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龙”共舞半世纪 精湛技艺传后人

[复制链接] 0
收藏
4
回复
136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10-26 14:15: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7-10-26 14:16 编辑

  省非遗花环龙传承人饶武昌:与“龙”共舞半世纪 精湛技艺传后人

 与“龙”共舞半世纪
省非遗花环龙传承人饶武昌。受访者供图

  时而站、时而蹲、时而跪、时而坐,手一舞动,龙头仿佛就活了,好不娇柔婉转,潇洒自如。这里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环龙传习所,也是花环龙传承人饶武昌的家,他正在教村民如何舞龙的技艺,每天都会有感兴趣的村民到他家里学习。    

  大埔茶阳镇是花环龙之乡,每逢节日庆典,花环龙龙身舞动之时,宛如美丽的大花环在空中滚动,又似巨龙追夺宝珠,飞腾跳跃,入海破浪。这是极具艺术感染力的民间花环龙舞蹈,也是大埔世代相传的民间艺术瑰宝。    

  2008年,饶武昌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环龙代表性传承人。饶武昌等一批舞龙人辛勤付出,培养了一大批传人,如今大埔茶阳镇花环龙活动蓬勃发展,不仅从广场走上了舞台表演,也成为大埔重大庆典活动中最受群众欢迎的文艺表演节目之一。    

  ●南方日报记者 马吉池 通讯员 丘佳纳罗文燕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14:19:54 | 只看该作者
  把花环龙带上全国大舞台   

  今年60岁的饶武昌出生于大埔茶阳镇的舞龙之家,其父亲饶文渊是村里有名的做龙、舞龙能手,他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编织花环龙道具,学习舞龙和伴奏锣鼓的技法。    

  受父亲的影响,饶武昌对花环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8岁开始学习舞龙,10岁就能熟悉舞龙的技巧,18岁便掌握了花环龙的道具制作技艺。如今,饶武昌接触花环龙已50余载,曾在舞龙队中担任龙头手、鼓手、教练等职,熟悉掌握花环龙道具制作、舞技舞法、锣鼓伴奏等全套技能。    

  “花环龙表演多是双龙竞舞,每条花环龙人数719人不等,加上锣鼓,人数多达四五十人。”饶武昌说,主要舞法有站、跪、坐、卧、骑五种。表演主要套路包括“双龙出海”“双龙抢珠”“抢珠360度转动”“跳龙珠”“盘龙”“卧龙走圆场”“穿花”等。舞到高潮时,整条龙抡成一连串的圆圈,宛如几个美丽的大花环在不停地滚动,故称“花环龙”。改进后的花环龙,可以用锣鼓作伴奏,也可以用音乐作伴奏。    

  随着大埔茶阳镇花环龙活动的蓬勃发展,饶武昌在村里组建了花环龙队,经常会受邀参加一些演出或比赛,奔赴苏州、湛江、广州、东莞、深圳、韶关、肇庆等多地展演,外面的人一提起大埔花环龙,总会记得有个“饶教练”。    

  近30年来,茶阳花环龙多次参加省、市、县大型文艺表演活动,载誉而归,这其中离不开饶武昌的无私奉献。最让饶武昌印象深刻的是,2014年他带领花环龙队从各省市的80多支舞龙队伍中脱颖而出,杀入全国前15强,成为广东省唯一的一支队伍,到江苏苏州参加全国舞龙展演总决赛,最终获得银奖,为大埔再添一枚国字号奖牌。这是大埔花环龙首次登上全国性舞台,打响了大埔花环龙文化品牌,对进一步宣传推介大埔,提高大埔的知名度、美誉度等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饶武昌来说,花环龙表演并不是赚钱的手段,只是一种兴趣爱好。队员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平常有展演,饶武昌才会召集队员排练,为演出做准备,有时候展演也只是义务活动,并未向主办方索要出场费用。饶武昌时常跟队员说:“不要一说演出就谈钱,从另外的角度看,到各地展演其实也是在宣传大埔的花环龙,为推介大埔花环龙文化品牌作贡献,这是给子孙后代打基础的大好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14:21:47 | 只看该作者
  带徒授艺20年培训近千人    

