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以上老人超80万 梅州养老服务业破冰前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1-17 11: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0岁以上老人超80万 梅州养老服务业破冰前行

60岁以上老人超80万
养老院的老人们在等待做操。(曾舒婷 摄)

     从梅州市民政局了解到,至2016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达83.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6.8%。其中:80岁以上老人有13.9万人。我市老年人口比例位居全省前列,是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程度较高的山区市。

  近年来,我市已加快养老服务业的科学布局和统筹发展的步伐,部分社区开始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但从全市来看,养老服务机构仍存在部分老人观念陈旧、后续服务资金不足、护理人才缺乏等问题。

  养老机构硬件服务在上升
  87岁的温阿婆在养老院住了半年多,因腿脚不便,出行都要依靠助行器,只要温阿婆在养老院内遛弯,护工都会在周围看护着。温阿婆说,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按下床头的呼叫铃,就有值班医生护士来检查,很方便。刚在养老院住下的谢阿婆已有93岁,虽然有些不习惯,但养老院内各项安全、医疗设备比较完善,也让谢阿婆安心些,“走廊有护栏扶手,房间里也没什么阻碍物,倒也住得舒心。”谢阿婆说。

  根据市民政局的统计数据,目前,我市现有养老机构168间,其中:敬老院110间,公办(含民办)养老机构58间,截至2017年11月,全市养老床位数23897张,每千名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达28.52张。此外,近期我市还将分别投入5900万元和2500万元,在蕉岭长潭、五华华城镇建设各一所规模较大、功能齐全的区域性敬老院。

  2015年,为满足老年人更高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我市投入2800万元,按省一级福利机构的标准建设梅州市老人公寓(养老示范中心),并列入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该公寓集养老安置、医疗保健、康复娱乐于一体,设计床位300张,建成后将成为老年人养老安置、医疗保健、康复娱乐的好场所,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目前,该公寓已完成工程建设。

  在社区养老方面,我市已初步建立了区、镇(街)、村(居)的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比如:梅江区在全市率先实行政府供养对象居家养老城乡一体化免费服务,目前累计服务人次达到7万人次;在江南街道、西郊街道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服务项目有娱乐、健身、日间照料、心理辅导、送餐服务;梅江区江南街道通过政府购买专业社工机构服务,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居家长者服务项目,并不断完善居家养老各项服务。

义工上门探访长者。(社工供图)

  “医养结合”模式仍处起步阶段
  伴随“老龄化”而来的,是一些“老年病”的常发、易发、多发,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治疗和护理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随着小型家庭、“四二一”家庭的大量涌现,家庭养护难以为继,养老机构尤其是具备医疗功能的养老机构需求越来越大。在2017年5月,我市印发的《梅州市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到,至2017年年底,我市65周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和健康管理率均达到60%以上。但到2017年11月我市仅有7间医养结合机构,“医养结合”仍处于起步阶段。

  记者从市政协提案委委员工作室了解到,“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一直受到不少委员的持续关注,张韶光、刘海云、林华玲等政协委员认为此种模式能使医疗卫生资源和养老资源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提供医疗、护理、养老、康复等一体化服务,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让老人福享晚年。

  梅江区鸿福老年公寓负责人李峰告诉记者,2017年下半年开始,该老年公寓与梅江区西郊街道西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合作协议,为公寓内老年人提供相关医疗服务,“尤其是近期寒潮来袭,更需要注意老年人的突然发病,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可立即通知社区医院医生前来就诊。”李峰说。

  民革梅州市委员会一委员认为,应加强人才培养,整合现有资源,通过建立医保覆盖等措施,为老年人养老提供更好的医养服务。

  据了解,有关部门鼓励各类养老机构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就近就便、互利互惠”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协议合作,形成医疗养老联合体,与周边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合作机制;鼓励、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医疗机构按规定申请设置养老机构,面向老年人开展集中居住和照料等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通过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不能养老的困境。

  后续资金不足、护理人员短缺成问题
  在梅江区江南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有不少供社区老人娱乐的活动室和器具。白天,社区老人便三五成群到服务中心内进行娱乐消遣,梅江区鼎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养老服务中心遇到的问题是后续资金不足。“政府每年拨付10万元用于服务中心的基本运营,但为了给老人们提供更好服务,运作经费供给仍有负担。”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各社区通过整合资源,为老人们提供物资等方式来缓解后续资金不足的困扰,但为给社区老人提供更好服务,资金方面仍是问题。

  此外,护理人员短缺也成问题。“有些护理人员干一天就不干了。”鸿福老年公寓负责人李峰说,很多人认为养老护理工作又脏又累,工作压力大,社会地位不高,工资待遇不高,都不大愿意从事护理老年人的行业。护工罗映兰坦言,平日的护理工作繁重,有时还需要照顾几位老人,不是谁都能坚持下来的。
  另外,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养老机构设施简单,环境简陋;目前比较突出的是农村养老机构困境重重,出现设备陈旧、入住率低、人才缺乏等问题。

  探讨
  市民比较认可居家养老模式
  市民廖叔今年68岁了,老伴因病去世,独生女在广州定居,想将父亲带到广州生活,早已习惯梅城生活的廖叔不愿意,提及往后的养老生活,廖叔希望在家养老。“家是最舒服的地方。”廖叔说。90岁的叶阿婆也表示,要与子女同住,如果能在家里享受养老服务,是最好的。市民宋淑表示,如果能将“居家”与“养老”结合起来,一来方便探望老人,二来老人能得到更好照顾,对于老人与后辈都是好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我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主要服务多是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或以社工上门服务为主要服务形式。市民政局社会福利科工作人员表示,为给老人更好的养老生活,曾探讨过试行“嵌入式”社区养老模式,即将机构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以社区为载体,嵌入资源、功能,整合社区周边养老资源,为老人提供就近居家养老服务,既不远离家人,也能安心养老,但难以实现。但有市民担心此举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市民侯女士说:“老人病痛多,如果在社区内有家养老机构,可能会造成一定烦恼。”

  链接
  老年人养老福利在落实
  为应对我市人口老龄化、加快全市养老服务业发展,我市先后出台实施《关于建立梅州市80岁以上高龄老人补(津)贴制度的通知》、《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梅州市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及60周岁以上困难群体投保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方案》、《梅州市民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实施办法(暂行)》等一系列惠老政策文件,为我市老年人提供多方面保障,不断完善养老福利体系。“银龄安康行动”也已覆盖全市,为全市6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购买一份意外伤害综合保险,提供养老保障。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