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时空

标题: 抗美援朝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梅县籍师以上干部和他们后来... [打印本页]

作者: 无星无杠    时间: 2020-10-25 11:39
标题: 抗美援朝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梅县籍师以上干部和他们后来...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0-10-25 11:42 编辑

抗美援朝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梅县籍师以上干部和他们后来的跌宕人生

来源:全球客家名人堂

抗美援朝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梅县籍师以上干部和他们后来...

       客名君按:2020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70周年纪念日。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950年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志愿军首批作战部队1950年10月19日入朝。志愿军赴朝后的首战,是志愿军第40军第118师于1950年10月25日在两水洞、丰下洞地区与由温井向北镇进犯的李承晚军步兵第6师第2团前卫加强第3营进行的一次遭遇战。叶剑英元帅曾经写诗描述这场战争:“中朝唇齿最相关,出国支援冒万难。妙算戎机先待敌,突然捷报遍宇寰。”他又说:“苦战三年依后勤,敌机拦阻且投菌。组成网状交通站,保证弹粮给我军。”艰苦卓绝,牺牲惨重,但终于捷报寰宇,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气势。

      客名君根据史料,整理了梅县籍几位抗美援朝时已经是师级以上的干部情况,作为对先贤和英雄的纪念。传统客家人的特点,是斯斯文文写得,粗粗鲁鲁打得,能文能武,只要国家需要,军政、教育、商业都来得。这几位文武双全的高端人物,就是当时梅县人文盛况的缩影,他们从朝鲜回国之后,也是贡献卓著,并经历了辉煌但跌宕的人生。因为手头史料所限,客名君只整理了梅县地区的,其他地区参战的将军,请乡贤们积极提供材料。纪念这些英雄们!


作者: 无星无杠    时间: 2020-10-25 11:44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0-10-25 11:58 编辑

叶松盛少将

率空军保卫朝鲜交通要道

后任解放军空军政治部主任

    抗美援朝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梅县籍师以上干部和他们后来...

   叶松盛少将(1917一1993),广东梅县人,1938年参加新四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4支队团政治处文化教员、宣教股股长,2师4旅10团总支书记,路东联防司令部特务营营长,盱贻总队政治处副主任,路东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2师独立5团政治处主任,淮南军区独立旅3团政治处主任、副政委;华东第6纵队特务团副政委、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24军炮兵团政委、71师政治部主任,空军15师政治部主任。据说他是粟裕将军的得力爱将。

   1949年11月11日,中央军委宣布正式建立空军,成立空军司令部。1950年10月至1953年6月间,志愿军空军战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共击落敌机330架,开创了喷气式飞机大规模空战的历史,在世界空战史、防空史上留下了记录。

   1951年,叶松盛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空军15师政治部主任、空军第4师政委。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率所属空军参加了保卫交通要道作战、反绞杀战和协同步兵攻占敌岛作战,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

   回国后,任解放军空军4师政委,广州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委,解放军空军政治部主任,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他授衔为解放军空军大校(开国大校)。1964年晋升为空军少将。被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



作者: 无星无杠    时间: 2020-10-25 11:48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0-10-25 11:58 编辑

沈建图烈士

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新闻发言人

在“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中不幸遇难
抗美援朝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梅县籍师以上干部和他们后来...
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新闻发言人
在“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中不幸遇难

   沈建图(1913—1955),男,原名沈庆琳,笔名吴敏。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人。1915年 7月生于新加坡,小学和中学阶段就读于英国人在新加坡开办的学校,英文基础深厚。1931~1933年在香港大学读书。1938年赴延安,后转晋东南抗日军政大学分校学习。

   他于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鲁西筑先学院生活指导员、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教导3旅宣传科科长,新华社英文广播部编辑、编辑组长、编辑部主任。他参与了《新华日报》(华北版)英文电讯编译和新华社英文广播创办等工作,是中国对外新闻事业的开创者之一,长期主持新华社对外报道工作

   1940至1949年沈建图先后担任太行《新华日报》、新华社英播部编辑、组长、主任。在此期间,参加了新华社创办对外英文广播的工作。1949年至1950年任中央广播事业局英播部主任。

