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丧葬习俗

  [复制链接] 0
收藏
29
回复
6663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4-1-2 22:35: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梅城、梅县、松口地区的丧葬习俗沿解放前为古制,现在仍有些村姓仍沿旧制,它有一套传统习俗,礼节繁锁。但大体有如下几个环节。老人刚过世;治丧;还山;做七除灵;百日;周年;拦社;分年;做风水祭祖等。
  过岁:人在病危弥留时,其子孙要守护在床前待其断气。旧时老人过逝时,要祖上有血缘关系的裔孙,才能在厅厦里断气。而女人是外人,故不能在厅厦里断气。所以男去世曰“正寝”,女人去世曰“内寝”。现在男人、女人都在间房里断气后才抬出厅堂。人在临死时,要拆掉其眠床上的“天仙架”和“蚊帐”:据说人死后,其灵魂要归西方,如果死时不拆“天仙架”、“蚊帐”,对死者不利。拆下死者的四块眠床板,拿到厅厦里(上厅)搭一个铺位,放遗体。但有规定:在厅厦男人放在左边,女人放在右边。
  人死时,子孙等亲人要跪在其床前为其“过世”。人死后,要为死者洗澡。由做媳妇的或妻子、女儿去河里或井里买水。旧时买水的人要哭着去,回来的时候不能哭。否则对孝家不利。买水前要往河里或井里丢若干个钱币,向河唇伯公或井水伯公买水。买水时,反手用碗一次舀水,多少都不能再舀第二次。水买回后给死者象征性的洗身,只在死者从头到脚抹下去。洗澡这项工作由其子孙和请一些人帮忙。洗澡完毕,穿上寿衣、寿鞋、寿帽。抬到厅堂上预先摆好的铺位上放好。抬遗体出厅堂时,孝堂先挂好孝帘。如果死的当日的日子(即不是重丧日)就可以同时响锣开孝。响锣后就可以在治丧内的早晚响锣开孝。如果死的日子不好(即重丧日)就要等交好日子时才可响锣开孝,这时响锣前要先碎火钵,才对主家有利。“火钵”是把烧红的火碳装在一泥钵里,向天褥告:“红红旺旺,越烧越旺”这类的好话,当天碎破。放遗体有规定:“男左女右”。即男人放在正堂的左边,女人放在正堂的右边。死者头上方放一盏灯,叫“头灯火”。据说阴间地府黑暗“头灯火”照亮死者行路。遗体放好后,主家便可随时烧化预先准备好的“路票”纸钱等。然后择吉时安灵入殓等治丧仪式。
  遗体停放好后,孝主有几件到事同时进行的:①理事礼生  ②买棺木  ③拣治丧日课  ④如果是妇女去逝,要马上派人通知死者的娘家(俗称“报生”)。
  请理事、礼生,旧时,孝主要到本房或本族内有身份、有治丧经验的人家中哭着地跪请求他来料理丧事。当理事人来到孝堂时,孝主按自身的能力把钱交给理事人,由他们去操办丧事。孝子孝孙们则在灵堂守孝。理事人会根据治丧日课安排好治丧事宜。首先,拟好做佛事、桌席、工作人员的通盘计划。做佛事是请和尚还是斋姑;桌席根据治丧工作人员、亲戚人数和场面来估算人数。
  治丧工作人员一般分为:理事、招待(男女若干人)、礼生、执事、采买、保管、接、挂横彩、司香、扶孝子、厨师、帮厨、煲开水、电工、送葬(其中:路炮兼撒路纸1人、头锣2人)、灯笼2人、彩旗2人、铭旌1人、锣鼓(若干人)、抬柩(若干人)。治丧工作要有机结合,分工合作。
  礼生是懂礼仪全过程的人。他会根据日课写好“讣告”,布置好灵堂,做铭旌,写孝单,根据死者身份为人拟写好丧联和根据死者生平写好“哀章”、“奠章”。
  行祭时,礼生要唱念礼仪。如果是男人死,礼生由本姓族负责,如果是女人死,因为“请谥”、“成服”、“孝子礼”要由外氏负责,所以外氏(妹家)来奔丧时,要请其姓里有声望的男人一起来,其中要有礼生,
