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遵宪与潮汕“一段古”

[复制链接] 0
收藏
8
回复
193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9-26 11:13: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7-9-26 11:17 编辑

  为躲“长毛之乱”,黄遵宪曾走避潮州;最早的《人境庐诗草自序》,其实是写于汕头——
黄遵宪与潮汕“一段古”
 黄遵宪与潮汕“一段古”
  1931年商务印书馆《人境庐诗草》重印本,梁启超题写书名
 黄遵宪与潮汕“一段古”
  钱仲联《人境庐诗草笺注》1981年本
 黄遵宪与潮汕“一段古”
黄遵宪诗中的“和平里”,即现存于汕头市潮阳区的文天祥题字碑

   郑少斌

  导读:“人尽流离呼伯叔,时方灾难又干戈。” 清同治四年(1865)太平军“长毛之乱”后,时不到20岁的黄遵宪写了一批避乱感怀诗作。于是不少人以为,太平军汪海洋部攻陷嘉应州时,黄遵宪身在州城亲历其乱局。

  其实,黄遵宪不仅曾避乱潮州,家姑在那里成婚,他还在那里写了不少诗文,与潮州有着鲜为人知的密切关系。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9-26 11:18: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7-9-26 11:23 编辑

  何处避“长毛之乱”

  186510月,太平军康王汪海洋残部攻破嘉应州城。在战乱纷起,家园朝不保夕的形势下,18岁的黄遵宪与同乡叶氏匆匆完婚,新婚仅数日而城破。11月,黄遵宪全家避乱大埔三河墟,继而逃往潮州,直到第二年春除残靖乱后才返乡。

  “长毛之乱”使黄遵宪的家庭遭受了毁灭性打击,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影响。他为此写下了《乙丑十一月避乱大埔三河墟》8首、《拔自贼中述所闻》6首、《潮州行》1首、《古从军乐》7首、《喜闻恪靖伯左公至官军收复嘉应贼尽灭》3首和《乱后归家》等诗歌,达28首之多。且看这段流离失所的避乱经历,黄遵宪一家30多人逃到大埔三河,“一叶小舟三十口,流离虎穴脱余身”,但三河仍不安全,无奈再转潮州。接近潮州城时,盗贼突起,“起惊贼已来,快橹飞如雨”,舟人与盗匪拼死相拒,形势万分危急,幸好“一声霹雳炮,杀贼贼遽去”,才得以虎口脱余生,此时弟妹已俯伏舟中,吓得惊魂失色,真是“吁嗟患难中,例受一切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9-26 11:24:14 | 只看该作者
  在逃避战乱途中,黄遵宪一家还遭遇了贼匪的抢劫恐吓,真是祸不单行。“须臾达潮州,急觅东道主”,好不容易到了潮州,急忙找地方,把家人安顿下来。至于黄遵宪避乱潮州时的住处,就目前所见资料,暂无法确定具体地点,猜度应在潮州东山书院(即韩祠)一带。

  在潮期间,黄遵宪16岁的小姑,与同避潮州的张心谷草草成婚。张心谷,梅城下市人,黄遵宪的学友,比黄氏小两岁,两人均以早慧而称于乡里。在潮时,黄、张经常前往先贤黄香铁执教潮州东山书院时的寓所崧韭之舍临眺。遗憾的是,张心谷及双亲(其父为潮州榕江书院主讲)不久竟病逝于潮州,时心谷年仅21岁。黄遵宪悲痛地写下《哭张心谷》6首,其中有云:“匆匆事业了潮州,竟认潮州作首丘。哀泣一家新故鬼,此邦与汝定何仇?”又作挽联曰:

  与骨肉交,结文字缘,汝尔两人心,从今旧雨来时,忍复忆兰圃春盟,桐阶夜话; 谪大仙人,为真才子,尘寰二十载,此际乘风归去,何必恋闺中少妇,曙后孤星。 最早的《人境庐诗草自序》写于汕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9-26 11:25:51 | 只看该作者
  《人境庐诗草》是黄遵宪一生诗歌创作的重要结晶,也是我国近代“诗界革命”的标志性成果。一直以来,我们多以为黄遵宪1891年写于伦敦的序言是该书的唯一自序,即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人境庐诗草自序》。其实,黄遵宪从1864年间开始保存诗作,并于18731874年间将诗编为二卷,1874年入京应试途中,在汕头寓所写有一序,全文如下:

