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成风气”的客家民系形成历程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7-11-27 20: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7-11-27 20:20 编辑

  “别成风气”的客家民系形成历程   

  徐旭曾先生在《丰湖杂记》中,还较为详细地叙述了客家民系形成的过程:“南来岭表”的客家先人们,躲过战乱,就地停留下来,在“毗连千数里之地”,“数十里无人烟”的赣、闽、粤地区“相率迁居该地”。为了谋求生存,他们克服烟瘴潮湿,水土不服,“风俗语言不同”等重重困难,“披荆斩棘,筑室垦田”,以小规模、低水平的耕作方式,“种之植之,耕之获之”。虽然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但还是得到了“休养生息”,人口得到繁衍,家族也逐渐兴旺起来。稳定下来之后,他们便在新垦殖的地盘内开始“各就其地,各治其事”。根植于农耕文明的务实精神,使他们能够自强自立,寻求新的发展。经过了若干时间,终于“别成一种风气”。

  徐先生所说的“别成一种风气”,实际上是说到达赣、闽、粤其地之后,经过“休养生息”,南迁的中原人群虽然融合了新居地的农耕文明,但始终“不因地而殊,不因时而异”地传承着中原文化,始终保持着“忠义之心”,始终因“风俗语言不同”而有别于当地的土著,“惟与土人风俗语言,至今仍未能强而同之”。他还特别强调就是经过很长时间也不会改变,“恐再千数百年,亦犹诸今日也。”

  徐先生本身是客家人,有着对客家是“中原衣冠旧族”的自豪感。他的“别成风气”的论点,表面看起来是有别于土著,即由于衣冠旧族的风俗语言未能与土著相同而相通,所以土著“称吾为客人”,而衣冠旧族有因土著的“风俗语言未能与吾同”,而“自称为客人”,实际上是强调客家人的“中原衣冠旧族”的纯血统论。当万里迁徙,千年奔波,到达赣、闽、粤边区,找到了一片荒芜贫瘠的土地并有所拓展后,在中原衣冠后裔们的潜意识中,高贵的“士族”心态便变成了一种精神的荣耀,自我认定继承的汉族文明是正统的中原文化,客家人要“雅不欲与土人混处”。徐先生还执着地强调,土客之间是有天生的区别,“土自土,客自客”,各自应该保留自己的民族特色,即“土其所土,客吾所客”。

  汉民族是以中原古华夏族为主体,与周边的少数民族不断地同化和融合后才形成的。客家民系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凡经过停留、居住的地区,周边都有众多的少数民族或汉民族的其他民系,至今,在传统的客家文化中还可以看到百越族、特别是畲瑶族的古老的习俗。《太平寰宇记》宋·乐史卷259《循州风俗》载:“织竹为布,人多獠蛮,妇市,男子坐家”。宋时的循州(今龙川县)在粤东,循州獠蛮应即今日粤东畲族之先民。如客家妇女特别勤劳,应是其先民承传了畲瑶族妇女一贯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长处;客家妇女为了生计,为了劳动,向居住地的畲族妇女学习。畲族妇女不缠足,因为她们同样承担繁重生产、生活事务,同样承担起生计重任;客家妇女的滚边服饰、凉帽以及独特的发髻等,都是少数民族妇女的打扮;客家农村男子在家照料孩子而不务家业是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客方言中以“亚”字带头的称呼,饮食中的擂茶、熟米、蒲包饭等都是畲瑶族的传统土俗,等等。(参见胡希张等编著《客家风华》,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由于早期研究客家问题的人士大多是外国人和客家人,所以,在徐先生观点的影响下,包括罗香林在内的研究客家问题的权威人士,进一步提出了客家是“纯粹汉族”血统的观点。这个观点,一直到二十世纪80年代再次掀起客家问题研究热时,才在百家争鸣中初步达成“客家是中原汉族在南迁过程中,同化和融合途中及定居地土著居民文化而形成的一支汉民族民系”的共识。由于对客家研究有200年的历史,“纯粹汉族”论和“士族”论又是在早期提出,至今仍在客家人的生活圈中产生着较大的影响,要彻底改变这一观念,还有待努力。这也是我们客家文化研究工作者今天和今后还要做的工作。

 (牟建新)

签到天数: 72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7-11-29 14: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意见, 同意牟先生的观点,"客家是中原汉族在南迁过程中,同化和融合途中及定居地土著居民文化而形成的一支汉民族民系”的共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