  买棺材。遗体停放好后,因为旧时松口地区都是停柩做佛事后移柩还山土葬的。为防遗体腐烂,日课师都会拣在死后一对时(24小时内)进行入棺小殓、大殓,所以要尽快准备棺木,旧时,有的人生前已准备了棺木。不管是新买的还是预先准备的棺木都要用“桐油石灰”在棺木内把缝隙油好,以防“腐汁”渗漏。小殓时孝子、孝孙等五服亲人到齐“祭脚底”。后安灵、小殓时把遗体用“扛巾布”抬进棺木里,按男左女右放在上堂。棺盖用两块柒片架着,亲人从外面还可见遗容。大殓时,孝子全家及五服内亲人作最后向遗容告别。用手醮黄酒在死者口中抹一下,表示最后一次的侍奉,然后响锣加棺盖钉上四枚大铁钉(如果日子不好,便不能响锣,叫“偷殓”)。遗体入殓后棺材就称为“灵柩”。
  拣日课。日课师会根据死者的死日好坏(即死日是否重丧日)拣好能否响锣或何时响锣,安灵、小殓、大殓、起坛做佛事、出柩、还山等。时日和大、小殓、出殡时那些属肖的生人是不能看或不能近前。
  报生。如果死者是妇女。遗体停放好后马上派人到其娘家“报生”(其实是“报丧”)娘家便组织人员前来“探青”,娘家探青的人要在入殓前到来看遗容。据说是娘家人前来验证是否正常死亡,有无虐待迫害致死的情况。旧时有“男死怕屋下,女死怕妹家”的说法。如果其姑婆受虐待非正常死亡,妹家会闹灵堂下不了台,旧时如果妹家未来探青,不能入殓。娘家探青时,要请其族内会哭叹的女人,将到孝堂门前时一路哭着进门,这时孝主全家要在大门外跪着哭着迎接。女人先行,男人在后。女人哭着直入孝堂,孝子孝孙等要等男外氏来扶他们才能起身,旧时,如果有不孝子孙、外氏有意不去扶他们,让他们久跪在地。旧礼教森严,不敢不从。在正常的情况下,接外氏的场面是非常悲痛感人的,旁人都会陪着流泪。探青的外氏要回去,不在那里留宿。回去便准备奔丧事宜。
  遗体大殓以后,请人做好“灵屋”,铭旌。松口地区死者的铭旌,用木框作架,红纸黑字,男人死后写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谥)△△几十几寿,△△(名字)某(姓)府君之灵柩。”如果是女人则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庶妇”(谥)△△几十几寿某(姓)母某(女姓)孺人之灵柩 ”。字数要合生老(即合一、二或六七数位“谥”字在侧不算数字)其中的“之”字是供合“生、老”之用,可有可无。现在推行火化,没有灵柩,可直接写“灵旌”。铭旌上端,把纸扎师做好“铭旌头”固定好。如果是男人死,铭旌放在“灵屋”的左边,女人死便放在右边。灵屋放在“八仙桌”上面,中间放好灵位(目汁牌)供安灵之用。旧时出殡送葬时,铭旌是专请叔公头(女人妹家头)擎上山去,现在只擎出大门,另请别人擎上山。
  如果有佛事做,佛事起坛前二、三天要把“讣帖”送给各亲戚,送讣帖的人不要把讣帖送进其屋内,也不要手对手交接,只能放在大门外,男死则在大门左边,女人死便放在右边。亲戚出门看后把讣帖当天化掉,问明一些情况,用蛋煮米粉谢酬,现在给一个红包给送帖之人。收到讣帖后亲戚们便准备好祭品,做好横彩,请一人担在起坛该日前去奔丧。女人死时,妹家奔丧人数一般有十多个人,有该姓的妹家头有懂礼仪的礼生执事。接妹家时,孝家子孙等要到大门外响锣跪接(形式与探青时一样),其余亲戚来奔丧时孝子不必到门外接。可在灵屋前跪接,亲戚行香后才扶起他们。旧时,男人在灵前行香,女人哭着直入灵柩前哭灵。孝媳、孝女等在灵柩陪哭。内宗妇女在旁搀扶劝慰场面十分伤感。
  起坛做佛事。梅城、梅县、松口地区做佛事俗称“做斋”。人死后请和尚或斋姑超度亡灵(有的有钱人还在世时就先做斋,叫做生斋)做佛事(客家香花佛教),有请和尚的,也有请斋姐的,也有请和尚、斋姐一起做的。一般人家做“半夜光”:也有较有宽裕人家做“一日一夜”。旧时,松口曾有人做过“七日七夜”的佛事。做佛事时,和尚或斋姑要先当朝“起坛”。做“半夜光”是在当天下午选吉时起坛至凌晨4时左右,“一日一夜”则要在当天早上起坛至明天凌晨4时左右,起坛后才吃早餐。起坛是把神佛请到孝堂才开始做佛事超度亡魂。如果不是在家中过世的人,起坛前要先在三叉路口招魂入屋,半夜光的佛事,包括:起坛、下关、奠饭、三辰苦、二简忏、开光、过十王大勘,打关灯(女人则打莲池、拜血盆)。拜弥陀、拜鸿福、忏井、送神。