   1951至1952年,他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任朝鲜开城中国人民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新闻处长,兼朝鲜停战谈判委员会朝中方面代表团新闻处处长,参加了板门店停战谈判。当时沈建图在朝鲜开城担任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新闻处处长,相当于谈判代表团的发言人,发布谈判最新消息、与各国记者打交道等都由他负责

   这次谈判很重要,中外记者都非常重视相关消息的发布,沈建图出色完成了任务。在朝鲜开城工作期间,他撰写了大量重要新闻和评论,及时向世界发出声音(用英文),影响重大。沈建图在朝鲜停战谈判和日内瓦会议期间,写过不少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新闻和评论。

   据沈建图1944年创建新华社英文广播部时的下属彭迪、钱行夫妇描述,沈建图“英文非常棒”,如果说到采写英语新闻,“恐怕一般的美国人都写不过他”。作为归侨,沈建图一些生活习惯在当时生活条件艰苦的延安难以得到满足。他爱喝咖啡,可当时的延安连茶都很难找到,偶尔有同事、朋友从国外带来咖啡,沈建图如获至宝,一壶咖啡不知道要煮多少遍。但他又很好客,每次有人到他的窑洞小坐,他总是招呼大家喝咖啡。

   1951年至1953年在朝鲜工作期间,沈建图只回国两三次。他的第一个孩子在此期间出生,但直到比较大时才第一次见到爸爸。“克什米尔公主”号失事时,沈建图的妻子还怀着身孕,这第二个孩子没能见到爸爸。

   谈及对沈建图工作的印象,他的同事钱嗣杰说:“沈建图业务能力很强,英文特别好,比中文好。他(早年)一直在国外,中文有时说得还比较笨。”

   回国后,1954年沈建图担任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主任、新华社编委会委员。1955年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召开之前,国际反动势力和台湾当局阴谋暗害出席亚非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和周恩来总理,制造了“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作者: 无星无杠    时间: 2020-10-25 12:00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0-10-25 12:02 编辑

抗美援朝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梅县籍师以上干部和他们后来...
“克什米尔公主”号残骸

   1955年4月11日,载着亚非会议中国代表团部分成员和中外多名记者的“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在飞往印尼万隆途中爆炸坠海,机上11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罹难。遇难者中有5名中国记者,包括3名新华社记者:时任对外部主任沈建图、时任香港分社社长黄作梅和对外部记者李平。三位记者被追认为烈士。

抗美援朝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梅县籍师以上干部和他们后来...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中遇难的3位新华社记者遗像,他们分别是李平、黄作梅、沈建图(由左至右)。(图片来源:新华社)

   这次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团成员和随同采访的中外记者共11人在此次事件中不幸遇难,其中包括新华社3名记者:对外部第一任主任沈建图、香港分社社长黄作梅、对外部记者李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关于亚非会议的报告》中记录道:“1955年4月11日在前往亚非会议途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工作人员石志昂、李肇基、钟步云,中国记者沈建图、黄作梅、杜宏、李平、郝凤格,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工作人员王明芳,波兰记者斯塔列茨,奥地利记者严斐德和印度国际航空公司的机务和工作人员遭受蒋介石特务分子的暗害遇难。在这里,我们谨向烈士们表示深切的悼念,并向他们的家属表示同情和慰问。”


作者: 无星无杠    时间: 2020-10-25 12:05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0-10-25 12:07 编辑

张孤梅校长

在中美“板门店谈判”中被誉为“张铁嘴”

创办福州大学并定位为“南方清华”

抗美援朝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梅县籍师以上干部和他们后来...
张孤梅(1910.11—1969.1),广东梅县人,
1933年加入共青团,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毕业于北平中国大学经济系。历任新四军教导总队教员兼队长,1支队特务营教导员,新四军联合抗日义勇军政治部主任,1师1旅3团政委、1旅教导队政委,苏中军区泰兴独立团副政委兼政治处主任、政委,泰州县委书记兼县独立团、县警卫团政委,苏浙军区第4纵队11支队政委,华东第一纵队1旅2团政委,1旅政治部副主任,1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7兵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杭州市军管会文教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23军69师政委并兼代师长,23军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

   1939年2月,张孤梅由薛暮桥、余立金、梁国斌介绍张孤梅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去苏中党校学习。毕业后,调任新四军一师二团政委,在守卫孝感战斗中立下战功。日本投降后,张孤梅率领二团转战山东,参加了著名的鲁南、莱芜、孟良崮等战役。后调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一师政治部主任。在常郎屯战斗中,深入阵地指挥作战,全歼守敌,生俘国民党军旅长以下1500余人。

   民国37年(1948)11月,张孤梅调任一师副政委,参加豫东、淮海两大战役。1949年,任华东野战军第七兵团政治部宣教部长。杭州解放后,兼任杭州军管会文教部长。


作者: 无星无杠    时间: 2020-10-25 12:09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0-10-25 12:14 编辑

抗美援朝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梅县籍师以上干部和他们后来...

