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戎烽火路 老骥故园情 ——记新中国成立后五华首任县...

[复制链接] 0
收藏
1
回复
292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4-8 13:45: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0-4-8 13:49 编辑

从戎烽火路 老骥故园情  
——记新中国成立后五华首任县委书记张日和

从戎烽火路
张日和晚年照
从戎烽火路
      一九七九年,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前右一)视察广东期间,接见海南区党委领导,与张日和(左一)亲切握手。
从戎烽火路
      1949年6月,五华解放后,粤赣湘边区党委副书记兼纵队副政委梁威林(前中)与五华县委军管会负责人张日和(前左)、魏麟基(前右)、李明宗(后左)、郭汉邦(后中)、邓其玉(后右)合影。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4-8 13:50: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0-4-8 13:53 编辑

从戎烽火路 老骥故园情  
——记新中国成立后五华首任县委书记张日和

●江连辉 吴丽婷

      “有用冇用不在于三石谷”

       张日和(1921-2019),五华县长布镇大田福兴村(石灰坝)人。其祖父张骏声,从肩担贩运到开设村中小店起家,经营累积二十多年,成为村中殷实之家;其父张珍九,字壁清,读过几年私塾,知书达礼,1920年,被选举为五华县参议会议员,好结交朋友,相知遍及城乡。张日和从小在父辈督导下,聪颖好学,尊老敬长,与同辈人无论贫富都称兄道弟。小学六年,成绩年年班中第一。1935年,他考进五华县立一中读初中。按当地家族“蒸尝”(公尝)的规定,可享受三石的奖学稻谷。其祖父坚持要张日和去把奖学稻谷要来,但他认为自己家里不缺粮,建议将奖学稻谷一律改为助学金,扶助有志上学而家境贫穷的学生上学。一生劳苦兴家的祖父见此孙子如此“败家”,叹道:“冇用!”张日和劝说:“有用冇用不在于三石谷,人冇用,再多谷也冇用!”张珍九也劝说:“爸!发财靠你,守财靠我!我不守财,你再多几百担谷又能怎样!”在张日和父子俩的劝说下,祖父只好作罢。此事对村中的父老触动很大,认为张日和眼界高,将来是办大事的人。
“革命之路走定了,毕业文凭还有什么用”

      张日和就读中学后,更加勤奋学习,博览群书,诗文辞赋、琴棋书画样样皆能,同时,广泛结交朋友,积极参加学生社团活动。从1938年开始,受抗日救亡浪潮催动,在先进的老师及同学引导下,他积极参加进步的学生运动,跳出故纸堆,如饥似渴学习马列主义。1939秋天,五华一中掀起轰轰烈烈的反对顽固校长曾祥朋的学生运动,张日和在学生运动中脱颖而出,成为积极宣传抗日,带头闹学潮的中坚分子。他同黄君畴一起到国民党五华县政府上访,与县长刘奋翘面对面地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未果。又到兴宁第六专署上访,在国民党高官面前慷慨陈词,结果与陈宜广(时任中共五华县委宣传部部长)等其他17位同学一起被开除学籍。1940年,张日和被迫转学到梅县东山中学读书,并加入了五华旅梅同学会,更加积极地参与抗日救亡学生运动。同年暑假,东山中学在国民党当局极权威逼下,给他发出“……有违党国行为,饬令严行查究……”的退学通知。他只好又转到五华一中就读。同年10月,张日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义无反顾走上革命道路。1941年毕业时,一些对他有偏见的老师认为他好出风头,据此不能毕业。张日和坦然一笑:“革命之路走定了,毕业文凭还有什么用!”

       石灰坝革命堡垒村的带头人

       1940年春,中共五华县委派薛弼珊等人通过张日和的关系到大田石灰坝开辟革命据点。1941年7月,张日和结束了在五华一中的就学生涯后便离开家乡,先后在河源县柳城乡、龙川县老隆水背的读书坝小学,以教书作掩护,在后东特委青年部任干事。1942年7月,因“南委事件”,根据后东党组织的部署到韶关的私立广东国民大学读了两年,比较系统地读了政治经济学和中国历史,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

