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梅县“革命摇篮”隆文镇培英学校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564 天

连续签到: 9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20-4-23 16: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ztaiyuan 于 2020-5-4 13:19 编辑

  老区梅县革命摇篮隆文镇培英学校
               (岩前小学)
  
  梅县区老区建设促进会 黄声洪 李耿新 王继伟  2020.4.23

    老区梅县“革命摇篮”隆文镇培英学校

    著称为革命摇篮的培英学校,位于隆文镇岩前管理区。1927年动工兴建,于1929年春落成并正式开学上课。学校原名为岩前李氏培英学校、后改为培英学校、培英公学、解放后改为岩前小学、隆文第一中心小学,1982年又恢复原校名培英学校。
    土地革命时期,隆文支部属中共松源区支部、后属松江区委领导。培英学校有其不可磨灭的光荣革命历史。学校创办之期正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当时的新民主主义思想在学校有所传播。
    抗日战争期间,中共隆文党总支设隆文惕训学校,属松源区委领导。地下党领导陈仲平、谢毕真、陈振厚、郭素秋等也常到培英学校开展革命等活动1935年培英学校在北京师生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的感召下,大力宣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重要意义,在本乡及邻乡掀起抗日救亡的热潮在地下党员的指导下,该校师生曾组织三个宜传队,分别到本村坑美、横庄向群众宣传抗日救亡的重要意义,发动群众捐钱捐物支援抗日救亡运动,如地下党陈质兴、朱惠文、钟印、林竹友;教师谢毕真、陈劲夫、郭烈光(郭建康)、萧圣兰、范伟青、叶绸英(女教师)、李天明、李一麟、李天堂、李柏如、李省夫等,组织师生排练文艺节目有《铁蹄下的歌女》、《放下你的鞭子》、《夜杯》《狂汉》、《松花江上》、《死守四行仓库》等宣传抗日的戏剧,在本村、邻村巡回演出,还利用隆文圩期到街头进行宣传。这些戏剧起到激发民众,推动抗日教国的积极作用。学校的地下党员还利用较长的暑假期间,动员回乡度假的进步教师李省夫、李文兴及进步大学生李清祥等协助举办暑期补习班,是以进步书籍《老百姓是怎样抗日的》为主,借此向学生灌输抗目救亡的爱国主义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为立志长大后参加革命打下思想基础。
    1938年间培英学校进步教师李天明(当时他还兼松口创办的先进报纸《明声报》的副主编)为了追求革命真理,然离校北上学习马列主义,投身于革命事业。不久,李一麟老师亦离校奔赴抗日前线,为民族存亡而捐躯。
    在解放战期间, 隆文党总支属杭武蕉梅县边委领导。地下党在培英学校秘密建立党支部,先后任支书的有陈质兴(1948年被国民党政府杀害)、杨杨(即杨澄新,解放后曾任梅县县委书记)、钟化雨(化名阿夏,解放后曾任蕉岭、紫金等县县委书记)等同志在培英学校隐蔽任教,开展活跃的地下党革命工作,他们以教书职业作掩护,自天上课 利用晚上或假日进行秘密的革命活动,他们把讲步书报如《论联合政府》,《将革命进行到底》、《曙光报》等赠给进步教师,利用讲课和讲故事等形式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还开办夜校,向参加夜校学习的农村青壮年宣传革命真理,从而激发师生及群众支持参加解放战争的积极性。其中在培英学校担任过校长的地下党有陈质兴、杨杨、钟化雨、林竹友、任教员的地下党员有陈学、钟英(钟印)、李仲先(李飞曼)等。由于培英学校有了地下党坚强领导和培养教育,所以有不少教职员工、学生、校友、群众投身于解放战争的革命队伍中去,而且大部分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其中有教师李化康、工友李志坚(富郎)、校友李谷(李锦恭,后曾任广东省交通厅厅长)、李河山(李锦秀)、李春江、学生李岳(李汉民)、李志光、李茂禅、李富招(女)、李小山(李兆样)、夜校学生廖文英、李富元等。革命摇篮培英学校大批的教师、学生和校友积极参加地下党领导的武工队和粤东独七大队,从而走上了光明的革命道路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