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锻就“三将四校五人杰”传奇 《安思 家训》

[复制链接] 0
收藏
13
回复
421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9-9 19:32:31 | 只看该作者
  1944年冬,张镜清老人带着对外出儿女的思念,离开了尘世。

  老大张文主持了父亲的后事。经当地父老乡亲的强烈要求,将老人与“三乡学案风潮”的功臣杨砚萍、钟百卿、张吉轩三位前贤同在三乡公学背后的“卧龙岗”举行公葬,全三乡数千村民和梅县政府的代表参加公祭。

  张文的老师张丹九老秀才为公祭撰写了一副挽联:

  献酒献花,鹤驾暂留片刻;

  公祭公葬,龙岗也足千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9-9 19:34:18 | 只看该作者
  “文革”期间,张家历尽劫数,老三张光前在监狱农场被迫害致死;老五张均元在家乡因“官僚地主”的家庭成分,多次遭受批斗;老六张孤梅在福州大学被残害致死;张凤亭以“历史反革命”的身份被驱回老家。

  尽管如此,1972年,笔者与张凤亭在明山小煤窑当采煤工时,同住在一户人家的“子棚”上,有半年之久,朦胧听他在清晨细声背诵过《安思家训》。他回忆说,抗战期间回家乡宣传抗日时,其祖父张镜清要他每天早晨起来背诵“家训”,故始终不敢忘记《安思家训》。近年笔者因撰写《张孤梅传》的关系,多次采访了老五张均元的儿子、75岁的张凤省,他说少年时,每天早晨全家必定在厅堂里集中,背诵《安思家训》,时至今日,他仍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9-9 19:36:02 | 只看该作者
  张家后辈按照“安老怀少,信友睦邻”的《家训》,在能力许可时,回报社会。

  早在1958年,为促进家乡农业科技、增加粮食产量,张孤梅用自己的工资开支,要求三乡乡政府派了一名农业干部到福州大学学习制作肥料,回来后教各村的农民制作了不少肥料,为三乡的粮食生产作出了贡献。现任美国一间化工公司亚太地区总裁的张预民秉承父亲的爱国爱乡情怀,从2009年开始在父亲的母校三乡中学设立“张孤梅奖学金”。   

  “安思居”满门英杰,维系他们的精神支柱是《安思家训》,时至今日,这种优良家风仍在后辈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承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9-9 19:37:30 | 只看该作者
  附:《安思家训》全文

  国族风雨飘摇,而家室又实无以蔽风雨,貌躬无状。每凛以有国乃有家,保家先保国之义。长男、三男、六男早已勗于以身许国,不事家人生产。二男力田,间兼经商,亦不许有过分利得。四男比二男更不幸短命。惟仅五男继二男职,仍不免抽暇从公。陋巷如昔,食齿日繁。万不获已,近来筑室数橼,未竟鸠工,先行燕处,不敢冀其早日落成,然较曩时,处此则安多矣。居安必当思危,因谓之曰:安思。

  尔等当首思,自尔祖德则公早逝以后,一脉血食,予然中堑,幸赖尔祖母李氏,操柏舟之志,立余继承。余夫妇一生辛苦,未尝安享为怀,必须体察过去,把握现实,光大将来。分别言之:外出者,思如何奉公守法,立己立人;家居者,思如何安老怀少,信友睦邻;从政从军者,思如何忠党爱国,御侮安邦;为农为工者,思如何巧用劳力,增加生产。兄弟妯娌间,和合则兴,不然必败,以期永久不分。能如斯则今日安,明日更安,大众安,自己必安,尔等安,余夫妇更安,生死安矣。

  思之思之,余切望之。

  ——张镜清口述立,张文执笔(1942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