  “一日一夜”的佛事,包括上述的外,还有佛子过桥、七星忏、鲤鱼穿花等。
  佛曲的内容是劝人从善,勿作恶,要孝顺,勿忤逆。如下面是“下关”中招魂沐浴一段:
  亡魂亡魂,众魂众魂,生莫叹死莫愁,且从生死问因由。六十花甲从头算,那有几个白了头,也有一十、二十者死,也有三十、四十者亡,也有胎中失漏,也有周岁离娘。尧帝舜帝汉武帝,那个帝王有百岁。孔子孟于与曾子,那个圣贤能不死。高宗大宗唐大宗,到头总是一场空。秦王汉王及霸王,终归也到奈河江。孔子造书万千卷,未曾造有长生不死书。卢医仙师妙药多,自己病死无奈何。青山绿水依然在,眼前不见旧时人。山中也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花也有开也有谢,日则有光有暗,月则有圆有缺,人无生死月常圆。甘罗十二为丞相,太公八十遇文王。鲁班虽巧,能造高楼万丈,不能刻木自藏。张果老二万七千岁,如今何在?彭祖年高八百,自叹未满一千。颜回四八就身亡,可惜贤人命不长。可惜可惜真可惜,可惜亡魂一香炉。可叹,可叹,真可叹,堪叹人生空计较,前面自有消遥路,莫愁无处挂金钩。若是众祖,亡魂已到沐浴香案前,千金圣教转阳间。
  念毕手中的“圣教”往地上一放,若是一个圣教(一阴一阳)便成功了,说明亡魂已到,若是二阴(阴教)或二阳(阳教)则要再念,这时孝子孝孙等要一齐跪下,直至得到“圣教”为止。
  最后是“送神”,表示“亡魂超度”完毕,把请来的“神”送走,这时已是天将亮了,送神的人是一位和尚(或斋姐)手打铜钹,一人敲铜锣引路,把请到堂上的神送至三叉路口,放串炮后便完事了。回来的路上不能再敲铜锣。松口地区有“请神容易,送神难”的传说,所以当听送神锣响时,大人会抱紧熟睡中的小孩,老人听到后都会用手自己额上摸一下,大人也会在自己和小孩的额上擦一下,据说这样可以使自己的毫光显现,使邪神恶鬼不敢近能身保平安。
  行祭。佛事做完后,便按课师拣取的吉时准备行祭礼,行祭前要响三阵大锣,催人前来参加祭礼,第三阵锣响后,便开始“请谥”、“成服”等祭礼仪式。
  “请谥”。“请谥”是教孝子请人为父(母)题写“谥法”。即是为死者一生为人作精辟的评价。仪式是很庄重的。死的是男人,就请族中有名望的老长辈(即叔公头),如果死的是女人,就请其娘家族中的长辈(即妹家头)来题写。孝堂上摆一张八仙桌,用“红桌”围着桌唇,桌上摆上酒菜(看席),请长辈(叔公头或妹家头)坐在上首。还有宗族、亲戚、朋友、乡邻等代表在陪坐(一般上首、左、右各二人),孝子在别人搀扶下,躬身举奉纸笔在下首跪着请谥,在坐的人便评论着死者一生的为人,最后经大家商议符合死者一生为人最精辟的文字(一般二个字),由长辈在铭旌上题写出来,一般都在做“铭旌 ”时就先商议好把“谥法”写上去,用宝锭盖上请谥时通过一个形式,如果大家同意后,由长辈在孝子奉上写有“千秋美誉”的红帖上题写上去。再由长辈把宝锭揭开现出题的谥法。揭谥后从铭旌上便可知道死者的大概身世。“谥法”以后为死者做墓地时,要把它刻在墓碑上,使后人了解其墓主生前的为人。
  成服。成服是孝子孝孙等五服内亲人,为死者穿孝衣,准备行孝子礼,有的场面较大的可能在起坛前先成服。
  成服前先把所有孝服、孝杖拿到大门上用大摸栏装好。礼生要先引孝子进行三告。即告灵、告祖、告天神。告完天神,礼生把酒祭蔴衣后,有服的人才出门外穿孝服。如果孝子堂上有父(或母)健在的,孝子还要“奉服”,“奉服”时用“大”装好孝服到孝堂,其健在的父(或母)坐在孝堂上,孝子奉服时,给一个红包给孝子,扶孝子的人把孝子扶回门外,待礼生喊“孝子抱炉回灵”时才回灵堂。如果母死,父健在则称“杖期夫”。要做一个齐胸的孝杖,奉服时一并奉上。据说:父扶之齐胸孝杖,是专杖打不孝子孙的。如果看到那个孝子不悲痛、不跪拜时,“杖期夫”的杖便可打不孝子孙的。孝杖有区别,死男人用竹做,死女人用桐枝做,叫“男抱竹,女抱桐”,表示男人节在外所以用“竹”,女人节在内,所以用“桐”。孝杖上端圆表示“天”,下端方,表示“地”。孝子的孝杖不过膝,“杖期夫”的杖可齐心。
