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楹联雅韵传千年 客家家训启后昆

[复制链接] 0
收藏
14
回复
495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7-6 13:46:14 | 只看该作者
    因为楹联的使用广泛,但对大众对楹联的了解并不是那么透彻,闹出的笑话有不少。“曾有报道批评某医院贴的春联竟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选盛达三江’。根据这副对联的意思并不适合放在医院,这是一件很讽刺的事。我们对比一下旧时药店贴的春联:‘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柜上药生尘。’这样显得有人情味得多,也显出了古人的楹联造诣。”陈平说。     

  “这几年,我曾多次在春节期间看到许多人家的门口贴着这种春联:‘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这副对联内容不错,对仗工整,平仄和谐,词性也绝对没问题,然而它却是旧时青楼的专用春联。人们想发财致富的心理可以理解,可把妓院贴的春联贴在自家门口,确实是有辱斯文。”有不少贴错对联的现象让陈平痛心不已,于是,他特意编写了一本小册子——《楹联文化小识》,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众介绍楹联。  

  “楹联是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了解它,更要爱护它。近年来,我几乎天天与楹联打交道,发现大家在使用这一文化样式时,出现很多错误,楹联文化也有点后继乏人。”陈平说,他希望楹联文化走进校园,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学习这一文学艺术形式的同时也学到蕴含在楹联中的处世治学哲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7-6 13:49: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7-7-6 13:52 编辑

    ■趣闻     清华大学入学考试 陈寅恪出“怪题”     

  在近现代众多的客籍联家中,有三位是最著名的,一位是被誉为清华四大国学大师之一、江西修水人陈寅恪;另一位是广西博白的北京大学教授、语言学家王力;还有一位是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科学家,四川客籍人郭沫若。   

   其中,陈寅恪与楹联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1932年清华大学国文系入学考试,陈寅恪应邀为考试出题,其中有一题是“对对子”,他出的上联是:“孙行者”。   

   结果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交了白卷。

   事后有人说陈寅恪食古不化,出“怪题”刁难学生。  

  陈寅恪却不以为然,撰文回应说:“对联是各种文学形式中数字最少,但却是最富中国文学特色的文体。不但可以考察学生读书之多少和语言之贫富,还可考核学生的思想条理,最容易测验学生对中文的理解。这副对联虽寥寥数语,却包含了词性、平仄虚实的运用。如出题的上联‘孙行者’,下联标准对句应该是‘胡适之’”。据陈寅恪解释,此联是化用了苏东坡《赠虔州术士谢(晋臣)君》七律诗句:“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韩卢”为犬名,“行”与“退”皆为动词,“者”与“之”是虚词。苏轼此诗中之对联可称为中国对仗文学之典范。此题的上下联的胡(猢)孙(狲)是猕猴,而“行”与“适”都是动词,“者”与“之”皆为虚词,词性、平仄、音韵皆对仗工隐,并不是怪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7-6 13:53:26 | 只看该作者
     ■延伸   

   客家人的堂号和堂联     

  “客家来自黄河边,水有源来树有根。”这首山歌唱出了客家人千百年来不变的情怀,情系中原,根系河洛,是一代又一代客家人割不断的文化情结。     

  在内涵丰富的客家文化中,祠堂文化是其中一大特色,是解读客家文化的“密码”之一,而堂号与堂联又是祠堂文化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客家先民在不断南迁的历史过程中,出于寻根念祖、怀念故上的心理需要和精神诉求,继承了华夏传统文化独特的楹联和牌匾艺术,并结合其祖先南迁及在定居地艰苦创业的经历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形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7-6 13:55:20 | 只看该作者
    堂号作为祠堂的名号,是血缘的标志,取名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取自祖先的发祥地、望出地;还有一种是为纪念祖先的官衔、勋绩、德行。由此可以看出,堂号代表着姓源和血统、历史和荣誉。堂联采用中国传统的对联形式,对仗工整,特点鲜明,一般都有“家声”“世泽”等专用语,而且大部分强调祖先功业和祖居地名。   

   例如,陈姓,堂号有:颍川堂、汝南堂、广陵堂等,通用祠联为:颍川世泽,太史家声;名高七彦,才坛六奇;汝南世德,御史家声,等等。刘姓,堂号有:彭城堂、沛国堂、弘农堂等,通用祠联为:彭城世泽,汉室家声;五中门第,两汉家声,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7-6 13:56:15 | 只看该作者
    从客家各姓的堂号、堂联可以明显地看出,客家人的祖先大多源于中原,而这个“根”不仅仅是血统意义上的,更有文化层面的。虽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屡遭动荡和迁徙,但客家人不忘故土,不忘先人功业,仍较完善地保存了中原河洛文化的精神,传承并保留了中原古风。   

   在客家人的心中,祠堂不仅是祭祖的场所,更是客家人公共生活的中心,是客家精神生活的灵魂,而堂号、堂联是最直白地体现客家人精神的载体。   

  南方日报记者 陈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