  “现在花环龙队伍里30岁以下的年轻人很少见,年龄最大的65岁,队伍人员变动大,少了一两个队员都是让人头疼的事。”饶武昌说,学习花环龙是个体力活,常年接触难免还有腰伤等病痛,加之这不是一个能赚钱的技艺,年轻人很少有人感兴趣。    

  为了向更多人普及花环龙,1997年,饶武昌开始带徒授艺。到2009年,基本每年饶武昌都会深入校园为初中学生培训,并带他们参加演出。之后,饶武昌开始在社会上招收愿意学习舞龙技艺的年轻人,“只要有合适的人选,我就会给他做思想工作,说服到愿意来才招收他。”饶武昌说。    

  如今,饶武昌的免费培训,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在花环龙传习所内,每晚都会有人过来学习花环龙的舞龙技艺。20年来,饶武昌培训了青少年舞龙后继人才900多人;共收了4名亲传弟子,其中1名叫王联泉的弟子获得了花环龙县级非遗传承人的称号。    

  同时,为了增加花环龙展演的新鲜感,2016年,饶武昌组建并培训了花环龙首批12名女子锣鼓队,演出时很受观众欢迎。    

  此外,为了让花环龙造型更美观,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适应现代人的欣赏需求,饶武昌等一批舞龙艺人及茶阳镇文化站干部在保留传统精华的基础上,对花环龙进行了多次的改革创新,比较显著的变化有:把舞龙道具变小适应舞台场地,采用“站、蹲、跪、骑、坐”独特的舞技舞法等。通过改变传统的舞龙方式,花环龙不再局限于广场表演,可以登上大舞台。    

  “一般的舞台10米长,5米宽,而一条龙就30多米,两条龙还要转动,如何让花环龙在有限的表演场地顺利演出,编排就很重要。”饶武昌说。经过多次实践,饶武昌演出前都会在舞台上先行踩点,并给演出时龙头、龙尾等位置做上记号,然后在限定的时间内编排锣鼓的节奏,根据锣鼓节奏变换队形及舞法。其中,鼓手处于花环龙展演的核心位置,正式展演时由饶武昌自己担任,龙珠、龙头、龙尾等都需根据鼓手的节奏变换套路及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14:23: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7-10-26 14:25 编辑

  ■对话    

  饶武昌:    

  尽己所能 为花环龙注入新鲜血液    

  大埔茶阳镇作为花环龙之乡,将如何进一步推动该非遗项目在当地的传承发展?记者对花环龙省级非遗传承人饶武昌进行了专访。    

  南方日报:为花环龙的发展传承,您都做了哪些工作?    

  饶武昌:为了让花环龙更适应现代人的欣赏需求,让花环龙从广场走向舞台,我和其他舞龙艺人、茶阳镇文化站干部经过讨论研究,决定从花环龙的道具,舞龙的技法等进行改革创新,让花环龙造型更美观,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    

  其次,为增加展演的新鲜感,组建培训了花环龙首批女子锣鼓队。    

  再者,为推广和普及花环龙技艺,深入校园为学生免费培训,增强年轻人对花环龙的兴趣;并且建立了花环龙传习所,每天免费培训感兴趣村民;带徒授艺,收了亲传弟子4人,培训了青少年舞龙后继人才900多人。    

  最后,组建花环龙队,奔赴全国多地积极应邀参演或参赛,为打响大埔花环龙品牌作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6 14:24:35 | 只看该作者
  南方日报:您觉得为更好地推广花环龙,还需要怎么做?    

  饶武昌:大埔县对花环龙的活动非常重视,分别在茶阳下马湖村、街道社区和华侨中学建立了花环龙培训基地。舞龙队伍遍及茶阳镇的各个村落,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经费短缺、舞龙人员新鲜血液缺乏的问题。    

  单靠非遗传承人来推广能力有限,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要加大对青少年一代的培养力度,制订切实有效的花环龙培训方案,为其补充新鲜血液。此外,政府应给予现在从事花环龙技艺的民间艺术组织和艺人适当资金、政策补贴,支持他们开展培训等宣传推广活动。政府也要多牵头举办类似展演或比赛活动,让民众对大埔这个文化品牌更了解,更熟悉。  

  编辑: 马吉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