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梅州古城的“微改造”之路:深挖人文底蕴

[复制链接] 0
收藏
6
回复
287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9-10-25 14:10: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9-10-25 14:21 编辑

千年梅州古城的“微改造”之路:深挖人文底蕴 唤醒城市记忆

      原标题
      梅江区对千年梅州古城进行“微改造”
      守护“一城两坊”千年文脉 书写人文秀区古韵新篇
      
      “市小山城寂,船稀野渡忙。”在杨万里《咏梅州》一诗中,描画了一幅往来穿梭、繁华忙碌的梅州老城画面。
      在北宋时期,“梅州城”便已修建。面积仅0.75平方公里的古城里,居住着不少南迁而来的客家人,州署、学院、宗祠、民居店铺等应有尽有,这里几乎承载着“老梅州”的全部记忆。
      梅州古城内热闹繁华,古城外也文风鼎盛。崇文重教的客家人在城内外建立了书院、学社,培养了无数文人巨匠。历史上,梅州古城与东西两翼的攀桂坊、红杏坊一起,被世人誉为“人文秀区”。
      如今千年过去,旧墙拆去,老街斑驳。为留住乡愁,重焕人文风采,梅江区以“微改造”方式,对这个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了修缮和提升,以期彰显古城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同时带动周边环境的整治改善,提升城区环境品质和人文气息。
千年梅州古城的“微改造”之路:深挖人文底蕴 I
      古城寻踪
      北宋时期为御强敌修筑“梅州城”
      民俗韵味浓郁的舞龙舞狮表演轮番上演,鼓乐声、歌舞声、欢呼声响彻老城……近年来,每逢元宵,位于梅江区江北的历史文化街区总是一派欢腾,节庆热潮阵阵高涨。人们走街串巷,在品尝美食、品味文化的同时,也唤起内心深处对这座古城的记忆。
      “我家就在江北老城的蓝屋巷8号,也就是以前梅州古城的城墙边。小时候,老人们常常和我们讲起有关古城的故事,如数家珍,哪里出过名人,哪里商贸繁荣,哪里因为战争遭受破坏……”市民侯永泰告诉记者,久而久之,他也对梅州古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到有散落的老城墙石砖,就拿回家中细细研究。
      记者跟着侯永泰,来到了原位于梅州古城东门和北门附近的虹桥头。在两栋不起眼的古民居之间,找到了遗留下来的一段古城墙。“如今,像这样保留在原处的古城墙已不多了,除了虹桥头还有两段外,在金山顶还有一段。”侯永泰说。
      抚摸着早已剥落的墙砖,很自然地让人想要探寻那些遥远的故事。如今这1.48平方公里的老城区,何以成为人们眼中一个厚重的历史文化符号呢?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5 14:17: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9-10-25 14:26 编辑

千年梅州古城的“微改造”之路:深挖人文底蕴
      要了解古城,需先弄清梅州的历史。“以前的梅州有诸多叫法,南齐之时称为‘程乡县’;五代南汉中期,升程乡为敬州;宋灭南汉,又改敬州为梅州;明洪武二年,废梅州为程乡县;清雍正十一年,又升程乡县为直隶嘉应州。”《梅州侨乡月报》主编刘奕宏说,由于古城是在北宋之时修建的,一开始便叫“梅州城”。
      翻开史料,梅州古城的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北宋之前,在今梅城江北一带仍是一片开阔之地。直到北宋皇祐四年,即1052年,因防御戒备所需,才开始筑建梅州古城,从而结束了数百年间府县无城的局面。
      据记载,一开始筑建土城之时,整个城内的面积只有450丈,折算成如今的单位面积,为0.75平方公里。之后,由于历代地方管理的需要,古城在一次次修缮中不断扩大。从开始建设时的450丈,到民国拆城前的985丈,梅州古城面积扩大了近一倍。
      与其他地区的古城相比,梅州古城的面积并不大。但就是这样一个弹丸之地,却也历经刀光剑影的熔炼。“比较有名的故事要数南宋文天祥收复梅州和清末太平军败亡之战了。”梅县区博物馆原馆长、副研究馆员朱迪光说。
      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元军攻陷梅州,时任梅州签书事、义兵统督的蔡蒙吉统军抵抗,兵败后英勇就义。得知这个消息后,丞相文天祥马上率领勤王之师,由福建龙岩南来,顺利收复梅州。
      之后被囚禁在元大都监狱时,文天祥还深情地以集杜甫诗句的形式,记述了由汀州进军梅州时的感受:“楼阁凌风迥,孤城隐雾深。万事随转烛,秋光近青岑。”梅州人是非常念旧和感恩的,为纪念文天祥对当地的贡献,后人特意将梅州古城原南门城楼改称为“凌风楼”,而今的凌风路也因此而得名。
      此外,太平军也在这座古城留下过战争的足迹。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军由于天京失陷,便转战至嘉应州,于当年10月攻占嘉应州城。就在2个月之后,清廷派兵围剿太平军,并将其剿灭。据记载,当时左宗棠在报清廷的奏章中曾写道:“太平军兴于嘉应,灭于嘉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5 14:23:46 | 只看该作者
千年梅州古城的“微改造”之路:深挖人文底蕴

