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竹常乐

[复制链接] 0
收藏
5
回复
11528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1-12 09:37: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炮竹声中辞旧岁,喜气洋洋庆新年。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 09:38:51 | 只看该作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都说知足常乐,我想说的是知竹常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 09:39:54 | 只看该作者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 09:40:26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首远古民歌,反映了原始社会狩猎的生活。《弹歌》选自《吴越春秋》,东汉赵晔编写。据《吴越春秋》记载,春秋末年越国的国君勾践向楚国的射箭能手陈音,询问弓弹的道理,陈音在回答时引用了这首民歌。当时是唱是诵,无从考证,但后人还是将词记录了下来。 原始社会,先民们以狩猎为生。由于生产能力水平低下,刀耕火种,狩猎的手段也极为落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工具慢慢地也有了改进。弓弹(也叫弹弓)出现以后,既可以射鸟,又可以射兽,生产能力水平有所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 09:40:59 | 只看该作者
《弹歌》这首民歌,用精练的语言概括了“弹”生产制造的过程和“弹”的用途,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聪明,用“弹”来猎取食物的喜悦心情。 “断竹,续竹”,是歌咏“弹”的生产制作过程。这就是先将竹竿截断,然后用弦将截断的竹竿连接两头制成弹弓。这样,“弹”的制作完成了。一副“弹”便摆在了我们面前,虽是简单、粗糙的,但却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聪明才智,也表明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有了“弹”,一场狩猎活动开始了:“飞土,逐肉”。一颗颗弹丸从弹弓中射出,击中了一只只猎物,人们欢乐地追逐着,满载而归。“飞土”,是指将泥制的弹丸射出。“逐肉”是说猎手们追赶被击伤的鸟兽之类的猎物。 这首民歌简短、质朴,诗句整齐,有和谐的韵律,是原始时代狩猎生活的真实反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 09:42:02 | 只看该作者
这篇《弹歌》以今天的语音来读,最后的“宍”与前面的“竹、土”并不押韵,但是考其上古音韵部,完全是一部韵文。
“宍”的反切是“如六”,上古属于觉摄,而“竹、土”也是觉摄,因此它又从侧面佐证了先民的歌谣,大多凭音感而发,又大多押韵。
章太炎先生曾说“三代以前,民皆知天文。”而上古年代人们对于音韵的认识,虽然没有系统的理论化,却也是由感天成。
因此这部作品是标准的韵文,今以此说明,以飨后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