源禀赋,围绕打造1—2个主导产业,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在各自赛道上各展所长、赛龙夺锦。

    相关

    开新局 起好步

    抓紧抓牢项目建设

    “3、2、1,正式下闸蓄水!”今年1月13日,历经半个世纪艰苦推进、耗时五年建设的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正式下闸蓄水,标志着这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初步具备防洪功能,韩江下游城市防洪标准由50年提高至100年一遇,惠及沿线700多万人。

    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梅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激发起新的发展动能。

    去年以来,梅州狠抓“5311”绿色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夯实10个省级工业园,共引进招商项目135个,计划投资646.97亿元。圣戈班、景田矿泉水、万洋众创城等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动工,王老吉、采芝林等新项目建成投产。嘉元、超华、博敏、塔牌、BPW车轴等骨干企业增资扩产,其中BPW车轴整体税收由上年8800多万元增至1.77亿元。

    在梅州,大项目、好项目不断“攻城拔寨”。从能源、交通、体育到水利、电力,一个个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开足马力,加速前进。

    前不久,梅州市举行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首期)招商签约仪式,与广东省建工集团下属的广东建鑫投融资住房租赁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梅州市首个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这也是首个落地广东的国家储备林项目。

    该项目是梅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切实可行路径。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加快推进林地林木流转、投融资贷款、造林设计、工程施工等项目落地建设工作,通过市场化运作,做优做强生态产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生态产品,力争梅州市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走在全省前列,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

    梅龙高铁、梅州综保区、国际无水港、跨境电商综试区、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以及一批重点产业项目,正在加速跑出2021年的“梅州速度”……进入“十四五”开局之年,梅州发展的步伐更加清晰,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蹄疾步稳迎接新发展阶段。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