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一”解锁乡村善治密码 蕉岭县全力推进全国乡村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400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1-1-13 14:13: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六个一”解锁乡村善治密码
蕉岭县全力推进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河流环绕,洁净村道,公园凉亭,花草繁茂……蕉城镇东山村上下圳片的德昭园建成使用,圆了周边群众在家门口逛公园的愿望。而这,得益于乡村治理体系的落地实践。

    2019年底,蕉岭县被确定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一年以来,蕉岭坚持问题导向,以提升基层党组织引领力为核心,以发展村集体经济为目标,探索实施“一核三元、多层共治、全要素联动”乡村治理机制,着力挖掘内生治理资源、提升内生治理效能,扎实推进试点工作。

    从过去的“干部干群众看”到“党员干部带头干,普通群众跟着干”,如今,蕉岭县已经形成“一个核心管事、一张清单明事、一套机制议事、一个地方说事、一种方法评事、一揽子改革解难事”的“六个一”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模式,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提供蕉岭样本。

    顶层设计发力

    一个核心管事 +  一张清单明事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我们一定要把党支部建设好,让党组织在乡村建设中、乡村治理中发挥作用……”在蕉城镇陂角村党群服务中心,联乡兴村工作队队员正和村干部就村里的建设进行讨论。

    “结合实际,我们还打造‘陂角风貌’小程序,里面一个重要板块就是智慧党建。群众可以随时随地关注到村里的发展,参与到乡村建设和治理工作。”陂角村党委书记黄穗光笑着说,得益于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村中很多工作都提上了日程。

    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为乡村治理培养“能手”。在推进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中,蕉岭县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无加强为唯一标准,加强党建引领,以“三强四带”工程为抓手,实施“一支部一品牌”建设,“一村一策”提升组织力,强化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夯实乡村治理核心,推动农村各类组织和广大群众向党组织靠拢。

    与此同时,全县完善党支部服务日制度和村干部包片、党员包户服务群众制度,围绕产业发展提升党组织领航力,举办产业发展培训班。以“村推镇选县考察”模式选拔217名优秀党员进入村党组织书记后备队伍,培育277名党员致富带头人,打造105个党员创业带富基地。

    一个核心管事,让乡村治理有了方向,更有了力量。“在找准核心的同时,全县选派291名县直机关干部组成97支工作队到出生地(成长地)开展联乡兴村工作。”蕉岭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该项工作以来,工作队帮群众解决小微问题500多件,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600多件。

    乡村治理涉及主体众多,治理实践中面临的诸多难以消解的困境问题,究其根源在于制度性要素的缺失导致权责的失范、失衡,合作主体功能错位、权责不清。

    为加强权责管理,蕉岭县按照行政审批标准化要求,编制镇、村权责清单,明确镇、村(居)职权划分。公开权责运行流程图,将“晒”权力清单、“亮”权力家底延伸到村(居)一级,使干部群众“看图说话”“照单办事”,形成覆盖县、镇、村(居)三级的权责清单制度。

    “乡村治理体系有了权责清单、权责运行流程图,群众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更知道我们做得好不好,从而进一步推动我们的工作开展。”一村干部直言,加强权责管理后,乡村治理体系便打通了堵点,既有章法可循又有群众监督。

    目前,全县8个镇权责清单已经审核编制完毕,并向社会公布镇级权责事项154项。根据实际,蕉岭县同步制定了《蕉岭县村(居)民委员会工作职责事项指导目录》,明确村民委员会群众自治工作职责事项11类47项,村民委员会协助政府工作职责事项11类70项,应取消和禁入的事项19项。

    因地制宜蓄力

    一套机制议事  + 一个地方说事

    “过去村道与国道的衔接处落差近1.5米,形成一个陡坡,很不安全。大家一直都想修路,但就是没有谁牵头。”说起村里即将改造的村道,73岁的张子林深有感触。在他看来,村民理事会起到牵头的作用,凝聚起各方力量,协商议事机制便是理事会发挥作用的关键。

