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亩新会柑 筑就最坚实“地基”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148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9-4-18 19:27: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9-4-18 19:29 编辑

  10万亩新会柑 筑就最坚实“地基”

来源:南方网 盛倩玉 郑展能 陈志深

“我们这里好多人都靠种新会柑发达,买车买房很轻松。”江门市新会区柑橘种植户谭梓安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吃皮为主、皮比肉贵”的柑橘品种,新会柑不仅是新会区的“特色产业”,更是新会区的“富民产业”。    

  为推动新会柑种植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提升柑农整体收益水平,近年来,新会以“大基地”引领新会陈皮现代农业产业园(下称“产业园”)建设与产业发展。“从强化种质资源保护、推动绿色标准化种植、提升监督管理能力、盘活土地流转使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方面入手,推动种植规模与质量提升。”江门市新会区副区长黄锐楼说。
10万亩新会柑
“新会(柑)陈皮种质源保护与良种苗木繁育中心”为新会柑种植提供保障。
10万亩新会柑
丰产又丰收,种植户笑开颜
  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193个村5000种植户    

  一家一户做种植,房前屋后搞生产,虽然能带来收入,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农民议价能力不足,制约了产业进一步发展。2017年9月,新会陈皮现代农业产业园列入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黄锐楼说:“新会以产业园建设为抓手,推动新会柑大基地建设,提升产业规模化、绿色标准化发展水平。”    

  新会区农业农村局局长胡永桂介绍,新会制定了《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新会陈皮)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方案》《广东省江门市新会陈皮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央财政奖补使用方案》《新会区促进招商引资支持经济转型发展的办法》《新会陈皮国家现代产业园促进产业绿色提质增效扶持办法》等系列政策办法,为大基地发展提供了切实的政策支持。    

  “因为比较赚钱,种柑的人明显增多了。”李定富在新会种柑20余年,对这两年产业发生的积极变化深有体会。新会陈皮行业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近年新会柑产业面积稳步增长,当前,新会全区新会柑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种植户5000户,种植点分布在全区11个乡镇193个行政村,其中又以会城、三江、双水三镇为核心种植基地。    

  种植面积提升的同时,新会区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委托村委会引导农民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统一流转,提升产业规模化发展水平。黄锐楼介绍:“由家庭农场、种植户组成的合作社,会综合大家的用地需求,并将其提交给村委会。村委会向村民发布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户的用地需求信息,也向村民征集流转土地的意向信息。最终,由村委会统筹各方需求,集中流转土地,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不仅如此,村委会还会为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户提供种苗、技术、销售、推广等公共服务,其中包括与新会陈皮研究院合作,为家庭农场供应优质新会柑种苗和技术,及时发布市场价格与供求信息,组织农民进行品牌推广销售等等。    

  发展绿色标准化种植    

  果品抽检合格率100%    

  新会陈皮产业快速发展,也吸引了不少农户及投资者加入种植。柑农谭梓安发现,“同样是种新会柑,有的卖几块一斤,有的却可以卖到10元/斤以上”。    

  “还是要看品质。”胡永桂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新会柑价除了受采收加工时间影响,更受柑果品质好坏影响。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目前,新会区新会柑种植面积10万亩,伴随着种植规模持续扩大,提升并稳定柑果品质,成为新会陈皮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实“地基”。    

  “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标准化生产流程,健全完善的节点控制及可追溯系统贯穿整个品控管理过程。”新会柑之林农业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柑之林”)负责人叶柏林指出,作为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之一,柑之林采取严格生产标准,建设溯源管理档案,坚持产品检测上市。2018年,柑果平均价格达到12元/斤,仍然供不应求。现在,柑之林还与76家知名品牌建立合作关系,产品品质受到广泛认可。    

  “不仅是柑之林,新会已在会城、三江、双水等区域打造多个绿色标准化种植板块,带动全区种植质量提升。”黄锐楼介绍,新会正大力发展绿色标准化种植,成立“广东省新会柑标准化示范区”和“国家柑橘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高品质档案农场覆盖面积5000亩,农产品安全示范面积10000亩,无公害生产面积70000亩,绿色生产面积10000亩,有机种植面积1250亩,近三年市级、区级果品抽检合格率达到100%。同仁堂、李锦记等企业采购新会柑时,检测项目达201项。    

  与此同时,新会还建成“新会(柑)陈皮种质源保护与良种苗木繁育中心”;集成发展水肥(药)一体化、气象监测、智慧农业、绿色防控等4套现代化系统,推动建园、排灌、耕作、除草、清洗、分拣等全过程机械化;引导种植户、企业加入“农业投入品溯源管理平台”,打造“新会陈皮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农业大数据平台”上线生产经营单元已达6600个。“从种质、种植、监管、设备等方方面面,提升并稳定柑果品质。”黄锐楼说。    

  市场打开收入渠道增加    

  农民人均增收近两万元    

  “丰产不丰收”是种植户时常遭遇的尴尬困境,但对于李定富、谭梓安等许多新会柑农来说,近年新会柑种植规模扩大,他们的收益并没有因此降低,好处还很明显。“我能明显感到,市场打开了,收入渠道也多了。”李定富说。    

  “柑橘种植带来直接收入,土地流转带来地租收入,城乡物业带来租金收入,管理加工环节带来劳务收入。”胡永桂指出,新会区探索推广了“合作社+农户”抱团发展、“龙头企业+农户”订单合作、“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流转聘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品牌共享增值增收等带动机制,让农民分享产业发展成果。    

  “我们与农户柑园合作,对符合要求的果品按高于市场平均价20%的价格进行收购。流转农民土地后,会返聘农民从事种植加工等工作。”叶柏林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目前,柑之林常年聘请当地130名农民,人均工资3500元/月,每年支付工资超过500万元;7-12月采摘加工农忙季节,会额外聘请当地农民约1300人,人均工资4000元/月,每年支付工资超2500万元。    

  新会陈皮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产业园创建带动全区农民直接收益12.6亿元,其中,种植户鲜果销售收益3.5亿元,土地经营权流转收益1.5亿元,农民工劳务年总收入6.6亿元,企业支付物业租金超1亿元。利益分享机制的带动下,种植新会柑的农民人均增收1.88万元,较周边高出4000多元。    

  “新会正大力培育包括家庭农场、合作社在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黄锐楼说。目前,新会15亩以上种植户1454户,面积覆盖全区种植面积80%;合作社300家,农户加入合作社比例达90%以上;培育新型家庭农场1000多家。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盛倩玉 郑展能 陈志深 统筹 胡念飞 周晓凤 冼伟锋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