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谚语:民间大智慧,文化小观园

[复制链接] 0
收藏
11
回复
462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8-5-31 19:43:5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8-5-31 19:45 编辑

  客家谚语:民间大智慧,文化小观园  
 客家谚语:民间大智慧,文化小观园
  “竹篙叉,叉对叉,靠来靠去靠自家。”读之琅琅上口,读后回味无穷,形容的正是在客家民间地区广为流传的客家谚语,它是客家民间文学中最精致的作品。一条好的谚语,凝聚了客家人的集体智慧,是透视客家人文化的心理窗口。    

  旧时客家地区,谚语记录了客家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体现了客家人勤俭独立、安贫乐道等为人处事原则。如今,部分谚语依然在坊间流传。岁月如歌,客家谚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代客家人的成长,成为客家人的“精神花园”。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陈萍 马吉池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5-31 19:45: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8-5-31 19:47 编辑

  鼎盛▶▷旧时农业生产靠谚语指导    

  “子大靠娘,禾大靠秧。”    

  “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    

  “山上多种树,等于修水库。”    

  翻开记录客家谚语的书,出现频率最高的莫过于农事谚,这与客家文化的属性有关。客家文化是一种多元复合的山区农耕文化,客家谚语就真实地反映了这一特征,它是客家农业文明的缩影和反射,是客家人农业文化心理的传承和积淀。    

  客家人从中原而来,谨记“耕读传家”祖训的他们,所到一处必开垦荒地,因此以农为本的传统代代相传。“虽在明清时期有部分客家人因生活所迫背井离乡,漂泊海外,弃农从商,但大部分客家人仍世世代代固守在这片土地上,重复祖祖辈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老师罗鑫说。    

  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科学技术不甚发达的年代,客家人是靠着前人口口相传积累的经验进行农业生产的。为了便于传播,人们往往把这些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客家谚语中的农谚由此产生。    

  阴晴冷暖和雨雪寒暑是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客家谚语中有大量关于天气、天象的谚语。例如,“霜加南风必下雨。”“霜降大风,暖到立冬。”这些气象谚语是客家人祖祖辈辈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经过反复的观测总结的规律性论断。“客家人不仅必须根据天象来安排农事,经年累月的外出劳作也对他们提出了具备天象预测基本常识的客观要求,气象谚语无疑成了当时客家人生产和生活中的指南针。”罗鑫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5-31 19:50: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8-5-31 19:52 编辑

  将气象、节气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谚语颇多,折射出在客家人的生活中农业生产占了绝大部分。“清明前,好莳田;清明后,好种豆。”从小在农村长大的王丽经常能听到老人家念这些谚语,“按照节气来播种是许多老农民的习惯”。据了解,旧时的客家人主要依据二十四节气开展播种、施肥、收割等农业生产活动,于是积累了大量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农谚。    

  大量与农事有关的谚语曾是帮助客家人维持生计的“参谋”和“军师”。直到今天,老一辈的客家人仍不愿意离开土地,而大量农谚也能如泉涌般从他们口中说出。    

  但是随着气候的变化,农业技术的提升,现代农民更多依靠信息和科技进行耕作,因此这些谚语也逐渐被人们遗忘。“当实际情况与谚语不符合了,人们便不再需要这些‘指导’了,这一类的谚语失去了生长传播的土壤。”罗鑫说。  

  除此之外,客家人还密切关注身边日常事物的变化,以便预知天气,安排农事。“我记得小时候外婆常跟我说‘镬底起火星,准旨落大雨’,还有‘晴天蚯蚓出土,天将雨;雨天蚯蚓出土,天将晴’”,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小陈听过不少谚语,对于童年的孩子来说这些谚语是他们学习语言、感知自然的渠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8-5-31 19:56: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8-5-31 20:13 编辑

 客家谚语:民间大智慧,文化小观园
  在客家人的概念中居家必然要节俭,把“节俭”称作“做家”,这一说法至今仍有许多人使用。(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18-5-31 20:14:41 | 只看该作者
   特色

