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特”名茶再亮相为做大做强“嘉应茶”贡献蕉岭力量 ...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256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4-7 19:51: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0-4-7 19:57 编辑

“蕉特”名茶再亮相为做大做强“嘉应茶”贡献蕉岭力量
重振经典品牌 焕发全新活力

“蕉特”名茶再亮相为做大做强“嘉应茶”贡献蕉岭力量
采茶人在蕉岭华侨农场的寨背茶园采摘新茶。随着“蕉特”名茶“再启航”,老茶山焕发出新活力。
“蕉特”名茶再亮相为做大做强“嘉应茶”贡献蕉岭力量
新闻发布会现场,专家、嘉宾们品评“蕉特”名茶。
“蕉特”名茶再亮相为做大做强“嘉应茶”贡献蕉岭力量
采茶人在蕉岭华侨农场的寨背茶园采摘新茶。
“蕉特”名茶再亮相为做大做强“嘉应茶”贡献蕉岭力量
制茶师傅对茶叶进行碰青。

      琴音缈缈,茶香醉人。3日上午,一场以“茶意寿乡,一盏清茗·蕉特润心”为主题的“蕉特”名茶新闻发布会在广东(蕉岭)乡建馆举行,源于1960年的“蕉特”名茶迎来了重振雄风的历史机遇。

        60年春华秋实,60载风雨兼程。回望往昔,“蕉特”名茶曾是世界客都梅州茶产业的璀璨“明珠”。当前,我市把打造“嘉应茶”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中之重,立足绿水青山深耕金山银山。作为世界长寿乡,蕉岭为“蕉特”名茶注入“芯”动力,并以经典味道、全新形象凝聚“老粉”、吸引“新粉”,为打响“嘉应茶”大品牌贡献蕉岭力量。

        ●撰文:张 柯 林丽妙 廖 键 祝银清 汪敬淼 林剑湧 廖静宜

       摄影:连志城

       一经亮相 各方宾客喜爱有加

       寿乡四月天,细雨如酥润绵绵。高山茶场,行行茶垄绿意隐现在云雾缭绕中,如写意山水;乡建馆内,雨水从老房青瓦间流下,似珠似链划出道道银线,若工笔田园。茶叶专家冒雨而来,茶农、制茶师傅和归侨们齐聚一堂,在琴声雨声和鸣下,一品心头茶汤的滋味。

       作为此次推介会的“焦点”,“蕉特”名茶始终在人们注目下。世界长寿乡蕉岭优越的自然环境优势,得天独厚的水土富硒资源,为蕉特茶注入先天优势。

       正所谓青山绿水出好茶。产于广东蕉岭华侨农场(以下简称“华侨农场”)寨背茶场的“蕉特”名茶,位于蕉岭的全生态核心区域,自然环境优越,所产茶叶经三炒九制后,茶汤浓郁芬芳、甘润舌牙。

      指针回拨至60年前。1960年,为改善印尼、缅甸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归难侨生产生活条件,华侨农场随之成立。华侨农场根据山形地势,进行了“东种茶、西种稻”的农业产业布局,组织归难侨在寨背山区大面积、高标准垦荒种茶和办厂制茶。由此,拉开了“蕉特”名茶历史的卷轴。

      “蕉特”名茶的可贵之处,既在于数十年来,茶树在优越自然生态中汲取阳光水露养分,孕育了茶芽叶肉厚绵柔、香气清雅的独特性状,还在于其承载着众多华侨和蕉岭人的记忆。“去年,我去印尼探访亲戚,他们还特意交代带等路‘蕉特茶’。”祖籍梅州的谢燕桃在4岁时跟随家人从印尼回到蕉岭。因为蕉特茶,父辈得以在蕉岭扎根,一家人也与“蕉特”名茶结下不解之缘。

        在历经60载风霜雨露后,“蕉特”名茶再次重整旗鼓,以新形象加入“嘉应茶”队伍,助力大健康产业发展。“喝起来顺滑生津,香气清雅,味道甘醇”“这个茶汤十分靓,汤色金黄、清澈明亮”……在新闻发布会上,众人围坐桌前品评了起来。

       “‘蕉特’名茶最为珍贵的是明前茶。经过一个冬天充分汲取土壤中的养分,芽叶细嫩,味醇形美,无虫害、无农药,味道贴近天然,喝起来无苦涩味,是茶中的佳品,也更为健康。”“蕉特”名茶第三代制茶人罗金秀在一旁介绍说,“如今,在‘世界长寿乡’金字招牌和大健康产业园的辐射带动下,‘蕉特’名茶肯定会再上新台阶。”