  成服后,便可行“孝子礼”和“族戚礼”。
  孝子礼。孝子礼是由孝子请礼生执事,由礼生唱礼,执事传送祭品,孝子在父(母)灵前参灵跪舞,上香酹酒降茅,三奉三献(奉即初奉、再奉、三奉酒馔)三献即献茶、献花果、献财帛)其中三奉酒馔后,由读哀章者代读哀章,侑食孝媳进汤饭,有服者各荤献等。
  行族戚。族戚礼又称奠礼。奠礼是由主奠人(由宗族戚友邻组成),请礼生执事。由礼生唱礼、执事传送祭品,由主奠人和参与奠的人向死者灵前迎灵三躬拜、上香、献茶、行三奠酒,读奠章,献花果,献花圈、献财帛。然后,辞灵,礼成焚奠章。最后由孝子谢礼。
  出殡送葬
  送葬
  孝子礼、奠礼完毕后便是“出殡送葬
  族戚礼仪完毕便是“出殡”。出殡是把“灵柩”从上厅抬出大门。此时把厅中的孝帘布拆下,灵屋放到上厅左右边角。抬灵柩的人(俗称八仙),把灵柩抬出大门外(叫“出殡”)再行整理一番才能抬上山,出殡前和尚(或斋姑)要引魂出门。放一串鞭炮,鸣锣击鼓。门口的挽联马上撕掉。但要注意,棺木刚出门之不得正视棺木出大门。据说此时有一股“刹气”。若此时有人正视棺木回到家不久便会重病一场。
  “园棺”棺木扛出在大门口放在两张凳子上放好。这时做媳妇的(老婆或女儿也可以)要手拿一把镰刀沿着棺木头的四个角割下木屑。意思是把家中的钱财围起来不能外流。丧家和送葬者及参加祭礼的人便在棺木前排列好送葬前拍照留念。
  抬棺出行:这时铭旌由族中长辈(女死由妹家头)抬出大门,现在另请人送上山。
  送葬队伍排列有顺序。放炮撒路纸的先行,然后是头锣、灯笼、彩旗,铭旌、锣鼓、灵柩,后面是孝子、孝孙孝女等五服内亲戚亲友。送葬队伍伴随着锣鼓声,孝子孝女们的嚎哭声,隔一段时间响一单响鞭炮,笛手吹哀歌,向埋葬地点走去。
  路祭:送葬队伍来到三叉路口要举行路祭。此时再向死者的灵柩再祭祀一次,在开阔地段摆香案祭品。和尚绕着棺木念经文。路祭完毕,亲友和做媳妇不能送到山上的人可以回去(不能原路回)不必再送了。其余要送到埋葬地点。
  埋葬
  棺木抬到了目的地,由抬棺的人放在预先挖好的长方形土坑里。先由孝女下去踏,叫做“踏放”,上来后,棺木才放下去,和尚边念经文边“撒粮米”,把米撒在孝子、孝女、孝孙等人的身上,叫做“付粮”( “付” 即“富”)此时米粮接得多,表示吉利,并把米包好拿回家放在粮仓。棺木放下之际放串鞭炮。此时送葬的人可以回去。留下抬棺材的人掩土做坟。早饭后孝媳妇等由嫡系子孙去坟前“复坟”。“复坟”时挑上祭品,整理坟地。
  送葬的人,包括路祭时先回去的人,不能由原路回去,应择另条路回屋。理事会在大门口准备一盆“红曲水”,送葬回来的人应把红曲水用手蘸一点往脸上、额头摸一摸。意思是除去邪气。回家时大门要关好,用一张长木凳横放在大门口这叫“把拦门”。由和尚念咒打开后才可进门。
  孝子孝孙和尚回到丧家时见大门关住,有一张凳在大门口横放着,和尚要念些经文后用铜钹推开大门,用脚踢倒长木凳。这时孝子、孝孙等争着进大门,把灵牌、灵幡放回灵屋中,和尚还要对灵屋前的金童玉女念一段经文,时间约5分钟。经文的意思是要他们在阴曹地府里好好服侍主人。再对金童玉女们的两个耳朵钻一个孔。意思是要他们好好记住。
  逻红:死者还山后第三天,亲友、亲戚须备门红、豆腐到丧家探望,表示丧家从此红旺吉利。本地人也把这天叫“谢客”。感谢这次参加治丧的人员族戚、亲戚、朋友。设宴招待。
  做七
  人死后这天开始,七天为“一个七”,旧时,要为死者做“七个七”,每个“七日”都要有三牲在灵屋前祭。做了“七个七”后,第七个“七日”才可化灵屋,据说“七七”四十九天后,死者亡灵要过黄河才死心。此前亡灵还在其本屋,所以俗语说“唔过黄河心唔死”。民俗中传说,如果七个七中,有一个七能正好碰到农历初七。
