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客家文化”,请说出几个“客家文化”的缺点和弱点来

  [复制链接] 0
收藏
73
回复
1656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61#
发表于 2013-7-27 19:16:40 | 只看该作者
        其次,理论方法的匮乏。目前的客家研究,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没有太大的突破和创新,大多数研究都还在罗香林先生的研究成果上兜圈子,少见有上乘的佳作,尤其是缺乏理论建树和方法的创新。施爱东先生指出,有关客家文化的研究著述近二十年间如天女散花,真正能在理论上有所建树的凤毛麟角。周大鸣先生在给房学嘉、谢剑合著的《围不住的围龙屋》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了该书的不足,并补充说:“田野调查工作所收集得来的材料必须经过作者的理论思考,才能深刻揭示材料背后所潜在的深层次的社会的真正结构。做田野调查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找这个潜藏于材料背后的无意识的模式,用模式帮助理解社会结构。”目前的客家研究,显然还没能从这一地方性知识系统中找到一种有助于我们认识更宽泛的泛客家文化的文化模式。客家研究更像是一个自我历史的叙述者,喋喋不休地进行自我描述。

  第三,情绪化和功利性。如果说早期的客家研究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出于对“反客家”的论说进行反击,其研究成果所体现出来的情绪化、非理性化还尚可理解,不足为怪的话。那么,此后的客家研究却依然存在着主观臆断、情感色彩浓厚的状况,则就得偏离了科学研究的主题,越走越远了。其突出表现在,第一是客家的无限扩大化,客家人的范围越来越大,从唐代第一位岭南宰相张九龄,唐宋八大家的曾巩、欧阳修,再到南宋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以至几乎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都认定为客家人,甚至将日本学者提出的“没有客家,便没有中国革命”论说捧为佳臬。殊不知,这种过分的扩大化、“泛客论”就等于抹杀了客家,否定了客家。而且这种认识的逻辑最终无非导致“客家”非“客”的尴尬境地。第二是将客家的起源尽量往上追溯,今天你持“东晋说”,明天我就提“三国说”,后天又有人抛出“秦朝说”,仿佛客家的起源越早越好,越古老就越优越。与客家产生时间同时引发出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关于客家的渊源问题的优越论。把客家说成是纯之又纯的中原血统,源出中原贵胄,是“衣冠”、“士族”之后裔,极力吹嘘与粉饰。客家研究的学术空气和社会环境令人堪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2#
发表于 2013-7-27 19:17:24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学者的排他性。客家研究学者过分客籍化,是客家研究的又一瓶颈。目前从事客家研究的学者从籍贯来看,确实存在着身份单一化的问题。一位学友在网上写道,那些客家出身的学者由于远离故乡,也由于中国文人习惯书斋的学问方式对客家的研究总是偏向历史主义和伊甸园般的情结,仿佛只有客家故地才是一个保持得比较纯净的、未被现代文明迅速同化的桃花园。仿佛只有客家故地才是一个保持得比较纯净的、未被现代文明迅速同化的桃花园。于是客家人不得不将自己和中原汉文化建立起正宗的联系,来试图澄明自己血缘的纯正和高贵,客家籍本土学者对此更是津津乐道。而今天这种种偏颇继续被人们当作真理传扬。施爱东先生认为,这些客籍与准客籍学者似乎很难摆脱客家人常有的文化自豪感和自我颂扬的姿态。他们似乎极力地在把客家文化与种种主流的“美德”文化进行简单的粘合,极力挖掘客家文化培养出来的政治、文化名人,以客家品质作为原点,进行封闭叙事,试图建立客家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并以此淹没现实的、普通的、作为边缘存在的客家民众的生存状态。这是一种新的文化霸权的构筑过程。更为严重的是,原本力量不强的客家研究队伍还有着明显的分化倾向,研究力量分化,山头林立,壁垒森严,各自为阵,难以整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63#
发表于 2013-7-29 12:00: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顿悟 于 2013-7-29 12:01 编辑

这位“梅江桥头”上“终南山”隐居了,感悟“客家文化”的缺点和弱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4#
发表于 2013-7-31 16:52: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顿悟 的帖子

“终南山下草连天,神敖犹慙古史笺。到底不曾书鹄板,江南惟有顾书年。”

“荐雄征牍挂衡门,钦召金牌插短辕。京兆酒钱分赐后,大家携醵众春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65#
发表于 2013-7-31 20:13: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66#
发表于 2013-7-31 20:22: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顿悟 于 2013-7-31 20:24 编辑

“梅江桥头”,看看梅江桥维修翻修加固过几次了?这个“客家”,“客家话”,客家人“,客家文化”的考古,谁都没有真凭实据,所谓考古历史,大都是有些线索加分析研究、研究分析、、、。谁也说不清。各位分析研究、研究分析,得出结论正式发篇博文。我就行山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67#
发表于 2013-8-2 20:20: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顿悟 于 2013-8-2 20:21 编辑

“全球视野中的梅州客侨文化” 学术研讨会在梅州举行(罗焕文 徐少同 赖俊权)2013年8月1日上午。

不知有木有邀请“梅江桥头”友“参加《全球视野中的梅州客侨文化” 学术研讨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79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以坛为家II

68#
发表于 2013-8-2 20:34:54 | 只看该作者
顿悟 发表于 2013-8-2 20:20
“全球视野中的梅州客侨文化” 学术研讨会在梅州举行(罗焕文 徐少同 赖俊权)2013年8月1日上午。

不知有 ...

好像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79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以坛为家II

69#
发表于 2013-8-2 20:36:07 | 只看该作者
顿悟 发表于 2013-7-29 12:00
这位“梅江桥头”上“终南山”隐居了,感悟“客家文化”的缺点和弱点? ...

[size=11.666666030883789px]爱好转发就是梅江桥头吗?顿悟是怎么悟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0#
发表于 2013-8-2 20:36:34 | 只看该作者
顿悟 发表于 2013-8-2 20:20
“全球视野中的梅州客侨文化” 学术研讨会在梅州举行(罗焕文 徐少同 赖俊权)2013年8月1日上午。

不知有 ...

现实之中,有哪么一些人是喜欢关起门来自说自话的,当然,也有某些人是运用虚名的高手,随随便便就能弄些新名堂来惊世骇俗的;
除非‘梅江桥头’在现实生活中混出点名堂来,或者在网上自我弄个‘国际诗王’或‘客家研究大师’之类的名号,否则是不可能受到邀请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