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客家华侨原乡:扎田淞汕社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9-5-7 19: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9-5-7 19:55 编辑

印度客家华侨原乡:扎田淞汕社

印度客家华侨原乡:扎田淞汕社

印度客家华侨原乡:扎田淞汕社

印度客家华侨原乡:扎田淞汕社

印度客家华侨原乡:扎田淞汕社
梅江区城北镇扎上村淞汕社白城公祠

印度客家华侨原乡:扎田淞汕社

印度客家华侨原乡:扎田淞汕社
白城公祠内悬挂的表彰华侨捐资助学的牌匾

印度客家华侨原乡:扎田淞汕社

印度客家华侨原乡:扎田淞汕社
印度加城塔坝培梅学校

印度客家华侨原乡:扎田淞汕社

印度客家华侨原乡:扎田淞汕社
城北扎上村启愚学校

◆ 周云水

    按语:在印度加尔各答塔坝“中国城”,从事制革业的客家人祖籍,以今梅州市梅江区城北、西阳,梅县区丙村、雁洋为主,其中刘姓客家人则主要来自现今梅江区三板桥、城北及梅县区丙村,而梅江区城北镇扎上村淞汕社白城公祠又是塔坝刘氏族人共同的祖居地。

  近日,为深入了解印度客家族群祖上如何漂洋过海到塔坝谋生,以及他们对家乡的深厚情感,笔者在返乡侨贤刘国祥先生的带领下,走访了扎上村淞汕社的启愚学校、金荣楼、白城公祠、云芳楼、光华楼、松茂楼(由刘宜应先生出资修建,后名“反修楼”),探究百余年前客家人前往印度从事皮革业、迅速发家致富的奥秘。

  印度客家沿袭

  原乡制革技术

  客家人千辛万苦抵达加尔各答后,为何会选择皮革业并建成印度现今唯一的唐人街——塔坝中国城?一般的解释是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丰富的皮革原料。但早期到印度谋生的华人初以种植业为主,其后发展出裁缝、牙医和木匠等职业,客家人移居加尔各答后才开始鞋匠职业和蓬勃发展的制革业。是否早期印度客家移民在原乡就掌握了制革的技术呢?

  淞汕社的刘胜华老师提到一则有趣的民间故事,似乎可以解开这个谜团:清朝嘉应州知州王者辅深谙风水术。有一次他带领官兵鸣锣开道,沿着盐粮古道去干才村的相公亭迎接钦差大臣,走到扎田看到“狮象把水口”的山形时,认为当地风水极佳定有“相才”,所以赶紧吩咐手下收起锣鼓。但继续走到扎下,看到太阳岃上的“牛皮墩”时,就重新敲锣打鼓,原来该地出的人才不是宰相而是“牛皮匠”。这个民间故事生动地说明扎田村民具有制革的历史传统。根据粤东客家传统社会课题组的调研,20世纪40年代初,梅县城北扎田人刘锦和就已经在畲江的河唇街开设皮革厂制作皮鞋,新中国成立后扎田村民很多人在梅县制革合作社做师傅带徒弟。

  出生于印度塔坝的刘国祥先生八岁时随叔父从加尔各答返回梅县,其时塔坝的皮厂大部分还是按照梅县客家传统制革技术用生石灰鞣制浸盐的生牛皮。当他于1958年重返加城时,塔坝客家人开始购买英国人留下的制革机械,制革技术也有了极大提升,不过到现在也只能半机械化操作。由此不难推断,当初客家人到达印度加尔各答从事皮革业,的确与梅县客家传统制革技术息息相关。

  客家华侨热心

  家乡公益事业

  在扎上村淞汕社,随处都可以感受到客家人崇文重教的家风,尤其是客家华侨对原乡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之大令人钦佩。在白城公祠的下厅,悬挂着一块由启愚小学1990年赠送给淞汕社侨胞的牌匾“校之鼎”,足以说明侨乡村民对华侨支持家乡教育的社会认可。曾在启愚小学任教二十余年的刘珠华老师介绍,“淞汕社”本来是“松山下”,当初开基祖白公和城公两兄弟为祖屋选址时,看到后面风水林异常茂密,两侧山上松树林立,对面是延绵逶迤的笔架山,认定此地将来定会不断出现文人才子。另外,从山间汇聚的溪水在祖祠门前缓缓流过,村民认为这在地势上犹如玉带环绕,故将松山两字分别添加“水”,而且经风水先生点拨寓意“老蟹游江”之形,因而需要漂洋过海才能成就人生的大事业。果不其然,从淞汕社移居泰国、印度、印尼和美国的华侨,先后涌现航天科学原子物理学家、化学家、计算及高级工程师等高端人才,而且留在原乡的村民也以教育职业居多。