    1952年,他随部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23军政治部代主任、主任。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参加了朝鲜东海岸反登陆防御和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张孤梅在中美“板门店谈判”中被誉为“张铁嘴”。

抗美援朝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梅县籍师以上干部和他们后来...

板门店谈判

  回国后张孤梅任解放军政治学院训练部副部长,福州大学党委书记。1955年,他授衔为解放军大校,并被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7月转业福建。

   福州大学1958年筹建时,张孤梅同志任学校的党委副书记、副校长,1963年任党委书记。


作者: 无星无杠    时间: 2020-10-25 12:10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0-10-25 12:14 编辑

抗美援朝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梅县籍师以上干部和他们后来...
张孤梅同志在福州大学作报告

   在创办福州大学的过程中,张孤梅以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精神带领师生员工在一片荒野中兴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校园,为福州大学的创办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极力主张实施理工合办的方针为学校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福建省委提出要求,要把福州大学建成本省第一所一流的工科大学。张孤梅首先提出要把福州大学建成“南方清华”。面对不同的声音,他力主长远规划,认为只要有信心就能成功。经过讨论取得共识,把福州大学建成“南方清华”,就这样流传开来并成为福大人的奋斗目标。


作者: 无星无杠    时间: 2020-10-25 12:23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0-10-25 12:24 编辑

抗美援朝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梅县籍师以上干部和他们后来...
土木建筑工程系师生员工参加本系教学大楼奠基劳动合影

      他亲自前往厦大接回寄读的学生,就在面对眼前的福大校园只不过是“两座未完工的学生宿舍和一批竹棚建筑”这么简陋的条件下,他向师生们描述着这所未来的“南方清华”的瑰丽前景。

抗美援朝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梅县籍师以上干部和他们后来...
寄读在厦门大学的机械系师生在建南大礼堂前留影

福州大学创办初期面临着重重困难,张孤梅鼓励大家要“相信师生的双手能够把福大建设起来!”


作者: 无星无杠    时间: 2020-10-25 12:29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0-10-25 12:58 编辑

抗美援朝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梅县籍师以上干部和他们后来...
1958级机械系下厂学工活动

   在饥荒、支援生产建设等特殊困难时期,他响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号召,并总是冲在一线、亲力亲为,不搞特殊。

抗美援朝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梅县籍师以上干部和他们后来...
1960年11-12月,机械系铸造1959级(1)班到连江支援秋收冬种


作者: 无星无杠    时间: 2020-10-25 12:31
抗美援朝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梅县籍师以上干部和他们后来...
福州大学旗山校区张孤梅塑像

     文革期间,张孤梅遭受四人帮迫害,他以坦然胸怀,对待围攻和谩骂。但是张孤梅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1969年1月在福州去世,终年59岁。“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福建省委给张孤梅平反昭雪,骨灰安放在福州枕峰革命公墓。


作者: 无星无杠    时间: 2020-10-25 12:55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0-10-25 12:59 编辑

陈烙痕大校

杭州大学党委书记
抗美援朝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梅县籍师以上干部和他们后来...
   陈烙痕(1917—2000),1917年2月出生于广西柳州,原籍为广东省梅州梅县丙村镇东溪村。家名为陈琥秀。

   1936年,陈烙痕参加丙镇共产主义小组抗日义勇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新四军,经历了皖南事变。他任新四军教导总队指导员,军部总兵站教导员,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干部科副科长、代科长,新四军司令部人事科科长、1师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16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苏浙军区第3纵队9支队政治处主任、副政委;华中第8纵队68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华东第四纵队10师30团政委,10师政治部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23军67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67师政委。

   1937年冬,陈烙痕奉中共闽西南特委指示,调任李碧山部长秘书。后任新四军教导总队指导员、新四军总兵站教导员、政治部组织部干部科副科长。“皖南事变”成功突围后,回到江苏盐城新四军新军部。


作者: 无星无杠    时间: 2020-10-25 12:57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0-10-25 13:00 编辑

抗美援朝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梅县籍师以上干部和他们后来...