  凝聚客家人勤俭知足品质    

  在客家谚语中,还有许多体现客家人勤俭独立、安贫乐道等为人处世原则的谚语,其中不乏有趣的内容。    

  勤劳,是客家人典型品质,形成于长期的农耕生活中,体现在代代相传的谚语中。客家人深深地明白,农业生产既依赖上天的风调雨顺,更依靠自身的勤勉努力。要使地里的庄稼长得好,既不能祈求上天的恩赐,也不能指望别人的帮助,虽然农忙时节大家互帮互助,但平时的劳动还需靠自己的双手。    

  在以前的梅州客家地区,不论男女老幼,在农忙之时都要参与农活,小到五六岁的孩童,大到白发苍苍的老人,都没有清闲在家的。因此,长大成人之后,客家人大多自力更生、自谋生计,“好子毋用爷田地,好女毋用娘家衣。”“毋靠亲毋靠戚,全凭自家长志气。”“竹篙叉,叉对叉,靠来靠去靠自家。”这些谚语便是最好的证明,至今仍有父母用这些谚语教育子女,传承优良的客家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18-5-31 20:15:52 | 只看该作者
  “田要日日到,屋要朝朝扫”“有几多晴就有几多雨,有几多甜就有几多苦”。客家人视勤劳为农家最大的美德之一,鄙视懒惰者,“跛有用,瞎有用,懒人就无用”。不勤劳,则会“晓食毋晓动,金山也食空”,因为“天上无落,地下无拈”。    

  “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农业经济形态下,客家人视勤俭为农家最大的美德之一,鄙视懒惰者,反对奢侈浪费。”罗鑫说,有大量谚语体现了这一植根于农业经济土壤中的文化心理。例如,“一餐俭一口,一年俭一斗”“食毋穷,着(穿)毋穷,无划无算一世穷”。    

  客家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节俭的民系,尤其是他们的妇女,将节俭朴素的优良作风发挥到了极致。在家里,客家妇女都是精打细算,油盐柴米,不肯稍多花销,因此有“有油毋点两盏火,免得无油打暗摸”的说法。    

  在客家人的概念中“建家”、“居家”必然要节俭,把“节俭”称作“做家”,这一说法至今仍有许多人使用。“后生毋做家(有计划地过日子),老矣正知差”,“平时会做家,毋至浴堂做灶下(厨房)”,这些谚语无不体现出客家人节俭的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18-5-31 20:17: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8-5-31 20:18 编辑

  由于身居山林,物产并不是非常丰富,客家人也因此形成了安贫乐道的思想。对早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客家人来说,只要有饭吃、有衣穿、身体健康,可以颐养天年即可,对财富更是不甚贪求,反映这种心理的谚语有不少,例如,“食饱,着烧(穿暖),求寿年。”“日求三餐,夜求一宿。”“命里无时莫强求。”    

  “做官买田,毋搓(不如)子孝妻贤”这句谚语不仅包含了客家人重视亲情伦理的思想,也表现了客家人安贫乐道的精神风貌,在家庭和睦面前,财富和仕途的追求就不那么重要了。   
 客家谚语:民间大智慧,文化小观园
  在客家人的概念中居家必然要节俭,把“节俭”称作“做家”,这一说法至今仍有许多人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18-5-31 20:18: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8-5-31 20:19 编辑

  式微

  客家方言亟须焕发新活力    

  客家谚语是流传在客家地区的一种文化,也是客家先贤长期以来对劳动的体认和从人生的感悟中总结与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除客家谚语外,还有歇后语、惯用语、方言俚语等,都属于客家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口头语言——客家俗语。这些俗语凝聚了客家人的生活经验,反映了他们对社会人生的普遍观念,并且成为日常生活中的规范准则,被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当作祖宗遗训、主义般的教条传授下来。    

  客家俗语是客家方言中极为鲜活生动而又“濒危”的珍稀语言要素。专门研究客家方言俗语的学者认为,它不仅是客家人精神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而且从语言本身来说,客家俗语恰恰是客家方言中极具特色和生命力的语言要素,是奇绝的“语言之花”。    