      一城两坊
     人才辈出成就人文秀区

      “在古城里面,除民居外,官衙、游击署、书院、宗祠等都是必有的建筑。”刘奕宏说,尤其书院和学堂,是当地人极为看重的。客家人视求知为人生的头等大事,形成了“宁愿挑担、卖柴、做苦力,也要供子弟读书”的优良传统。
      水流有源,树生有根。梅州文风盛行的历史,可追溯到北宋时期。早先迁入此地的客家人,大都来自中原,有不少还是士大夫阶层和望族。古城内冠盖云集,渐渐成为梅州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力地促进和影响着当地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梅州古城刚建成不久,时人称“殿上虎”的刘元城便在城内首创了梅城书院。后人为纪念他的兴学功绩,将其改为“元城书院”。元城书院之后,知州滕元发又在州署的右侧不远处建了一座学宫,里面设有文庙、明伦。这就是后来人们所称的“孔子庙”。
      据记载,梅州古城共有5座城门,东至水巷,东门塘在城外;西门在仲元西路中段西箭角;南门有两个,上南门和下南门西临程江河;而北门则在元城路北端杨屋附近。
      关于崇文重教,当地还流传有这样一个故事。“一般古城只有4个门,但梅州古城却有5个门。一种说法是为了方便接送上级官员,在离渡口较近的八角亭处多开了一个下南门;另一种说法则是因为上南门正对着学宫,为了护佑当地文脉,便再开一个城门。”朱迪光说。
      梅州人对教育的看重,也得到了往来不少名人的“点赞”。南宋绍兴年间,梅州的知州方渐曾这样评价当地的文风:“梅人无植产,恃以为生者读书一事耳。”清乾隆十五年知州王之政在署前大街(今义化路)还专门竖立了“人文秀区”的牌坊。新中国成立后,女诗人洗玉来梅时曾作诗称赞梅城为“学舍最多文教盛,满街儿女挟书囊。”
      城内书声琅琅,城外文风飘香。在梅州古城的东西两翼,名为“攀桂坊”和“红杏坊”的两个地方也出了不少名人巨子,许多佳话流传至今。
      根据史料记载,这两个地方其实并不大。梅江河、周溪河与梅城东门外所在地域,含现在梅江区金山街道的杨桃墩居委、小溪唇居委、东郊村、东街村及月梅村、周溪村、龙丰村的部分,以前都叫攀桂坊;而红杏坊的范围则是指梅江区西郊街道十甲尾、黄泥墩、月影塘、禾好塘、更楼下一带。
      《程乡县志》中,王仕云有一篇《望杏坊记》文章提到,“余令程五载,日见多士著书好古,发奋为雄,且户育家弦俨然海滨邹鲁。左则桂乎是攀,右则杏焉在望”。他将程乡比作当时文化昌盛的广东潮汕、福建泉州等地,期盼望杏坊与攀桂坊在人文方面能遥相呼应,同为程乡人文繁盛之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5 14:29: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9-10-25 14:30 编辑

