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时代 让互联网“+”上老年人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0-10-27 12: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0-10-27 12:41 编辑

扫码时代 让互联网“+”上老年人

作者:全媒体记者 黄细英

扫码时代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佛山58岁的娟姨与同伴相约前去澳门,在珠海过关时,由于没有提前网上申报而折回,澳门一日游变成了珠海一日游。

    网约车、扫码支付、网上挂号……互联网时代,出门带台手机就可享受指尖上的服务。然而,在大部分人享受互联网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等因素,却让老年群体难以搭上这趟“幸福列车”。原本便利的“互联网+”技术反而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10月23日,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透露,根据相关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当老龄化社会遭遇扫码时代, 如何让互联网“+”上老年人,让他们也能享受生活便利?又逢一年重阳节,本报记者对此展开走访调查。

    现状

    扫码买菜买票挂号乘车 让老人感觉诸多不便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老年人群体没有健康码无法乘坐公共交通的尴尬场景时有发生。4月开始,广州(含广佛线)地铁实施进站体温检测和推广应用“亮码”(即出示“粤康码”或“穗康码”)通行措施,每次进站前需主动“亮码”通行。“很多六七十岁的老人不会用手机申报,进站时才发现要‘粤康码’,只能出站换乘别的交通工具,或者取消出行。”在佛山祖庙地铁站附近做志愿者的刘惠梅常常看到有老年人无奈地盯着手机发呆,“如果他们用的是智能手机,我们一般会上前去帮助他申报,但有些老年人拿的是老人机,根本没法申报。”

    “如今很多公园要求游客出示健康码,因为不会用智能手机,我身边的一些老年人连公园的门都进不去。”娟姨多年前从佛山市兴华商场退休后就鲜有接触新事物,手机就是听听电话。但随着支付方式的改变,她渐渐发现现金支付方式让她落后于人,“我原本以为只有商场超市才开通微信支付,结果现在到市场买棵葱,我给大额现金对方没钱找,宁愿不卖了。”

    据她介绍,佛山的菜市场都基本普及使用电子支付方式,对于经营着小额生意的商户来说,电子支付大大方便了他们。后来,娟姨拉着她女儿,让她帮忙开通电子支付,绑定银行卡,买菜之路才顺畅起来。

    让娟姨感受最深的是医院挂号方式的改变。“我曾经试过一次到医院挂号,对方表示当天的号都没了。”目前大部分医院都通过网上挂号的模式进行预约,不懂操作的退休老人只能当天现场挂号。

    记者在医院和火车站等地走访发现,排队挂号、缴费和买火车票的大都是老年人。记者采访时,多位老年人表示,曾遭遇士多店买东西、手机缴费、打的士等付现金时,因为无法找零而被拒收。

    电子产品操作过于繁琐 让老人望而却步

    今年9月2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8.05亿,占网民整体的85.7%,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连续三年全球第一,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惠民作用,拓展了更多“+支付”的应用场景。然而,60岁及以上网民只占10.3%,近五成人不上网是因为不懂电脑或网络技术。

    记者调查发现,老年人在接触互联网和电子产品时,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操作流程过于繁琐。

    “实名认证后绑定银行卡就可以抢红包啦!”小雷轻松地对已退休十多年的母亲陈良英说。然而,语音聊天、视频通话、收藏照片……微信上的普通操作,对家里的老人来说可能就相当于“考试”。

    陈良英表示,虽然自己用的是智能手机,但不会使用手机支付功能。“每次看手机都得拿出老花眼镜来,像网络支付这样的程序对我来说就太复杂了,要注册、设置账户密码,平时都不敢用,就怕一不小心钱打到别人账户上。”陈良英说,“年纪大赶不上时髦了。操作流程能简单一点就好了。”

    如今,部分老年人都能拿着智能手机刷“抖音”、看微信朋友圈,但多数操作也止步于此,操作稍微复杂点,他们就不会了,比如使用银行ATM、医院自助机挂号和缴费、手机叫网约车等。

    记者走访中发现,目前,符合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适合老年人使用的电子产品并不多见。就智能手机而言,由于字体小、声音小,出厂自带太多应用等,不受老年人欢迎。老年人智能手机市场还属于培育期,市面上主要还是低端的老人机占主导地位,普通老人手机可以解决基本通话需求,但是远远不能满足时尚老人对健康、娱乐以及社交的需求。

    广州市民何伯告诉记者,如今他仍然随身携带老人手机。“我认为,适合老年人用的手机可以进行简单扫码支付,能安装常用的几个APP就行了,不需要过多的附加功能和配置,这样经济又实用。”

    改变

    老人有“慢”的权利 各地推出贴心服务

    在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步履蹒跚的老人有“慢”的权利。随着生活方式不断革新,很多人开始呼吁要多为老年人考虑一下,推广移动支付的同时现金支付仍保留;普及网上预约购买的同时,留下人工预售的窗口;推行线上购买车票的同时,留下部分车票到窗口售卖;要求出示“健康码”的同时,预留一个“无码”通行通道……为使用老人机、无微信、无手机、不会操作的老年群体,留下一道“幸福门”。

    前不久,江苏无锡一张“无健康码由此进入”指示牌的图片引发全网热议,收获了18万+的点赞。事实上,广东各地也有同款的暖心举动。“粤康码”不仅有线上防疫功能,也有着线下的贴心服务。为便利学生、60周岁以上老人等特殊群体,“粤省事”提供保存离线“粤康码”的功能,离线“粤康码”和普通“粤康码”具有同等效力。

    此外,在科技进步的同时,广东政务部门也不忘关照特殊群体,用温情填平“数字鸿沟”。如江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置政务服务“绿色通道”,面向80岁以上长者和残疾人、孕妇、军人等特殊人群提供取号、导询、代办等服务。对于没有智能手机的长者,该中心专设工作人员引导群众在特定区域通过填写纸质表格的方式申报健康情况。

    专家

    莫让数字鸿沟

    阻碍老年人享受便捷服务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在这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老年人等弱势群体,他们同样有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需求。”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万向东告诉记者,在发展智能化服务的同时,仍需多方面发力,设身处地为老人着想,给老人更多帮助,让老人享受到基本的服务和便利。

    万向东表示,要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和政策的导向作用,努力促进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公平利用,降低老年人等群体使用互联网服务的技术障碍。涉及到公共服务和社会公益的民生类信息化工程,应当保留一定比例的传统渠道,不能让数字鸿沟阻碍老年人群体享受服务。比如在医院、银行、电力、地铁等服务领域要保留一定数量的人工窗口,兼顾各方需求。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