    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为推动乡村治理,蕉岭积极加强多层协商,挖掘内生动力,建立《蕉岭县村民协商议事会制度》,形成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包括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村民理事会理事长、村监委会成员、退休人员、驻村工作组等多元主体参与的议事协商机制。

    在此基础上,行政村成立村级协商议事会,自然村、村民小组成立理事会进行常态化协商议事,按照事项涉及范围应需成立专项理事会,实行“大事大协商”“小事小协商”常态议事协商与专项议事协商双轨运行机制。同时,充分发挥妇女、老人、义工、志愿者等协会以及合作社等社会各类组织协同治理作用,形成事事有人管、好坏大家判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村看村,户看户,农村发展看支部。作为最后一轮广东省省定贫困村之一,三圳镇东岭村把基层党建组织力量,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通过公开海选村党组织书记,探索村级治理机制。“现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发展产业带动致富,村干部也都忙起来,村里的发展自然更上一层楼。”三圳镇副镇长徐乐说,现在村里的改变,群众是看得见也享受得到,也更加乐意参与到村的建设工作。

    每年投入1000万元高标准规范化新(修)建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全面打造服务基层的红色阵地,是蕉岭推动乡村治理“一个地方说事”的重要保障。

    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全县107个村(居)按照有场地、有人员、有制度、有活动、有经费、有设备“六有”标准建设党代表、人大代表镇级中心联络站,规范设置党代表、人大代表村级联络站点,搭建代表与群众联络平台。同时,建立支部服务日制度和人大代表服务日制度,村党组织书记、委员每周五,县、镇人大代表每周二,在党群服务中心接待服务党员群众,收集民意、解决问题,让群众诉求有人听、有人管、有人帮。

    “自从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实施了‘十个一’人大代表履职量化以来,代表活动中每个代表都争着发言,这是以往不常见到的景象。”蕉岭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负责人说起该县人大工作可喜的变化时表示,按照“方便代表联系选民或选举单位、方便群众找到代表”的原则,蕉岭县建立党代表和人大代表村级联络站点,形成代表密切联系群众、践行基层民主的重要平台,使之成为强化代表意识、提升履职能力、扩展村务监督效能的重要载体。

    落地有声添力

    一种方法评事  + 一揽子改革解难事

    “积分制其实是记录龙安村乡村善治的一本账本。我们梳理总结了20几条近年来村内治理的好经验、好办法,以积分细则的形式进行固化、高质量延续,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的精细化、科学化、透明化、规范化水平。”蕉城镇龙安村党委书记郑小峰介绍,村里以自然村为单位每季度进行积分评议,配套系列奖励措施。

    乡村治理从“村里事”变成“家家事”,治理工作更加简便、有效。龙安村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吸纳各类社会组织负责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农村党员加入评议团,经村民自主协商通过,制定评分细则。

    积分制实施全过程纳入镇纪委、村监委会监督范围,纷繁复杂的村级事务逐渐标准化、具体化。“积分应用我们倡导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村民可在一年积分有效期内,自由选择时间线上线下兑换奖励。”郑小峰介绍,龙安村已逐步将个人的各种评先评优纳入积分制,农户积分正成为村各项荣誉的重要评定依据。村内还设立了积分兑换超市,配套政府贴息贷款、适度扩大本地银行信贷额度等奖励。

    龙安村的探索是蕉岭县引导村民参与乡村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以美丽乡村、富美村民为导向,蕉岭通过实施村庄、农户“双积分”制度,合理设置积分内容。以村庄积分引导发展方向,采取“基础评分+加分项+减分项”相结合的方式,每季度统计,张榜公示,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在“双积分”制度的激励下,全县已打造全国文明镇1个、全国文明村2个、省文明村3个。

