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传千载 翰墨写春秋(三)

  [复制链接] 0
收藏
15
回复
425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835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2-10-15 19:3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千里邮缘 于 2013-11-25 23:28 编辑

      
             山歌传千载、翰墨写春秋
                  
                     读胡希张著《客家山歌人物传略》
                                  (三)

        苍莽闽粤赣,他乡作故乡。

        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三省边区,颠沛流离的客家人终于寻到了勉强安身立命的地方。一片山岗、几亩薄田,即使活得艰难,总算可以捱日了。

        由于此地大荒僻,日子太寂寞,一声号子可以解闷,击节而歌饶有兴味。世代流传的故事里有不少动人的情节,编成唱词倒也引人入胜。这些发自心口、俚俗本色被为先贤黄遵宪惊为天籁的吟唱中,有这一方山水人们的情天恨海、善恶美丑和向往追求。这既是歌者的心声,也引起听众的共鸣。高山流水,似水流年,客家山歌在不经意间营造了客家人的精神家园。

       然而,没有人给你发工资,歌手还得自谋生计。正因为没有大锅饭吃,要饭的唱起歌来倒也很用功。余耀南七八岁的时候,村里来了个要饭的。手拿几块竹板、挨家挨户讨钱讨米,打起竹板见谁唱谁。小耀南听得入了迷,跟在后面走了一家又一家。”唔,嗯也意思意思。于是乎,他偷偷拆下家里的凉床做竹板。唉呀呀!他妈妈被气了个半死。这个捣蛋的小家伙自然遭到一顿修理。小时候的余耀南自然不会憧憬山歌大师的桂冠,只是觉得妙不可言,一种少年时的感悟不知不觉地左右了自己的人生走向。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后来意外当官(县侨联主席)后,仍然唱得很起劲、很投入,没有丝毫的偷工减料,一副地道的歌手本色。

      周天和初入江湖需靠卖药混口饭吃,他借助山歌做起了广告,兴致一来进入忘我境界,您老兄唱歌比卖药还投入生意要翻盘的呀。他的生意经终究无法念好,却有了意外收获─“磨利了嘴唇,练厚了脸皮。”演艺的路即使艰辛而漫长,他始终“爱歌如命。”如鲁迅所言的“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似乎命里注定这是周天和的人生必由之路。

      陈贤英一生历尽风霜,文革中又遭受失去儿子的重创。“好得山歌能解愁。”山歌成了生命支柱和精神圣殿,山歌抒写了一个客家妇女的人生传奇。

      汤明哲一生学歌、唱歌、传歌乐此不疲,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追求山歌人生,以致渐入化境。在他的演唱活动中,居然出现过令好些人瞠目的举措:他兴之所至、反弹琵琶,自己为学歌者一一发送红包。

       这些人物真乃芸芸众生中的另类,其实这正是脱俗心性、气质的自然流露。笔者曾这样想过:客家山歌作为民间自发和流行的说唱艺术,能够在贫困山区生生不息、蔚然成风。这令人惊奇的后面肯定有不少精采的人和事。民间流传的有关山歌的故事和传说,难免挂一漏万、张冠李戴和虚幻的成份。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广西作家柯炽(原籍广东大埔)所著的《刘三姐》一书,为打造广西民歌的品牌功不可没。但毕竟是传说和虚构相结合的文艺作品,它体现的主要是审美功能。由中原文化和南越民谣融合而产生的客家山歌,经过漫长岁月的累积,同样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达一个高峰,它的代表性人物已不再是虚构和传说。这是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回顾与前瞻的最好时机。因此,当客家山歌成为专门机构的研究课题时,有关专家急需找米下锅。极力强调“要成为客家山歌教学和科研的指南,非有系统的真人真事不可!”

      《传略》作者对真实的山歌人物有血有肉、妙趣横生的抒写,使这部著作的学术性和可读性并驾齐驱。我无法全面评估这部作品的价值,这需要专家捉刀的大块文章来完成。笔者只好这样说,我不但为山歌人物和故事感慨系之并发出会心的微笑,而且得到别开生面的启示:

       作为精神产品的创造者,固然离不开人间烟火,但总要有脱俗的一面。不然的话,在充满诱惑的碌碌尘世,极难做到与有点缥缈的艺术女神一路同行。由此想起本书作者的提问“梅州客家山歌的前景如何山歌大师会不会成为顶峰、后继无人?这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

      笔者以为:不少人纷纷呼吁“要为新人创造一个成长的环境”这不会错。并呼吁“在当前形势下要探索山歌改革和创新之路。”也很正确。但这还不够,为此谨向大家推荐这部著作,当然并不仅限于文艺爱好者。广大读者可从这部山歌人生的教科书里获益良多,同时笔者愿与试图跟随并超越前辈山歌大师的歌手们交流一点心得:“要深刻领会‘书痴者文必功,戏痴者艺必良’这一格言的精髓,要自我体察自己是否一个天然爱好、心无杂念的戏痴者?”



                                                
                                                   
                                                      (待续、四)



签到天数: 117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沙发
发表于 2012-10-15 20:30:32 | 只看该作者
大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3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板凳
发表于 2012-10-15 20:33:36 | 只看该作者
山歌传千载、翰墨写春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35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20:36:52 | 只看该作者
往事随风 发表于 2012-10-15 20:30
大师

       谢朋友关注。山歌大师的人生阅历和从艺之路确实可以给人们很多启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35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20:39:23 | 只看该作者
夜色光明 发表于 2012-10-15 20:33
山歌传千载、翰墨写春秋~~~

        光明刚回来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7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6#
发表于 2012-10-15 20:39:25 | 只看该作者
千里邮缘 发表于 2012-10-15 20:36
谢朋友关注。山歌大师的人生阅历和从艺之路确实可以给人们很多启示。 ...

是啊,要成大师真的不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7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7#
发表于 2012-10-15 22:51:07 | 只看该作者
嘻嘻,竹板歌的确让人联想到叫化子。
向各位大师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45 天

连续签到: 35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8#
发表于 2012-10-15 23:06:3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介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35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23:11:37 | 只看该作者
缘系广云 发表于 2012-10-15 23:06
感谢介绍

          谢谢光临。广云老板又周游列国了,好受用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35 天

连续签到: 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23:13:29 | 只看该作者
天伯公 发表于 2012-10-15 22:51
嘻嘻,竹板歌的确让人联想到叫化子。
向各位大师致敬

      谢谢伯公光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