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中心—梅城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35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7-12-26 20: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千里邮缘 于 2017-12-27 17:25 编辑

                                                                    

客家文化中心—梅城

客家文化中心—梅城



         金山如枕,梅江萦回;西来程水,周溪南流。江北城廓形似神龟,守望程梅两水悠悠旋转如献金牌。此梅州老城也
公元1182年,南宋诗人杨万里因公前来喜见一路梅花吟成绝唱: “…此行即便无官事,只为梅花也合来。”先生慧眼独具,谙熟玄机;梅花欢喜处,必有名士英豪。信然!
        公元1098年,北宋谏官刘元城贬谪梅州。他痴心不改,矢志兴学首创书院,一点薪火千载不灭。公元1253年,南宋进士侯安国自闽西宁化莅梅执掌教坛,落地生根。他以《春秋》大义授徒、倡儒学诲人入世,影响深远。南宋末年元蒙大举南侵,安国公门生蔡蒙吉慨然投笔从戌,喋血梅州。公元1277,文天祥誓师勤王,梅州群起响应。经此战乱梅城十室九空。  
        至明时大批中原士民由闽入粤定居梅州。至此人气又旺,文风再兴。梅城大小闾巷,日夜吟诵不绝。据《嘉应州志》记载:宋时参与科举,梅州为全国之冠;至清乾嘉年间,读书者占总人口三分之一;满街儿女挟书囊,人文秀区看梅州。
         孩提诵月光,少壮走四方。十九世纪中叶起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客家儿女下南洋闯天下;文韬武略救危亡。悠悠梅水,演绎多少生离死别、慷慨激昂。
        盘桓梅江河畔,历史风云激荡心头。到东区人境廬去,“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长江。”它的主人黄遵宪洞悉先机、投身变革,引领时代潮流。到东山书院去,开国元勋叶剑英由此启航登程。他多谋善断、屡建殊勋,为奠基中兴大业居功至伟、光耀千秋。
        自清末至今,弹丸小城英才辈出、群星璀灿—有两院院士二十三、大学校长二二七、将军四四七
        任凭岁月流水,古城青春常在。看森林围城,风清月白;一江两岸,宜业宜居。唐风宋韵,客地传承;梅水歌谣,吟唱新天。
       今日登高四望,江北老城、江南新区和梅县新城构成三瓣梅图样,这座世界客都以傲雪梅花的精气神昂然崛起。
       “漫咏罗浮证仙迹,梅花端的种梅州。”叶帅对梅花情有独钟,他深知“城以梅名”的家乡与遍地梅花形神相通。
       丁酉金秋,一项大手笔工程启动—老城文化河周溪沿岸构建“十里梅花长廊”。

        驱车粤东北,寻梦到梅州。一组画卷赏心悦目,一部鸿篇意蕴深长。


客家文化中心—梅城

客家文化中心—梅城

客家文化中心—梅城

客家文化中心—梅城
         

客家文化中心—梅城

客家文化中心—梅城

客家文化中心—梅城

客家文化中心—梅城

客家文化中心—梅城

客家文化中心—梅城

客家文化中心—梅城

客家文化中心—梅城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