    优化乡村治理体系,必须深刻认识到乡村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根据实际进行深入,进行改革,要素投入是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蕉岭县结合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全力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治理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以要素联动为乡村治理赋能,蕉岭县主要围绕解决人、财、地三个核心问题,以“党支部+五社”(党支部+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土地合作社、资金合作社、劳务合作社、产业合作社)为组织载体,以土地、资金、劳务、产业、组织人才五大要素整合为目标,探索全要素联动改革模式,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通过改革,仅我们广育村改革第一年就通过资金合作帮助农民完成产业发展贷款240万元。引进水稻制种和食用菌两大新产业,直接带动100多名村民就业,村集体经济年增加20万元。”广福镇广育村党支部书记黄忠铎高兴地说,得益于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要素改革等系列改革成果,广育村的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成效明显,村民的获得感大大增强。

    “在农村,发展产业不可能单打独斗。我们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力量,通过党建引领,引进优质企业,共同解决土地谁来种、怎么种、种什么的问题。”在广福镇党委书记陈国政看来,村庄美只是第一步,协商议事会是平台,全要素联动改革才是目标。

    当前,蕉岭县正通过完善集体经济组织治理结构和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形成了基层自治组织和经济股份合作社之间相互监督、密切配合的农村新型治理机制,从制度上根本性解决了群众对集体经济组织权益的诉求,有效化解了农村社会矛盾,长久有效地维护了农村稳定。

    ■记者观察

    健全“三治” 实现善治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现乡村善治的必由之路。蕉岭县作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创新推出“六个一”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模式,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具有高度的吻合性。

    根扎蕉岭,探索蕉岭乡村治理体系的经验。蕉岭县从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制、探索乡村治理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探索完善乡村治理的组织体系、探索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路径、完善基层治理方式、完善村级权力监管机制、创新村民议事协商形式、创新现代乡村治理手段八方面内容的试点工作入手,反复实验、反复验证、推陈出新,让“六个一”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模式形成蕉岭特色,并可以复制推广。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换言之,乡村治理成效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入分析蕉岭县的“六个一”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模式,具有顶层设计的高度,也不乏响应群众呼声的广度。始终围绕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开展行而有效的探索。

    自治提升内生力,群众的事交由群众办,群众的事群众管。蕉岭县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将党建引领贯穿在乡村治理中的各个环节,强化自治基础作用,鼓励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其核心理念,让老百姓参与村级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促进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法治提升硬实力。围绕村民实际需求,打通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的神经末梢,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编制镇、村权责清单,明确镇、村(居)职权划分,公开权责运行流程图,将“晒”权力清单、“亮”权力家底延伸到村(居)一级,使干部群众“看图说话”“照单办事”,形成覆盖县、镇、村(居)三级的权责清单制度,使乡村治理过程中能够实现依法治理、依规治理。

    德治提升软实力。夯实乡村治理基础,以德治为抓手,以德治促善治,以德治育文明,为乡村治理注入道德力量和精神动力。蕉岭县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以蕉城镇龙安村实施农户积分制为例,有效实现了以规促德、以评立德、以文养德,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让乡村治理有文明力量的支撑。

    践行“三治”,实现善治。蕉岭县坚持内引外联,积极开展政校合作、政企合作,通过创新制度设计,挖掘乡村产业发展潜力,培育乡村治理发展新动能。

    行百里者半九十。需要认清,如今蕉岭在乡村治理体系的创新成效只是阶段性的,如何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过程中,继续用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成效是关键、是难题,必须实现善作善成。

    善作善成的起点是“善作”。所谓“善作”,是紧紧围绕“落实”二字的主动行动。一百个乡村至少有一百个问题,面对不同的乡村,蕉岭县要根据现有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推动理论落地。进一步探索以人民为根本,抓好落实,不能把乡村治理体系理论写在纸上、挂在墙上。

    善作善成的终点是“善成”。所谓“善成”,是善于成功,用巧劲而不是用蛮力,是紧紧围绕“实绩”二字的必然结果。在接下来的乡村治理,全县干群需要形成新的合力,边做边学边完善,分解任务并化解难题,确保以乡村治理有效有力推动乡村振兴。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黄培强

    通讯员 祝银清 林剑湧 廖静宜 汪敬淼

    摄影:汪敬淼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