  华侨对家乡教育的热情,源自开基祖婆对办学的重视。传说从村对面黎屋嫁到淞汕社的婆太,非常看重族人的教育。死后下葬时族人挖得一瓮银元,认为这是婆太显灵,遂在村口修建“黎光书院”,意为纪念黎氏婆太希望族人光耀祖宗的庇佑。1905年,启愚村十六姓的村民共同出资修建“启愚学校”, 华侨合力捐款并在屋顶专门设计一个钟楼,在其白墙上书写着四个黑色大字“天下为公”,由此不难想象华侨对原乡教育的殷切期望——以教育启发民众、去除愚昧思想,最终实现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理想。实际上,淞汕社的侨胞不仅在教育上慷慨捐资,而且对于家乡道路、桥梁、宗祠建设和福利基金也是热情有加。在白城公祠的下堂墙壁上,悬挂着十余块捐款芳名匾,其中较早的有“1988年旅外裔孙热心捐款加阔淞汕桥、为白城公祠做八仙桌椅”等内容,近几年较大笔的捐资则有“旅印度裔孙国赵热心捐款淞汕福利基金壹十万元”,资金主要用于奖励优秀学子、扶助孤寡老人、春节祭祖、维修祖屋、村道建设等。

  旅外侨胞华裔

  传承优良家风

  正如白城公祠内的楹联“登斯堂言孝言忠须守圣贤训典,入此室序昭序穆尚存宗旨规模”所示,淞汕社旅印度的客家华侨谨守祖训家风,在异国他乡努力保存客家方言,按照字辈取名,兴办华文学校。

  其一,不忘祖宗言。在加尔各答的塔坝中国城,只要会客家话就不愁吃住。不光华人操一口流利的梅县客家方言,就连卖水果、蔬菜海鲜的摊贩也会讲颇为地道的客家话。春节期间,行走在塔坝的街巷,每栋厂房前面贴着的春联和悬挂的灯笼,加上热闹的舞狮活动,甚至超越梅县原乡客家人过春节的热闹气氛。

  其二,严守长幼有序。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回乡探亲的旅印度华侨刘国祥先生,历时十余载四处搜集、厘定资料,每隔两年就要回到梅县探访亲友校对族谱稿,最终出版《淞汕社刘氏族谱》造福后人。翻阅《淞汕社刘氏族谱》内旅外华侨及其后裔的名字,竟然发现他们完全按照刘氏宗亲辈分排序取名。这种跨越地理空间的文化传承,的确让人肃然起敬。不管是旅居海外的泰国、美国、印度、印尼、新加坡,还是移居中国台湾和香港,每个男丁的名字一定可以找到族谱所载“华国经章盛、传家孝友全、万年基业固、甲地永连绵”字辈口诀中的汉字。

  其三,重视华文教育。在海外华人诸多族群中,客家人极为重视华文教育。比如在二十世纪前叶的印度加尔各答,按照人口比例排序依次是广府人、客家人、湖北人、浙江人和上海人,可先后兴办华文学校的几乎都是客家人。从初期忠义堂兴办的梅光学校,到塔坝厂商理事会兴办的培梅学校及培梅中学,不难看出印度客家华侨华人坚持华文教育的理念。即使是在1962年中印关系陷入僵局时,印度塔坝的客家华侨依然坚持兴办华文教育,随着2002年印度政府对皮革工业的限制和取缔,印度客家华侨二次迁徙到加拿大、奥地利、瑞典等国,曾经培育出几代华人子弟的培梅学校因生源逐渐萎缩而停办。如今,塔坝客家人的大型活动地点依然首选培梅学校,足见华文教育对华侨华人的影响深远。

  (作者系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博士)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