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混淆是非 不能指鹿为马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0-5-23 20: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0-5-23 20:53 编辑

莫混淆是非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5-23 20: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0-5-23 20:58 编辑

莫混淆是非

      在现在,常常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背着良心说假话,却还是会有人相信,对于这种人我们都说他们是混肴是非,或者黑白不分。这才出现了现在有好多司法机关用法律,讲证据来判断一件事的是非曲直。而在古代,有一词叫指鹿为马。

     指鹿为马一词出自于秦朝。说起秦朝,大家都能想到秦始皇的暴政,想到了孟姜女哭长城,想到了一系列的对老百姓不好的事情。而今天讲到的这个词却是出自秦始皇的小儿子秦二世的时代。当时还有一个典故。据司马迁写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这是古代文言文,相信咱们很多初中生看到都有一些惧意吧,因为当时真的不明白为什么非得这样说话,还得翻译过来,学得很是辛苦啊,想当初,语文老师也是为此煞费苦心。

      翻译过来这是一个成语故事: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虽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却还是不满足,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同时能知道和他不是一个战线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各位大臣。”

莫混淆是非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这就是指鹿为马的典故了,你知道了吗?"混淆是非"和"指鹿为马"都有"违背事实;不分是非"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但"指鹿为马"完全是故意的;并有点咄咄逼人的意思;"混淆是非"可以是故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

     对于这个有人觉得令人生疑。秦二世不至于如此弱智,赵高如果用这种方法进行试探,也太不可思议了,故事结尾不了了之,觉得这根本就是一个传奇,还有人认为这是一个窥探人性的高手。是啊,每个人在这个故事中都是有自己的立场的,赵高是为了他自己的目的,而大臣们的两派也是因为性格决定了他们到底要说什么。这是一个简单的成语,也是一个复杂的历史故事。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立场,深入分析或许这个故事只是用来解读这个成语的,我们就把他想简单一点就好了,大家只要知道这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词,希望我们都不要做这种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