千年梅州古城的“微改造”之路:深挖人文底蕴       
      “单从地名,便可看出其文化味道来。”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肖文评介绍,“攀桂坊”取蟾宫折桂之意,人们把通过殿试进入三甲的士子喻为蟾宫折桂或攀桂;“红杏坊”也是如此,因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会举行杏园探花宴,红杏遂被称为“及第花”,新进士榜也叫“杏榜”“杏花榜”。
      也正如人们所期望的,历史上从梅州古城、攀桂坊、红杏坊走出的文人才子数不胜数,当地人文一片鼎盛。这里有乾隆年间连续三科乡试接连考中举人的叶新鉴、叶新莲、叶新丰,嘉应五大诗人之一李黼平,饮誉广东的女诗人叶璧华,晚清诗人、外交家黄遵宪,梅州最后一批秀才、著名教育家梁伯聪,等等。
      这片人文秀区承载和延续着梅州百年文脉的鼎盛与荣耀,一些带有传奇色彩的人文标志也载入了客家人的历史画卷。随着时光的飞逝,如今的“人境庐”成为了后人缅怀黄遵宪的最佳园地;东山书院成为梅州的地标性文化建筑;每年开学,当地学校还会到学宫举行开学典礼,老师带着学生朗诵《论语》、《弟子规》等文言文,让学生接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同时,不忘客家崇文重教的传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5 14:32: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9-10-25 14:41 编辑

寻新发展    改造古城激活文化资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梅州古城面积较小,已渐渐不再适应当地发展的需要。据记载,1932年,时任县长的彭精一认为县城狭小、街道狭窄,连官街也只有8尺宽,不利于行车之用。每逢年过节,街道更是熙来攘往,连商贸发展也受到局限。
      早在光绪二年(1874),就有人专门作过普查:全城总计各朝代累建的祠宇仅85座。其中,东、西、北三面城多为民居,中央及南部多祠宇、官廨。商务以州署前大街最盛,西面多工作店,东门只有小贩而已。
      由此可见,自光绪之后,在各姓氏祠宇方面的建筑虽不多,但商旅经营之店铺建设则增加了不少。在城的东、西门外两处则为农副产品交易集市点,因此有东门外为“下市”、西门外为“上市”的旧称。据张翼珍编的《梅县地理·区域沿革》记载,城外店铺最多的时候,有1500多间。
      民国时期,政府提倡民众集资建筑公路,一时风起云涌,包括梅松、兴梅2条公路,共修建有10多条之多。这些公路的起点大多集中在县城,作辐射状通达到各个乡镇。当时,梅州古城的官员目睹这番情形后,产生了拆城墙以发展交通的想法。
      “一开始计划将城墙的东西南三面全拆掉,保留北门铁汉楼到东边朱衣亭的古迹,作为纪念。”侯永泰介绍,最终经过讨论后,决定拆除的是西门南城井头街和东南门一带的城基。
千年梅州古城的“微改造”之路:深挖人文底蕴
      古城墙拆去后,当地政府便开始拓宽街道,建起了店铺,还在两旁骑楼建了人行道。据统计,新建扩建街道里巷有20多条,增加商铺2000余家,凌风路、泰康路、义化路均建成街道,延用至今。
      如今,走在历史文化街区,昔日古城的样貌已不再,老城墙内侧,紧贴着居民楼,有些甚至与居民楼连为一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老街的不少建筑也渐渐老旧,原来繁华的商业街也慢慢消沉,失去生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5 14:43:46 | 只看该作者
      如何才能盘活老街区,给居民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让这里重新热闹起来?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2017年8月,梅江区在梅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针对江北历史文化街区现状,围绕“一条路一种个性,一条街一个情怀”,开展微改造。以此改善历史文化街区的环境,保护历史文化建筑,唤醒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
千年梅州古城的“微改造”之路:深挖人文底蕴
      两年多过去,经过客家雕花门窗、滴水瓦面等元素的破损外立面修复,以及建筑结构加固、基础设施优化提升,老城迎来了新的发展生机,再现独具特色的民国风情,做到“面子”美观、“里子”宜居。
      尤其是在春节期间,经过千盏彩灯的装点,江北老街变得流光溢彩,春节气氛浓厚,极大提升了老城区的“颜值”和文化品位。这里也成为春节期间群众游客争先前往观赏、摄影的“网红街”。
     对于如何活化利用老街的历史文化资源,肖文评认为,梅州古城、攀桂坊、红杏坊,都见证了梅州上千年的发展历程,在文教发展中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本身,在于它在整个梅州历史上的意义,它是梅州文化的‘心脏’地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5 14:46: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9-10-25 14:49 编辑

