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撩“刘三妹”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9-10-21 13: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9-10-21 13:53 编辑

三撩“刘三妹”
三撩“刘三妹”
      在梅州各地,提起山歌手陈贤英,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陈贤英是兴宁的农民山歌手、民间说唱老艺人。打倒“四人帮”以后,梅州客家山歌迎来了一个春天,陈贤英也焕发了艺术青春。随着各地大摆山歌擂台,陈贤英的即兴山歌,从乡下唱进城里,从梅州唱到广州。
      陈贤英读书虽不多,却天资聪颖,山歌唱得炉火纯青。虽说年事已高,坐镇擂台犹如佘太君出征,巾帼不让须眉,在高手如林的“梅州’90山歌擂台赛”上夺得第三名,成为全市四名“山歌大师”之一。若论“山歌味”,恐怕还得她坐头把交椅呢。她唱出的山歌,活用传统,比喻丰富,双关巧妙,既口语化又不直白,浓浓的山歌味令人陶醉。陈贤英由于为人慈善随和,歌好人也好,又有大姐风度,所以男女老少都叫她“贤英姐”。就像古时男女老少都叫歌仙“刘三妹”“刘三姐”一样,陈贤英也许就是刘三妹转世吧,有人就称她是“现代刘三妹”。
      余耀南与陈贤英是歌场上的老交道了。大师对大师,自然就生出了许多故事——
      一撩“刘三妹” 无奈做哑子
     1981年中秋节晚上,人们无心赏月,来到东较场北边的梅县地区剧团排练场观看山歌擂台赛。一千来个位子的观众厅,座无虚席,连过道上也站满了人。
      这年中秋,梅城大摆山歌擂台,全区七县歌手踊跃参加。每县两个代表队,一队为成年,一队为青年。正式比赛已经结束,这天晚上是冠军兴宁队对亚军梅县队进行表演赛,好让歌迷们一饱眼福。头一天的冠亚军决赛打得精彩激烈,难解难分,已成全城大新闻,这才有了观众的爆棚。
      山歌高手余耀南领军的大埔代表队,成年队获得第四名,青年队获得第一名,成绩喜人。晚上,他坐在观众席上,准备尽情“隔山观虎斗”了。
      舞台上两排桌子八字排开,两队歌手分坐两边。在左边的兴宁队中,紧靠舞台口坐的是位女歌手,满头白发,一脸福态,她便是兴宁队夺冠的功臣之一贤英姐。
      在头一天的决赛中,两队主帅握手言和后,陈贤英采取“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的战术,瞅准了梅县队的副帅汤明哲,死死缠住不放。有“山歌汤”之称的汤明哲,也是全梅州名列前茅的山歌高手,知识面远远胜于贤英姐,只是经这沙场老将缠久了,竟也慢慢地心虚起来,无意恋战了。队友见状,便接歌解围:
      山歌唱哩有咁长,肚渴后台有茶汤。
      贤英姐姐暂休息,换过青年对一场。
      谁知贤英姐十分老到,回歌道:
      换过青年对一场,食尽甘蔗唔当糖。
      海参出桌名声好,单爱燕窝吤碗汤。
      既夸了你接歌的(海参出桌),又不让“山歌汤”脱身(单爱燕窝这碗汤),叫你队友帮不了忙,干着急,逼着“山歌汤”硬着头皮顶下去。就这一手,为兴宁队赢得了不少分数。
      如今,只见她笑容可掬,从容自然,静等着又一场激战的到来。
      斗歌开始以后,梅县队吸取了前一场的经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五位歌手轮番出击,企图以“车轮战术”制服贤英姐。
      贤英姐好生了得,左推右挡,应对自如,方寸不乱,大有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架势。几个回合过去,她瞅准机会,故伎重演,咬住李强就不松口了。
      李强也是梅县队的一员战将,丙村人,农民歌手,与贤英姐可说是“门当户对”了,不过若论斗歌,要比贤英姐逊色许多,哪里经得起她的缠斗!
台上台下都在为李强担心。
      坐在观众席前排观战的余耀南,本来是只带了耳朵来听的,可是听着听着,肚子里的歌虫就蠕动起来,一个劲地往上爬。他喉咙痒得好难受,再也按捺不住了,他“刷”地站起来,对着台上的贤英姐放声唱道:
      大姐山歌系做得,铁打喉咙也好歇。
      顾等自家年纪大,唔好转去尽咳血。
      歌声一落,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不仅是因为余耀南唱的山歌充满幽默,而且是台下终于有人搭腔,大家觉得更有热闹好看了。原来,这场表演赛,规定台下观众都可以参赛,现在,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挥斧相助,眼看有一场“群架”好打了,看热闹的怎能不亢奋呢!
      余耀南唱的是一首仄韵山歌,使出了他的“杀手锏”。唱即兴山歌,最难唱的是仄韵山歌,因为仄韵多数都是窄韵,可使用的字不多,山歌手都怕钻这个“死胡同”。这次青年组擂台决赛,余耀南就为大埔队准备了一些仄韵山歌,用这个鬼点子弄得梅县队难以招架,讨饶称臣,夺得了冠军。如今,他又祭出这件兵器,满以为不杀她个丢盔弃甲,也可以战她许多回合,一来挫挫她的锐气,二来使李强有机会脱身。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陈贤英一首山歌回过来,竟把他的嘴堵住了。人们只听说有“封喉”功夫、“封喉”暗器,难道也有什么“封喉”山歌么?
     原来,占据了上风的陈贤英正在兴头上,忽听得台下有人接腔,循着歌声望去,见是高手“荷兰鬼”,用的又是仄韵,来者不善,便明白了几分,心里便想,一定要快刀斩乱麻,才不会腹背受敌,陷入被动。略加思索,她便成竹在胸,一板一眼地唱道:
      三只画眉共只笼,一只嫲来两只公。
      两条大船共条缆,看来两侪会争风。
      这本来是一首传统情歌,陈贤英一字未改,打情打景唱来,非常贴切,天衣无缝。妙就妙在她已是年高七十的老妇人家,若是出自妙龄女子之口,就显得轻佻,令人听来有几分肉麻了,而由她唱出来就完全不同:说两个中年男子会为她这个七老八十的老太婆争风吃醋,实在荒谬滑稽得太离谱了,正因为如此,便有了幽默至极、风趣无比的效果。而且,把“看来两侪会争风”的话说在前头,你余耀南还能再唱下去,甘心叫她“言中”吗?如此俏皮、婉转的退兵之计,真令人暗暗叫绝。
      余耀南犯难了:对方既然不欢迎自己插手,硬要再唱下去,就太不知趣了,而且,落个“争风吃醋”的笑柄,也不值得;就此罢手吧,又成了败下阵来的将军,这是从来也没做过的,真不甘心。他的几秒钟犹豫,错过了战机,台上的“单打”又继续了。
      余耀南只好“沉默是金”了。
      “枪打出头鸟”。台下那些准备一试身手的众多山歌手,也全都给镇住了。 (胡希张)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