       1944年5月,张日和重新回到家乡石灰坝,受聘到萃文中学任教,兼训导主任。张日和到校之后,团结带领师生,形成了教师尽职、学生好学的良好风气;并利用职务之便,联系大田、长布、潭下各校教师成立教师联合会,发动进步教师组织读书会,传播革命思想,先后建立大田、长布、潭下党支部,与石灰坝支部一起组成中共五华南水区委会。1945年8月,中共东江后方特委决定重组五华县委,委任张日和为县委书记,这时他才24岁。同年11月,任紫(金)五(华)龙(川)河(源)边区工作委员会委员。他按照特委的指示,向本村群众及部分开明绅士公开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得到群众支持配合,在石灰坝设立中心交通站,成为后东特委与东江纵队前线信息往来的枢纽之一。其间,还得到知名爱国民主人士陈汝棠合作,系统做了大田、长布上层人士的工作,为后东特委武装队的活动,开拓了回旋余地。1946年春,国民党反动派组织数路兵力,“围剿”驻扎在河源黄村宁山的后东特委根据地,特委领导机关连同无线电台、星火报社紧急转移到石灰坝。张日和动员组织群众,一夜之间便妥善地安排好特委领导梁威林、黄中强及电台报社连同后勤人员六七十人,组织武装人员做好安全保卫工作,派人到周边地区搜集敌情,还通过潭下党支部协助迅速到兴宁购买油印材料、纸张、电台需要的干电池,保证特委领导机关和电台、报社正常运作了两个多月,一直坚持到东江纵队北撤前夕。东江纵队后撤时,上级指令留下一批轻重武器,全数交给张日和与石灰坝群众掩藏,不到三天就全部处理完毕,做得天衣无缝。尽管国民党警卫队多次清查,均毫无所获。该村自建立中共党组织至五华解放,保证了后东特委党的领导机关、人员、电台的安全,是此时期梅州市重要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和五华武装大本营。2001年,曾任粤赣湘边纵队支队司令员、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的郑群在编写《烽火征程十二年》时,曾感慨地说:“张日和是石灰坝革命堡垒村的带头人!”

      “咸菜干(官)、萝卜干(官)”

      1946年4月,张日和离开家乡,随后东特委撤退到香港。1946年7月,受命到泰国担任一进步侨团组织部部长。1947年冬回到家乡,直接参加武装斗争。先后任东江人民抗征队紫五大队党的特派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第四团政治处主任,转战在紫(金)五(华)龙(川)河(源)边区。1949年2月25日,张日和等率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第四团主力部队,进军横江,与五华武工队和地方党组织在长布会师后,突袭国民党横江自卫队,打开粮仓,赈济贫民。3月1日,在潭下锡坪实施伏击战,毙敌县自卫总队长李端模等8人、伤敌20余人,缴获武器弹药及辎重一大批,完全摧毁五华县反动政权赖以生存的武装力量,为五华全境解放铺平了道路。此后,全县解放形势一片大好,5月中旬,在周江冰坎福庆楼成立五华县人民政府,县长魏麟基,副县长张日和。5月17日,五华县城华城和平解放,五华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1949年5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兵分两路分别由魏麟基、张日和率领,在华城外西林坝会合一起进城。县城群众纷纷出来观看,人山人海。张日和身穿土灰布解放军军装,脚穿草鞋,头戴八角红星帽,腰挂短枪,气宇轩昂。他大声说道:“共产党人是为人民谋利益的,不是来做官当老爷的。如果共产党当县长一定要叫‘官’,那么就是‘咸菜干(官)’‘萝卜干(官)’,是百姓家里十分平常的东西,所以希望父老乡亲、人民群众,不要嫌弃这些‘咸菜干(官)’‘萝卜干(官)’,要帮助他们,支持他们把事情办好。”从此,“共产党的干部不是老爷,是‘咸菜干(官)’‘萝卜干(官)’”之说便被广为传颂。

      6月中旬,粤赣湘边区党委副书记兼粤赣湘边纵队副政委梁威林来五华视察工作,主持恢复成立中共五华县委员会,书记为张日和。7-9月,张日和以总指挥的身份率领军民合力击溃胡琏兵团窜扰,使新生的人民政权得以巩固。

        “省官请县官”

       1949年11月,张日和调离五华,先后任中共东江地委秘书处主任,粤中区党委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佛山地委办公室秘书长、地委副书记兼台山县委书记,中共海南区委第一第二书记,任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党委书记,广东省委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省委整党指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他数十年虽长期工作在外,但心里一直牵挂家乡人民的生产、生活。

       1984年2月,由张日和牵头发起,在广州越秀宾馆召开了一个支持五华尽快改变落后面貌的座谈会,动员在省直机关任职的五华籍老干部,充分发挥各自部门职能作用,从快优先支持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到会的有在省属机关、部门任职(厅、处级以上)的五华籍领导干部26人,五华县政府由黄文县长带队及工作人员共7人。会议声明当天参会人员的午饭,由到会的26位五华籍省直机关老干部负责,每人出4元,凑钱请参会人员吃饭。会上,张日和提出了振兴五华的4条建议,得到各方的热烈反应。大家积极为家乡建设出谋献策。在他们的帮助支持下,五华经济社会建设走上了快车道,当年财政就消灭了赤字。从此“省官请县官”的佳话一度成为五华干部群众的美谈。

      张日和1992年离休后,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情感都放在了家乡的建设和文化艺术创作上,他先后发动在外企业家和港澳同胞捐助,完善五华中学和华城医院设施,创办华东中学,集资建设大田中学、育文学校。在他的倡议下,成立五华诗书画研究会,还主持编写《烽火征程十二年》《大田石灰坝革命堡垒村村史》等。2000年,他将自己平时创作收藏的字画、图书、奇石、根雕、篆刻等艺术作品无偿赠送给大田中学。

       2019年5月15日,张日和在广州因病辞世,享年98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