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街头巷尾小商贩的历史,你知道几个?

[复制链接] 0
收藏
5
回复
282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3-25 22:13: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0-3-25 22:31 编辑

潮汕街头巷尾小商贩的历史,你知道几个?
来源:大潮汕湾视点

潮汕街头巷尾小商贩的历史,你知道几个?
一、六十年代的“旧铜铁、旧书报纸来卖”
潮汕街头巷尾小商贩的历史,你知道几个?
二、七十年代的“废品收购车”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3-25 22:17: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0-3-25 22:26 编辑

潮汕街头巷尾小商贩的历史,你知道几个?

      三、现在街上流行骑着自行板车,带上事先录制的录音带及小型扬声器的个体经营者,边走边播放:“旧铜铁、旧书报纸来卖”“旧洗衣机、旧电视来卖”, “旧冰箱、旧空调来卖、旧电脑来卖!”

潮汕街头巷尾小商贩的历史,你知道几个?

       四、缚齿帚!(缚牙刷):“缚齿帚”( “牙刷”潮汕话都俗称“齿帚”)。六十年代以前塑料日用制品尚未全面在市场问世,牙刷仍然较为原始式的牙刷,骨质或木质的牙刷柄,牙刷毛一般都是猪鬃毛比较多。

      当时大家生活比较艰苦,牙刷不是坏了就买,要找师傅换新的牙刷毛,又继续使用。当时就有一项“缚齿帚”的手工活。

       “缚齿帚”背着个小木箱子和一副活动脚架,小木箱里放着工具及部分毛料等物。经常来往于民宅密集的地段,边走边吆喊:“缚齿帚!”,此手工活中老年人比较多。

        通常所换的毛是猪鬃毛,后期尼龙丝逐步顶替猪鬃毛,到六十年代以后塑料牙刷全面登场“缚齿帚”便退出厉史舞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3-25 22:18: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0-3-25 22:32 编辑

潮汕街头巷尾小商贩的历史,你知道几个?

       五、“挽面”

       “挽面”事实上是一项民间的美容事务,这工作都是中老年妇女干的手工活。

       它是“挽面”婶用香粉抹在被挽面者的脸上,然后拿一根小纱线,一端咬在嘴巴并由双手张收控制,利用线与线的卷动将脸部的面毛连根拔掉。

       民间过年做节、喜事、婚事妇女们都要“挽面”打扮。

       “挽面”的时候彼此交流也是社会信息交流的时机,街长里短各方各面谈天说地,颇具媒界效应。

潮汕街头巷尾小商贩的历史,你知道几个?

       六、卖脚桶、卖腰桶噢!

      上面说妇女“挽面”,这里谈谈妇女用具:腰捅。

      腰捅杉木料制作,直径约1250px、高度约1000px。接近妇洗器的作用,供妇女下身卫生用之洁具。

      脚桶也是杉木料制作,直径约2250px、高度约500px。是家庭的浴盆,洗澡和洗衣都得用它。

      “卖脚桶、卖腰桶”多数为妇女而且揭阳籍较普遍,喜欢穿一套蓝士林的大襟衫头,戴着金色的斗笠,挑着涂红油漆的脚桶,边走边喊出清脆而悠扬的叫卖声:“卖腰桶、卖脚桶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0-3-25 22:19: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0-3-25 22:29 编辑

潮汕街头巷尾小商贩的历史,你知道几个?

        七、换——桶底!
      
      脚桶和腰桶以及木质水桶,使用时间长了就会受损,损了得请位木工师傅来修理更换桶底,这换桶底的工夫活并非会木匠的人就能干的,看来似简单的活,只是几片木片的拼合,不用粘合剂,也不用钉子,但需要精堪的技能才能完成这项工夫。

潮汕街头巷尾小商贩的历史,你知道几个?