  然而,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改变,包括客家民间俗语等客家方言已经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新时代的客家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不愿说、不会说客家话而只会说普通话的已经不是个别现象。相关专家学者认为,要进一步提高保护客家方言,特别是保护客家俗语重要性的认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18-5-31 20:20:18 | 只看该作者
  近日,在梅城江南街道办,一批创文“网红墙”火了。“趣味客家方言词汇”、名人格言、新二十四孝等主题公益广告以彩绘的方式跃然在墙。墙面每一个客家方言旁边都有图画和相应注释,可以让市民更好地了解客家语言。“硬橙”“春车”“做细”等客家人耳熟能详的词语,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这是“良舍”携手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老师罗鑫的创作成果。    

  “我们可以把语言当做一款产品来推销,与市场对接,让它重新活起来。”罗鑫说,要与时俱进,广泛吸收时代文化信息和文化营养,将现代文化的新元素融入到传统文化中,为客家方言注入新鲜血液,使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而不断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    

  比如现已成为网络社交常用词——“赞”。在上海、江苏和浙江、台湾等省市的方言中,“赞”是表达认同态度的方式。台湾地区有句客家话“你好赞”,是社交网络的流行语,因大量使用,“赞”字成为一种态度和行为,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和扶持的关系。“客家方言也可以从这方面下功夫,去寻求更好地传承使用。”罗鑫认为。    

  另外,为了保护并传承客家方言,罗鑫建议,可以学习台湾地区中小学增设乡土语言课程的做法。为鼓励学生学习客家话,当地中小学增设了乡土语言课程,教材取材以本土客家的生活为主要内容,包含谚语、歇后语、童谣等,兼及趣味,通过歌曲教唱、角色扮演等游戏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客家话的乐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5-31 20:21: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8-5-31 20:27 编辑

  客家俗语故事    

  “天高不为高,人心更是高”    

  客家人有句俗话叫做“天高不为高,人心更是高。井水化为酒,又嫌猪无糟”。用以讽刺那些贪得无厌的人。    

  传说从前,有一对老夫妻,日子过得清苦,但心地善良。一天,有个老叫化子来到这家讨饭吃。那老夫妻见他可怜,虽然自家还不够填饱肚子,也舀了一大碗粥给那叫化。老叫化端起粥,又讨菜吃,那老夫妻也没怨嫌,忙把仅剩的一点咸菜也给了他。那老叫化吃完后,也没说句感激的话,放下碗又讨水喝。老夫妻说:“没开水,凉井水就有。”那老头说:“我最爱喝凉井水,常言道,人情好,食水甜,你带我自己去打吧!”老叫化来到井边,打一桶水喝了几口,从身上擦一团汗垢,丢在井中,就走了,也不说多谢。老头子感到这老叫化有些怪,便对老婆说,那老叫化临走时,不知把什么东西丢在井里了。于是,急忙到井栏边去看看,刚到井栏边,就闻到一阵酒香。连老婆子也隔远闻到了,忙问丈夫道:“老头子,是哪来的酒香味?”老头道:“你快来,我闻到酒香味是井里冲上来的哩!”说罢打起一桶井水来,闻一闻,正是酒味,用手掬着喝了一口,哎呀,真是好酒哩!再打一桶二桶还是酒。老两口欢喜极了,才想到自己遇到的老叫化是仙人呢。老两口就靠卖酒过日子,不愁吃穿,没一年工夫,就成了不大不小的财主。夫妻俩对那叫化仙人真是感激不尽!    

  第二年,那老叫化又来了,那老两口知道他是仙人,热情接待,招呼他吃了一顿像样的午饭。吃过饭,那仙人问主人道:“你们现在还缺什么呢?”老头正犹豫间,老婆子抢着说道:“恩公哟,多谢您把井水化为酒,这一年日子也好过多了,就是养猪没有糟,想请你帮帮忙!”那仙人一听,皱了皱眉头,叹了口气说道: 

  天高不为高,人心更是高。    

  井水化为酒,又嫌猪无糟!    

  仙人边叹气边念着这句话走了,头也没回。老两口赶出门来意欲挽留他,可惜已不见人影。回到井边想打酒卖时,井水已经变成了水,一点酒味也没有了。从此再也没有酒可卖了。老两口非常后悔自己不该贪得无厌,可是已经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