   1941年起,陈烙痕任新四军司令部人事科科长、政治部组织部干部科副科长、新四军第1师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第1师16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他在新四军六师十六旅任组织科长期间,为加强部队党的建设,增强党的观念,发挥中共党员在部队中先锋模范作用,提议为全旅每个中共党员颁发党证,当时所发的党证,后被认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收藏。

   1944 年新四军十六旅陈烙痕使用的《中国共产党党证C.C.P》

   1976年陈烙痕捐献(图片来源: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 )

   1945年,陈烙痕任新四军苏浙军区第3纵队第9支队政治处主任、副政委。

   陈烙痕参加过浙西天目山三次反顽自卫战役、攻克高邮城战役、苏中战役和鲁南战役、枣庄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在诸战役中,战斗勇敢,指挥有方,曾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

   解放战争期间,陈烙痕历任华中野战军第8纵队68团政治部主任、副政委、第4纵队10师30团政委、第三野战军第23军67师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苏中、莱芜、淮海、渡江等战役战斗。陈烙痕1949年5月3日,率解放军解放德清县城,任城防司令。


作者: 无星无杠    时间: 2020-10-25 13:01
抗美援朝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梅县籍师以上干部和他们后来...

      新中国成立后,陈烙痕任第23军67师政委、军干部管理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二十三军六十七师政治委员,1951年11月全军第一次评定级别时定为正师级。




作者: 无星无杠    时间: 2020-10-25 13:03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0-10-25 13:08 编辑

   1952年他率部参加抗美援朝,在朝鲜战场与美国侵略军浴血奋战,他率部朝鲜东海岸反登陆防御和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丁字山”和四次反击石岘洞北山战役,荣获朝鲜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1952年9月,陈烙痕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第23军63师政委、23军干部管理部部长、政治部副主任、主任(1954年)。

抗美援朝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梅县籍师以上干部和他们后来...

   回国后,任解放军23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杭州大学副校长、党委书记。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是浙江省第四届政协常委、浙江省对外文委副主席。

   1954年任二十三军政治部主任。陈烙痕长期从事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政治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他在华中野战军一师一旅三十团任副政委兼政治处主任期间,在全军较早开展忆苦教育,“即俘、即补、即打”的“熔俘”工作经验,被华中军区办的《建军增刊》向全区部队作介绍,并在部队中推广。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时,陈烙痕被授予大校军衔。1958年5月因战伤瘫痪离职疗养。经军委干部部同意浙江省委的要求,转业到浙江省师范学院任党委书记,后任杭州大学党委书记兼常务副校长。


作者: 无星无杠    时间: 2020-10-25 13:05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0-10-25 13:08 编辑

抗美援朝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梅县籍师以上干部和他们后来...
“文化大革命”中陈烙痕遭受打击迫害。

   直至1983年初,陈烙痕才获得平反,恢复名誉,恢复杭州大学党委书记职务和行政10级待遇。1983年冬离职休养。 

抗美援朝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梅县籍师以上干部和他们后来...
陈烙痕的笔迹:愿晚霞胜似天,祝青山映西阳
   
   2000年,陈烙痕因病逝世,享年83岁。

   参加抗美援朝的客家将士还有很多。当年以血肉之躯,出生入死,抵抗美军的精兵强炮,何等壮怀激烈!纪念这些英雄!恒久向他们致敬!缅怀他们的英勇!


作者: 无星无杠    时间: 2020-10-25 13:05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0-10-25 13:07 编辑

抗美援朝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梅县籍师以上干部和他们后来...

   参考材料:

   1、中国人民志愿军梅县籍师以上干部,原载于《梅县文史资料》第25期,作者盛星辉,湖南益阳谢林港中学教师。

   2、新华网:重温万隆:周总理缅怀的烈士记者

   3、福州大学:福大人物||张孤梅:把福州大学建成“南方清华”

   4、德清新闻网:烽火岁月

   5、文革时期关于陈烙痕的材料


作者: 英哥    时间: 2020-12-1 09:30






欢迎光临 梅州时空 (http://bbs.mzsk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