       八、割猪剡鸡

        以前市区居民养鸡养猪是较普遍的,家里养了几只鸡,平常图个能下蛋之外,每逢过年做节杀一两只鸡作为祭祖之用,省得样样都得花钱。

      有养鸡养猪者为了使动物养得又肥又大,就请这方面的师傅来剡鸡,剡鸡就是将公鸡的睾丸切除,以免动物发情期胃口不好影响生畜长大。

      割猪剡鸡就是一位兽医,除了割猪剡鸡之外还能给猫猫狗狗诊病,经常骑着单车,腰带上系着几把各式小刀钳子等工具招摇过市,这形象就为他的名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20-3-25 22:19: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0-3-25 22:27 编辑

潮汕街头巷尾小商贩的历史,你知道几个?
       九、药鼓

       早餐过后“咚咚咚”的鼓声自远渐近,是货郎摇着他的小摇鼓,这就是他的招牌。

       “摇鼓”的“摇”字潮汕音与“药”字谐音,久之将“摇鼓”念成“药鼓”,通常称他“药鼓担”甚至称“卖药鼓”。

       药鼓担挑着一担制作比较精美的木质货柜,里面有:香粉、爽身粉、胭脂、蜡叨(芦荟制的片状梳头用品,浸泡水中具有现在发胶作用)、雪花膏、肥皂、牙膏、红综索(红头绳)油芯带、松紧带及缝衣用针线、划粉等小百货。

        购买者主要是妇女较多。

潮汕街头巷尾小商贩的历史,你知道几个?

       十、染衫裤

        货郎的摇鼓担刚转去后巷,又来了一位手摇着大一点的摇鼓,这把摇鼓比刚才货郎摇的小摇鼓较大显得粗,没货郎的小摇鼓精致,摇起来的鼓声是“扑扑扑”,他是“染衫裤”。

       染衫师傅由于长期干活并边吸烟关系,他的双手及下巴嘴角存着染色的痕迹,浑身脏污之感,一头挑着一方形木箱子里面装各种染料等物,另一头挑的是置于箩筐里的风炉和锅,他喊着:“染衫裤喔”边摇着“扑扑扑”的鼓声。

       以前人们生活水平低,购布料需要布票,钞票也有限,一件杉或裤破了就补,旧了就染。所以染衫裤也成日常中一种小生意,不论是杉是裤,是羊毛是棉布都能染,就在人家门口摆上风炉生火即染而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20-3-25 22:20: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0-3-25 22:23 编辑

潮汕街头巷尾小商贩的历史,你知道几个?

       十一、 补风炉、风炉窗

       现在都是石油气炉、电磁炉,二十多年前是蜂窝炉,再往前便是风炉的年代。

      这泥巴制的风炉很不耐用,补风炉、换炉窗是经常之事。

       午后是修理风炉的最佳时段,因为补完炉子后相隔下次生火做饭有三四个钟头可晾干,不影响晚上做饭。

      “补风炉、风炉窗”挑着箩筐带上一桶泥巴,这泥巴非同普通泥巴,是他修理炉子的主要材料。也有的推着辆小车,边走边叫喊:“补风炉、风炉窗”。

      以前汕头一家很有名气的风炉店在红砖楼旁边,叫“顺顺风炉店”,店名起得很有意思“顺顺”因为做饭这炉能顺是很重要的。

潮汕街头巷尾小商贩的历史,你知道几个?

        十二、 补铜锅、撒离(镀锌板)锅、铁桶

       过去日用品大多数是五金制品,家里的脸盆、水桶、口壶、盘、大锅小锅以镀锌板为料的甚多,使用时间长免不了出现破、漏,修理一下便可继续使用。
      
       补铜锅、铁桶的师傅推小车沿途叫喊:“补铜锅、撒离锅、铁桶”儿时很多小朋友总是跟着喊成:“补铜锅、三年丧、铁惨”,因为这“撒离锅、铁桶”与“三年丧、铁惨”音调接近,然后就躲走,哈哈,那是儿时的玩耍。

      补铜锅的小车很有趣,除了应有的工具外,装有一个烧烙铁勺用的小木炭炉,并配上个手摇鼓风机,这鼓风机一摇炉里的木炭冒出礼花般阵阵火花,可有趣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