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丰顺建桥围:三朝“古船”隐莲花 御赐“将军”护世家

[复制链接] 0
收藏
15
回复
911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17:16:02 | 只看该作者
  立多处私塾崇文 人才辈出   

  建桥围不仅族群善于经商,所建造的建筑奇妙,同时还是崇文重教之地。围内居民世代崇文,人才辈出。

  当地有竹枝词曰:“新正会课设祠堂,赏得新苎数尺长;大姊小姑都啧啧,羡她嫁得读书郎。”为荣宗耀祖,改善自身,提高社会地位,张氏非常重视教育,鼓励子弟积极参加科举考试。各房也隆师重道,设立私塾、聘请教师,培育子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17:17:09 | 只看该作者
  据丰顺县建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一世大元置东门外屋地一大块,就是四房为了建书室而用。如今建桥围里的“西门书斋”“大书斋”“大坑唇书斋”“树德堂”“洪塘公祠”等建筑,也都是当年私塾的旧址。在不知名的民居中,张贴在厅墙上用毛笔正楷书写的《朱子治家格言》仍清晰可见。   

  相传嘉庆年间,程乡县大立举人杨鸿举被建桥张氏书室容旋居聘为塾师,曾咏诗多首,其中有“一枝容膝可徘徊,琴剑年华又复催。客到小斋情似水,人行深巷步如雷。(门首有深巷,往来不绝)”之句,反映张氏族人对他为师的重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17:18:01 | 只看该作者
  走进建桥围,隔一段距离便有一个祠堂,这1万多平方米的古围里共有光大堂、保大堂、福大堂、谦大堂、树德堂等9座祠堂。在保大堂、光大堂门外,五条石楣杆直插云霄,气势宏伟。而这只是建桥围一部分的石楣杆。

  据记载,自明崇祯以来,张氏有多人考得功名。其中举人4人、贡生14人、秀才众多。围内有金榜题名的石楣杆12条,现存7条,分别得于乾隆、嘉庆、道光年间,为张氏l518世取得贡生以上功名的裔孙所立。

  穿梭在古巷中,众多祖堂厅的鎏金牌匾、遒劲对联和祖公牌虽尘封仍依稀可鉴;石楣杆的底座分别刻写的“嘉庆”“道光”“同治”等年号,见证了古围中张氏历代子孙在科场上扬眉吐气、光宗耀祖的辉煌历史,彰显着张氏宗族的荣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17:19: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7-6-7 17:20 编辑

  建桥围文风兴盛,人文蔚起,人才辈出。其中较为出名的要数参加辛亥革命、担任过孙中山护卫的旅暹华侨张鉴初。

  在建桥围西门处,有一座建于1937年的两层楼房,它便是张鉴初为其家属所建。   

  张鉴初深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在旅暹加入中国同盟会,回国后参加了潮州黄岗、广西镇南关起义。从同盟模范军校毕业后,他便被委任为孙中山随从侍卫。   

  因其作战勇敢、护卫有功,孙中山书赠“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嘉勉。   

  在建桥围内,还有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建筑——位于东门外的“亦爱庐”。亦爱庐属大型府第宫室,于清乾隆年间(1771年)建造,为张氏一举人的住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17:21: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7-6-7 17:22 编辑

  其设计精巧,左弯右曲,计有十厅九井。天井之地全部选用大小相等、形状一致、色泽均同的天然小石,砌成各种图形和文字,有“福禄寿”“双龙抢宝”“双凤朝阳”“鸾凤和鸣”及牡丹、梅、竹、菊,建筑内外还有祥瑞的动物装饰,正堂有金雕的屏风,四屏雕龙画凤与花鸟相映成趣,人文气息浓厚。   

  门庭外,古巷边,沙土半淹的鹅卵石路,蹲在一角的孤独的老石狮前,无一不在述说着建桥围曾经的鼎盛与荣耀。   

  在古围各个大门的门槛内,建造的石板中间都有一处断裂。建桥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这是建造者有意而为,寓意财富能够由此进,人才由此出,不封闭,不断绝。   

  而正像美好寓意所希望的那样,张氏香火旺盛、人才辈出。据族谱记载,开基祖张德达于明初洪武年间定居于此,至今已发展至25代。据当地村民估算,到1978年时,居民已达到了3000人。而从围里走出去,散布在世界各地的人口在2万以上。其中,不少家族成员获得功名,出外为官,使张氏在地方上的声誉大涨,赢得了“大埔百侯杨,丰顺建桥张”的称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6#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17:23: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7-6-7 17:26 编辑

  ■链接   

  围内“三绝”   

  建桥围有着广为流传的“三奇迹”之说。   

  一是无渠却不淹。城内街道和古巷里看不到一条排水渠。但不管下多大的雨,城内从不会淹水;   

  二是密集却不闷。城内建筑物的通风采光设计令人叫绝,大大小小24幢四合院式建筑,共近1000间房屋建筑,虽然每间房屋一间挨着一间,但是建筑物的通风采光都恰到好处,冬暖夏凉;   

  三是百年却无火。建桥围的防火设计非常先进,除古城四周有护城河环绕外,房与房之间还建有防火山墙,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有水井与厨房相近,井水长年不枯,既便于生活,也利于防火,数百年来城内从没有发生过大的火灾。   

  据说,建桥围在排水、通风、防火设计三个方面颇有技巧,由于围外西南片原来开挖有十八曲水坑工程,两侧都石砌1.5米的高集雨水塘,因而从马仔坑上游注水入四环池塘,从不会积泥沙,发挥着水利灌溉、调节小气候等功效。可惜的是,此水坑已于平整耕地时毁掉。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黄思华   

  通讯员 胡金辉   

  摄影:何森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