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妇女去世后被尊称为“孺人”的来历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619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1-3-5 18:16: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1-3-5 18:19 编辑

客家妇女去世后被尊称为“孺人”的来历

   清末政治腐败、国弱民贫、列强欺凌,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亡国之祸迫在眉睫,部分有觉悟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变法维新,掀起改良运动,作为改良运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就是诗歌改良运动——梁启超、夏曾佑首倡的“诗界革命”,而广东梅州人黄遵宪是最早从理论和创作实践给“诗界革命”开辟道路的,他是梁启超极力赞扬的“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是清末客家的杰出诗人。

     “男执干戈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崖山舟覆沙虫尽,重戴天来再破荒。……”黄遵宪在这首诗中叙述了一段悲壮的故事,宋朝末年,当文天祥拥宋帝赵昺从江西转到梅州的时候,富于爱国思想的客家人在国破家亡之际,奋起响应,男执干戈,女穿甲裳,弃家离土,合力抗元,不幸在崖山舟覆,沙虫并尽。

     在客家地区,客家妇女一直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有别于其它地区,她们死后就是平民也有谥号:孺人。据民间传说,宋末,宋帝赵昺一行被元兵追赶南下,来到梅县松口镇燕赖村渡口,为大江所阻。正当危机之际,从山上走来一群口唱山歌,肩挑柴草的妇女,宋帝的随从即上前请求救援。樵妇们深明大义,撂下柴草,手执挑杆、镰刀堵住路口,把住渡口,组织渡船护送宋帝一行渡江,元兵追至,发现路口被堵,沿河、山口有人把守,不明虚实,疑有伏兵,便不战而退。宋帝为谢客妇们的“救驾”之恩,赠以金银珠宝,樵妇坚辞不受,宋帝感于樵妇恩义,诏令封赠全体樵妇以“孺人”称号,此后客家妇女去世后,可按诰命夫人的服饰殡葬,墓碑上均尊称为“孺人”。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