  此诗两卷,盖《人境庐诗草》之副本也。十年心事,大略具此。已别命书人缮写,携之行囊。然予有戒心,虑妙画通神,忽有胠箧之者,故别存之,以当勇夫之重闭。诗固不佳,然亦征往日身世之阅历,亦验他日学问之进退。将来相见,风雨对床,剪烛闲话,出此一本,公度自证之,吾弟又共证之,亦一快也。什袭珍重,等闲不遽以示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17-9-26 11:26:45 | 只看该作者
  这篇序言写于同治十三年四月八日,即1874523,应是黄遵宪最早的《人境庐诗草》自序。此后,黄遵宪不断创作,《人境庐诗草》所集之诗,屡经增改,1891年又作一序,至1902年手定稿,形成了我们目前所见的十一卷、古今体诗641首版本,以钱仲联先生的《人境庐诗草笺注》(1981年本)影响最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17-9-26 11:27: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7-9-26 11:28 编辑

  留下脍炙人口的诗话

  清朝时的嘉应州,水路是最重要的交通大动脉,而潮州、汕头正是其通往广州等地的必由之路。每次往返家乡,黄遵宪都会经过潮州地区,因而也留下了不少描写潮州风物的诗篇。如1885年秋,黄遵宪由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任满解任回国,抵达广州即赴梧州探望父亲,再乘船途经汕头、潮州回乡,写有不少诗篇。

  其中《夜宿潮州城下》:

  九曲潮江水,遥通海外天。

  客程余百一,江路故回旋。

  犬亦乡音吠,鸥依岸影眠。

  舻声催欸乃,既有晓行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17-9-26 11:28:59 | 只看该作者
  诗的首句形象地说明潮州是黄遵宪走出围龙、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诗中的潮江水、犬吠、江鸥,构成了一幅祥和宁谧的夜景,既有故乡般的亲切感,又有“近乡情怯”之喜悦和浓浓乡愁。

  又如《夜泊》:

  一行归雁影零丁,相倚双凫睡未醒。

  人语沉沉篷悄悄,沙光淡淡竹冥冥。

  近家乡梦心尤亟,拍枕涛声耳厌听。

  急趁天明催橹发,开门斜月带残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17-9-26 11:30:14 | 只看该作者
  值得指出的是,潮州也是黄遵宪寄怀至交诗友的地方,与梁诗五、胡晓岑、丘逢甲等人都有书信往来、诗文酬唱,留下了一段段脍炙人口的诗话。外交家、教育家梁诗五是黄遵宪的大舅(祖母梁太夫人的从堂弟),从小相处、志趣相投的诗友,关系密切、感情异常深厚。1870年秋,黄遵宪从广州应试回乡时,顺道到香港、潮州游玩,途中有《寓汕头旅馆感怀寄梁诗五》《将至潮州又寄诗五》等诗作,如“片帆遥指凤凰城,屈指家山尚几程。以我风尘憔悴色,共君骨肉别离情”,表达了两人的深厚情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17-9-26 11:30:44 | 只看该作者
  丘逢甲和黄遵宪同是“诗界革命”倡导者和实践者,又是一对笃交的“诗兄弟”。1898年秋,黄遵宪被革职放归故里。当时正在潮州讲学的丘逢甲知悉后,专程赶回嘉应州人境庐探望黄氏。此后,他们频繁地书信往来、赋诗唱和,现存酬唱诗文共50来首,成为近代诗坛上为人称道的一段佳话。丘逢甲在潮阳时,曾以文天祥在当地题写的“和平里”石碑为题,作诗寄给黄遵宪,黄有和诗《和平里行和丘仲阏》,追述文天祥抗击元兵的英雄事迹,缅怀民族忠魂,以抒发深切炽热的家国情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