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桥”见人文底蕴 联起家国情怀

[复制链接] 0
收藏
12
回复
470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1#
 楼主| 发表于 2018-5-2 22:29:43 | 只看该作者
  梅江桥作为梅江河上第一座钢筋水泥大桥,原桥长278.5米,宽阔6.65米,分十三孔,为连拱弧形钢筋水泥大桥。当时的桥面,中间只铺木板,桥的两端,砌筑石阶梯行,行人拾级而上,车辆不能通行。1950年和1965年,改铺水泥桥面和扩建人行道,并加筑立体交叉引桥,使它能通行车辆。修葺一新的梅江桥全长289米,宽12米,更加显得巍峨壮观。

  据了解,梅江桥的桥墩建设极为困难,每个桥墩最浅的有十五尺,最深的有二十九尺,工程至艰。当时条件艰难,工人必须要沉到水底挖砂石,就这样来来回回换气又沉下水工作。在清理水泥覆盖物和两块桥面石的运输工作方面,也是由工人手把手完成的,拱形的桥洞和桥面都是用石块一块块砌成。即便这样,工人还是以坚持不懈的精神完成了整座桥的搭建。梅江桥造型独特,历史久远,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5-2 22:30: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8-5-2 22:31 编辑

  桥上风景

  文祠楼

  饶公桥侧有一座古建筑——文祠楼,它依溪而筑,灰黑色的瓦下黄色的外墙泛出岁月的斑驳,精致的窗棂点缀其中,古色古香。

  楼前立碑所载:“文祠建自何时,已无史料稽实。询之七旬以上长者,俱云记忆中即有之。”文祠楼是嘉应学院现存最老的建筑,“象山在前,流水在下,饶公桥侧卧其旁;更有古榕蓊郁,榕荫张覆;岸柳依依,掩映其间。每当朝晖夕照之时,高甍巨桷、水光日影动摇而上下,其宽闲深靓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闻弦诵而正衣衿。州人美称为梅城胜境之一,师范校友则誉为母校象征”。从碑文中自能窥其气韵风貌,感悟它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5-2 22:32:13 | 只看该作者
  东山书院

  东山书院是梅州古老的书院之一,由王者辅在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创建,已漫越了二百七十多个春秋。东山书院为“三进二横”的建筑结构,其前吸周溪水之清新,后袭东山岌之灵秀,邻傍状元桥之重彩。

  乾隆年间,梅县境内共建有九间书院,城中有四,即培风书院、东山书院、崇实书院和周溪书院。如今城区仅存东山书院。从古老的书院到现在的东山中学,一脉相承,弦歌不绝,是梅州教育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东山书院脉承着嘉应州弥足珍贵的文化传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厚实的门墙青瓦传承着灵动的历史,录载着梅州人文。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爱国诗人、外交家、教育家黄遵宪先生,在书院创建“东山初级师范学堂”,培养了众多爱国兴邦之士。爱国名士丘逢甲先生亦曾讲学于东山书院,在东山书院撰写了嵌“东山”长联,楹联含蓄地道出东山书院虽僻处山乡,亦足承载客家人不凡之志。

  作者:南方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