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楣杆石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7-9-7 14: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7-9-7 14:14 编辑

 客家楣杆石

 客家楣杆石

 客家楣杆石
闽西连城县培田村官厅门前的楣杆石

 客家楣杆石

 客家楣杆石
粤东丰顺县建桥围内多处楣杆石中的其中一处

 客家楣杆石

 客家楣杆石
闽西南靖县塔下村张氏家庙门前的楣杆石

 客家楣杆石

 客家楣杆石
赣南寻乌县樟下村刘氏宗祠门前的楣杆石
  
  □黎金本/文图

  由于喜爱民俗摄影的缘故,笔者与一帮影友常常奔走于客家的山山水水,穿行于客乡的村村寨寨,用镜头记录下客家地区别具一格的人文风情,其中就有彰显文风鼎盛的独特人文景观的楣杆石(又称石笔)。

  在南国闽粤赣交界山区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那蘸雨书云、冲天一啸的楣杆石,是一种地域性的令人惊叹的文化现象。平地拔起、高耸入云的楣杆石,仿佛是在将蓝天当纸,蘸云为墨,抒写着一幅幅壮丽的画卷,它充分展示出客家人的那种高贵的精神和冲天的锐气。

  在过去漫长的科举制封建社会里,在客家人的民间习俗中,凡是经过科举应试获得举人以上功名者,就可在宗族祠堂或祖屋门前竖立一对石笔,以此来昭示世人,炫耀身份,激励后人。

  客家人是汉民族的一个民系。客家先民为避战乱,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开始不断由中原向南迁徙,在闽粤赣交界山区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后,客家先民在中原时的衣冠士族的荣耀早已褪尽,成为被列入“另册”的客居他地的“客人”,尴尬的身份使他们只得处处为客处处是家,处处是家而又处处为客。他们的生存条件极为恶劣,除了要经受自然环境的严峻威胁外,还会与原居地的土著如畲、瑶发生争斗,甚至也会与同是客家人的宗族与宗族之间发生冲突和殊死争夺。不甘沉沦的客家先民为了在逆境中崛起,凭借唯一可以炫耀的无形的文化功底,以耕读传家为本,走仕途发展之路,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发奋攻读。任凭朝代更替,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决心不变,耕读传家光宗耀祖矢志不渝,博取功名入仕为宦成为勤学苦读的精神动力。当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获得了功名后,他们尤其看重这些从贫寒中发愤努力获得的荣耀,一方面用楣杆石这个立体的标志彰显身份,另一方面用楣杆石鼓舞后人去摘取更加耀眼的光环。

  楣杆石由长达七八米至十余米的花岗石凿刻而成,形如旗杆,底座由方形的基座和夹石组成,接驳处分别扣以漏斗形和鼓形石匣,石笔镶嵌在二块石柱之间。 整条石笔由数节条石接驳而成,杆体上有彩云缭绕的瑞兽祥鸟图案浮雕和获得功名者名字和所获功名的阴刻铭文,一方面用来显耀家族的荣誉,另一方面用来激励后人发奋努力、成才立业。由于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动荡,现存在客家地区的楣杆石已经为数不多,对这些原汁原味原状态的时代印记我们应加倍珍惜和保护。

  傲然挺立、庄严神圣的一支支冲天入云的楣杆石,装点在青山绿水间的客家村落中,构成了一幅幅独特的人文景观,它是客家人耕读传家、文风鼎盛的佐证,是历史烙印在世人面前的永远标记,是解读客家人文现象的一个表征。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