  分年:春节入年价前,即年二十五以前,要选取好日子,家属和出嫁的女儿,各人自配三牲到坟前去祭祀。但家属要把自己的祭品直接挑回家中(女儿此时不要再绕回娘家),在自己家里煮来吃。回家时要点燃一支香拿在手中带回家中。要放鞭炮后,才可进入自己的家门。
  改葬、做墓、祭祖。(请阅本书《修祖墓》一文,有专门介绍)
  
  在此感谢下面几位同志的支持
  梁集发,男,72岁,退休干部
  徐岭荣,女,58岁,梅县佛教协会副会长,红庐庵主持
  梁达元,男,78岁,退休中学教师。
  谢君维,男,70岁,退休大学副教授
  谢理澄,男,75岁,松口铜琶村人,退休教师
  李招书,男,85岁,旧时礼生
  (上述提供资料人的时间是1998年)
(梁德新  饶熙龙)
  本文是梁德新1998年为嘉应大学客家研究所撰写的客家民俗田野调查中的《广东梅县松口地区的民生习俗礼仪》摘录部分资料写成的《梅县松口人的“丧葬习俗礼仪”》。饶熙龙是退休中学语文老师,他对丧葬习俗礼仪有研究,村中老人逝世后请他料理丧事。这篇文章经他数次修改。其中《修祖墓》另在本文专门作介绍,该文还发表在200943《梅州电视周报》。

签到天数: 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沙发
发表于 2014-1-2 23:08:43 | 只看该作者
礼数是很多的
我去参考过几次,每次我都是坐上首
“男死怕屋下,女死怕妹家”说法是有的
外家的人(梅县一带叫妹家)没看过是不能盖棺的
妹家人要是闹灵堂的话,会很大件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9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板凳
发表于 2014-1-3 08:52:5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地板
发表于 2014-1-3 09:47:40 | 只看该作者
都差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6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5#
发表于 2014-1-3 13:26:43 | 只看该作者
总的来说,了解了一些,但是我妈妈的丧事都是在殡仪馆举行的,基本从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6#
发表于 2014-1-3 15:38:12 | 只看该作者
写得这么详细,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6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7#
发表于 2014-1-3 16:03:5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8#
发表于 2014-1-3 20:56:39 | 只看该作者
A潘 发表于 2014-1-3 15:38
写得这么详细,佩服!

应该是转载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70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发表于 2014-1-4 10:15:59 | 只看该作者
好详细,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10#
发表于 2014-1-4 10:24:1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