       回忆往昔 在海内外享誉盛名

       提到蕉特茶的“风光史”,归侨、茶农、茶企都引以为豪。上世纪70年代,彼时的华侨农场寨背茶田初成规模,从这里采摘的茶叶被制成蕉精、一级、二级等不同等级的乌龙茶、绿茶,其中,蕉精是经过精工制作的最高等级茶叶。精制过的“蕉特”名茶,因茶品香醇、清甘、润喉、生津,很快就拿到了通往市场的“入门券”,并深受本地茶客和海外华侨喜爱。

       虽然此时的“蕉特”名茶已小有名气,但发展并没有止步于此。1976年,华侨农场组织一批制茶师傅,搭乘班车翻山越岭,历经两天两夜的辗转奔波,来到英德华侨农场学习当地红茶的制作工艺。年逾古稀的钟明开是“蕉特”名茶第二代制茶师傅,也是当时学员之一。“当时我们学习了两个星期,大家分工学习每一个制茶环节,掌握后再轮岗继续学习。”

       学成回来后,制茶师傅们将蕉特茶叶和红茶制作技艺首次结合,便“一炮打响”。“当年,省里对申请出口的红茶进行评比,样品茶满分为100分,我们‘蕉特’红茶得到了103分,比省里样品茶满分标准还高。当时真是十分自豪和高兴。”钟明开回忆道,拿到出口许可的“蕉特”红茶,不仅能与赫赫有名的‘英德红茶’相媲美,还曾与其作为“搭档”一起出口。

       在蕉特红茶的带动下,华侨农场成为当时广东省重要茶叶出口基地,尤其是1978年至1990年期间,该场年外贸出口100多吨,占全省茶叶出口总量的50%以上,在东南亚国家享有盛誉。华侨农场也逐渐步入发展顶峰时期,寨背管理区4000多人在此种茶、制茶,各类百货店、布店还有水货店等在此陆续开张。因为蕉特茶盛名远扬,寨背也曾被誉为“小香港”。

       随着茶场的改制,所有茶田包产到户,茶农和制茶师傅积极性再次被激发,茶产量、效益翻了一倍以上。钟明开也顺势“下海”,向亲戚借钱购置了设备器具,办起了制茶作坊,并承包了一片茶田。“效益很不错,我用3年时间就还清了债务。”钟明开靠着种茶、制茶赚到的钱,建起了独栋房、买了小汽车,一家人生活过得越来越滋润。

       重新起航 “蕉特”名茶又逢“春”

       经过蕉华几代种茶人、制茶人的辛勤耕耘和大胆探索,“蕉特”名茶产业呈现出了茶园规模大、茶树品种优、制茶技艺精、茶叶质量高的发展态势,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少。

       2020年1月2日,蕉华园区体制改革正式完成,“蕉特”名茶顺势融入蕉岭开发一瓶水、一杯茶、一粒米、一棵笋、一瓶蜜“五个一”富硒长寿食品版块中。当前,蕉岭高效聚集优势资源,以广东(梅州)大健康高科技产业园为载体,以生态本底为依托、科技创新为驱动、健康产品制作为主导,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力构建“食、医、研、养、游”五位一体的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格局,萌芽于此的“蕉特”名茶由此迎来活力发展的春天。

       据悉,产业园区正按示范引领、先行先试原则,将寨背茶园至侨心湖约1000亩范围作为起步示范区,充分依托吴清平院士的影响力及其团队的科研成果,打造微生物与大健康研究中心,推动产业检疫检测、科技研发,形成以大健康为核心的产业集聚。目前,起步示范区正在进行场地清表清障、七通一平、侨心湖景观提升、观景平台、科研实验室、孵化园、园区服务中心、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及相关配套项目建设。

       千帆竞发风正顺,乘风破浪启征程。“这次新闻发布会既是塑造‘蕉特’名茶品牌形象的重要展示平台,又是进一步做大规模、做优产品、做强产业新的起点。”蕉岭县委副书记、蕉华工业园区主任张伟杰表示,接下来蕉岭及产业园将按照政策引领、企业主导、科研助力、市场驱动的发展思路,高起点规划茶叶产业,高标准建设茶叶基地,高质量开发茶叶产品。依托广东(梅州)大健康高科技产业园重要平台,推动线上、线下渠道向市场推介“蕉特”名茶,组织生产企业通过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立体式宣传,夯实产业基础,把蕉岭“世界长寿乡”区域品牌特色与茶文化相融合,还原蕉特老味道,擦亮“蕉特”名茶经典品牌,重振蕉特雄风,真正让蕉特茶产业走上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之路。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