      人文秀区从来都不缺故事,缺的是讲故事的人。肖文评建议,可将那些文人墨客的事迹、作品挖掘出来,收集整理,编辑成易于流传的书籍,“要有实实在在的东西把这个保护开发工作撑起来,它的风俗民情,文人留下的著作等,都是可以包装打造的。”
   
       ■相关
      半城公
      倾家产筑城墙
      为公义传佳话
      走在梅江区的江北老街,古老的小巷、斑驳的老墙,沧桑中尽显历史的久远。如今清晰可见的,只有古城墙拆掉后改造的街道。
      如今,虽然大部分古城墙都随着时间迁移而消失,但是关于“叶文保倾家产筑城墙”的故事却一直保留至今。老城中的一条街名为文保路,就是为纪念明代建城有功的叶文保而命名。
      据史料记载,叶文保生于1345年,号梅隐,梅城西区人,殷富之家,好义知书,忠厚正直,侍亲至孝。据《嘉应州志》记载,“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县吏陈伏纠合海阳三饶贼首饶海隆,攻县为内应,城陷,叶文保驰告府卫平之。二十年安远贼周三胁程文名为党寇邑城,军官征射,县官遣叶文保领民兵前导,多擒获功。民有被贼掳或被军掠者,叶文保必为辨释禁止。邑里赖以安谧。”
      关于叶文保抵抗土匪,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据《老梅城轶事》记录,当时,梅城一下子就被攻破了,叶文保趁夜突出包围,乘一条小船从南门出发,准备沿江下潮州府报信,却不幸被土匪发现,用大船追赶。
      为躲避土匪,叶文保被迫上岸逃到水南坝大坜村(今江南丽都路一带)藏到一个香火亭的案桌后面。这时,土匪越追越近,不料浓雾蔽天,对面不见人影,有土匪追入香火亭内,撞了满脸的蜘蛛网,便对其他土匪说亭内无人,便择路他追。
     叶文保脱身后,就近买了一叶小舟快快报告了潮州府衙,南雄侯赵庸派遣潮州卫崔指挥统兵来救,生擒饶海隆匪帮150人,斩首40余人,梅城才得以平安。
      虽然土匪被灭,但老城墙却已坍塌过半。而之前海阳土匪攻破城楼后,把叶文保的家也抄了,并且杀害了他的父亲。为了报仇,叶文保倡议官府用砖砌城墙。据记载,明洪武十八年,叶文保上疏朝廷,慷慨捐银十万(两),筑西北城垣578丈,并置石扇、南口、梅塘屯田三处,为守城官兵费用。其中,叶文保所捐资足可建一半城墙。这个举动感动了当地居民,便尊称他为“半城公”。“叶半城”的名号由此而来。
      相传,他变卖土地家产捐款修城墙,条件是城砖上要刻上他的名字。因而据说当时有一半城墙的砖有他的名字。后人为纪念他,便将东起金山顶、西连马石下的一条街命名为“文保路”。
      叶文保虽然功成名就,但是并没有做官,而是选择隐居而终。他临终前,曾召集他的三个儿子仲仁、仲义、仲礼,并嘱咐他们说:“我倾尽家产筑造城墙,其实是为了公义,并非为私利,希望你们能明白我的意思。同时为了表明我的志愿,凡是我们后辈都不要依城而居。”于是,叶文保的后裔均陆续迁离城区,到雁洋、白渡、松南等边远山区去生活了。

      【来源】南方日报
      【文字记者】黄思华
      【摄影记者】何森垚(除署名外)
      【作者】 黄思华;何森垚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南方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